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写蜡烛的句子贬义词(写蜡烛的句子贬义)

写蜡烛的句子贬义词(写蜡烛的句子贬义)

本文目录一览:

12个成语,冷门而惊艳,能认识一半,就很厉害了!

01

皮里阳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本来写作“皮里春秋”,到了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母亲郑太后名叫阿春,为了避她的讳,遂改为“皮里阳秋”。

皮指外表,里指内心,春秋即孔子所修的史书《春秋》。意思是表面上不作评论,内心却有所褒贬。

02

绠短汲深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03

挂一漏万

形容列举不周,选了一个,但遗漏很多,一般用来自谦。语出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04

计日程功

出自 《礼记·儒行》:“程功积事,惟贤以尽达之。”。基本解释 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成功指日可待。

05

胶柱鼓瑟

现含贬义色彩,指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胶柱鼓瑟”,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汉·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06

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07

吉光片羽

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片羽毛。古代传说,吉光是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

08

过江之鲫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 “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

09

酒店猛狗

《酒店猛狗》出自于《晏子春秋·内篇问上》,酒店猛狗寓言告诉我们:“猛狗”不杀,再好的“酒”都会变酸,一个英明的领导要注意“审择左右”,亲贤臣远小人,以趋利避害。领导者只有从全局出发,才能慧眼识人。

10

大含细入

原指文章内容精博,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11

羚羊挂角

指羚羊夜宿时,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用该词语比喻诗的意境超脱。词语出自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辨》。

12

筑室道谋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类似这些成语虽然平时用的少,可一旦见到,似乎总能让人们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摄人心魄,大家有被这些成语的魅力吸引吗?

你还知道哪些冷门而惊艳的成语,请到评论区留言吧。

来源:诗词享读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秉烛夜游诗七首,溯源烛火和元宵灯火的来历

秉烛夜游古诗七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因为传统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往往有盛大的灯节焰火,所以常常在想,其起源何时何处呢?

自汉朝就有灯笼,用葛布竹丝做成,里面点上蜡烛,纸张广泛使用后,灯笼的材质更为多样,有布有丝绸有纸。灯笼和蜡烛的使用更为广泛。那么在汉朝之前呢?

烛字出现在商周,是人工点起的火把。这是人们利用火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结果。每逢祭祀,必会通宵达旦,火是用以沟通神灵的载体,所以祭祀会用巨大的篝火和火把,而拿着火把的人,称为秉烛。当然火的使用和运用到生活,宫廷中也出现专门掌管火和灯的人。

有人说正月十五的灯火起源汉朝佛教的盛行,东汉明帝正月十五燃灯以供佛,遂流行民间。

然而中国自黄帝起就有闰正,夏朝更是以月亮的周期来定日历,古代对月亮星辰的崇拜,从来没有废止,周朝楚地,春天的月亮代表生殖,养育,恩化万物,怎么不会有隆重的通宵达旦的火把祭祀?

西汉汉武帝制定《太初历》以农历一月作为岁首,以北极星太一星神为至高神,改元太初,整个农历的一月都是狂欢,其中有元月的辛日,以通宵达旦的歌舞祭祀太一星,被认为是元宵节的起源之一,但是考量当时《太初历》是结合了先秦时代楚国流行的《颛顼历》,你不难看到,就算官方不将正月十五定为特定的节日,古楚以及广大江南地区的祭祀月神的活动,只会更加隆重,因为那是新春新年,新月圆。

这里的月圆狂欢可是从上古一直存在,东汉佛教则是两百年后的事了。

而我今天谈的就是古人的秉烛夜游。

这秉烛自然是祭祀所需,对着天象,狂欢,虔诚,热闹,篝火燃烧,火把持在参与的人中。

虽然彼时,南越国向汉朝进贡了以白蜡虫为主要原料的蜡烛,代替油灯和火把,但是那是贵族的奢侈。老百姓和民间的秉烛夜游,不是端着蜡烛,而是举着火把。

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让年节祭祀更有了悠闲,感受自然和人工美的那种炫彩。在狂欢和沉醉里,忘记流年,欢笑和热闹让时间停顿,美丽的火光,制造了另一种永恒,让人放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汉朝 ·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 其十五 》

汉朝上层崇尚神仙之说,连带西方的释迦牟尼也一起拉了过来,然而民间自有清醒者。

人世间只有真实存在的生或者死,其余的都不可以笃信,而这短短的人生,却让人思索千年的问题,是清醒的看待迷惘,是真实的生命的悲凉。

举着火把和灯笼的夜游,虽然有着祭祀的诚心,但是更照亮的是人在人世间难得戏让欢笑的团聚和脸,这种快乐是真实的。

尤其在漫长的冬天和早春,昼短夜长,灯火使人温暖,相聚使人温馨,远离孤独。

那么不管是什么原因什么理由让我们点起火把,外出,总是快乐的,来,一起点上灯笼和火把吧,去一起走在暗夜里,或说话,或加入祭祀的狂欢,或饮酒,这样的美好应该抓住啊,难道错过去?

只有那蠢笨的人,只是还在算计的银钱,只有那迷信的人,才虔诚祈祷,以为自己会获得长生,而我们,我们只需要,点亮灯笼和火把,去感受这灯火之夜的相守和温馨。

这首诗,很清醒,很现实。中国传统的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太多的内容,有虔诚的祭祀,有期盼,但是我想这首诗还是代表了大多数人当时内心的想法。

节日是要过的,但灯火烛火,秉烛夜游,代表的是更多的人间温暖气,珍惜情谊,那人间的温暖和快乐才是克服生命流逝和虚无的最好方法。

及时行乐,虽然在当代是个贬义词,但是按照时节,保持必要的出行和快乐,难道不是健康的人生吗?行乐,是边走边享受快乐的含义,这倒是运动产生多巴胺的的原始出处。

"少壮真当努力,

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曹丕《与吴质书》:

这是魏文帝曹操的儿子曹丕在做皇帝之前的书信,但是句子美如诗,在这里做诗记录。

这是写给他少年时代一起读书的同学吴质的信。我现在年龄大了,常有事务和忧患,往往彻夜不眠,很难有自己的时间。我怕再也没有机会和你一起游玩了。

我现在想,年轻时,我真该多努力一下,如果努力,何来现在这么吃力。

又一年过去了,我很孤独,没有依靠一来。

古人说,常常想着晚上持着火把蜡烛一起游玩,我现在深有同感。

那么曹丕是想到了什么呢?最近的节日的狂欢,就是立春或者正月十五,他们的少年时代也一定这么三五成群在夜晚快乐过。只是人生道路不同,成年的人的悲哀是责任大于一切。

在良辰美景里,他提不起兴致来,是因为过去的人不在,而眼前的事良多。就算是他主持了一场又一场的年节狂欢,但那灯火之中,没有可以让他开怀的伴。

后来也用秉烛夜游,来表达朋友间的亲密度。

一起共过火把,看过烟花,一起联诗夜雨,无拘无束畅谈过理想。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盛唐 · 孟浩然《初春汉中漾舟》

这是唐朝早春的游玩。早春时节,就有无数人在汉江游船踏青。

此时还是一场雪后的初春,河岸上有残雪,但是春天的感觉已经来了,那潭水深绿。

无数的小船在湖中来来往往,船上还有盛装的歌姬。

此时在船上喝酒,仿佛天上的鸟和水中的鱼都沉醉了,而岸边黄鹂鸣叫,梅花盛开。

这样的日子很难再逢,太阳落下,让我们点上蜡烛继续狂欢。

这是立春还是正月十五呢?唐朝有城市的宵禁,只有正月十五,各个城市的城门打开,士女可以白天出行,玩到半夜也不用担心城门关闭。

虽然汉中离长安较远,但是早春能够在郊外的湖面看见这么多歌姬游船,也只能是正月十五。

虽然没有写晚上,但是秉烛夜游已经是值得期待的狂欢了。

”旌节临溪口,寒郊斗觉暄。

红亭移酒席,画鹢逗江村。

云带歌声飏,风飘舞袖翻。

花间催秉烛,川上欲黄昏。“唐 · 张谓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这是唐朝早春四川的一次官方宴会,大队的人马,去郊外浣花溪。

此时郊区仍旧寒冷,然而人声杂沓,阳光明丽,不久就温暖了。

将酒席设置在有水的红色亭子边,视线开阔,无数的春鸟渡江而飞。

在亭子中,歌女歌声悠扬,舞步绚烂。

此时已经快黄昏,有人催着在梅花间点上蜡烛,他们是要这里吃到半夜啊。

早春的浣花溪,此时并没有海棠,若有,只有盛开的梅花。

这样豪华的宴会,有可能是立春,也有的可能是元宵节。

因为只有元宵节,那是必要点烛点灯的。

”泛膏闻旧典,秉烛嗣芳辰。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让春。

酒胡矜酎美,梅额衒妆新。

谁见甘泉畤,昏祠遂至晨。“北宋 · 宋祁 《上元观灯纪事 》节录

宋朝的正月十五,可谓热闹。

白天要喝粥,而且粥上要加一瓢动物油脂。这是来源汉晋的养蚕风俗,说是这天在白粥上加油脂,这年的蚕就会又大又圆,自然也就蚕茧上乘,桑蚕农户获得好收成。

正月十五点蜡烛燃灯,到此已经是古俗,此时早已经不是火把,是真正的蜡烛和灯笼。

且宋朝的上元节不宵禁,从正月十四就开始,延续到正月十六。

优裕的时间,盛大的假日,让正月十五变成灯火的海洋。

黄昏的时候,月亮升起来,人们就开始出门观灯赏月。

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男人流行喝外国酒,女性流行画梅花妆。

一路火树银花,红男绿女。只有寺庙的和尚,从黄昏念经拜佛,通宵达旦。

实际此时无论是佛寺还是道观,此时都是灯火通明,更多的容纳游玩的香客。那正月十五的灯笼,在彼处,更加密集热闹吧。

”隔江灯火越王城,别有新春喜复惊。

累夕思乡还有感,三年怀旅岂忘情。

歌钟浩浩临香陌,罗绮盈盈簇彩棚。

秉烛夜游公不倦,也知斯乐为民行。“ 北宋 · 赵抃《次韵程给事越州元夕观灯 》

这是宋朝的正月十五,官员下到景点景区和百姓庆祝佳节。

越州这年的灯火特别出彩,隔着江就能看到整个城市灯火通明,让游客感到震撼。

而回到浙江故乡的赵抃在地方官程某的陪同下,游览了越州灯节的盛况。

那是到处是人流,到处是灯火,百姓们盛装出行。

两个人也提着灯笼到处溜达,有一半是看灯节的美,有一半也是程某有着责任,监督各级官员,保证这夜不出什么意外,因为灯火最容易发生火灾。

所以,这里说,程官员秉烛夜游不知道疲倦,这是因为他为了老百姓。

这里的秉烛夜游,不可能是拿着蜡烛,只能是灯笼或者类似的照明设备。

”金陵城里逢元夕,始信蓬莱不外求。

山涌六鳌仙子殿,星垂万象帝王州。

吹笙已遂丰年乐,秉烛何辞永夜游。

綵笔新诗宜唱和,恩波咫尺凤池头。 “元末 · 李昱《金陵元夕》

上元节盛大的灯节传统流传下来,元朝虽然异族统治,但是民间的上元节仍旧火热。

南京城里火树银花,无数花灯灯火在大殿前堆成山状。

那笙箫是吹出一年丰收的愿望,那通宵达旦地提着灯笼的游玩,是对新年新春和人间的祝福啊。

而且宋朝元朝明朝都流行元宵节穿白色的衣裳,带银色白色的头花,提灯夜行,灯火璀璨,宛如人间仙境。

此时的秉烛夜游,当然是挑着灯笼,天上星月,人间灯火,不夜之城。

当然秉烛夜游不限于立春元宵,但是这样倾城的灯火之美,一年也只有上元节是最热闹的。

人生不满百,何不秉烛游?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有趣的汉字——俚语、打油诗

什么是俚语、打油诗?

俚语就是指民间口语话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的通俗易懂的具有地域性色彩的词语和句子。俚语一般以形象、比喻和幽默的趣味性表达。俚语的形成,如其他词汇的变形,换义,采用隐喻、明喻、褒义化、贬义化、夸张、外来语等委婉特殊的说法等。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 王彦章传》记载:“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俚语作里语,俚言。指的是粗俗的口语,具有方言性。

在《妙笔奇观——中国古今谐趣文学》一书中,有一章文章,专门讲解了列举了一些俚语诗。其中很多的诗,属于民间流传下来的,在很多版本中阅读到。真是通俗易懂,幽默好玩,趣味盎然。

打油诗是一种富有情趣味的俚俗诗体。相传由中国唐代张打油而出名。打油诗不太讲究格律、平仄,也不注重对偶,但一定要押韵,通常是五字句或气字句。打油诗常常被用来讽刺社会百态想象,一般也可以作为谜语。

《红楼梦》中贾迎春、薛宝钗等出的谜语,就属于这种。

我记得早几年在一本《故事会》看到一首别有情趣的俚语诗,说是某一个将军写的。在《妙笔奇观》里看到相似的一首诗,说是唐代有个人叫张打油,这首打油诗就是他写的: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几句诗粗俗,浅白,可以说不能叫诗。虽然诗不够高雅、严谨却形象地反应了大雪天时的生活场景。在纷纷飘扬的大雪中,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可以看到远方的一片圆形的黑洞,那是井口。这时,两条狗在大雪里玩耍,黄色的狗身上落满了雪,就像一条白狗似的。而那只白狗呢?雪花落在身上,胖肿了好多。虽然这诗看起来简单,也是作者用心观察生活的结果。

说起咏雪诗,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说的也是大雪天,有一个秀才、一个县官和财主在喝酒赏雪。秀才提议,古人曰有雪无诗是俗人,咱们今天也来联句如何?县官和财主都很赞同。于是秀才先吟道:

大雪纷纷落地

县太爷心想,我是官府之人,应该时刻铭记皇恩难忘,于是他吟道:

都是皇家瑞气

这句也非常符合他的身份。财主想着,你们有文化或者有职位,只有我这两样什么也不占,但是我家有钱,有的是衣被,吃穿无忧。我的诗句应该把我的阔气表达出来,于是财主吟道:

再下三天何妨?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从他们身边走过。他此时又冷又饿,听到他们的联句,非常生气,于是吟道:

放你娘的狗屁

最后这句虽然是粗话骂人的话,却反映了叫花子的生活困顿的现状。无吃少穿的,哪里还顾得上面子?不过是编者为了贴着人物性格和身份刻画的语言而已。

说到穷书生吟打油诗,就想到曾经流行于《故事会》中的幽默小故事。说两个穷书生写诗谈论穷困,看谁写的诗能打动人,谁就胜出。

一个书生说:

茅屋见青天,

屋上断炊烟。

日无隔宿米,

夜无鼠沾边。

另一个书生说,你这算什么,起码你还有茅屋、还有锅碗和柴禾,就是没有米面而已。你看看我的日子:

天地是我屋,

月亮当蜡烛。

盖的是肚皮,

垫的脊梁骨。

第一个书生说,你赢了,我穷的不够彻底,与兄相比差远了,在下输的心服口服。我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读到这些打油诗,是不是忍不住会心一笑?这就是俚语和打油诗能够一直流传下来,让人民喜欢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俚语除了在诗歌中表达活泼、形象的生活状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中也经常使用,比如:半熟脸儿——面熟;棒槌——外行;死心眼儿——老实、实在;遛弯儿——溜达,散步;玩幺蛾子——耍花招儿等等。

俚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切、融洽、轻松、热闹。在文章中适当运用,可以形象的塑造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脾气。比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在二进荣国府,逛大观园时,与贾母等说酒令,就用的是俚语。适可而止的俚语的运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红楼梦》中的“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贾母带领着家人陪同刘姥姥逛大观园,最后定在缀锦阁开宴。席间,王熙凤和鸳鸯为了活跃气氛,也是为了贾母等开心,就商量着行酒令,故意取笑刘姥姥。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王熙凤发现刘姥姥是个懂事理、风情的老太太。并不像其他乡下的老人,拘谨、老实,一句话都不敢说。刘姥姥其实是个开朗、幽默的人。

行酒令到刘姥姥时,鸳鸯说:

左边四四是个人。刘姥姥说,是个庄稼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的好,就是这样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稼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众位别笑。’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鸳鸯道:“右边‘么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罗卜一头蒜。”众人又笑了。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两只手比划着,说着:“花儿落了结了大倭瓜。”

文中刘姥姥的说的口语,都是符合她身份的语言。就像俚语一样,用在她身上,反而增添了她生动、逼真的形象。

俚语在《红楼梦》、《金瓶梅》中处处可见

01含着骨头露着肉

《红楼梦》第88回:“王熙凤说道“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含着骨头露着肉,,意思是嘴里啃着骨头,骨头上还连带着肉。比喻说话扭扭捏捏、吞吞吐吐不够直截了当。在《金瓶梅》第34回,也有这么一句俚语:“贤侄,你不是这等说了。噙着骨秃露着肉,也不是事。对着你家大官府在这里,越发打开后门说了罢”。

02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

《红楼梦》第56回:贾宝玉听说也有一个宝玉,看望史湘云时,告诉也有一个宝玉。湘云说

“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厉害了,再打急了,你好逃到南京找那个去。”

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指一个线搓不成绳线,一棵树木长不成森林。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以有大作为。

这句话出自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随时之宜,道贵从凡。”《古今乐录》:“梁曲曰‘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元黄真仲《短歌行》:“妾夫骁勇天所无,所恨单丝不成线。”

打油诗、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01

关于俚语诗歌的故事,在民间文学流传的很多,虽然这些俚语不够大雅,却有它的价值意义。我记得十几年前,在很多的杂志上都可以阅读到这些小故事,现在很少在书上看到了。由于网络的发达,年轻创作者的加入,很多的民间传说都销声匿迹了,这是很令人可惜的事儿。比如举的这个例子:

据说明代朱元璋有一天来到一个寺庙里。跟随朱元璋的七品芝麻官,是个武官。虽然文墨不怎么样,却很善解皇帝的心思。在朱元璋口渴的时候,他不失时机的献上一杯香茶。朱元璋一高兴,就让他连升三级,官至四品。同行的一位七品文官看到此景,随后吟了一句诗:

十年寒窗苦,

不如一盏茶。

朱元璋一听,知道这个七品文官有意见了,便续了两句:

他才不如你,

你命不如他。

大家不用想就可知,什么样的官员敢在皇帝面前发牢骚,表示不满?这不过是文人游戏文字的一个小故事。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胡编乱造的,读到后忍不住会心一笑。这就是俚语的用处。

02

现代文人也喜欢用俚语作诗、答文,以此为乐。

刘半农(1890——1934年)是一位诙谐风趣的学者。他曾经有个专栏叫“桐花芝豆堂诗集”。

他曾经解释说:“桐者,梧桐子。花者,落花生;芝者,芝麻;豆者,大豆。此四物均可以打油,而本堂主人喜为打油诗,诗文杂而不一,凡所见所闻,几无不可入诗,故遂以四物名其堂。”

他写的《赠拜古先生》更是口语话土到家了。

古人亦是人而已,

古人放屁未必香。

怎把古人干失橛,

捡来细嚼当香肠。

刘半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他同鲁迅、胡适等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使用。他们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这首诗就是讽刺那些崇古复古反对新文化的人。

03

爱国将领冯玉祥自称“丘八诗人”。他平时喜欢写俚语对联和打油诗,来反映军旅生活,比较受士兵的喜欢。他的《晚饭歌》平白如语,在军营中传唱。

一日三餐,民脂民膏。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拥护抗战,保卫国土。

驱走倭寇,建立功劳。

04

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在抗日战争时期,住在重庆红岩村时,也写过一首打油诗。荣高棠一家和周恩来一家曾经是对门。荣的儿子乐天的名字还是邓颖超取的。邓颖超自称“大乐天”。有一天,童小鹏看到邓颖超抱着小乐天,拍了一张照片。不久这张照片贴在机关的墙报上,旁边还有周恩来亲自写的一首打油诗:

大乐天抱小乐天,

嘻嘻哈哈乐一天。

一天不见小乐天,

一天想煞大乐天。

这首诗别有生活情趣,也反应了当时他们生活中亲密、团结、乐观的生活态度。

05

打油词

打油诗,不只是五言、七言体,也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冯梦龙的《笑史》记载西安有一个学官,知识渊博,为人清廉耿直,很有气节。因不肯献媚权贵,被免职。由于这个官平时非常节俭、清廉,回家后穷的少吃无穿,于是他便戏作一首《清江引》的打油词:

夜半三更睡不着,恼得我心焦躁。嘎蹬的响一声,尽力子吓一跳,原来把一股脊梁筋,穷断了。

更有趣的是这一首《满庭芳》。说是有一叫王西楼的人,他家丢了一只鸡。他不急不恼,还戏作一首《满庭芳》。

平生澹泊,鸡儿不见,童子休焦。家家都有闲锅灶,任意烹炮。煮汤的贴他三枚火烧,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到省了我开东道。免终朝报晓,直睡到日头高。

总之,俚语打油诗,也是文化文明传承的一种。每一句俚语都有他自身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俚语口语话的语言、想象夸张或滑稽的比喻,让人很容易记住这些特色、特征,语言别开生面,也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打油诗,比起俚语有一点不同,其作用很相似。所以很多人把俚语和打油诗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