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张爱玲半生缘句子经典摘抄(张爱玲半生缘句子)

张爱玲半生缘句子经典摘抄(张爱玲半生缘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张爱玲《半生缘》经典语录-生命是一袭爬满了蚤子的华丽的袍子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半生缘》《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4岁。

《半生缘》小说以沈世钧与顾曼桢的情感悲欢离合为轴心,讲述了都市中沈世钧、顾曼桢、许叔惠、石翠芝等青年男女于乱世中阴差阳错的爱情悲剧。小说展示了女性视角下对人生、爱情婚姻的选择,体现了女性在困境中的生存状态与生命意志,以及作者对于各个人物深切的关照。

1、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2、这是他第一次对一个姑娘表示他爱她。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极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身当其境的人,却好像是千载难逢的巧合。

3、一个女人一过了三十岁,只要丈夫对她不是绝对虐待,或是完全不予赡养,即使他外面另外弄了个人,既然并不是明目张胆的,也就算是顾面子的了。

4、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5、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6、马路上的店家大都已经关了门。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地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

7、她不知道感情这样东西是很难处理的,不能往冰箱里一搁,就以为它可以保存若干时日,不会变质了。

8、他终于微笑着向她微微一点头。但是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再也找不出一句话来,脑子里空得像洗过了一样。两人默默相对,只觉得那似水流年在那里滔滔地流着。

9、中年以后的人常有这种寂寞之感,觉得睁开眼来,全是倚靠他的人,而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倚靠的,连一个可以商量商量的人都没有。

10、那样的恋爱大概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回吧?也许一辈子有一回也够了。

张爱玲的《半生缘》,读不懂是幸运,读懂是人生

有人说:

“《半生缘》像一张药方,以爱情为引子熬出生活百态,入口一饮,全是逃不掉的苦辣人生。”

故事的主人公曼桢,在姐姐的呵护下长大,却被姐姐伤得最深。

她有刻骨铭心的恋人,却在命运的捉弄下彼此错过。

我年纪尚轻时也曾一度认为,这不过是老上海的又一个悲剧爱情故事。

而今,人到中年,尝过人间百味,见过世情冷暖,重读这本书才发现:

在曼桢与周围人相互纠缠的命运里,逐渐拼凑出的是每一个平凡人的人生。

这世间

没有一种感情不带伤

父亲去世后,曼璐作为顾家长女,撑起了一家人的生计。

为此,她放弃已论及婚嫁的恋人,转身成为舞女。

然而,曼璐牺牲幸福、清白和尊严,并未换取母亲多一点的疼惜。

当其他孩子长大,母亲开始担心曼璐不光彩的身份会影响他们,于是催促她找个人嫁了。

而顾家的第二个女儿曼桢,读过书,经济和思想都算独立,本以为她能幸运一些。

然而,并非如此。

曼桢是家中最挂念曼璐付出与痛苦的人,却被曼璐的丈夫祝鸿才觊觎。

祝鸿才多次提出非分要求,都被曼璐拒绝,直到豫瑾出现。

豫瑾,是曼璐被迫放弃的初恋,是她凄惨人生中少有的、值得回味的记忆。

可多年后再见,豫瑾却对曼桢心生爱慕,这让曼璐内心的天平彻底倾斜。

她明知曼桢心许富家公子沈世均,却仍以生病为由,把曼桢骗来家中送入祝鸿才的魔爪。此后曼桢一直被关在祝家,直到怀孕生产。

图源:电影《半生缘》

被囚的日子里,曼桢对一向疼爱自己的姐姐深感绝望,也明白了母亲是被姐姐收买,才会对消失的自己不闻不问。

她想念世均,想告诉他自己的遭遇。

然而,她生下孩子并逃离祝鸿才后,收到的却是世均结婚的消息。

仅仅一年,外面换了天地。她的至亲面目全非,挚爱离她远去。

张爱玲说:“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我们依赖亲情长大,在人生旅途中与友人结伴,渴望一个相知相惜的伴侣。

却从未想过有一天,友人渐远、深爱成伤。

当至亲之人迫于无奈,把我们放在感情和现实中间左右权衡时,辗转其中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爱过伤过后才恍然发觉,原来所有感情都要在岁月的波折中流离变换,承受考验。

最后,无助和孤寂,成了人生常态。

人总要在与他人的纠缠中

寻找自己的路

如果没有曼璐的付出,曼桢就没有机会读书,更不会遇到与她两情相悦的世均。

同样地,如果不是曼璐的一念之差,曼桢也不会遭受那般重创,痛失世均,遗憾多年。

曼桢曾同曼璐一样,一心一意爱着她的家人,拼命工作想撑起这个家。

曼璐婚后,曼桢不止一次告诫母亲,不能再拿姐姐的钱,不要让姐姐为难,家里的开销她来负担。

然而,当曼璐为消解内心的不平,为稳固自己的婚姻而牺牲曼桢时,母亲却成了帮凶。

她不但默许曼璐对曼桢的囚禁,更为避免世均找来而火速搬离上海。

临走时,她兜里还揣着曼璐给的一笔钱。

自始至终,曼桢对祝鸿才都只有厌恶。可她却在姐姐曼璐的算计里,生下祝鸿才的孩子,注定与他纠缠一生。

这些她爱着、厌恶着的人,成全了她的成长,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至此,曼桢的人生是幻灭,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重生。

她开始跌跌撞撞,重新摸索生活的方向。

图源:电影《半生缘》

曼璐去世后,她仍然接济母亲和弟弟,但已带着冷漠和疏离。

为照顾生病的孩子,她回到祝鸿才身边,并默认了这段婚姻。

可她并不依附于他,并且选择在难以忍受时果断带孩子离去。

正如一句话所说:“一个人的命运,是他社交关系的本质。”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被他人影响着。

也许,其他人曾或无心或有意地伤害过你,但当你察觉时,一切已无法挽回。

你会因此被迫离开原本的人生轨道,也会暂时迷失。

但是,没有关系。

请相信,无论生命行至何种境地,命运的舵始终握在你自己手中。

只要你不停止寻找,总会在错过、痛过以后,重新找到自己的路。

真正的成熟

是放下过去,认清现实

当年曼桢被囚,世均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她,结果却上了曼璐的当,误以为曼桢嫁给豫瑾。

他这才心灰意冷,娶了门当户对的石翠芝。

图源:电影《半生缘》

然而,在这段平淡如水的婚姻里,两人心中都各自装着放不下的人。

世均对曼桢念念不忘,翠芝则曾与世均的好友许叔惠情投意合。

翠芝的母亲看不起叔惠这个穷小子,不赞成二人来往。

翠芝离家出走失败后,叔惠出国深造,自此二人不了了之。

在翠芝眼里,世均不会说话,不喜欢玩,只要是女人他都不喜欢。

翠芝以为,世均原本就这般沉闷无聊。

可她不知道,世均当年一气之下销毁了跟曼桢有关的一切,却鬼使神差留下一封信,一直小心翼翼珍藏着。

一向羞赧的他,对曼桢说过最动人的情话;豫瑾出现时,他也会吃醋闹脾气。

世均和曼桢重逢,已经是14年后,叔惠回国之后的事了。

在一个人声嘈杂的酒馆里,曼桢把这些年的遭遇娓娓道来。

坐在对面的世均,面色苍白、大脑茫然。

他气自己没能在曼桢最需要的时候找到她,更气自己现在即便粉身碎骨,也无法冲进曼桢的回忆里解救她。

可是他想,既然能够重逢,就一定能挽回这段感情,全然忘记他已有家、有妻子,还有两个孩子。

而经历过更多磨难的人,总会更快清醒。

曼桢一句“世均,我们回不去了”,为两人心系多年的爱恋,彻底画上句号。

另一边的翠芝,正和叔惠坐在一起尴尬地吃饭。

自上次重逢,翠芝在叔惠面前大哭一场,叔惠便开始注意两人交往的分寸。

“他们之间唯一的可能是发生关系。以他跟世均的交情,这又是办不到的。”

昔日恋人重逢,却已隔着悠悠岁月,夹着世态变迁。

或许,每个人生命中,都藏着一个不曾好好告别的他。

这使人期待重逢,渴望填满过往的遗憾。

然而,自分别那天起,各自就已踏上截然不同的旅程。

即便还能再见,彼此间也早已有了对方不曾参与的人生经历,以及背后不得不承担的责任。

图源:电影《半生缘》

原来,重逢并不能挽回遗憾。

而我们,从认清现实,体面告别的那一刻开始,才算是真的长大了。

写在最后

美国作家玛雅·安吉洛说:

“成长并不像人们起初设想的那样,是一个毫无痛苦的过程。”

“我想,我交出了一部分青春换回了阅历,而我所收获的比失去的更为珍贵。”

成长,不是在不断地收获,而是在不断地失去。

而那些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的,都会在我们人生中留下烙印,这便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不必再去苛求爱的结果,幸福也非求仁得仁。

因为,爱在经历时已经圆满,而我们步履不停追求幸福的过程,比幸福本身更有价值。

作者:久久,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本文首发公众号:读者读书会(ID:duzhe0423)。《读者》杂志官方阅读交流平台,在这里,看见世界,读懂生活。

张爱玲《半生缘》:最凉不过人心,最贱不过感情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面写到这样一句话:最凉不过人心,最贱不过感情。好像两个人不管曾经有多么要好,一旦后来感情生变并决裂了,那便是天地颠倒也再难回到过去了。

顾曼桢与王世,均本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他们于乱世中相爱,以为能跟对方长相厮守,但命运大抵最爱同世人开玩笑。

曼桢的姐姐,曼璐为了家中生计,迫不得已成为一朵交际花,而曼桢由于姐姐的交际花身份,一直觉得在爱人,世均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而正当,曼桢和世均的感情,遭遇危机的时候,世均父亲也突然生命垂危,权衡之下,他回到南京打理庞大的家族事业。

就这样,曼桢与世均的爱情,变得越来越岌岌可危,似乎已经走到了必须要分离的结局。

曼桢曾说: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在两个人分居两地的日子里,曼桢的姐姐为了抓住祝鸿才这最后一根稻草,竟迫使她怀上了对方的孩子。

曼桢伤痛欲绝,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她踏上了寻找世均的路途,可最后曼桢才得知世均已经与其表妹石翠芝结婚。

在那一瞬间,曼桢虽然察觉到爱情和生活本来就是一场幻灭的空事,但终归是忍不住慨叹命运的无情捉弄。

可爱情就是这样,不必去追问值不值得这件事,在最好年华遇上最好的那个他,或许就已经花光了你所有的运气,再想要与他白头到老,那就只能随缘分来安排了。

世界上最凄绝的距离,就是两个人本来离得很远,他们互不相识,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可后来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并且相爱了,于是那距离变得很近。

然后,又突然有那么天,他们两看生厌,不再相爱了,那原本很近的那两个人,就变得比以前的距离还要更远了。

曼桢和世均,相逢于乱世,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能拥有一份真挚的爱情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可是,后来大概是生活太戏剧化,总要使他们的感情遭遇陡折,本以为只是短时间的别离,等再回过来头来,却才发现早已物是人非,无论多努力也换不回从前。

旁观者总喜欢把这场悲剧,归结于外部阻碍因素,可仔细想想,不过就是没有那么爱而已。

堂皇的梦里,你总觉得时间还很长,万事皆有可能,但后来才知道,这不过就是一刹那,天长地久只是善男信女造出来的唬人的词。

不要不信,不然你想想,你与他彼此认识了许多年,曾也如胶似漆般爱过。但在说出分手宣言的那一刻,一切原来都不算数了,他绝情的走掉,留你独自一人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像个傻子。

两个人,闹哄一场后离散,一个人,孤寂一生后终老,谁能够想象的到,眉毛那么短,天涯却那么长。

或许,那狂热而又叫人迷恋的爱情,从来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然它最后怎会叫人心如此冷漠,叫感情如此卑贱。

它不过就是不断流逝的岁月,随着时间的齿轮向前,年深月久,于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你只能试着接受,而无法改变。

小说最后,曼桢终是嫁给了那个她一点都不爱的祝鸿才。这样的结局唏嘘吗?或许就一般意义上来说,确实叫人感到唏嘘和遗憾。

曼桢最后说道:日子总是过得真快,对于中年以后的人来讲十年八年好像是指逢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来说,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从与世均认识到离别,不过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如此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

顾曼桢从来都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办法去掌控它,她是水中浮萍,没有任何凭依。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曼桢的人生或许也不算太糟糕。毕竟,她最后的归处,还是有钱人家的太太,比其他仍然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女人,还是要好上太多。

最凉不过人心,最贱不过感情,世事艰危,没有坚固。何必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上面,看开一点比什么都强。

说的更残酷一些,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路途要走,有他自己生活的要过,所以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一辈子其实也很短。

《半生缘》经典语录:“最凉不过人心,最贱不过感情”

《半生缘》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改名为《半生缘》。

《半生缘》讲述了旧上海的几对年轻人的爱恨情仇,他们曾经都是有缘人,最后却各奔东西。

沈世钧本与顾曼桢相爱,可家里却催促他和表妹石翠芝结婚。面对世钧家人,曼桢深感自卑,而世钧却误以为曼桢爱上了张豫瑾,而家中老父临危将家业托付给他,他只得回到南京,与曼桢两地相隔。

曼桢的姐姐顾曼璐为维持一家生活开支辍学当交际花,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与有妇有子的祝鸿才结婚。后来,曼璐为了讨好祝鸿才,不惜牺牲妹妹的幸福,令她替祝鸿才产下一子,并阻止世钧寻找曼桢,曼桢终于逃离曼璐和鸿才的魔掌后再找世钧时,世钧已和翠芝结婚。

不久之后,曼璐去世,曼桢为照顾儿子回到祝家,最后和祝鸿才结了婚。当顾曼桢再次与沈世钧相遇时,心中感慨,无处可说。

这本书曾被改编为多个版本的电视剧,笔者认为林心如、谭耀文、蒋勤勤版本要更为经典。

这里放出几张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顾曼桢与沈世钧

顾曼桢与沈世钧

顾曼桢遭到祝鸿才

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

经典语录

张爱玲素来擅长写情,她天生有一种对人性、对情爱的敏锐洞察力与捕捉力。

在这里摘取书中的部分经典语录,与大家共享。

1、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2、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3、当你笑的时候,全世界和你一起笑;当你哭的时候,便只有你一人独自哭。 4、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的等着你,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 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5、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6、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7、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相同之点的——同样地需要远离人群。8、最凉不过人心,最贱不过感情。9、世界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比以前更远。10、命运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有些人一生一世,彼此不会认识,相距咫尺却行如陌路。而有些人却如命中注定似的要在一起,躲都躲不掉。11、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怕来不及。12、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回不去了。13、最遗憾的,不是我无能为力。而是当一切都触手可及时,我却不能伸出手去。14、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满了又空。15、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总结

世界充满阴差阳错,并肩走着的人,一回头,便无踪影,正如曼桢和世均,到头来,年华过尽,只余下一句:"我们回不去了。"

也许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样的,真正感人的爱情故事都有着悲剧的结尾,那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尾巴经常让人记不起。

我们的惆怅常常是这样的事实:很多年以前,我们刻骨铭心的爱过或被人刻骨铭心的爱过的都已经是昨日的黄昏。

迟疑、错过,付尽半生缘分;怅惘、哀愁,慨叹一世蹉跎。

愿你我此生都能遇得所爱,一生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