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用妙不可言造句子怎么造句二年级(用妙不可言造句子怎么造)

用妙不可言造句子怎么造句二年级(用妙不可言造句子怎么造)

本文目录一览:

妙不可言的“顿悟”

我读书有个习惯,凡是喜欢的句子,会用笔画上记号。要是碰到喜欢得不得了的语句,有时就会在当页空白的地方写上一遍,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看一遍,再写一遍,对好句子、好诗句能够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顿悟快感。

看蒋子龙先生散文集《厚道》,我最记得书中写的一句诗:“野水明窗几,通渠绕屋流。”这诗引用自陆游《闲居七首》之其五,当我用笔写上这10个字的时候,孩童年代的家乡印象立刻就在脑海里复苏了。

我的家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大垄里稻田如棋盘,秧苗绿绿,蛙声起伏,白云朵朵倒影在清水明澈的田地里,阳光正好,清风徐来,凉爽通透。我和发小南方、叶红在水渠里用簸箕拦鱼,玩得特别欢快。水渠里水流缓慢,清水涓涓,能看见不少的鲫鱼在游动。发小用沙石和泥巴垒起一道沙坝,簸箕置于中间,已经有十多尾迷迷瞪瞪的鲫鱼被我们收入玻璃瓶中。南方不甘心就抓这么一点鱼,要我和叶红从五十米开外的水渠开始赶鱼,我们赶了大概有三十米,不曾想,水势忽然加大,浑水哗哗哗一下子就漫过我们的膝盖,叶红大声喊:“上游水库开闸放水灌田咯,快提簸箕上岸!”说那时,那时快,水渠一阵急流奔来,我们垒起的小沙坝瞬间被冲垮,簸箕也顺势往下游漂,顾不上簸箕里是否有鱼,南方提起簸箕就往岸上快跑,我和叶红也就势爬上水渠一边。跟突然奔来的流水打了个“胜仗”,如今和发小回忆起来,都不禁庆幸地畅怀大笑。

早些年,在去杭州的飞机上读到苏东坡的诗《庐山烟雨浙江潮》,在游杭州西湖的过程里,真切体会了“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的一样感慨,领悟他的豁达乐观。当我开始广泛涉猎有关苏东坡的专著之后,对苏东坡的认识也就更丰富、更立体了。原来大才子苏东坡也有爬树掏鸟窝的童年,有运气不是很好的考试,他爱写诗词歌赋也爱喝小酒,广交天下朋友可也会有看走眼的偶然。有七情六欲的苏东坡,像我们一样有哭有笑的苏东坡,相信命运但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苏东坡,不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吗?

当我们闯入苏东坡的“生活圈”,会发现,苏东坡从小就是一个“三好学生”:好吃、好玩、好学。他的父亲苏洵立志要金榜题名,于是对苏轼兄弟的教育极为上心,因此苏东坡对自己的儿子、孙辈也是一样地精心栽培,用心良苦;他的母亲程夫人、乳娘任采莲是做菜的高手,对日后自创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而成为美食家的苏东坡不无影响。出川后的苏东坡一生大起大落,他觉得每一回的际遇都很奇特,写下众多人生感悟以使我们在900多年之后依然可以“遇见”他:“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静,“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格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旷达,“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梦想,“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小结……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一书中写道:“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如今,我是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千真万确。

因为一句话、一首诗而投入深情的回忆和深度阅读,我很喜欢这种体验。依我看来,喜欢这灵动世间的一切,哪怕是一句话、一首诗这么简单的事,不用谈理由,无须与谁争辩,那就是真正的喜欢。

(龙建雄)

妙不可言的“顿悟”

我读书有个习惯,凡是喜欢的句子,会用笔画上记号。要是碰到喜欢得不得了的语句,有时就会在当页空白的地方写上一遍,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看一遍,再写一遍,对好句子、好诗句能够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顿悟快感。

看蒋子龙先生散文集《厚道》,我最记得书中写的一句诗:“野水明窗几,通渠绕屋流。”这诗引用自陆游《闲居七首》之其五,当我用笔写上这10个字的时候,孩童年代的家乡印象立刻就在脑海里复苏了。

我的家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大垄里稻田如棋盘,秧苗绿绿,蛙声起伏,白云朵朵倒影在清水明澈的田地里,阳光正好,清风徐来,凉爽通透。我和发小南方、叶红在水渠里用簸箕拦鱼,玩得特别欢快。水渠里水流缓慢,清水涓涓,能看见不少的鲫鱼在游动。发小用沙石和泥巴垒起一道沙坝,簸箕置于中间,已经有十多尾迷迷瞪瞪的鲫鱼被我们收入玻璃瓶中。南方不甘心就抓这么一点鱼,要我和叶红从五十米开外的水渠开始赶鱼,我们赶了大概有三十米,不曾想,水势忽然加大,浑水哗哗哗一下子就漫过我们的膝盖,叶红大声喊:“上游水库开闸放水灌田咯,快提簸箕上岸!”说那时,那时快,水渠一阵急流奔来,我们垒起的小沙坝瞬间被冲垮,簸箕也顺势往下游漂,顾不上簸箕里是否有鱼,南方提起簸箕就往岸上快跑,我和叶红也就势爬上水渠一边。跟突然奔来的流水打了个“胜仗”,如今和发小回忆起来,都不禁庆幸地畅怀大笑。

早些年,在去杭州的飞机上读到苏东坡的诗《庐山烟雨浙江潮》,在游杭州西湖的过程里,真切体会了“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的一样感慨,领悟他的豁达乐观。当我开始广泛涉猎有关苏东坡的专著之后,对苏东坡的认识也就更丰富、更立体了。原来大才子苏东坡也有爬树掏鸟窝的童年,有运气不是很好的考试,他爱写诗词歌赋也爱喝小酒,广交天下朋友可也会有看走眼的偶然。有七情六欲的苏东坡,像我们一样有哭有笑的苏东坡,相信命运但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苏东坡,不就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吗?

当我们闯入苏东坡的“生活圈”,会发现,苏东坡从小就是一个“三好学生”:好吃、好玩、好学。他的父亲苏洵立志要金榜题名,于是对苏轼兄弟的教育极为上心,因此苏东坡对自己的儿子、孙辈也是一样地精心栽培,用心良苦;他的母亲程夫人、乳娘任采莲是做菜的高手,对日后自创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而成为美食家的苏东坡不无影响。出川后的苏东坡一生大起大落,他觉得每一回的际遇都很奇特,写下众多人生感悟以使我们在900多年之后依然可以“遇见”他:“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静,“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格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旷达,“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梦想,“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小结……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一书中写道:“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如今,我是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的千真万确。

因为一句话、一首诗而投入深情的回忆和深度阅读,我很喜欢这种体验。依我看来,喜欢这灵动世间的一切,哪怕是一句话、一首诗这么简单的事,不用谈理由,无须与谁争辩,那就是真正的喜欢。

(龙建雄)

元散曲作家喜欢的“\"鼎足对\"是什么?

也许大多数人对\"鼎足对\"的概念不够熟悉,但那首马致远写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很多人一定耳熟能详,说到\"天净沙\"便能脱口而出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便是鼎足对。

鼎足,顾名思义指三方面相互对立的局势,而鼎足对,则是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朱权《太和正音谱》云:\"鼎足对,三句对者是,俗呼为'三枪'。\" 并为他取了个十分动听的名字——燕逐飞花对。

鼎足对在元散曲中可谓俯拾皆是,如张可久《春思》中\"山花红雨鹧鸪啼,院柳黄云燕子飞,池萍绿水鸳鸯睡\",白朴《水调歌头》中\"五溪鱼,千里菜,九江茶。\"乔吉《折桂令》中\"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皆为鼎足对。这种兼对偶与排比而有之的修辞,容易收到联珠炮似的效果。鼎足对在我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元人钟嗣成评价散曲时曾提出的\"蛤蜊\"风味,即\"既质朴自然,又鲜明泼辣\",其意在言散曲具有质朴的民间风俗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元散曲前后期创作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可久、乔吉、张养浩、徐再思、汪元亨、刘庭信等出色的元散曲作家均使用过鼎足对,尤其到后期,作家使用鼎足对进行创作的作品数量达到其作品总量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元散曲作家对鼎足对的钟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据学者考证,鼎足对起源于汉代民谣,在宋代诗词中时有出现,至元散曲时则一发而不可收。从魏晋到隋唐,鼎足对消失在我国文学史中的时间长达何止四朝?为何到后来却是元散曲给予了它一个春天?

一、散曲及其产生

雄起于漠北的蒙古部落入主中原,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质朴少文\"的状态,这无形中阻断了那些诗人、词人们的晋身之路。知识分子地位的下降迫使元代文人出现分化,原来意义上的正统文人投身杂剧、诸宫调、平话等通俗文艺中去。传统诗歌在宣泄功能和表现力上不能满足下层文人以及下层人民的需求,因而被疏远,反过来指引文人进一步叛离原来处于文学中心地位的诗歌创作,开创了散曲这一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世井化的新型文学样式。

散曲是从词发展而来,又在金元时期各种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曲及部分唐宋词调的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体诗。在内容上,元散曲比诗词赋表现的范围要更广,很多诗词赋中没有出现过的题材,在散曲中都能看见。由于不介雅俗,散曲有着市民化、生活化的气息。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元•张养浩《天仙子•咏江南》)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元•白朴《得胜乐•夏》)

元散曲创作从创作方式上看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曲风较为质朴,没有专门的散曲作家,一般是杂剧作家兼写散曲,而后期曲风则趋于雅丽,出现了一批专攻散曲的作家,注重字句的锤炼,对仗的工整和典故的运用,有诗词化的倾向,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两次转变分别出现在马致远和张可久两位作家,散曲到了马致远手上,体制始尊,真正成为与诗词分庭抗礼的新体诗,曲由此作为一种诗体,被士大夫阶层认可,而后期的张可久是开清理雅正曲风的一个关键人物。

二、鼎足对独有的特点有利于散曲体裁的创作

鼎足对源自对偶,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它不似对偶般严谨,对平仄等方面的要求较为宽松,只要做到基本相对即可,修辞的要求较为自由灵话。曲亦不似诗词押韵分平仄,由于没有入声,平、上、去三声可以通押,比诗词的用韵更加宽泛。诗词力避重复押韵,而曲则不避用相同的韵。

马致远\"百岁光阴\",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押韵尤妙。长句如\"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又如:\"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俱入妙境。(王世贞《曲藻》)

散曲讲究写得淋漓尽致,不留余味,不似诗词惯用比喻、象征,而多采用直陈白描的赋的手法。鼎足对相比其他修辞手法的优势在于不止音韵和谐,容量也是最大的,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句中九个意象的铺陈、组合构建了一种无穷的意境。试问,还有哪一种修辞能如此简炼而又如此生动地表达这一画面?

鼎足对节奏分明,富有乐感。这不仅增强了元曲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就写景绘色、拟状摹声、表情达意等等方面而言,它也有着不可忽略的艺术功能。它往往能使晦涩隐蔽的事理变得显豁明朗,使凝滞呆板的亊物变得灵动飞饧,从而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在鼎足对中,句句押韵者亦属常见,从而形成鼎足对所特有的一种叠韵,读之上口,唱之悦耳,与上下两句配之成双的对偶句相比较,更显得独特奇秀而绕有风趣,更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我赏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予我这般儿歹症候。([不伏老]《南吕一枝花》)

元曲中的鼎足对往往以经过提炼加工的方言口语为辞,既保持了质朴自然的本色之美,又吸収和发展了前代诗词的修辞手段,故而产生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三、宋词的流传为散曲作家提供借鉴

元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作为韵文大家族中的一员,它不可避免地要吸收和借鉴前代诗词文学的形式以及表现手法。

鼎足对在元散曲以前虽然寥若晨星,却并非前所未有。事实上,宋代一些优秀的词人在作品中已经运用了鼎足对,如北宋苏轼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开头\"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用这一鼎足对写出早行途中孤寂、凄清的环境和心境,感情强烈而逼仄。南宋女词人朱淑真在《眼儿媚》里写到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将一腔春愁抒写得淋漓尽致,耐人玩味、妙不可言。此外还有南宋辛弃疾在《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中写到\"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陆游《诉衷情》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凡此种种,概而言之,鼎足对的使用均使得原词锦上添花。此类佳作流传至元代,沾溉过固有的饱读诗书的正统文人,其形式写法为元代文人后来分化成的元代散曲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加之鼎足对自身特殊的艺术形式与抒情直切、灵动自由的元散曲相互契合,一时间便盛行起来。

万米海底,妙不可言

来源: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些成就的背后,是脚踏实地、接续奋斗的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我们的2020”栏目,回望2020年的奋斗足迹,展现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努力拼搏中实现价值、奉献社会的精神风采,解码中国奇迹的力量所在。

下潜,下潜!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下午5点半,重新踏回母船甲板那一刻,中国船舶七〇二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高工张伟兜头被泼了桶冷水——这是载人深潜团队的传统庆祝仪式,祝贺海试队员突破自己的纪录。作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主驾,张伟说:“这辈子都难忘那份痛快。”

这不仅是个人的新纪录,也是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8天后,“奋斗者”号完成海试胜利返航。一个多月中,它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马里亚纳海沟,人称“地球第四极”——水压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其最深处约1.1万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叠加华山的海拔高度。

“万米海底,妙不可言!”张伟说,第一次抵达万米深海,巨大的岩石,陡峭的悬崖,长着触角的海参,外形奇特的钩虾,像花朵一样的白色海绵,还有连生物学家都很难辨别的蝴蝶状新物种,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

5000米、7000米、8000米深度每天下潜,9000米深度隔天下潜,万米深度隔两天下潜,“奋斗者”号的节奏控制得很稳,许多设备保持着零故障纪录。“奋斗者”号总建造师、中国船舶七〇二所高工刘帅介绍,这主要缘于潜水器2020年年初就进行了陆上联调和水池测试,前者发现并解决了40多项问题,后者排除问题20多类。

但水池测试无法模拟深度等真实环境,海试也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航行途中,“探索一号”母船遭遇两个台风、多个低气压,用于海底通信的吊阵被打坏。一到马里亚纳,队员们就紧急维修吊阵,随即开展第一次下潜。

生物抓取、开展原位实验、完成布放回收……这一系列科考作业都离不开灵敏的机械手,可低温高压极端环境下,机械手有时无法灵活开合。团队及时“对症治疗”,后几次海试中,机械手成功抓取大批沉积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样品,为深渊科研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奋斗者”号每次下潜海底作业时间长达6个小时,作业效率大为提升,这得益于潜水器的“快上快下”——下潜和上浮均在3个小时左右。张伟说,潜水器通过自重无动力下潜,但坐底的瞬间几乎没有感觉。

这种“没感觉”的感觉有多重要?

如果“硬着陆”,不仅会撞击潜水器底部的支架、声呐和灯,还将对海底环境造成破坏,激起的沉积物会令狭窄的观察窗视线模糊。张伟告诉记者,通过先进材料工艺及精准控制速度,“奋斗者”号顺利“软着陆”,如同一片羽毛般缓慢轻柔地落在平坦绵软的沙地上。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七〇二所副所长叶聪介绍,这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汇集了国内百余家单位、近千名科研人员5年的心血,是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力最强的装备。

而最强装备的最大挑战,来自高压。马里亚纳海沟压强为标准大气压的1100多倍,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要扛住一辆小轿车的重量。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能够抵抗深海的高压冲击;“半球焊接”工艺,保证了载人舱焊缝可靠、安全性强;载人潜水器既要潜得深,还要上得来,一款满足万米深海超高压条件下高强度、低密度的固体浮力材料,再加上优化配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在海底浮力与重力基本平衡……

“这段万米之路,我们走了20年!”叶聪说,2002年立项的“蛟龙”号实现了从无到有,历时8年研制的“深海勇士”号实现了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的“奋斗者”号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帮助科学家去探索未知深海、揭示人类家园的终极奥秘,“老中青三代深潜人接力奋斗、厚积薄发,才迎来了行稳致远、收获满满的2020年。”(记者 姚雪青)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7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