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客家民居的阅读理解(客家民居句子赏析)

客家民居的阅读理解(客家民居句子赏析)

本文目录一览:

发现深圳(音频)|深圳民居知多少之“客家型”

——深圳7000年,有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https://imagewin/cms/2021/11/27-21-40-292637.mp3

【主播】

刘悠扬(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栏目介绍】

《发现深圳》是读创/深圳商报旗下一份有影响力的文化周刊,致力于挖掘深圳不为人知的历史,开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现在我们将《发现深圳周刊》的内容声音化,每天5分钟,给你讲讲关于深圳历史、民俗、文化的小知识。

【本期内容】

谈到深圳的传统民居,可能是深圳人最陌生的话题了。很多人都误以为,深圳真的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今天的大都市,其实,深圳现存的传统民居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且还有许多不同的建筑风格。今天来讲讲第三种:客家型传统建筑。

客家型传统建筑

◎廖虹雷 彭全民

客家型传统建筑,自身有围堡、围龙屋、土墙围和排屋四种。客家围屋讲究“天圆地方”“阴阳合一”的自然和谐及风水与龙脉的走向。这是客家人在不断的迁徙移动中,以血缘聚族抱团而居,是长期在自然与社会斗争中发展的产物。其建筑技术与形式,保存和传承着以反映儒雅思想为主的中原传统文化。

通常在其他的传统建筑大类型中,往往有相对独立的祠堂、庙宇等子类型;而“客家型”建筑则不然,祠堂、庙宇等通常包含在围堡、围龙屋、土墙围、排屋等传统建筑之中,或者夹在排屋的中间,极度缺少独立性。这些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是古代汉族建筑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成为我国四大著名民居之一。

宝安客家围屋,外形基本上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前方形后半圆形、八卦形、矩形等形状;极少有类似赣南、闽西、粤东的“圆形土楼”。

客家传统建筑的特点,一是外墙厚实高耸,不开窗,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大门前一般有宽阔的晒谷坪和半月形池塘(又称风水塘)。晒谷坪在农忙时既可晒谷晒豆等粮食,农闲时是村人休闲、纳凉、娱乐之空地。二是多堂多横四角楼围屋,主要特征是在左右横屋的前面第一间和后面第一间(即房屋的四个角)朝外凸出一米左右,加建高出房屋一到两层高度的炮楼,内设枪眼,居高临下监护围村各个角落,便于防御外敌、打击盗匪,保护族人的安全。这是客家人聚族安全而居的一个杰作。三是混合式围屋,是集合住家、祭祀和碉堡于一体的设防性的民居。屋内设有水井和专门囤粮食的房间,具有独立性,只要将围门一关,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宝安的客家围屋是用围楼与炮角楼将堂横屋包围起来,堂屋后的有“花头”的变成长方形天街,堂屋前与围楼间也有天街,是一种全封闭式的围楼。“围龙屋”是楼内组成部分。四是殿堂式,也被称为厅堂式,即是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组合成为“大围村”(大屋场),这种民居建筑是从古代中原汉族“府第式”民居脱胎而来,有单堂式、两堂式和多堂式。无论是单堂式或者多堂式,在上堂或正堂间造成二层楼房,也有的在中堂的正堂加半层木阁楼;有的横屋与正屋间,横屋与横屋间,用天井和巷道分隔,天井成了堂的框架,巷道成了围内的通道网络。

多堂式民居的另一特色是在门前挖一口池塘,这样既利于屋村的内部排水,又可以养鱼、灌溉和防火;屋后种植林木,保护房屋不受风沙侵袭和调节气候。柴草间、牲畜栏、茅厕都会离住屋两侧相隔一点距离。多堂式的民居有上百间房,可供几百号人居住。

宝安客家围屋以前主要分布在观澜、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等地。坑梓秀新村黄氏龙田世居和新乔世居、坪山大万世居、龙岗鹤湖新居和兰水壆环水楼、西乡黄麻布村、西丽塘朗村、石岩上屋村等,都是客家传统建筑的传世之作。

(作者廖虹雷为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学者,彭全民为深圳市古迹保护协会监事长、文物保护专家)

审读:谭录岗

南来远过一千年︱四川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四川,简称川或蜀,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

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伴随着历史上的人口迁徒和王朝兴衰更替,反映在民居建筑文化上又表现出与中原及其他地区建筑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多样性特征。

四川民居作为古代巴蜀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独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其风格极富地方特色,自成体系。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也是客家人口最多的西部内陆大省。由于明末清初长期战乱,四川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朝康熙年间朝廷谕令准许各地人进入四川垦殖,史上称“湖广填四川”。

很多客家人因此从南方迁到了四川。他们散居在川中、川东及各地,特别是穷乡山沟僻地,他们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

四川内陆山区丘陵,时五方杂处,互有戒备,长期以来,发展出一套适合山地、丘陵地谋生的生活方式。大分散、小集中是新的环境中一种新的聚居形式。

小集中以原乡原籍原宗为聚居基础。聚居区内家族单位变小,必然导致居住空间变小。其中比较典型的客家民居是在川中地区,主要类型行一堂屋、二堂屋等。

所谓“二堂屋”,即进门间为下堂屋,正房中为上堂屋,上、下堂屋间为天井,同在中轴线上。左右厢房无门壁而开敞,正房三间,无楼,下房三间,中为下堂屋兼门厅,四围封闭,少窗。

有土坯砖砌、土夯、夹泥竹编墙、木板壁等形式,成都东部二堂屋几乎清一色草顶。正立面上部有一条长坡檐以衔接山墙处。草作工艺相当精湛,礼花饰脊,檐口平整,是川中草屋民居的精品。

这类“图”形的平面和草作丁艺直接影响成都西、南及双流、温江、仁寿、彭山、郫县、灌县等县的草屋布局和屋顶制作。其中各县虽多以四合院完善形制,但依然可见二堂屋形制的渗透力。

二堂屋在隆昌大部、荣县局部也有大面积分布,不同的是这里的二堂屋为瓦屋顶,个别或正房有楼,或正房、耳房均有楼。这就形成了二堂屋的两大分布区。其中隆昌、荣昌分布面积还大于成都东郊,但较分散。

客家土楼、碉楼民居的分布,以土楼民居特征最易识别归属。主要是方形、长方形平面,体量小于原乡土楼,格局依然。只是有些周围附加木构瓦顶形成合院,反映出四川客家土楼与中原合院的融合,这正是四川客家土楼民居的特点。

附近武隆、南川、巴县受土楼影响最大,因当地不全是客家人,虽成为川中碉楼民居集中区域,但大大缩小了防御单体体量,民居自成一格,但可明显看出土楼的影子。

其他非纯客家人居住地区,尤其山区和边远之地,也有建碉楼的习惯,但比较分散,且与客家人二堂屋及四合院相结合。川中客家人把原乡土楼和二堂屋两种形式在川中进行结合发展。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民居因地形、地势的不同、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多姿多彩的形式。

古建家园-- 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客家传统民居:集中华文化之精髓,带来千年文明下的人文诉说

本期话题:

说起“客家”,很多人可能先想到的是“客家人”。客家,作为汉族民系之一,其在世界上的分布广,影响大。其实,客家,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它更是一个具有深层内涵的文化概念。客家的文化内涵有许多,比如客家方言、客家文学、客家建筑等等。今天,我们来谈谈集聚了客家文化内核的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

一、 客家人

“客”,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前来探访的人或被邀请受招待的人”,后引申指寄居或迁居外地的人。正如王维诗人所言“独在异乡为异客”。

从概念上理解,“客”与“主”相对而言,它既表达了一种“客”飘忽不定、无所倚恃的状态,也表达了一种主对客的敬称。“客家人”,说的不过如此,既是指寄居在外地的人,同时也是受到尊重的一类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一千多年以前,中原汉人为了躲避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不断向南迁徙(前后历经了5次大迁徙),他们以“客人”的身份,闯入了南方这片荒蛮的土地上。

客家人的5次大迁徙

在南迁过程中,客家人和南方的其他民族相互交融、碰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族民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理念。

如今,一个“客家”的称谓,形象地道出了客家人上千年来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历史。

二、 客家土楼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海南和台湾等地居住生活,此外,还散居在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地理位置、环境因素以及客家文化理念的影响,客家的民居建筑也深深打上了地域民族的烙印。

客家的传统民居建筑,极具风格特色,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为客家土楼。

根据历史考据,客家土楼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唐末宋初时期,11世纪~13世纪,客家土楼初步形成,关于这点,在《重修虔台志》中就曾有记载。

如今这一建筑形式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后,已然成为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建筑。

客家土楼

part1 建筑用材特殊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通常以砖或木材作为建造材料,比如古色古香的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温婉典雅的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以木构架为主,同时辅以砖、石雕等材料。

不过,客家土楼的建筑用材,则相对比较特别,主要选用夯土来建造,以夯土墙为承重。

夯土墙

夯土,这是我国古代建筑最常见的一种材料。何为“夯土”?简单而言,指的是一种经过加固处理的土,与之相对而言的为“生土”,即没有经过加工处理过的土。通俗地说,“夯土”即经过夯实的土。

制作“夯土”,需要用到大量的劳动力。在古代,夯土建筑一般只有达官贵族用得上,比如秦始皇陵、故宫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其地基都是夯土。

客家土楼,为大型的单体式建筑,却采用夯土墙来承重,可见其建筑用料的特殊。

part2 建筑结构的多样性

客家土楼,和传统的民居建筑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传统的民居建筑以方形结构为主,而客家土楼主要以圆形为主。当然,除了圆形,也有方楼、五凤楼等结构类型。

在这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五凤楼这类的客家民居建筑,为府第式民居建筑,类似于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屋内的天井、厅堂多,且格外讲究布局和主次对称,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尊卑有别的文化理念。从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对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承。

客家五凤楼

part3 建筑布局的复杂性

客家土楼建筑,中轴线鲜明,厅堂、主楼、大门、后厅等都建在中轴线上,和中原地区的殿堂式民居建筑风格可谓是一脉相承。

从中轴线向外延伸,以厅堂为核心,屋内分布各组织院落,而各个院落又被廊道所贯穿,这种四通八达的布局设计,充分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家族传统理念。

此外,客家土楼的建筑布局,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具有自卫、防御的功能作用。这种复杂性的建筑布局,可以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独特亮点。

一、建筑基础:底子好——耐受性、实用性强

如果说设计是建筑的灵魂,那么材料便是建筑的基础。

众所周知,客家土楼,体积比较庞大,和徽派、苏派等小巧典雅的建筑有明显的区别。而如此庞然大物,之所以能够延续千年,屹立于千年而不倒,这很大程度上与建造材料和建筑技术有关。

前面提过,中国古建筑,主要采用木、砖、石材料来建造房子,而木质建筑,耐受性比较差,很容易腐烂。砖、石材材料虽然相对比较好,但是若没有良好的黏合材料,也很难保证建筑的坚固、稳定。而在古代,并没有像水泥等这样的如此简便、实用、高效的建筑粘合剂。在这种情境之下,夯土应运而生。

根据史料记载,夯土造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且当时的夯土技术已经成熟。比如秦朝所修的秦直道,那条被视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的秦直道,它之所以能够保留延续到今天,且基本不长草,主要得益于夯土技术的成熟应用。

客家土楼,之所以能够历经上千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仍屹立不倒,同样和其所用的夯土材料和技术离不开关系。

其一,客家土楼采用夯土墙承重,其建筑的基料以沙质粘土、石灰等为主,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掺入竹片、石块等材料,这样的建筑材料使用,能够大大地提高了建筑的坚固性。

人工夯土

其二,在建造过程中,人们还会根据实际需要,加入糯米等材料来提高粘合度,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的牢固性和坚韧性。其三,尤以圆寨为代表的土楼设计,其圆筒状的外部结构,可以使墙体所承受的重力均匀分散到整个建筑当中去。这种良好的预应力向心状态,可以对地震、地基下陷等问题起到较好的抵抗力作用。

其四,土墙内部所掺入填充的竹片、木条等材料可以起到良好的拉伸、凝聚作用(相当于现在所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因此可以较好地规避因为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等不良风险,继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土楼整体结构的安然无恙。其五,土墙的墙基主要采用了大块的石料打造而成,其墙基的高度设计,满足当地多雨水的环境需求:①墙基高度在最大洪水线以上;②墙顶屋檐向外挑出了的距离可达3m之多,可以有效避免雨水直接打在墙体之上。

客家土楼

二、建筑灵魂:所体现的内涵精神永不过时——千年文明下的文化诉说

part1 儒释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理念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儒释道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这其中,“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哲学思想。

儒家认为,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道家认为,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佛家认为,“梵我合一”。受此影响,在传统的民居建筑上,古人就格外强调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共生。如客家人,就充分地将这一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客家土楼上。

客家土楼,根据地势,就地取材,依山而建。一座座独立的土楼,屹立于山峦纵横、地势起伏、沟壑交织的土地上,给人一种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自然美。

此外,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人们认为,“圆”代表天,“方”代表地。客家土楼,以厅堂作为环形的中心,以中心结构的“小圆”,回应天的“大圆”,或以方形回应地,这种巧妙的建筑设计,和庄子所言的:“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等天人本是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

part2 耕读传家的文化传承

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耕田”,丰五谷,以立性命。读书,可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客家人尤为提倡“耕读传家”。这种思想,可以在传统的客家民居建筑中找到影子折射。

比如永定承启楼,极富客家文化底蕴的民居建筑,其门上的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就充分反映了客家人兼容并蓄、达则兼济天下.退则且耕且读的思想抱负。

永定土楼

当然,中国的耕读文化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种体现不仅反映在客家民居建筑上,还体现在其他许多不同的民居建筑上。比如我们可以在南方的传统民居建筑的门楼窗棂上,找到许多刻有“渔樵耕读”题材的木雕。

part3 忠孝仁义的宗法秩序弘扬

从建筑布局上看,客家土楼,中轴线鲜明,从厅堂、主楼,到院落,再到各个小单元房,其规模大到可以容纳几百人,这可以说是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此庞大的建筑体积,如此特别的空间形态,向世人展现了其鲜明的凝聚性、向心性和围合性。而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设计,正体现了客家人传统的家族理念和宗族体系。

客家土楼,可以看作是一个迷你版的,微缩型的小城镇。常言道“无规不成圆”,要管理如此众多的人口,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礼法体制来规范。而客家土楼“祠宅合一”的模式,则较好地化解了这一问题。宗祠、祖堂,是供奉和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客家人深知,作为外来的异乡人,想要在艰难的环境下获得生存发展,就需要齐心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在客家土楼民居建筑的中心,设置祖堂,能够起到号召、威慑和凝聚的作用,起到维系血缘、亲情关系的作用。

祠宅

客家人在节日里有将祖先画像悬挂在祖堂墙上供奉的习俗,且有每月烧香祭拜祖先的习惯。此外,每逢大年初一,更有隆重的祭祀习俗,当天,全楼男女老少会积极参与祭拜祖先的活动,以表示对祖先的缅怀、敬重。由此可见,客家人的家族理念非常强烈。

除此之外,客家人强调“孝道、仁义”,将赡养老人视为每个晚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客家人也非常强调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贫富相济。一楼之内,一家有事,众人相帮。总言之,客家人,客家土楼民居建筑,充分地弘扬了忠孝仁义的宗法秩序和精神。

林语堂先生曾说:“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艺术在那里开始。”

的确,建筑,不单单只是解决了住所问题而已,它更是文化的纪录者,历史的反照镜。客家土楼,以一种强烈的、极具张力的、极富文化底蕴的人文艺术气息,向世人展现了什么是内敛与低调,什么是兼容并包,什么是辉煌霸气。客家土楼,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凝聚了客家先民的智慧思想和文化,可以说,它是不可取代的,客家人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建筑学大师贝聿铭曾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这同样也是对客家土楼的最好阐释。客家土楼的一砖一瓦,一根一柱,都是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因为它们,所以建筑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和灵气。

建筑是一种生活,更是一种艺术。建筑,是现实与诗意的连结,透过客家民居建筑,我们看到客家民族乃至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精神。

一千多年前,客家人以“客人”的身份,闯入到南方这片荒蛮的土地,并在此落脚生根。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修建房屋,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不断发展壮大。

历经千年的岁月洗礼和沉淀,客家人把生活描摹成诗,刻描成画,并将其深深地印在了庞大的建筑体之上。那建筑之上的所有,一土一木、一砖一瓦,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人间的温暖,人文的关怀……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客家土楼,那些大大小小恒逸在山间,错落有致的建筑,奏出的便是一曲荡气回肠、娓娓动听的旋律。

客家土楼,客家民居建筑,集中华文化之精髓,集儒释道之气韵,融天圆地方之传统;客家民居建筑,人间建筑史上的一大杰出著作,中华民族之千年不摧的民居建筑瑰宝!

参考资料:

《客家土楼及其文化》、《福建民居》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往期回顾: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为何大多数带有庭院?谈谈庭院式建筑的大智慧

从中国古建筑看中国文化,浅谈中国古建筑之下的特色风格和类型

从青砖黛瓦看中国,论传统青砖建筑的艺术审美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