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加破折号的句子有哪些(加破折号的句子)

加破折号的句子有哪些(加破折号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标点符号经典例句分析

2020年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经典例句分析

(例句有对有错,重在看“分析与修改”,重在理解!)

1.老杨同志,请您稍等一下!

【分析与修改】 判断:×。“稍等”说明语气比较舒缓。既然是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那么末尾就该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

2.多么壮观呀!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分析与修改】判断:×。 感叹句、祈使句的谓语前置时,感叹号要放末尾。又如: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3.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才成乞丐的呢?

【分析与修改】判断:×。 选择问句虽然包括两项或两项以上,但仍然是一个句子,因此,各项之间该用逗号,只在末尾用问号,而不是所以都是问号。

4.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分析与修改】判断:√。 本句是由两个相关的疑问句组成的选择关系句群,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所以本句标点正确。又如:站在他们前头领导他们呢?站在他们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此句也正确。(注:此类不好把握,高考很少考。)

5.要在城西修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十株树怎么办?

【分析与修改】判断:×。 第二、三两个句子虽有疑问词“怎么”,但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因此不该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与此错误相同的句子如: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6.他十分惊讶地说:“要干什么去?你们这些同学。”

【分析与修改】判断:×。引号内是一个表疑问的倒装句,问号应该用在末尾,中间应该用逗号。

7.写文章上来就是甲、乙、丙、丁现象的罗列,根本没有艺术可讲嘛!

【分析与修改】判断:×。 读起来并不停顿的并列词语(实际为“集合性名词”),只要不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加顿号。因此,这里的“甲乙丙丁”中间不加顿号,这样的词语还有“工农业”、“中外记者”、“兄弟姊妹”、“男女老少”等。

8.我刚要跨进大门,就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分析与修改】判断:×。 表示概数(又称约数)的基数之间不加顿号,也不用别的标点。所以“十二、三”之间顿号应该去掉。再如:小河对岸的三四里处是浅山。

9.向中顾委委员和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系统地介绍党对经济特区的方针政策。

【分析与修改】判断:×。 “二三”在句中不是约数而是相邻的两个数字,有特定意义,分指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和退居三线的老同志,中间要用顿号,不能去掉顿号。

10.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强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作难、规模大。

【分析与修改】判断:×。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之间的停顿,而这里的“任务重”、“工作难”和“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而是三个句子,所以,它们之间不应该用顿号,应改为逗号。又如:月季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月季、玫瑰、米兰三个并列名词后加“呀”就变成了句子,所以使用逗号正确。

11.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析与修改】判断:×。 “或”是连词,在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后面,即无论是“或”,是“和”,是“有”,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改为逗号。本句可以删掉顿号。

12.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了新剧目。

【分析与修改】判断:×。“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层次)不清。第二层次应该用逗号,即将最后两顿号都改成逗号。

13.“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分析与修改】判断:×。 “李老师说”后面的话也是李老师说的,所以,“李老师说”后应该用逗号,而不是句号。(注:注意说话的三种表达方式。)

14.“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分析与修改】判断:×。 凡是在一段引语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5.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分析与修改】判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修改最好将“宣布”后冒号改为逗号。

16.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分析与修改】判断:×。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作“三位女杰”一词的说明词语。

17.伟人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pí)”,我从中感到了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与修改】判断:×。 “伟人有两句诗”后用了冒号,冒号应管到冒号后的第一个句号,而根据语意,句中冒号只管到诗,即引号里面,因此,只能把逗号改为句号,移至引号内。

18.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分析与修改】判断:×。 用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还是从属引用者的。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19.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分析与修改】判断:×。 这里所引的话是部分引用,已经成为作者所说话的一部分,因此,所引话末的标点(句号)应该在引号外面。

20.他一边扣着钮扣,一边往外疾走,连小顺儿的“爸,你上哪儿?”也没顾得回答。

【分析与修改】判断:√。 本句正确。引文作为作者话的一部分,引文末尾的引号前通常不加标点。但是,如果引文是疑问句或感叹句,引文末尾要保留句号或感叹号。又如: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的口号。句中的问号和感叹号虽然不表停顿,但表达的是疑问和感叹语气,因此不能省去。

21.墙上写着“只生一个好!”的标语。

【分析与修改】判断:√。 引文末尾使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直接、间接引用,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故本句正确。

22.沈建民昨天声称,新浪“不希望任何人或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使用这种“非正常手段”来获得公司控制权,并强调“无论盛大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新浪都有信心最大程度地保证新浪公司和新浪股东的利益”。

【分析与修改】判断:√。 本句正确。引用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对所引用的原话,不能作任何改动;间接引用,即所谓“转述”,可以在文字上有所变动,就不用引号。这句话表达内容的方式是间接引用,即“沈建民昨天声称”后面的内容为间接引用,所以后面没有用引号将此部分全部“引”起来。

23.伟人曾经说过:“同志们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

【分析与修改】判断:×。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志,间接引述别人的话的文意时,提示语后的冒号、引号要改用逗号,否则出错。因此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

24.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分析与修改】判断:×。“有物”、“有序”都是作者着重论述的对象,因此应该加引号。

25.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分析与修改】判断:×。 作者在这里用“之”字说明火把排成的样子,也就是说,“之”字有特殊含义,应该加引号。但也要注意,不能滥用引号。如: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天宇。此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加引号不当,属于滥用,应去掉。

26.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济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分析与修改】判断:×。 “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是对上文的总括,所以,这句话前面应该用冒号,而不是分号。

27.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分析与修改】判断:×。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28.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分析与修改】判断:×。 这里的括号为句内括号。对句内括号来说,括号内的最后一个标点除问号、感叹号外,其余的应当省去。因此,上句“北京人”后的句号应当删去。

29.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匙地用牛奶喂它。)

【分析与修改】判断:√。 本句标点正确。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句外括号的注释,如果是一个词或短语,当然末尾不用标点;如果是一句话,末尾也可以用句号、问号或叹号。如:他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

30.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等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分析与修改】判断:×。 既然句中加了“等”,就不该再用省略号了。

31.长在人迹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分析与修改】判断:×。 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都可以表示解释说明,但二者不能同时使用,所以去掉“即”。

32.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分析与修改】判断:×。 句子末尾用了省略号后,不该再用句号。一般在省略号的前后都不可再用点号。不过也要具体分析,如:显然民航局也在焦急:“明天早晨才有班机去太原,那太迟了,太迟了!……对了,请求空军支援!”本句又是正确的,这里如不在“太迟了”后面用个叹号,似很难表达出强烈的焦急之情,若不用省略号,则焦急考虑时的诸多意思又似乎没能表明。(注: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应防止滥用省略。)

33.《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社会流行一句话叫“要想受教育,还得看《焦点访谈》”。

【分析与修改】判断:×。 本句中两个书名号都应改为引号。因为“焦点访谈”是专栏(栏目)名称,“红旗飘飘画丛”是丛书(同类书有机组成的整体),是集合概念,只能用引号,标明它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4.我们都知道,《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分析与修改】判断:×。 《中国工人》是杂志名,应该加书名号。现在外面一层加了双书名号,这样,里面一层该用单书名号。

35.“”这个外来词,最初音译为“德谟克拉西”,《新青年》戏称为“德先生”,以后又译为“惟义”“主义”,最后“”一词才通行。

【分析与修改】判断:√。本句正确。两引号之间的标点可用可不用。

36.时下热销的图书有《某某人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画传》、《永远的某某》(四川人民出版社)等。

【分析与修改】判断:√。本句正确。句内括号紧跟着被注释的词。并列的书名号之间的标点,可用可不用,又如: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37.灯光,不管是哪里的灯光,都可以给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分析与修改】判断:√。破折号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两个破折号表示句中夹注。再如: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38.“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分析与修改】判断:√。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正确。表声音的中断或延长也用破折号。表声音的延长:“呜——”火车开动了。表声音的中断:“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39.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分析与修改】判断:√。此处破折号是对上文进行总结,破折号之前可以有点号,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40.曾经在《美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里,读到一篇作文,题目叫《先人们的快乐》。

【分析与修改】判断:×。因为前面说的是题目,所以后面“先人们的快乐”用引号标出。如:请以“细微深处”为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1.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分析与修改】判断:×。“《健康秩序、健康生活》”的书名号误用,应改为引号。引号主要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电视宣传活动的主题,属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

42.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分析与修改】判断:×。“空的”在句子中是后置定语,属于强调的成分,强调的成分和其它成分之间,如需要停顿都要用逗号,所以将破折号改成逗号。强调的成分一般指句首状语、主谓倒装、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如: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遇到了久违的朋友。(句首状语后应用逗号)多么美丽,这一朵朵鲜花。(主谓倒装,主谓之间应用逗号)她随手打了他一下,轻轻地。(后置状语,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逗号)

标点符号用法学习笔记:破折号的基本用法及常见差错

(一)破折号的基本用法

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

2 形式

破折号的形式是“——”。

3 基本用法

3.1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见4.9.3.1;二者的区别另见B.1.7)。

示例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示例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3.2 标示插人语(也可用逗号,见4.4.3.3))。

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3.3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见4.7.3.1、4.7.3.2)。

示例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示例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

数年前的一个寒冬,……

3.4 标示话题的转换。

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3.5 标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3.6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示例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示例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3.7 标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3.8 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3.9 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3.10 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示例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示例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汉书》

示例3: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大可不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

等制作,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编者注)

(二)提示

1. 破折号和括号都有标明补充说明的语句的作用,但是破折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而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不是正文,一般可以不读出来。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选择。示例:

每当肝疼发作时,他就采取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肝部,从来没有因为肝疼影响工作。

2.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示例:

⑴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⑵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3. 位置禁则:破折号不能排作“- -”,也不得一分为二,分居两行。

(三)破折号使用常见差错

1. 破折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如:

*专家们经分析认为,打捞俄潜艇,最可能被采用的方式便是混合打捞法——即先行封舱,将内水抽干增加潜艇自身浮力,再利用浮吊、浮筒来起浮沉艇。(破者号应改作逗号,或保留破折号去掉“即”字)

2. 由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语句与被解释说明的对象不照应。如:

*这家碳素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破折号应改作“的”字)

*这一切,使人们想起了解放前——一九三七年大旱五十天,赤地千里,四处逃荒的悲惨往事。(破折号应改作“的”字)

3. 该用括号的地方用了破折号。如:

*在亲人金珠玛米——解放军——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破折号应改作括号)

如今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

作为书的读者,我们或许有个直观感受是,这几年注释的篇幅似乎比以前更大了。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

这当然不是指整本书一大半都是注释,而是有许多书,翻看几页,会发现有那么一两页是满篇的注释。如果是尾注,放在书的最后,有注释的页数加起来几十上百也是可能的。这些繁多的注释,似乎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宣告我们没有能力读下去。而我们本身也经常以一本书有没有满篇的注释,来决定是看还是不看,背后的假设都是,一本流畅的、没有注释或参考文献也能把事情讲清的书,似乎才是好书。

一本采取“尾注”的书的注释厚度(右边是注释)。

原本处于纸的边缘的注释,仿佛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向纸的中间扩张。过去,一般的两三行,多的十几行,现在再多一些的能占去大半页。甚者,有的书的某几页,一眼望去只有顶部的一行字是正文,其他部分都是密密麻麻的、一行接一行的注释。当然,这个说法指的,不包括经典专有的注释版或者评注版。

就拿身边的一本新书来说。

上面这张照片是《破产书商札记》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22年6月)的第68页。其实这一条注释还未完,翻篇,下一页接着还有几行。全书中像这样注释篇幅过半的还有几页。

译者注,是译著最常见的一种注释类型。假如原著出版的年代久远,并且文化背景与本国语境有比较大的差异,那么译者注是必要的。而这些必要性就体现在原书提到的某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某本陌生的书、某个远去的作家或学者等。要是译者注没有完成这项工作,通常还需要由编辑写“编者注”对此补充。

其实,也可以说,译者注是译者某种主体性的展现。这是因为只有在“译者序”“后记”和译者注等为数不多的地方,译者才有表达其本人思考的正当性。当译者写译者注时,他们能暂时不受原书的限制,围绕某个词语自主地添加内容,有时是对原书的延伸,有时是接着原书的某个观点继续谈论,在译著印刷上留下“我读过,我思考过”的痕迹,成为它的一部分。译者的这一资格,是其他人没有的。

这种主体性的展现欲望也可能导致注释“过剩”,把没有必要注释的、没有必要写那么长注释的地方都一一大加注释,而这在译著中并不少见。此时需要的反而是克制。比如,《破产书商札记》的译者注多是关于“破产书商”提到的一些书和作家的介绍。有的注释,一两句也可。有的注释同时解释了某本书的出版情况,帮助我们了解“破产书商”为何在书中会提它,而这些才是有稀缺性、更有意义的资料,哪怕未必能展现译者本人的翻译意志。

《马大帅2》(2005)剧照。

除了译者注,最常见的还得是作者本人的注释。

这部分注释有一个基本功能是告诉读者某个概念、描述或判断的来源出处,有时相当于“参考文献”,却又不同于“参考文献”,作者在注释这里有更自由的写作形式,比如出处可能未必是有固定引用格式可写的文献,而只是朋友之间的交谈。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 Scott)在《作茧自缚》一书中谈论到人类用火历史时说,初民用火的证据至少可以追溯到四十万年前,甚至更早,总之远早于智人的出现。这个判断是怎么得来的呢?他在注释中说,“根据的是我和大卫·温格罗(David Wengrow)的个人交流”。后者是考古学家,其职业身份和研究领域使斯科特这一段引用具备判断上的合理性,向读者宣告这一判断的知识依据。注释比“参考文献”更自由的写作形式还体现在,作者可以借助注释来说明是通过何种方式得知引用的文献。巫鸿在《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中探讨了墓葬与艺术的关系,他引用法国学者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图像的生与死》的一个结论,即“图像源于丧葬”,并添加一条注释说明,“在此我感谢郑岩使我注意到这本书的中译本”。他这样说不意味着是因为郑岩才知道《图像的生与死》,而意味着因此才得知该书已经翻译出版。而这也是一种对读者的“交待”。他在书中更关键的一处“交待”是在讲中国墓葬美术发展的转变部分,其转变是从“器物观点”到“建筑观点”,而这个看法不是他本人的原创。他在注释中是这样说的:“在我教的一门有关墓葬艺术的研究生讨论课中,赖德林最先提出了这一对概念。”只不过,此处的“赖德林”应该是指赖德霖。

除了能对无法列入“参考文献”的出处作说明,注释也能对那些能列入“参考文献”的出处作更多说明,有时甚至可以独立成文。法国学者保罗·利科(Paul Ricœur)在《弗洛伊德与哲学:论解释》(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2017年4月)一书中关于弗洛伊德与“压抑”研究的一条注释,竟跨三页纸,不得不说是注释成文的最佳例子了。

下图是这条注释的一部分。

社会学家米切尔·邓奈尔(Mitchell Duneier)的《人行道王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在人行道与居民福利这个故事中的一条注释,也可以称之为能单独成文的一篇文章了。

而在现代出版中,注释不是从最初就有这么大篇幅的。1899年,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写出《有闲阶级论》,看不到注释,连参考文献也是没有一处的。我们当然也可以推测,注释是现代学科分工,或者说现代知识分工和学科专业化的产物。知识积累到某种复杂程度,没有百科全书式人物,没有哪篇文章、哪本书没有对其他知识的引用。即便在遥远的过去,圣贤可立言,他们在表达思考时也参考和引用,耳熟能详的经典例子有孔子和《论语》,此外,古希腊哲人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也说,“承认我从哪些文献中受益是一件愉快的事,体现了一种光荣的谦虚”。问题在于,他们的出处可以融入正文当中。这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前半叶尚且是可能的。因此,作为老制度经济学派的奠基者,凡勃伦能将他人的研究和他本人的思考融在正文,出版《有闲阶级论》,到了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比如诺斯(Douglass North)等人,他们就只能写满篇的注释了。反叛者如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在批判社会科学研究若干取向的时候也没有抛弃注释。

在这个过程中,注释的有用性被发现了,它也成为学术写作的一种必备格式。不过我们无法得知这些转变的具体时间,因为归根结底,注释成为格式只是一种过程,而算不上事件。当一个人进行写作尤其是学术写作时,再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在格式上无拘无束了,只有接受注释格式,才有可能被人认同。有了这层认同,也才可能发表或出版,否则不被接纳,有被当作“民科”的风险。而随着注释的演变,它不只有文本叙述,还有数学模型,甚至后者已经变得比较寻常了。

上图是安瓦尔·谢克(Anwar Shaikh)的《资本主义 : 竞争、冲突与危机》。这位并非“正统”“主流”的经济学家,也一样会将数学模型(哪怕是简易的)写进注释。用公式进行论述是整个学科绝大多数人对话的基础。

注释象征的——并且实际上也是——严谨性确实是其他形式比不了的。且不说它限制了作者“天马行空”的边界,迫使作者不断思考哪些部分是他人的,是借鉴的,或者是需要对话的,而且它也让出版社和期刊的编辑们可以查询并核对引用,对错误的地方加以修正、确认。糟糕的情况当然是注释沦为学术性、专业性的修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提供了面纱,用复杂而高级的格式掩盖平庸无奇的思考。

然而,注释也建造了某种虚妄的高墙,以至于我们现在拿到一本书,若是打开发现无处不在的注释,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读下去。结果,我们把“有没有满篇注释”当作识别一本书是否有意思的标准,如果有似乎就是死板的、没意思的,是不适合阅读的。

写作者和出版社大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减少脚注,把注释统一放在书的最后也成为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方式。

历史学家王笛的《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这本书原本和其他书不一样,它并不是常见的文章合集,而是有整体性的专著。不过,王笛是在注释中回顾关于哥老会、袍哥的研究的,并指出缺乏专门研究。而这部分相当于“研究综述”的内容却没有放在正文,最终,读者看到的是,他写了一条整整一页多的注释,而且排在了全书的最后。的确,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叙事增加了许多连续性和可读性。经济学家汪丁丁的《思想史基本问题》(东方出版社,2019年3月)则将注释直接写入正文,在处理注释上也不同于一般做法。他在“情境与表达”这一章,在讲完企业家与“我执”、“破我执”问题之后,转而写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在人力资本的时代,由于创造价值的核心因素是人——德鲁克(Peter F. Drucker)称之为“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s),而不是物质资本,当代社会正在逐渐重新定义“企业”,从而重新定义“企业家”(最新发表的著作,可参阅:Kate Raworth,2017,Doughnut Economics:Seven Ways to Think Like a 21st-Century Economist,我建议的中译标题是“甜甜圈经济学:七种方式像21世纪经济学家那样思考”,Random House Business Books)。

如果以句号为结束的标识,以上就是一句话。它使用了破折号、引号、括号和斜体。其中括号里关于“最新发表的著作”的内容基本上等同于一条注释,换作其他作者,它可能出现在脚注或尾注,而不太可能被放进本来有点复杂的句子。这一写法,有一气呵成的阅读感。因为正如我们知道的,注释和正文虽在内容上为一体,实际是两部分。有的时候,注释甚至是在正文初稿已经完成后,为了修改格式而添加上的,该加什么,如何加,都是学术发表这个流水线工程非常理性的考虑结果。

以上这些改变,其实都没有放弃注释。纵然是以“业余者”而非专业者身份写《业余者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的法学家王人博,跳出学科专业化的范围,进入那些他不专长的领域思考,也还是在按照一般的方法做注释和参考文献。除此外,再比如,罗翔写《刑法学讲义》(云南人民出版社·果麦,2020年8月)、陆铭写《向心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言语之间,都在试图克制专有术语,多有口语表达,可就是这样的“通识写作”也没有改变做研究的注释习惯。“通识写作”是面向大多数读者的。注释让有好奇心进一步追问的读者知道,作者的想法从何产生,依据是什么,不至于产生“他什么都懂”的幻觉。于他们的同行而言,“通识写作”有了注释和参考文献,能尽量避免被以“非正式论文”等名义窃取。

然而,一种形式一旦产生就有其逻辑和命运。注释也一样。注释是一种理性的格式,而这种理性可能使人误以为它能保证书中论述的,是可靠的,是客观的,而忘记了对什么注释、写什么作为注释,引用谁、绕开谁,感谢谁、提及谁,都有作者的个人意志。更别提比较混乱的二手转引。

《围城》(1990)剧照。

前面提到的斯科特,在《作茧自缚》的“谷物立国”这一章节有个有意思的注释。他比较水运和陆运,认为用轮船或者小驳船来运载货物,其效率远高于驴子或马车的陆路运输。这一结论差不多可以算作常识了,不需要什么论证。而斯科特偏偏习惯的是叙事,于是,他讲起了故事,说一直到1800年(在汽船或铁路出现之前),一个人乘坐马车从伦敦到爱丁堡的时间,另一个人若乘船,可以从英格兰的南安普敦抵达南非的好望角。这句话有具体的数字,那么有何依据?没有料到的是,他在注释中是这么说的,“我确切地记得是在一本讲述19世纪英国历史的著作中读到的,就在开篇的段落,不过我的一位审读者却对此提出挑战,认为这很可能是一种‘城市的迷思’。虽然我无法找到原初的引文,但我可以更扎实地呈现这一论断”。接着他开始论述,一条大篇幅的注释也就产生了。

这个注释使人怀疑,这是否能写进注释,斯科特本人难道就不能去检索一下,凭回忆找找当初那本书,接着按照一般的格式写成注释或参考文献吗?或许,这件事的确有难度,他早就不知道到底是哪本书哪个人说的,也不可能回忆起来——出版《作茧自缚》原版时他81岁。

至少,他没有跳过这处需要注释的地方,也没有另找或曲解文献。其实,注释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兴趣,也不是都有需求读的部分。有了这个准备,再复杂的注释也未必能妨碍我们的阅读过程,而当我们需要检索时,又能找到靠谱而真实的注释。这就够了。

作者/罗东

编辑/西西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