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形容闽南古厝的句子唯美(形容闽南古厝的句子)

形容闽南古厝的句子唯美(形容闽南古厝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世遗来了丨红砖古厝,最美不过“闽南红”

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埭美古村,红砖瓦、灰白墙、燕儿尾、水环绕,276座红砖古厝比肩依偎,排列整齐,人称“闽南第一村”。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燕尾脊是闽南传统民居中最常使用的建筑形式,上翘的脊端飞扬挺拔、轻巧、俊逸,为屋顶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陈英杰 摄

红色,是喜庆的,豪放的,积极乐观的。红砖砌墙、红瓦铺顶、燕尾飞檐、马背蜿蜒的红砖厝,万字纹、古钱花、龟背纹,还有“福”“寿”“囍”的花砖墙饰,无不蕴藏着对吉祥、幸福、辉煌的向往。源自乡土的底色,渗透着风,渗透着雨,渗透着闽南人的血性。

“大落厝”“皇宫起”的墙上,有火红的全家福——巨石稳稳的地基,是祖先们奠下的生活态度。

走在闽南美丽的土地上,到处可见红砖砌墙、红瓦铺顶、燕尾飞檐、马背蜿蜒的红砖古厝,多姿多彩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红砖厝为代表的闽南传统民居,在营建法则和建筑装饰上具有浓郁的闽南民间传统建筑风格,同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审美情趣,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闽南红砖厝就是其中的主要载体。

从平面布局来看,以红砖厝为代表的闽南传统民居,一般以合院式为基本构架,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两种形式。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增建的护龙等附属建筑,它们都以大厝的厅堂为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主次分明,秉承中国传统民居对称、严谨、封闭的传统。

闽南红砖厝传统建筑装饰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剪粘、陶塑、彩绘以及红砖拼花等种类。红砖厝的外部装饰主要集中在屋脊、脊坠和镜面墙等处。常见的屋脊有燕尾脊和马背脊两种形式。传统建筑的山墙顶部称脊坠,脊坠的装饰往往仿照江南彩画的包巾。正脊的装饰多采用灰塑或剪粘工艺,以高浮雕的技法塑制各种人物、花鸟虫鱼等图案,为屋顶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由当地华侨富商蔡启昌、蔡资深父子于清同治至宣统年间兴建。整个建筑群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东西总长20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现存较为完整的宅院16座,其宏大的规模为闽南地区所仅见。 张梓昌 摄

闽南红砖厝的正面墙称为“镜面墙”,镜面墙由下而上依次分为柜台脚、裙堵、身堵和水车堵。水车堵是指墙上靠近屋檐处的一条水平装饰带,是闽南传统民居重要的装饰部位。工匠通常在水车堵的四周用砖做出线脚边框,框内灰塑、剪粘或彩陶塑造出花鸟虫鱼、亭台楼阁和人物博古等图案,多姿多彩,华丽美观。

大型红砖厝的正大门,常在入口处内凹出一定的空间,民间俗称“塌寿”或“凹寿”。凹寿的正面称为“牌楼面”,其两侧的壁堵左右相对,所以也称为“对看堵”。其上多以砖雕、彩绘等技法,装饰天官赐福、二十四孝、渔樵耕读以及博古、花卉等传统图案。

红砖厝的石雕装饰,主要体现在镜面墙和凹寿的柜台脚、裙堵及柱础、门枕石、门簪等部位,雕工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木雕大多集中在格扇门、梁架、托木、斗拱等室内或檐下部位。剪粘是闽南等地民间特有的装饰工艺,其以灰塑为载体,再将剪裁好的瓷片粘贴其上,构成各种艳丽多彩的花纹图案,通常装饰在红砖厝的屋脊、水车堵等显要部位。红砖拼花或称砖雕,是闽南红砖厝常见的一种外墙砌筑装饰手法,主要用于民居正面的镜面墙。除此之外,泉州等地红砖厝“出砖入石”的墙体,以各种大小不一的石块嵌入墙体,亦是造型奇特,引人瞩目。

红砖源自泥土,泥土散发芬芳。闽南红砖厝地域色彩鲜明的传统营造风格和建筑艺术,蕴藏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历史遗产,值得人们悉心爱护和珍惜。(林蔚文)

来源:福建日报

泉州“坂埔古厝”,流传着一段美丽传说

近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公示,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成功入选。良山村落有何魅力,为何能获得“国字号”招牌?近日,记者前往探访,用镜头近距离感受它们独特的文化底蕴。

青山农田,小桥流水,金黄的稻子,给美丽的村庄披上黄灿灿的外衣……在良山村坂埔自然村,13幢红砖古大厝,静静地散落在青山绿水间,每到稻穗变黄的时候,稻田与古厝、古树相映成趣,成了村庄里最美的风景。

“有人坂埔富,无人坂埔厝”,在南安英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讲述的就是这13幢古大厝——“坂埔古厝”。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这是英都洪氏先人留给闽南建筑的一笔宝贵遗产。

汇集200多名能工巧匠,耗时10多年

青石基底,红砖外墙,燕尾翘脊……在大多数闽南人眼中,古朴典雅的传统大厝,是记忆里最朴素的轮廓。

这13座总建筑面积5515平方米的古大厝,汇集了200多名能工巧匠,耗时10多年建造而成,这在闽南地区实为罕见。从高空俯瞰,这13座古朴瑰丽的闽南古厝,呈“L”形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秀美之中,堪称闽南民居的“建筑博物馆”。

“出砖入石”墙体建筑结构

良山村党委书记洪伟龙是我们此次造访的向导,聊起古厝来,他如数家珍。在他看来,肇建之初,坂埔古厝已是一座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经时光细细打磨,方才出落成如今这般风流雅致的样子。

古厝悠悠,布局传统,明暗相谐,让我们不禁放慢脚步,收敛起尘世的喧嚣,不忍惊扰这一院岁月雕琢的静好。

在洪书记引领下,我们先后造访了在中堂、思源居、封君祠、顶点金等13座古厝。踏入厝中,百年的青石踏实温润。细看之下,古厝中精美华丽的装饰工艺让人惊艳,木雕、砖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构件上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迈过石坎,走出古厝,白条石、红砖墙、燕尾脊,乃至屋脊彩绘浮雕,均在这里和谐共奏,为古厝增添几分明艳与活泼。

洪书记告诉我们,坂埔古厝内部装饰的精细程度各有不同,若莲居、思源居较为质朴,而顶点金最为精美。细看顶点金,花纹多样的木窗、清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对联、样式复杂的砖雕、精美的木雕、刻有各种吉祥物的柱珠等,都体现着古厝主人对细节的讲究。

“顶点金”厝是13幢建筑中最为精美的

“捉迷藏、到门口冲关、玩老鹰捉小鸡……”四十来岁的洪诗坚向我们回忆了儿时在古厝生活的场景,“我小时生活在古厝的中堂里,一直到1996年。”

一段施恩与报恩的美好故事,称颂至今

历经岁月洗礼的坂埔古厝,留给今人的财富,不仅仅只有建造技艺的匠心巧思,还有厚重绵长的洪氏家风。学堂、宗祠以及内墙上书写的家训,壁刻上的吉祥字符和牌匾,都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英都洪氏一门的精神世界,洪氏先人的处世哲学和教育理念,了解一个家族延续的历史轨迹和精神寄托。

思源居前,一方和古厝同龄、据传用以清洗庄稼的石盂,将我们的思绪拉回300多年前的农耕岁月。那是康熙末年,洪氏族人洪承雅已在此地拓荒垦地多年。

洪承雅生有二子,长子洪毓秀,次子洪光乘。洪家子承父业,勤耕苦耘,加上承雅头脑灵活,上山植树种果,产业越做越大,成为英都一带的富人。且说洪光乘彼时育有三子,三子洪开泰天资聪明,文章写得好,乾隆庚午(公元1750年)科乡试,高中第六十一名举人,后授广东嘉应直隶州正堂。洪开泰在嘉应州任职也颇有政绩,父以子贵,洪光乘因此也被诰封儒林郎、嘉应州司马,乡人尊称他为“封君公”。

家大业大,人丁兴旺,洪光乘越来越感到居所狭窄,便修书给洪开泰征求意见,意欲建厝。开泰在回信中告诉父亲,要建就要建得体面,用闽南常见的皇宫体汉式五开间建筑,兄弟侄儿各建一座,采用砖石木结构,一定要讲究质量,百年大计,不可含糊,并寄来一笔银两。

接到开泰的来信,洪光乘心中更有底了。其实,洪光乘早就盘算过,从决定建房屋开始,他就开始贮粮,用了三年时间,家中储蓄上千担粮食。三年后,泉南一带千里赤地,一片旱灾。市场上粮价暴涨,很多穷人纷纷找上门,自愿到洪家干活。洪光乘觉得时机已到,便带领200多名工匠,开启了这个浩浩荡荡的大工程。这个持续了10多年的工程,让那些吃不饱饭的穷苦乡邻,有了一份填饱肚子的营生。

据传,在建造大厝之前,洪光乘就曾令家人开仓济民,灾民获救后感恩戴德,表示愿以工代酬来答谢。对这段施恩与报恩的美好故事,真相虽无从查证,但洪光乘的后人洪诗坚却语带客观:“与其说是先祖的施恩带来灾民的报恩,不如说先人们顺水推舟,用劳动换取报酬的方式,让灾民体面地活下来。”

“顶点金”厝前的成片稻田

传统底蕴与家风故事延续,从未褪色

不论真相如何,传说总是美好。在洪光乘和洪开泰的主持下,持续建了多年的13座大厝相继落成。

”顶点金“厝前埕最近正在重铺鹅卵石地面

13座古厝中,建筑最为精美的顶点金,却是洪光乘妾室杨氏和其第四子的住宅。在封建社会中,小妾和庶出的儿子在家族中的地位是最低下的,但他们所住的房子却是最中心、条件最好的顶点金,洪光乘嫡出的孩子们,却都住在顶点金两旁,这是为何?

原来,洪光乘的大哥洪毓秀成家后久未生子,偏又染疾早亡。洪光乘每每想到父亲临终的嘱托,想到大哥与自己开辟家业却英年早逝,心中痛苦不已。

为了不让大哥无后,洪光乘想把自己的一个儿子过继给大哥,继承香火。当时,洪光乘的妻子陈氏亲自替丈夫托人做媒,娶了杨家女为小妾。纳妾后不久,杨氏即生下一子,过继给大哥做儿子。

如今,封建时代的宗法制度早已分崩离析,唯有13幢古厝,还巍然屹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今人再看坂埔古厝,外表虽是艳丽恢宏的张扬,内里却有着亲切的质朴端庄、细腻温良。从绣闼雕甍到黛瓦红墙,从钟鸣鼎食到铅华洗尽,坂埔古厝延续着的传统底蕴与家风故事,也从未褪色过。

闽南古厝,那段充满温暖的记忆,竟如此之美

闽南古厝是指在闽南一带的传统民居,在闽南语里,“厝”是房子,红砖厝就是用红砖盖的房子,也是闽南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今天,闽南大地上数百座红砖厝建筑,为我们开着一扇扇充满温暖记忆的大门。它浓缩了闽南人坚韧、开朗、沉着、豁达的性格。

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也酝酿了红砖厝丰富多彩的建筑表达,形成了红砖文化深沉而独特的底蕴。

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农村生活中,必定包含了家居、教育、祭祀三要素。

而100年前的闽南人家已经在一个家族体制建设上完成了这样严谨精巧的布局构思,巧妙地结合了居住、家族教育系统、宗庙祠堂三位一体的生活模式,以深远的睿智思考着如何繁衍家族,和谐共存。

这是秉承自闽南人性格中温良、自省的特质,凝聚着每一位红砖厝中家族成员的灵魂,传承关于家的荣耀。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故又名“皇宫起”。在不少地区,又名“红砖厝”。它形似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闽南民居从建筑形式的角度说,并没有一种极张扬的、类型化的形式,但它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却有着较为特殊的表现。我们在认定建筑的要素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谈,即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和审美性。

从审美的角度看,闽南的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已无法追溯其产生的渊源,但我们从整个中国建筑史了解所知,闽南民居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它独特之处,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个区域的民居是属于“红砖文化区”。

闽南人多越洋经商,背井离乡,但无论漂泊多远,归乡之后,必定要盖一座红砖厝。

“厝”是闽南人文的中心精神。一座红砖厝经家族数代传承,在建筑设计上选择以夸张又凝重的金色,表达对先人的崇敬与敬畏,以寄托对家业繁荣、国业兴旺的淳朴祈盼。

这种具有神秘意味的色彩表达,也是红砖文化的精神所在。只有家族男丁才有权参与的祭拜仪式,在金色描彩的烘托下,有了现实而隆重的意义。

在交通不发达的上世纪初叶,闽南人家的男丁越洋背井,妇孺幼小成为红砖厝当时的生活主角。红砖厝,作为凝聚精神力量的象征物,长久矗立,越显重要。

闽南红砖,在实间的流转中,奇迹般的保留它们的鲜亮色彩。闽南人对于生活充满着永不衰竭的热情,闽南人以红色为尊、为大、为喜、为吉。

红色,也是流转于红砖厝内的生活主旋律。闽南人拥有坚强而善良的秉赋,为收获而不知疲惫的奔忙,并用团圆的隆重来作为一年的落幕,热烈呈现一个家族与其成员所应拥有的骄傲与风采。

如果说,人是家的灵魂,家,则是人的精神归依。

红砖厝,如一位历经沧桑,沉稳豁达的智者,传承关于团圆和谐的意志与力量,记录着闽南人对家园故里强烈的归属意识,历尽岁月洗礼,伴随闽南人文脉络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END

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 分享 海上花园 大厦之门精彩每一刻 |

诗和远方 | 美丽故事 | @厦门市文旅局

留住古厝,就是留住了文化“DNA”

莆田是福建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千百年来传承了“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传统,积淀了独特丰富的妈祖文化、莆仙戏曲、工艺美术等文化资源,孕育了与天争地、耕读传家、敢闯商海、勤俭孝悌的莆田精神。

莆田人足迹遍天下,在外经商从业的乡亲有220多万人,但莆田一直是这些海内外游子心中永远的家,家里的祖厝古厝更是承载着乡愁。祖厝古厝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资源,祖厝古厝彰显的文化自信与地域特色,传承延续着乡音乡情的文脉,留住乡愁记忆。

近年来,莆田全市上下切实把祖厝古厝保护当作一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力和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工作来推动,让莆田人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化“DNA”,也让更多人了解莆田灿烂的历史文化。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林剑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