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关于乐学句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关于乐学句子是什么)

关于乐学句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关于乐学句子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智库论道|论孔子的乐学弘道学习观

儒家文化既是一门修身立德之学,又是一门治学求道之学。孔子更是视学习为“修己安人”之根本,并形成了“乐学弘道”的学习观。孔子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始终秉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好学、乐学之学习态度,坚守求道、弘道的学习目标,最终达到了知行合一、成人成己的理想学习境界。可以说,孔子的一生始于学,成于学,终于学。学习改变了孔子的命运,使其“超凡入圣”,成为“内圣外王”的典范。孔子丰富的学习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孔子认为学习要秉持乐学情感,注重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乐学不仅被莘莘学子奉为治学圭臬,更是孔子所推崇的最佳学习境界。《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孔子十分注重内心的愉悦感,并且将学习本身看作是一件快乐无比之事,认为经常温习所学知识能让学习者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孔子还进一步阐释了学习的三个不同层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知’‘好’‘乐’是循序渐进的三种学习境界,而‘乐’是内在的心灵愉悦和满足,是实行‘仁’的最高境界”(王曰美:《中国儒学与韩国社会》,学校出版社2019年,第173页),亦是学习的至高品质,是治学中寻求的最佳状态,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乐于学习,才会学有所得。在叶公询问子路“孔子的为人”时,子路没有回答,之后告知孔子,孔子认为可以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朱熹对这句话的阐释极为精准细腻:“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94页)孔子一生确实做到了勤奋好学,且乐在其中,以至于将烦恼忧愁抛于云霄之外。“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且在学习中注重内心情感的快乐体验,将全身心的学习与快乐情感愉悦地融合为一体,进而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获得精神的富足。而乐学的前提则是勤奋好学,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等等,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刻苦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自己在学习天赋方面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做到了勤学、好学、乐学,才有了博学多识之美誉。在齐国学习乐的时候,沉浸于乐学中的孔子更是“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由此可见孔子对学习的痴迷状态。晚年的孔子依然执着于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正是因为始终秉持好学的精神,注重乐学的情感,才成就了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至圣之道。

其次,学习要坚守“道”、志于“道”,致力于达“道”和弘“道”。孔子认为乐学、善学,终其一生,是对“道”这一正确学习方向的执着追求。在孔子看来,学习的过程亦是致力于求道的过程。“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君子的好学,不仅体现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上,更表现为对正确方向和目标的坚守。真正的君子不仅不在意锦衣玉食的物质享受,而且行事灵敏果断,言语谨严审慎,坚定正确的信念,汲取他人之长,弥补自己之短,孔子在这里意在强调对“道”的执着追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学习的过程也是追求真理、明确目标、坚定方向和信念的过程。在学习中,只有内心坚守正确的方向,秉持仁义道德,立志于对“道”的追寻,才会最终学有所成,收获精神的富足。身处诸侯争霸,政治权威失灵;战争频繁,社会秩序紊乱;礼崩乐坏,文化传承断裂的乱世春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论语·八佾》),因而孔子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喟叹。正是因为“道”的珍贵和难得,孔子才特别强调学习以“闻道”,认为“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论语·子张》),只有内心坚定正确的学习方向,加之日积月累的勤奋学习,才有可能“闻道”。闻道之后就应努力“达道”“弘道”,“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孔子通过对比两种道德修养的境界,阐释了自主、自觉修养道德的难能可贵之处。在孔子看来,见到善行努力追寻,见到不善之举远远避开,这是大多数人可以达到的境界,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则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做到。因此,学习是追寻“达道”的过程,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坚守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完善自己、充盈内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道”以“达道”,才能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只有始终自觉地将“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才会最终实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理想学习境界。

最后,学习的最终归宿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将学习运用践行于现实生活中。孔子不仅强调好学、乐学以丰富学识,充盈精神世界,而且还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言”是“知”的一部分,言行统一即是要求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最初目的和最终归宿,只有做到知中彰显行,行中体现知,心怀正确的“知”,践行实际的“知”,才会达到实践观的理想学习境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即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仅要内显于“忠”“信”的个人道德修养中,还要外化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行”上,因而要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行为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即孔子认为,如若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处理政务和出使外交上,则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学习,只有做到致力于笃行,在实践中检验所学,运用所学,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才是真正领悟到了学习的真谛。在孔子看来,学习不仅是一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内在修己之功夫,更是一门“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己欲立则立人 ,己欲达则达人”(《论语·雍也》)的外在修养之事功。诚如朱熹所言:“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于此勉焉,则有以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89页)学习不仅是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的内在修养过程,更是推己及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的外在超越之实践;不仅是使自己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成己”之学,更是胸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秉承“博施济众”之仁德,造福于人民的“成人”之学。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孔子学习观中对好学、乐学情感体验的重视;对求道、弘道正确学习方向的遵循;对知行合一、修己安人生活学习的践行,都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孔子的乐学弘道思想,以期为当下素质教育的加强、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刘萌 王琇清)

作者简介:

1.刘萌(1996-),女,山西临汾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儒家文化研究方向。王琇清(1999-),女,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儒家文化研究方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学习在于明道,读书重在修身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这既是一部讨论哲学、社会、政治、伦理、教育问题的书,同时也是一部讨论怎样读书学习的书,其中有30多章讨论或涉及读书学习的问题。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关于读书学习的深刻见解,还可以学习他们关于读书的许多有益方法。

一是学习在于明道。《论语》中有的讨论为何而读的问题,有的论及怎样去读的问题。我们在读《论语》时,首先要领悟和了解的是为何而读、为何而学的观点。孔子认为,读书人首先是为认知真理而读,有志于真理而学。《论语·里仁篇》记载了孔子关于这一观点的两段谈话。其一,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中,“道”所指含义丰富,解释多样。孔子此处所讲之“道”,乃真理、道理之意。在孔子看来,一个读书人早晨得知真理,即便晚上死去,都可以。其二,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认为,读书人要有志于追求真理,如果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同他谈论道。孔子这里明确提出学习的意义在于明道,读书的目的在于求真。孔子的这一读书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在于明道,则确立了学习的目标方向,学习就能远行,不会半途而废;读书在于求真,则辨明了读书的价值追求,读书就有取舍尺度,不会无所适从。

二是读书重在修身。《论语》多处谈到读书与修身的问题。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始终关注读书人的道德修养,将道德修养与读书学习紧密相连。他所忧虑的是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与此同时,孔子在2500多年前,还注意到了一个读书学习的风气问题。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认为,古代学习的人,目的是为了涵养自己的道德,提高自己的学问;现在学习的人,目的则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孔子谈到的“今之学者为人”这一不良学习风气,也许只存在于那个时代部分读书人身上,但这种不良读书风气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今天的读书人当深以为戒,去掉不良习气,树立良好学风。

三是知学、好学、乐学。一个人读书学习的成效,与一个人读书学习的态度和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论语》中提出了读书的三重境界,即知学、好学、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为学读书与做事一样,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由知学,到好学,再到乐学,这就是读书人不断提升的三重境界。《论语》则更为深入地讨论了“好学”的问题。何为“好学”?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谈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认为,君子吃不要求饱足,居不要求舒适,对做事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在孔子看来,好学的人首先要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不能贪图安逸和享受,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有道的人学。孔子的弟子子夏也从另一个角度谈到了好学。子夏在《论语·子张篇》中谈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认为,每天通过学习知道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子夏强调好学在于日积月累,巩固提高,这一观点也值得我们借鉴。

四是学而思、学而习。读书学习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还要有正确的读书理念。《论语》较早地提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给人启迪的读书理念,其中学而思、学而习的读书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孔子在《论语·为政篇》谈到了学而思的问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孔子从读和思两个方面,指出了读与思两者相脱离的弊端和危害性,强调要做到读而思,即边读边思,边思边读,读思结合。从现在的读书现象来看,往往是读而不思的情况较多,思而不读的现象较少。读了不思考,或者没有真正读懂书中之意,或者被书中错误所误导。所以,子夏提出要博学多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此外,《论语》提出学而习的理念,也很有针对性。《论语·学而篇》开篇就谈到了学与习的关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里,“习”不是一般解释的温习之意,而是“实习”之意。孔子提出,学了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不也是很高兴吗?《论语》提出的学而习的理念,实际上也是我们今天关注的读与行、学习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我们需要学习《论语》的读书理念,更加重视读与行相结合,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社会、运用于人生。

五是为学绝四。我们常说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多读书是基础,读好书是前提,善读书则是关键。《论语》从正反两个方面都讨论了善读书的问题。一方面提出,读书要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等;另一方面,又从克服为学读书毛病的角度,提出了“为学绝四”的观点。《论语·子罕篇》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绝四”何意?就是指孔子一点也没有四种毛病,即不凭空猜想,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为我独是。“子绝四”也是为学读书之绝四,对我们启示良多:读书学习要下真功夫,对原书读通、读懂。不好好读通,就凭空猜想,妄下结论,这不是认真读书的应有态度。读书学习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保持一个好心态,客观对待书本,客观对待自己,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六是择善而从,见贤思齐。读书学习不仅仅是向书本学习,还要向他人和社会学习;不仅仅是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论语》在如何拓展学习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途径,开拓了视野。《论语》强调,学习要善于向他人学习。《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的一段向他人学习的名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提倡,要以人为师,选择他人的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在《论语·里仁篇》中,也记载了孔子类似的观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认为,看见贤人,便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在这里,看齐与内省都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择善而从,见贤思齐,不仅是一种读书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