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放低姿态的句子有哪些(放低姿态的句子)

放低姿态的句子有哪些(放低姿态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把你跷起的腿放下

作家杨建勋年轻时,曾受邀参观柏林禅寺。

当时他刚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举手投足间意气风发。

午膳期间,一位盛饭的僧人提醒他:“施主,请把您跷起的腿放下。”

整个斋堂庄严肃穆,每个人都正襟危坐,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得意忘形,感到万分羞愧。

此后岁月里,僧人的话时常在杨建勋耳边回响,提醒他无论境遇如何,都要守住做人的分寸。

杨绛曾说:“人总是在忘乎所以的时候马失前蹄,因此总归得有些持重的心性。”

人生是一场修行,持戒而行,方能行稳致远。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一著名节目主持人曾因一次访谈饱受争议。访谈中,一位白发院士上台后,先向在场观众鞠了一躬。

可当他转向这位主持人时,她没有起身,而是以跷二郎腿的姿势,欠身跟对方握手。

节目播出后,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评价:

“能力姑且不论,凭她待人的礼数,就很难让人喜欢。”

教养这东西藏也藏不住,装也装不出来,它是一个人的本能。

姿态傲慢者,常常眼高于顶,举止轻浮。

而心怀尊重的人,往往恭敬谦卑,让人如沐春风。

1995年格莱美颁奖晚会,一众当红歌星赶往会场。

突然一个小女孩挤出围观人群,拿着签字本冲到歌星们面前。

因为是现场直播,安保人员不方便撵走小女孩。

歌星们一一接过签字本,抵着小女孩的后脑勺签完字后,继续匆匆前行。

而作为当晚最大牌的明星,迈克尔·杰克逊走近女孩,单膝跪在对方面前。

签完字,迈克尔将本子递回到女孩手里,并给她一个微笑,然后起身缓缓离去。

第二天,迈克尔下跪为女孩签字的照片,成为各大报纸的头版。

一位记者评论:他用歌声征服了评委,却用尊重折服了世界。

人这一生,才华决定了走多快,修养决定了走多远。

把跷起的腿放下,发自心底尊重别人,是一个人真正的高贵。

前段时间,一位老同学联系我,问有没有合适的女孩介绍给他。

记忆中他是个挺上进的人,我便将一位女同事的微信推给了他。

谁知他看到微信头像里女孩捧着一串手链,立刻一脸嫌弃地摇头:

“还是算了吧。这种自拍显摆首饰的女人,一看就是虚荣到骨子里的。”

我没有告诉他,手链是女孩的姥姥留给她的,自从姥姥去世后,她已4年没有换过头像。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仅仅凭着一个侧面,就对别人品头论足。

但世界不止一面,在看不到的地方,每个人都有难为外人道的辛酸不易。

很喜欢的电影《叫我第一名》里,有这样一段情节。

校长在做开学典礼讲话,一位学生频频打嗝,引得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打嗝学生的班主任恼羞成怒,命令他立刻离开礼堂。

校长却叫住那位学生,带他走上讲台,耐心地问他:“你为什么一直打嗝?”

学生委屈地说:“我患有妥瑞氏综合征,会不受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

校长点点头,又问:“那你需要我们为你做些什么吗?”

学生流下了眼泪:“我只想被当作普通人一样看待。”

校长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并在打嗝声中继续自己的演讲。

多年后,一位刚获得全美十佳教师的年轻人,拜访即将退休的老校长。

年轻人感激地对他说:

“当所有人认为口吃的人不可能做老师时,我想到您曾对我的理解,便一路坚持到今天。”

在这世上,有些不可理喻,背后是难言之隐;有些不合时宜,背后是遍体鳞伤。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把跷起的腿放下,就是放下指责的冲动,心怀慈悲,体谅他人的不易。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年轻时的乔布斯,有着所有天才的“通病”。

他不屑回答别人的提问,只要有员工跟不上他的思路,他就会侮辱对方为 “蠢蛋”。

开会时,无论与会者是谁,他都会脱掉皮鞋,把脚搭在桌子边沿。

1984年,乔布斯亲手缔造的麦金塔电脑上市后,销量惨淡。

乔布斯拒绝承认自己的设计有问题,而是将矛头指向公司高管。

最终他被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扫地出门。

后来,乔布斯加入皮克斯,公司CEO卡特穆尔告诉他:

“未经打磨的天才更接近魔鬼,只有当你的眼里能装下别人,你才能将自己的天分发挥到极致。”

在卡特穆尔的引导下,乔布斯尝试融入团队,并在与别人的合作中,逐渐抛掉偏执和傲慢。

11年后,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一改往日高高在上的形象。

每次产品研讨会上,即使是资历最低的员工,也能直接向他提问。

遇到不同意见,他还会邀请对方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一对一的讨论。

从唯我独尊的“者”,到温和耐心的领导者,乔布斯完成对自己的蜕变,也带领苹果成为史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

作家刘慈欣说:“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把跷起的腿放下,就是放下自己的优越感。

自视甚高的人,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看不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懂得放低姿态,才不会因骄纵而惹人生厌,不会因自傲而止步不前。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1956年某个晚上,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名执勤警察布莱克,拦下一辆轿车。

布莱克检查驾照时,看到车后排坐着一个黑人,当即决定连人带车一同扣留。

在他看来,黑人都是没有教养的人,遇到夜间出行的黑人,必须立刻逮捕。

被拘押的黑人不断向布莱克解释,自己是一个钢琴家,需要立刻赶赴下场演出。

布莱克嗤之以鼻,还跟同事开玩笑:“黑人如果能成为钢琴家,我就能成为美国总统了。”

无奈之下,黑人只好使用看守所的座机,拨通了一串号码。

很快,布莱克收到上级的电话,时任国务卿亲自打电话过来要求放人。

而被他拘押的黑人,不仅的确是钢琴家,还是曾在白宫演出的唐·谢利。

我们见过满臂纹身的人搭救落水的孩子,也见过西装革履的男人当街家暴;

我们见过一贫如洗的乞丐为疫情捐款,也见过腰缠万贯的名人偷税逃税。

有些事情并非如你所想,有些真相并非如你所见。

把跷起的腿放下,就是放下偏见,走出自我的狭小,包容世界的多元。

国王召见一位云游的智者,满脸愁容地问道:

“大师,百姓不再敬畏我,大臣都在欺骗我,国家一天天变得衰败,我该如何是好?”

智者看了一眼华丽的王座,回答道:

“您只有放下君王的威仪,才能拥有整个国家,否则您拥有的只是一个座椅。”

人这一生,就是不断放下、不断得到的过程。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放下身份,修得谦逊随和;放下脾气,拾起慈悲体谅;放下偏见,成就大度兼容。

当你收起跷起的腿,戒骄戒躁,才能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Elm,来源: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夜读丨做人放低姿态,是一种智慧

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国学生活·樱桃

《老子》有言:“水因善下终归海,山不争高自成峰。”放低自己,并不是贬损自己,而是心怀谦卑,以低处立,往高处行。

境界越高的人,姿态越低;而越是轻狂无知的人,越把自己太当回事。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放低姿态的格局,不自大、不自夸、不自耀,才能成长更快,行得更远。

修炼不够,越是张扬

“浮于表面都是风光,沉下心来自有答案。”修炼不够的人,越是难以沉下心来提升自己,越喜欢张扬自己。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得意忘形,活在自吹自擂的虚假世界里。

明朝才子唐伯虎,自幼聪慧,绘画天赋非凡。得名师沈周指点后,绘画技艺更是一日千里,超然于众人。

师长的肯定,同行的赞誉,久而久之,使唐伯虎内心生出骄矜浅薄之气。他打心底里瞧不起同行的画作,有时甚至连老师沈周的批评也不放在心上。

而唐伯虎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当时的绘画水平,离老师还有着天堑之别。

绘画是如此,连进京赶考也是极度骄傲自负。

作为乡试第一名的解元,本应前途似锦,但他因自视甚高,科考后口出狂言“状元一定会是我的!”最后,唐伯虎不仅和状元失之交臂,还因牵扯到科考弊案被下了大狱。

《道德经》早就有言:“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以为是显摆自己的人得不到彰显;自我夸耀大言不惭的人得不到认同。

修为不够的人,被浮躁张扬裹挟,陶醉于自我优越感之中,止步不前,蹉跎了岁月,也辜负了自我。

越是浅薄的人越爱张扬,越是不凡的人,越是谦逊低调。

格局变大,姿态自低

“当我们学会谦逊时,就是最接近伟人的时候。”才高不自诩,位高不自负,这样的人,才能成就自己。

姿态放低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对世界对他人有着一颗敬畏之心,是做人的大格局。

嘉靖年间,有一位文学爱好者名董云,他求知若渴,也颇有些声名。在68岁时,曾到往浙江会稽山游学,恰逢王阳明在此讲学传道,旁听几次后,深刻认知到自己才疏学浅。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前去找王阳明拜师。

当时的王阳明才53岁,他执意不肯收长者为徒,再三推脱。董云身边的友人们也纷纷劝道:“你年纪已大,声名遐迩,何必如此用功求学呢?”他却说:“年纪虽大,但所学太少,有幸遇到良师,一定要从头学起。”

两年后,70岁的董云在除夕之夜冒雪赶往会稽山,正式向王阳明行了拜师之礼。

这个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董云古稀之年,尚能不满足过去的成就,低头求知,令人动容。

所谓人生的修行,就是一个拾阶而上的过程。最怕就是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躺平,在懒惰懈怠中白白耗费光阴。正如《了凡四训》中说:“惟谦受福。”一个人越是懂得放低姿态,往往就越有福报。

所以无论到了哪一个台阶,都应放低自己,行为谦逊,持续精进,不断成长。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喜悦;学海无涯,行一程有行一程的收获。

当一个人格局变大,自会生出更多敬畏谦卑之心,姿态也必然越放越低。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菜根谭》中有一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大地放低姿态,终聚水成海;人放低姿态,才最终成才。参天大树离不开深入地面的树根,高楼大厦离不开牢固的地基。

世间万物源于一个“低”字,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底蕴,更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

曾国藩说:“谦卑含容是贵相。”境界越高的人,姿态越低,不自视过高,谦逊待人,才会得到他人真心的敬仰。静水流深,人贵谦逊,一个人越是懂得放低姿态,人品就越高贵。

“厚德方能载物,内圣方能外王。”你的姿态有多低、格局有多大,就能有多大的成就。

目空一切,只会让人敬而远之;放低自己,才能拔高人生。茫茫人海,浩瀚星辰,每个人都不过只是沧海一粟。做人要放低姿态,不恃才傲物,不自视甚高。心怀谦卑,以更大的心胸接纳世事,生命才能枝繁叶茂。

主播:蕙子

媒体人

文章来源:国学生活(ID: gxsh789)

作者:国学生活·樱桃,国学智慧,美好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接受现实,放低姿态,忙起来有什么不可以的?

苏东坡,一个妥妥有才华的人物。毕竟他的诗词,到现在也是脍炙人口。

最近读完苏东坡传,发现苏东坡是个“复杂”的人,之所以说他“复杂”,在于他经常性偶尔满腹苦闷失意,又偶尔满腔热血沸腾。

他的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一点从他的诗词就可以看到出来,经常“乐”与“悲”来回拉扯。

是的,他的一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年,在欧阳修的推崇下,让苏东坡很快就名动京城,他一下变得炙手可热,大家争相传诵他的文章,私下里达官贵人会找他题字,宴会上名妓歌女也会找他填词。

不过好景不长,后来被贬谪后的苏东坡,在家的东边开出一片荒地,耕地播种俨然成了一个合格的农夫。

昔日写文章的手,如今用来做农活。用现在的话说,苏东坡把“孔乙己的长衫”脱掉了。

学会接受现实,放低姿态,将就一点,这是苏东坡的豁达和乐观。

哪怕在后来晚年,苏轼被放逐到海南时,并没有因为逆境而自暴自弃,相反,他积极地办起了教育和开设学堂。

人生往往好运厄运交替进行,能享受风花雪月,也能承受风雨摧残;享受得了好的,也能承担得了坏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焦虑”。

但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困于焦虑,而是每一岁有每一岁的成长。不管在逆境,还是在顺境,人终究是需要忙起来的。

忙是良药,能治愈你的焦虑,抚平你的伤痛,让你来不及孤独寂寞冷。忙,不过是让自己有事做。

人一闲了,就容易胡思乱想,想得太多,便有了烦恼。

所以,情绪低落的时候,别坐着想,动起来,无论是做什么事。

我们繁忙而辛勤的生活,虽然不易,但也丰盈而有意义。它照亮前行之路,带给我们真正的成长。

那些为生活而奋斗的人,他们出色地过好自己的生活,焕发自信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