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文言文翻译器句子翻译(文言文始的句子好翻译)

文言文翻译器句子翻译(文言文始的句子好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

文言省略句的翻译和特点(其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有八种情形)

(曾发表在北京《语文世界2006年高考备战攻略》(2006年1一2)上,现有补充修改)

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而且有些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里也经常被省略。其句式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今译时,应联系上下文补出。文言省略句主要有以下八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括号内为省略的词语,下同)

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能独立作主语,所以主语的省略更为常见。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述中省略和对话中省略。例如:

(1)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承前文省略主语“太丘”和“友人”)

(2)(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省略主语“溪水”)

(3)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沛公对张良说:“……(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蒙后文主语省略主语“公”)

(4)(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我)经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书,(我)亲手用笔抄录,(我)定好日期按时归还……抄录完毕,(我)赶快把书送还人家……( 自述中几个句子省略同一个主语“余”)(“于……家”为状语后置,译时提前;名词“手、笔”活用为状语)

(5)(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刿)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对话中几个句子省略几个不同的主语,即“刿”“公”“寡人”。翻译时应正确补上。)

(二)省略谓语动词

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动词的省略较为多见。尤其是并列对举的句子,如果一个分句里用了某个动词,那么另一个分句中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还要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才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例如: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便会减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会消失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几个人同行,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加以学习,(选择)他们的缺点而及时改正。

(3)其间(有)千二百里(《三峡》)——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

(4)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行)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

例(1)例(2)为并列对举的句子,分别承前文省略谓语动词“鼓”和“择”;翻译时应补出。例(3)(4)中的“其间千二百里” “日三四里”无动词,所以应根据文意分别补出它的动词谓语“有”“行”。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

动词的宾语一般承前面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省。可用“之”补上,省略的“之”代指前面的“人、事、物”等。例如:

(1)人不知(之)(吾)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之,指我)

(2)屠惧,投(之)以骨。(《狼》)——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之,代狼)

(3)(普)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之)以读书。(《宋史·赵普传》)――(赵普)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劝他。(以读书,介宾短语后置)

(4)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伶官传序》)——(庄宗)请出那三支箭,用锦囊撑着(它),背着(它)走在队伍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收藏(在祖庙里)。

(5)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项王说:“真是壮士!赏他一杯酒。”于是旁边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

例(3)承前文主语省略了动词 “劝”的宾语 “赵普”,可用“之”补上。例(4)承前文宾语省略动词“盛”和“负”的宾语“之”。“之”,指庄宗之父留下的三支箭。例(5)承前文宾语省略动词“与”的宾语“之”,“之”指樊哙。

2.省略介词宾语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是代词“之”时,常常承上文省略。例如:

(1)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论语·为证》)——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这一点,指代“温故而知新”)

(2)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这个渔人一件一件地向(桃花源的人)详细说了听到的事情。

(3)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这小子不值得同(他)共谋大事。

(4)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之)击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拿着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准备拿(璧)往柱子上撞去。

(5)敢以(之)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我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呢。(之,代亡郑的事)

例(1)(2)(3)(4)(5)承上文省略介词“为、与、以”的宾语“之”,翻译时应补出。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让”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为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古汉语里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例如: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陈涉世家》)——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之,代扶苏。扶苏作“使”的宾语,“外将兵”的主语)

(2)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触龙说赵太后》)——希望让(他)能补充卫士的数目,来保卫王宫。( “令”的宾语“之”作“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的主语)

(3)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殽之战》)——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 “使”的宾语“之”作“告于秦”的主语)

例(1)(2)有所指,承前文而省,可用“之”补上。例(3)是泛指,并非承上文而省,可用“人”补上。

(五)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表示处所、时间、数量、对象、工具、条件的词语前面,往往会省略介词“于”“以”等。这些省略的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作补语或状语。例如:

(1)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咏雪》)——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2)一狼洞(于)其中(《狼》)——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洞,洞穴,这里作动词,打洞)

(3(吾))坐(于)潭上(《小石潭记》)——(我)坐(在)小石潭旁边。

(4)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喘急的水流比箭还快。

(5)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醉翁亭记》)——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6)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三峡》)——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江陵。

(7)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荆轲刺秦王》)——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

(六)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的数词后面往往要省略量词,译时要补上。例如;

(1)船头坐三人(《核舟记》)——船头坐着三(个)人

(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七)省略介宾短语

(1)北驱予(与之)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指南录后序》——元军逼我(同他们)一起走,但又不在使者之列。

(八)省略分句

文言文中的复句,有时为了使句子简炼,可承前文省略其中的某一个分句。例如:

(1)骐(qí)骥(j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劝学》)——骏马跳跃一次,最远不能超过十步;骑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十步”“十驾”,用作动词)

(2)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但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

例(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是由两个承接复句组成的并列二重复句。“驽马十驾”后省略了另一个分句“亦可致远”。例(2)“然力足以至焉”为转折复句,“焉”字后省略了另一个分句“而未至”。

文言省略句基础练习

(一)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填入括号内。

1、()见渔人,乃大惊,问从所来。()具答之。()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2、(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3、(其)一怒而诸侯惧,(其)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4、( )问之,( )则曰……(《师说》)

5、()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6、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活板》)

7、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8、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项脊轩志》)

9、客从外来,( )与( )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晋军( )函陵,秦军( )氾南。(《烛之武退秦师》)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5、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6、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

7、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8、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

9、则宜安抚,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10、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省略句真题训练

(一)在下列各句后面的括弧里,补出画线部分所省略的词语(1988年高考)

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庄暴见孟子》)

2、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促织》)

3、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殽之战》)

(二)把画线句子中省略的词填入括号内。

1、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 )使( )问( )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独不答。(《后汉书·逸民列传》)(1993年上海卷)

2、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 )以妇人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999年上海卷)

(三)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999年上海卷)

译文:

2、(许)君(人名)曰:“鸟兽可训,况蛮人乎!”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许逖传》)(2004年浙江卷)

译文:

3、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拥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宋·魏泰《东轩笔记》)(2005年上海卷)

译文:

4、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2005年湖南卷)

译文:

(四)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史记·李将军列传》)(2002年全国卷)

2、唯罴信著于人,莫有隐者,得粟不少诸州。(《北史·王罴列传》)(2004年辽宁卷)

3、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孔子家语·颜回》)(2004年广东卷)

4、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旧唐书·唐临传》)(2005年江西卷)

5、遂大困,寻死富阳。(清·张惠言《周维成传》)(2005年山东卷)

6、主簿大惊,遽以白酒(饮酒,人名)。(《后汉书·朱晖传》)(2005年广东卷)

7、李(李超)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2005年湖北卷)

8、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后汉书·朱晖传》)(2005年广东卷)

9、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晋书·孝友传》)(2006年辽宁卷)

10、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后汉书·仲长统列传》)(2007年上海卷)

1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2007年广东卷)

12、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新唐书·韦丹传》)(2007年宁夏/海南卷)

13、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明·宋濂《龙渊义塾记》)(2008年湖北卷)

文言省略句基础练习

(一)(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词填入括号内)答案

1、分别省略主语“桃花源的人”、“渔人”、“村里人”和宾语“渔人”

2、省略主语“佛印”

3、省略主语“其”、“其”,两个“其”:他们,指代公孙衍、张仪。

4、分别省略主语“人”和“士大夫之族”。

5、分别省略主语“秦”和“各诸侯国”。

6、“烧”后省略了动词宾语“之(印模)”;动词“令”后省略了兼语“之(印模)”。

7、承上文省略动词谓语“为乐”。

8、省略表处所的介词“于(在)”。

9、承前文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客人)”。

10、表处所的词语前往往省略介词“于(在)”。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答案

1、从前为了(礼义)宁肯牺牲生命也不接受(优厚的俸禄)(介词“为”后省略宾语“礼义”;动词“受”后省略宾语“万钟”)

2、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此事)麻烦您。( “以”后省略的介词宾语“之”,代亡郑的事。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3、百亩大的耕地,不要错过农时,几口之家可以凭借(它)不受饥饿了。(“以”后省略的介词宾语“之”,指“百亩之田”)

4、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赶到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全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私见”前面省主语“项伯”,不必补出;“告”后省略的动词宾语“之”,指张良;与”后省略的介词宾语“之”,指项伯)

5、这时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为”后省略的介词宾语“之”,指赵王)

6、皇宫里崇尚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从)民间征收(蟋蟀)。(“征”后省略的动词宾语“之”,指促织;“民间”前省略介词“于”。岁,时间名词作状语)

7、张衡)虽然才学比世人高,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虽”前面省略主语“衡”)

8、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到京城,证明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陇西”的前面省略介词“于”。地震,名词作动词)

9、(我们)就应该安抚(他们),同(他们)结盟友好。(“则”前面省略主语“吾”;“安抚”后省略动词宾语“之”;“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

10、所以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志”后省略的动词宾语“之”,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文言省略句真题训练

(一)1、“不若与人”后省略谓语“乐乐”。2、“每闻”前面省略主语“促织”。

3、“督师”后省略介词“于”。 4、“束载”前省略主语“秦人”。

(二)“试”后省略了宾语“之”(或“兵法”)。

(三)1、终于任命(他)为将军。(“以为”即“以之为”,“以”后省略宾语“之”,“之”指孙武)

2、于是召集他们部落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的首领都认为许君的话是可以相信的。(动词“谕”后省略宾语“之”。“以祸福”属状语后置,今译时提到动词“谕”之前作状语)

3、到了(鞠咏)到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他的公务。或“等(鞠咏)上任后,(王化基)对他也一点不给予礼遇,而考核他办理公务的情况却抓得很紧。”(介词“及”后省略宾语“鞠咏”;第二分句前省略主语“王化基”)

4、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动词“乞”后省略介绍对象的介词“于”,“于”可译为“向”;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之”指《昌黎先生文集》)

(四)1、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介词“为”后省略宾语“之”,“之”指李广)

2、只有王罴(pí)能取信于民,所以没有隐匿人,(他)征收的粮食不(比)各州少。(“得粟”之前省略主语“王罴”,“少”字后省略介绍处所的介词“于”。用在形容词后的“于”,相当于“比”)

3、鲁定公听说这件事,离开座位站起来,催促备车召回颜回。(后两个分句承前省略主语“鲁定公”。在文言文中,几个分句是同一个主语的,后面分句的主语可承前省略)

4、治国的关键在于刑律。刑律严酷,百姓就会受到伤害;刑律宽疏,就控制不住犯罪,一定要使(它)宽严适度,才合乎我的心意啊。(动词“令”后省略兼语“之”,“之”指刑律。)

5、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也可译为:不久在富阳死去。)(动词“死”后省略介绍地点的介词“于”)

6、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之”指朱晖拿到璧这件事)

7、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动词“告”后省略的宾语“之”,指尼僧)

8、(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或译为:(朱晖)性格庄重严肃,一定按照礼仪进退,众位儒生称赞他品德高尚。)(“性” 前承前省略主语“朱晖”,译时应补出)

9、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物的,(他)都不接受。(“皆不受”前承前省略主语“王裒”)

10、(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游学”前省略主语“仲长统”,其后省略介绍处所的介词“于”;介词“与”后省略的代词“之”,指仲长统。翻译时均应补出)

11、(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但”前省略主语“狐狸”;动词“持”后省略的代词“之”,指被墨汁污染的诗卷)

12、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财。(畀,读bì,动词,给、给予;其后省略宾语“之”。“畀以财”,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 “以财畀之”,可译为“拿钱财给他们”)

13、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或”后省略谓语动词“有”。文言文里表示里程的词的前边,常省略谓语动词,如《三峡》中的“其间千二百里”《触龙说赵太后》中的“日三四里”,均分别省略谓语动词“有”“行”)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常用文言实词详析(36-45)

36.或

【造字本义】以戈守卫城池,指邦国、疆域

【推导提示】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

【例句详解】

(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物)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有人说:“六国交互灭亡,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

(2)副词

①也许,或许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

②有时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有时遇到他发怒斥责,我的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复他。

(3)连词,如果,假如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

——如果遇到皇帝有紧急命令宣召,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

【助记小故事】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 于嬉,嗜玩,或(有时)逃。愈惩其曰:“ 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有人)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

37.疾

【造字本义】腋下中箭之形, 为“中箭受伤”之本意

【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词语例举】

大声疾呼:疾,急、快。急切地大声呼喊。指呼吁别人帮助或唤起人们的注意和警觉。

疾首蹙额:疾首,头痛;蹙额,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讳疾忌医: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害怕揭露出缺点,不愿别人帮助改正。

衔枚疾走:枚,像筷子的东西,两头有带,可系于颈上;疾走,快走。形容夜晚秘密急行军。

【例句详解】

(1)名词

①病,指常病,轻病

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

——我没有病。

②痛苦,疾苦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

——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

③毛病,缺点

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 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

(2)动词

①患疾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

②厌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③痛心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④痛恨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

⑤妒忌,通“嫉”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

(3)形容词

①急速,快捷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即使乘着快马加者风也不如他快。

②强,猛烈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

【助记小故事】

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

38. 及

【造字本义】抓住前面人的手,意为“赶上”

【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词语例举】

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 迫不及待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噬脐何及: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追赶上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②到,到达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

——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

③涉及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

——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

④比得上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

⑤接近

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

——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连词,表并列,和,与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3)介词

①和,同,跟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

②趁着……之时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

——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

【助记小故事】

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而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牵连到)友,及(到)家不宜扬。愿及(趁)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清明及(与)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

39. 即

【造字本义】靠近(食物) ,与“既”相反。

【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词语例举】

即吉:谓居丧期满。古代除去丧服后才能参与吉礼,故称。晋 傅咸 《理李含表》:“ 世祖 之崩,曾不数旬,释然即吉。”(世祖驾崩,(因为很多事要处理)皇帝一月后就除孝服。)

即禽:打猎。

即戎:用兵。

即阼:即位,登基。《史记·孝文本纪》:“辛亥,皇帝即阼,谒 高庙 。”

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君子的容貌,从外表看起来好象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之后,又觉得他义正辞严,一丝苟且也没有。)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招,招手。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俯拾即是: 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例句详解】

(1)动词

①靠近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②登上(帝位)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

——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

(2)副词

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

——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

(3)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

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

(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

【助记小故事】

庄公初即(登上)位,即(就)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就)患邻之兵至。” 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万人墓也。

40、既

【造字本义】吃饱离席,与“即”相反 。

【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词语例举】

既而:副词,一会儿。指上件事情发生后不久。例句:既而儿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一反既往: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羽翼既成:小鸟的羽毛已经长成了。比喻势力已经强大起来。《史记·留侯世家》:“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例句详解】

(1)动词,完了,尽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

——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

(2)副词

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

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

③表范围。“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

——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

(3)连词

①既然,已经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

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

【助记小故事】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待波既(已经)平,友方安。

41、假

【造字本义】“叚”是“假”的本字,本义为借

【推导提示】“假”的本义是“借”.“借”不是要“给”吗?故有“给予”之义。借来东西(比如钱)当然就有了“凭借”.借来东西不是真的属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进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义。

【词语例举】

假(jiǎ )道伐虢(guó):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假公济私: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私人的利益。

不假思索:假,借助、假借 。不用思考就作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

天假其年:假:给。原意是天意让他生存下来。后多指天意使其延年益寿。

【例句详解】

读音一:jiǎ

(1)动词

①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

②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③宽容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点,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④给予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对汉族人不能交给太大的兵权。

(2)形容词

①虚假的,不是真的(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非正式的,代理的,临时的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

——就和一起共同推举项羽做代理上将军。

(3)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假使我犯法被杀,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蝼蚁死去有什么两样?

读音二:jià

名词,假期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府吏听说了这个变化,就请假暂时回家。

【助记小故事】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

42、间

【造字本义】本义是“门缝”

【推导提示】间的本义是“门缝”。由此引申出“夹缝、空隙”之义;小路不是很像夹缝吗?时间的“空隙”,

即“空闲”。“夹缝”是在两个事物之中的,故有“置身其中”的意义,由此可引申出许多意义:“间隔、参与、中间、离间”等。“离间”再引申出“间谍”之义,间谍当然是“秘密”的

【词语例举】

挑拨离间: 挑拨,引起,挑动、搬弄。间 ,隔阂。离间,分开、分离。比喻从中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甚至引起争端之意,使别人之间产生隔阂、不团结。

间不容发:间:空间。发:头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也比喻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炼、严谨。

疏不间亲 :间:参与。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伯仲之间: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例句详解】

读音一:jiān

(1)名词

①中间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途跋涉,来到这江湖沼泽之间。

②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在危难期间接受了任命。

(2)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把天下的贫寒之士都遮蔽起来,让他们都露出笑颜?

读音二:jiàn

(1)名词

①门缝,夹缝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

——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偷的看她丈夫。

②空隙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

——那关节有空隙,而刀刃却没有厚度。

③机会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到了京口,找到机会逃奔真州。

④(不多)时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到蔡桓公,站立了一会儿时间。

(2)动词

①离间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谗佞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是处境十分困难了。

②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有那些当官的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③间隔,隔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们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联系。

④夹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3)副词

①表时间,有时,偶然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几个月之后,时不时有人偶尔提意见。

②表状态,从小路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从骊山下来,取道芷阳抄小路行走。

③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侯生就屏退众人,悄悄地对信陵君说。

【助记小故事】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鲁肃代职。途中见草屋八九间(量词),令卒查之。少间(一会儿),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从小路)行。小人间(间或)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挑拨)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参与)焉?瑜闻之,于行间(间隙)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离)隔。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43. 见

【造字本义】睁大眼睛向前看

【推导提示】“见”的本义就是“看见”.看见的东西多了,就会有“见识、见解”;至于“召见、谒见”等都与“看见”有关。被看见即“出现”在别人眼睛里,(后作“现”),由此被动意义虚化出介词“被”。(见弃于人)

【词语例举】

真知灼见 见风使舵 见缝插针 司空见惯 见仁见智 见微知著 见贤思齐 见义勇为 见异思迁 远见卓识 相形见绌 捉襟见肘 图穷匕见 瑕瑜互见

刍荛之见[chú ráo zhī jiàn]: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也比喻目光短浅。

【例句详解】

读音一:jiàn

(1)动词

①看见,看到

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②会见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

——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

③谒见,拜见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曹刿请求谒见(庄公)。

④召见,接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在章台宫召见蔺相如。

(2)名词

①见识,见解

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你真是女人的见识。

②看见的东西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进入的越深,前进就越困难,见到的景色也就越奇特。

(3)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你既然这样惦记着我,就希望你不久前来(接我)。

(4)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把宝玉)给秦国,恐怕得不到秦国补偿的城池,白白地被欺骗。

读音二:xiàn

动词

①引见,使……见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荷蓧丈人》)

——杀鸡做饭给他吃,并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见他。

②表现、出现、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微风吹过,牧草低下身子,显露出草地上的牛羊。

【助记小故事】

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籍籍无名。后匈奴朝见(拜见)汉元帝,求和亲。元帝见(召见)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表被动)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通 “现”)牛羊,忆与父母无见(见面)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叮咛,嘱我早还家。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泪落,大雁见之,亦为之落,以此见(知道)其美貌也。

44. 解

【造字本义】本义是“分解动物”

【推导提示】“解释、解说”道理时需要条分缕析;解说之后就会让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分解动物”义后又引申为“解开”一切纠结之物,故有“解放、解脱”的意义,解开纠结之物后,纠结之物就会“松弛”下来,进一步引申为“懈怠”(心理上的松弛,后写作“懈”)。解开心中的结,就是“和解”。

【词语例举】

解民倒悬: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

妙语解颐:颐,面颊。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解骖推食[jiě cān tuī shí]: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

【例句详解】

读音一:jiě

动词

①剖开,特指解剖动物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庖丁替文惠君解剖牛。

②解开,脱去

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病梅馆记》)

——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埋到地里,解掉那些绑缚的棕绳。

③分开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那小伙子非常惊骇,急忙把它们分开,使它们停了下来。

④解释,解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老师,是用来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⑤理解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难问题最终也不能理解。

⑥解救,消除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如果有这样一句话,既可以解除燕国的灾祸,又可以报您的仇,(您将)怎么样?

读音二:xiè

动词,缓和,消减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太后(愤怒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助记小故事】

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王见其技甚高,疑之,庖丁解(解释)其惑也。文惠君方解(理解)其理,色少解(缓解)。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免除)内忧外患。

45、就

【造字本义】本义是“走近、靠近、走上、趋向”

【推导提示】 “就”的本义是“走近、靠近、走上、趋向”。引申为达到目标的含义“成就、成功、完成”。走上领导岗位,就是“担任、赴任”。

【词语例举】

删繁就简:删除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删:除去。就:趋向。)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指贬义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

【例句详解】

动词

①靠近,接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所以木料用墨线量过就能使它更直,金属的刀剑放到磨石上去磨就会锋利。

②趋,赴

臣之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判处死刑,请让我走到汤锅里去。(意即“请让我受汤镬之刑”)

③登上(车、路)

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荆轲于是上车离去,始终没有回头。

④赴任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连续被官府征召也没有到任。

⑤担任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能施展才能就担任职务,不能施展才能就退下来。

⑥成就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我想要成就您礼贤下士的名声,所以让您的车马长久的停留在市井中。

⑦完成,成功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

——交替着使用它,很快就可以完成。

【助记小故事】

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母具表不就(就职)职。州官令人持刀就(靠近)之,迫曰:“不者,请就(受,接受)汤镬。”李密不为所动。遂不就(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