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梦见自己洗头发是什么意思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洗头发是什么意思)

梦见自己洗头发是什么意思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洗头发是什么意思)

“博士天团”逐梦空间站

5月8日,神舟十六号乘组在飞船模拟器里。本文图片均由徐部拍摄

3月29日,朱杨柱、桂海潮在水下训练。本文图片均由徐部拍摄

2月6日,核心舱物资管理训练。本文图片均由徐部拍摄

2月28日,神舟十六号乘组进行交会对接训练。本文图片均由徐部拍摄

景海鹏:四巡太空再破纪录

航天员景海鹏将再一次打破由自己保持的飞天纪录。

5月29日,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见面,航天老将景海鹏带领乘组自信从容、步伐铿锵地集体亮相。这是景海鹏的第四次飞天之旅,屡次创造中国人飞行次数最高纪录的他,将再次打破自己的纪录。

这一次,第三次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带领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组成的神舟十六号任务乘组,执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08年11月6日,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获“航天功勋奖章”;2012年10月1日,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6年12月26日,获“一级航天功勋奖章”;2017年7月28日,获“八一勋章”;2018年12月18日,获“改革先锋”称号并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21年11月5日,获第八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一枚枚沉甸甸的勋章背后,正是景海鹏一次次追逐飞天的梦想。他说:“梦想是很重要的大学,够不着,跳一跳、努努力,就实现了。”毫无疑问,在梦想这所大学里,景海鹏足够幸福也足够努力。他说,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个人梦只有融入中国梦才更加出彩。

渴望再上一次太空

2012年6月16日,景海鹏作为任务指令长,与战友刘旺、刘洋驾乘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此时,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位两度飞天的航天员。有人劝他,你已经功成名就,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航天事业风险那么大,没必要再拼了。可他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飞天,只要祖国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再上太空。

为了继续追逐飞天梦想,他自觉和年龄小一轮的年轻战友们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承受离心机8个G的过载,坚持相同的标准,甚至付出更多的努力,直到成功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乘组,并再次担任指令长。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带领航天员陈冬一起飞向太空,在轨飞行33天。

任务期间还出现了一个插曲,一天凌晨,天地话音通信链路突然出现问题,只有视频没有声音。如果问题不能迅速解决,就可能导致任务中止,并紧急返回。紧急时刻,他们一边按照地面指令迅速开展在轨排查,一边通过视频写字鼓励地面科研人员:“你们别急,我们挺好。”经过天地共同努力,天地话音系统终于恢复正常。

那一年10月24日,景海鹏还在太空中度过了自己的50岁生日,收到了很多祝福。

任务成功后,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个三巡太空,且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2017年7月28日,景海鹏被中央军委授予“八一勋章”。同年,他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10月18日,作为首位“党代表通道”的代表,记者问他:你已经3次飞天了,下一次还飞不飞?

“我真的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次胜仗,让浩瀚太空再次见证一名航天战士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无限忠诚!”景海鹏回答。

每天有锻炼标配

距离神舟十一号任务圆满成功已过去了7年。在这7年中,景海鹏的岗位有过几次变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航天员——出征太空是航天员的主责主业,为国争光是航天员的初心使命,必须时刻准备、任党挑选、再立新功。

景海鹏在陆军某部任职期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学习习惯,随身携带了所有飞行训练资料,定期和教员进行电话沟通交流,利用周末定期回队训练考核。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睡过觉,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过,而且已经4年都没有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

如果因为其他工作耽误训练和课程,景海鹏一定会进行补课和加练。就连出差期间,景海鹏的行李箱里会携带一个“秘密武器”——跳绳。

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成为他每天的标配;70多本手册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令都已烂熟于心……经过多年的坚持,景海鹏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能依旧优秀。

2022年6月,景海鹏和第三批航天员里的两名新人组成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执行任务,景海鹏第三次担任指令长。

前两次担任指令长时,景海鹏带领乘组反复练习,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还精准把握整个程序、每一项实验以及队友的每个动作。正是凭着这种“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严谨作风,成就了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和中期在轨驻留任务的圆满成功。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个全新组合,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三人均是博士。面对两名比自己小了整20岁、毫无飞行经验及太空环境体验的队友组成的“跨代乘组”,景海鹏深感责任重大。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安全地把他们带上天,并安全地把他们带回来。”

别紧张,天上有我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这是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个飞行乘组。在这次任务中,他们将承担更艰巨、更繁重、更高精尖的科学实验。加上空间站长期飞行,一方面考验的是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另一方面更考验的是航天员对空间站的维护维修能力。

景海鹏针对这些特点,在训练过程中重点在操作能力上下功夫。他说,只有地面练到极致,在太空面对风险、面对危险,才能临危不惧,才能胜似闲庭信步。每次训练时,拿到操作指南后,他都要求乘组独立完成整个操作流程后,教员再进行总结和讲解。经过这样的训练,乘组的操作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自主乘组的分析、判断、决策、处置能力也是景海鹏反复训练的重点。训练中,乘组广泛采取研讨式、互动式、交流式的方法,对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站维护维修、长期飞行健康防护,特别是应急与故障处置都进行了精心、精细、精准准备。

他对两名队友的飞行品质和飞行细节也着重进行了培养。“要有一颗大心脏”“遇事不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细节决定成败”“明天即飞天,今天就要作好准备”……这些理念是指令长景海鹏反复给两位年轻队友强调的。

经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和训练,景海鹏和两名年轻队友亦师亦友,非常默契,任何一个表情、动作和眼神,彼此之间都能心领神会。“1+1+1=1”,这也是景海鹏给乘组设定的目标。

他还经常给两位队友说:没关系,别紧张,天上有我!

“我们的期待是,到时候请我们的科研人员端着茶杯、喝着茶,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我们做实验,我们天地一起享受飞行、分享成果、共享喜悦。”对这次“太空出差”,景海鹏踌躇满志。

朱杨柱:青年学子追梦十余载终圆梦

5月29日,作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一员,朱杨柱在西北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首次亮相,成熟稳重、自信阳光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特殊身份更是引起国内外关注。

身为空气动力学专业博士后,曾任大学教员,继而成功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并作为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载人飞行任务——这段经历对朱杨柱来说,绝不仅仅是幸运,更不是偶然,而是一个青年学子执着追梦十余载的故事。

学习成绩优异,毕业论文优秀,师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朱杨柱的经历写满了奋斗篇章,他却谦虚道:“我很幸福,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让每一位努力奋斗的人,都有机会实现人生梦想和价值。”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打小,朱杨柱心中就有一个蓝天梦。中学时代的母校——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是飞行员选拔基地之一,学校里配置了一些飞行训练器材。他在学习之余,就热衷练习那些飞行器材。尤其是有高难度的固定滚轮,他玩得特别溜。

高二时,朱杨柱本想报考空军飞行员。可是班主任老师认为他是一个搞科研的好苗子,劝阻了他,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天空的热爱。

“上不了天,那就研究上天的东西。”高考填报志愿时,朱杨柱果断填报了国防科技大学飞行器系统与工程专业,且不接受调剂。

大学期间,他潜心学习专业知识,但还是痴迷于飞行员这个职业,大学同学还因此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飞天猪”,这也成了朱杨柱现在的微信名。

朱杨柱专心从事科研道路,先后攻读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阶段,他参与研究的项目获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毕业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十年寒窗苦读后,朱杨柱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脚踏实地,干好眼前的事”

只要想爬山,就得上台阶,就会有沟沟坎坎的时候,也会有兜兜转转的回旋。

毕业后,朱杨柱被分配到某工程大队。虽然他的专业方向跟这个单位并不对口,但一向心态积极乐观的朱杨柱没有抱怨和哀叹,而是坦然接受现实,干好本职工作。

给脚手架刷过漆,搭建过工棚,装过暖气,支过混凝土模板,还在尘土飞扬的深井中扛着重物爬上爬下……第一年,这位曾一直泡在实验室里研究高科技的高材生,作为实习排长带着一群战士天天在深山峡谷中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睡同劳动,踏踏实实地在工地上干了一年,其表现赢得了上下一致认可。

坚硬的混凝土并没有磨灭朱杨柱的初心。一年后,朱杨柱申请去读博士后,这在单位并无先例。鉴于他的优良表现,爱才惜才的大队长拍板通过。

有句话说得好:“心有明月,砖塔有缝。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就这样,朱杨柱成为大队的首个博士后,师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和“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在博士后流动站期间,他获得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圆满完成科研任务。

2017年,朱杨柱被推荐进入航天工程大学,负责建设力学基础实验室,在教学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完成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在这里,朱杨柱获得了充分施展的机会,被评上副教授。

就在朱杨柱顺风顺水搞科研的时候,那个少年时代就埋藏在心里的飞天梦想再次点燃。一次不经意间,朱杨柱得知招选第三批航天员的消息,而这次不再只向空军飞行员选拔人员,还扩大范围向相关领域招收航天飞行工程师。他所在的学校也在其中。

“虽然不能亲自驾驶战机翱翔蓝天,但是如果能飞向更高更远的太空,岂不是更加令人向往?我又有了第三次机会向自己的梦想再努力一把,我一定要试一试!”朱杨柱再一次向他的飞天梦发起冲锋。

“舍小为大守初衷,天地一同”

经过一轮又一轮严格的选拔后,朱杨柱顺利过关,最终成为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当通知他被录取的消息传来后,整个学校都轰动了,老师和学生都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他自己也被这种巨大的幸福感满满地包围着。

回顾10余年追梦路程,他坚信,只要坚持初心,不抛弃不放弃,那些经历过的挫折和考验,都会成为他追梦路上的前行动力。朱杨柱说,他非常感恩那段在工地上风餐露宿、在钢筋混凝土中浸泡的日子,如果当时他选择自暴自弃或躺平,肯定不会成就今天的梦想。

来到航天员大队后,朱杨柱看到以往隔着电视屏幕才能看到的飞天英雄,现在竟然成为自己的师兄师姐。他的心里激动不已,万分感慨。

他还记得,大二那年,航天员聂海胜前往他们学校作报告,结合自己的飞天经历激励大家投身航天事业。那会儿,在偌大的礼堂里,朱杨柱只能远远地看着聂海胜,跟个小迷弟一样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一个字不落地听着,手掌都拍红了。而10多年后的今天,他竟然和当年仰望的飞天英雄并肩作战。

由于空间站任务的紧迫需求,他们的训练进度紧张,训练量大。首先是二三十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好比一年内上完了大学4年的课程。学习进度紧,考试密集,朱杨柱白天上课,晚上抓紧复习预习,每门学科考试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手控交会对接,被称为“太空穿针”。刚开始,没有空中飞行经验的朱杨柱操控起来非常吃力。航天员公寓里,放置了一台手控交会对接桌面式训练器,这里便成了朱杨柱课后加练的地方。经过上千小时的训练,他最后形成了肌肉记忆,化为手控交会对接的精准操作。

72小时睡眠剥夺实验对航天员的意志也是不小的考验。在一个密闭房间里三天三夜不睡觉,其间还要在电脑上做大量的测试题,一动不动地盯着显示屏,一不小心就会神思恍惚。其中,有项眼动仪测试,需要将下巴放在托架上,两眼直直地盯着屏幕,特别容易诱导人打瞌睡。面对这些挑战,团队人员相互协作,想尽招数保持清醒。

唱歌、做游戏、讲笑话,朱杨柱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调节气氛的作用。通过实验,他悟出一个道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如今,在记者见面会上首次亮相的朱杨柱,他坚定表态:“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我将在指令长的带领下,完成好空间站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任务,开展好载荷照料和试(实)验工作,使空间站更加安全、稳定、高效、长久地运行!”

家庭是朱杨柱最坚强的后盾。无论他做什么选择,爱人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义无反顾地支持他。可在加入航天员队伍的两年多时间里,由于大量密集的训练,公寓和家属楼就隔着直线不到500米的距离,却还是长期两地分居。

陪伴太少,欠家人的太多,朱杨柱恨不得把时间掰碎了用。朱杨柱每次回家时,争分夺秒地利用好短暂而宝贵的时间。他既想陪儿子玩游戏,又想陪爱人唠唠嗑,给爱人好好做顿饭。

“舍小为大守初衷,滴水穿石心如常,天地一同。”入队一周年之际,朱杨柱写下这段感悟。而这一次,浩瀚太空也将见证他的初心和梦想。

桂海潮:36岁大学教授“变身”航天员

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可能是桂海潮在外表上与其他中国航天员最大的不同了。

5月29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细心的人很快发现,他佩戴着眼镜,这将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与往次飞行任务不同,神舟十六号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将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这其中,作为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首个载荷专家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

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桂海潮深有感触地说,“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

31岁任博导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当时,桂海潮正在云南施甸县城中学读高中二年级,从校园广播里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他开始对飞向太空充满向往。

但在那时,他并没想到,这项神圣的职业在近20年后竟然跟自己产生了关联。

从小,桂海潮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也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

心怀理想,学习便有了动力。高考时,桂海潮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9年时间,桂海潮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

3年后,桂海潮带着丰硕的学术成果学成归来,国内多所名校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最终,桂海潮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为北航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2018年,31岁的桂海潮担任博士生导师。正当他在自己的领域打算大展拳脚时,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2018年的一天,桂海潮所在的学院召开大会。会上,院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选拔的航天员分三种类型,即: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

听到这一消息,桂海潮心花怒放。在国外留学期间,他听闻科研人员可以报名航天员,并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那时,桂海潮一边做实验,一边畅想: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研人员进入太空也一定很快变为现实。

“如果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太有意义了!我一定要试一试,将我这么多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自己的幻想变成了现实。桂海潮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载荷专家。

“干就完了!”

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后,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

第三批航天员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空间站阶段密集的飞行任务,给每个人都提供了舞台和机会。

幸运并不代表他们的训练标准会降低。他们的训练内容多,训练强度大,训练进度紧,挑战比较大。对于桂海潮来说,比起从空军飞行员队伍里选拔的航天员,他的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底子上显得稍微薄弱。

“干就完了!”桂海潮轻描淡写地说。

离心机训练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标准是6G的过载,比航天驾驶员标准低。但是,入队后所有训练标准都要达到8G的过载,这2G的差距对桂海潮来说,也是一段艰辛的跋涉。

第一次训练时,桂海潮感觉胸腹部有被牢牢压住的感觉,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被撕扯的感觉,心率也偏高。

桂海潮对自己的表现极不满意。训练结束,他便找有经验的师兄请教。爱琢磨的桂海潮还找出了自己成绩不佳的症结所在——由于心里紧张、身体素质、技巧不足,从而导致呼吸对抗动作做得不到位。

为此,他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修正,不但克服了2G的差距,训练成绩也从二级提高到一级。

训练的苦和难,对桂海潮来说,比不上在体验其过程中所获得到的各种乐趣。他说:“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野外生存训练对航天员来说,也是充满乐趣的一次挑战。成为航天员后,他们在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一次沙漠训练。

晚上,桂海潮负责值班,监测环境温度、湿度和风速后,躺在沙漠里看着繁星点点的星空。他想到几年前,自己还在大学校园里做着航天相关课题的研究时,航天员这3个字对他来说,既神秘又遥远,而在不远的将来,他就会飞向那深邃而又神秘的星空。

他不禁感慨:人生真的很奇妙,你的未来超乎你的想象。但只要有一颗好奇心,你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未知。

经历两天两夜的沙漠生存训练后,第二天一早,他们收拾行装,负重数十公斤,准备在茫茫大漠中徒步行走5公里到达目的地。可不巧的是,走在半路上,桂海潮的鞋底脱落了。

事实上在前一天,他的另一只鞋底已经脱落,桂海潮利用有限的救生物品——军刀当针扎孔,降落伞绳当线硬把鞋底缝上了。没想到,在这关头,另一只鞋底也宣告罢工。

桂海潮只能穿着“张开大嘴”的鞋子,强忍着滚烫的沙子钻进脚底带来又疼又痒的感觉,一走就是两个小时。

“回到营地后,头发里的沙子怎么也洗不干净,吃了口西瓜,发现西瓜真甜。”那些天的经历他永生难忘。

探索之旅即将开启

2022年6月,桂海潮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能和三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他感到非常幸运。

2008年,景海鹏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时,他已是一名大四的学生了。当时,他对景海鹏只能深深仰望。没想到若干年后,自己竟然能和飞天英雄共同执行任务。

桂海潮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但也充满压力。

“要是现在让你飞,你是不是有信心?”乘组刚成立时,景海鹏这么问,桂海潮选择了沉默,他说他的底气不是很足。

在训练过程中,景海鹏仍然会经常对他进行这样的“灵魂拷问”:你准备好了没有,你具备了飞天的能力吗?

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将要承担非常繁重的空间科学试/实验任务,将是目前开展在轨试实验项目最多的载人飞行任务。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

“你准备好了吗?”

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

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在地面模拟器做过无数次的操作,桂海潮非常期待能去真正的中国空间站里,去体验和探索未知,去体验真正太空失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感觉。当然,他也期待着从宇宙视角欣赏美丽的地球,欣赏深邃的太空,然后在浩渺的宇宙中放飞思绪、进行畅想。

成为航天员后,桂海潮经常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驾驶飞船穿越在各个小行星之间,穿越黑洞……如今,他的梦想之舟、探索之旅即将开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占康 范广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昨晚我做梦洗澡,洗头洗了好几遍,好像很爽的感觉,这意味着什么

梦境一向被认为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映射。每个人的梦境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象征。因此,当我们在做梦时,我们应该仔细分析自己的梦境,并尝试从中获得一些哲理上的启示。

这次我做的梦境让我感到十分奇怪。在我的梦中,我一直在洗澡,并且洗头洗了好几遍。虽然这听起来很奇怪,但是我却感到非常愉悦。那么,这个梦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梦境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映射。它可以显现出我们潜意识中的想法和情感,甚至是我们未来的愿望。在我做的这个梦中,我一直在洗澡,这可能暗示着我希望将一些负面和艰难的经历洗掉,从而使我的人生重新变得干净、清爽和愉快。

当我一直不断地洗头时,这可能代表着我对于某些事情有着极强的重视和关注。或许这也是因为我最近对一些事情非常担忧,所以我希望通过洗头来解决我的担忧,从而让自己感到更加轻松和愉快。

总的来说,虽然这个梦境看起来有些奇怪,但是它其实隐藏着很深刻的含义。我们应该学会在做梦时去分析自己的梦境,从中找到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进而进行自我调整,以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

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读唐诗

作者:周 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诗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收诗人2200多位,诗歌48900多首,加上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全唐诗补编》新增的6327首,总量足超5万多首。如此空前繁荣的诗歌宝库,吸引了历代文人阅读唐诗、品鉴唐诗、研究唐诗。古语有云“诗无达诂”,一首诗本就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解读,人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不同的阐释。

《唐诗三百年:诗人及其诗歌创作》 黄天骥 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杜甫十讲》 莫砺锋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唐诗的读法》 西川 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有诗自唐来:唐代诗歌及其有形世界》 [美]倪 健 著 冯乃希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唐诗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应当说,唐诗之中,意境清朗、明白晓畅者居多,但也不乏蜃光幻影、扑朔迷离之作。若论这一类“朦胧派”的诗作,晚唐大诗人李商隐可谓个中高手。他的诗存世500多首,其中有很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诗,借物言情,如幻如真,最是令人难解其义,又以那首《锦瑟》,堪称唐诗界的“哥德巴赫猜想”。金人元好问有言:“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清代王士禛在《论诗绝句》中说得更加直白:“一篇锦瑟解人难。”学者黄天骥先生读解唐诗的新著《唐诗三百年》(东方出版中心出版),选取32位诗人,撷诗作35首,兼顾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名篇佳作,自然不能少了李义山的这首《锦瑟》。

倚天有长剑,屠龙需宝刀。为解《锦瑟》,黄天骥用三招拆解这个迷思重重的文字魔方。第一招可称“知人论世”。他从李商隐所身处的时代背景、诗坛风气、生活经历以及情感波折入手,分析《锦瑟》这首诗的创作旨趣和语言技巧。在那个日薄西山颓势初现的晚唐,诗人身陷牛李党争进退维谷,只能是郁郁寡欢,心事重重。而这首《锦瑟》大约写于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正是诗人辞官归隐的暗淡岁月,也是他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其心情之苍凉悲苦可想而知,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二招可谓“交互参证”。黄天骥在戏曲研究领域耕耘数十载造诣颇深,他说:“我在研究剧本时,会使用分析诗词的思路;反之亦然,在研究诗词时,会使用分析剧本的思路,这样交互使用,容易得出新见。”此番面对《锦瑟》,先生巧借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把“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四句化用典故且意蕴深长的诗句,从文字符号转换成视觉影像,以蒙太奇手法剪辑拼接起来,过电影一样盘旋在我们脑中,由此带来愁思茫茫、情有所寄的审美感受。

最后一招,我称之为“生活体验”。黄先生启发读者,中间四句这四个意象朦胧的典故,是被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包裹起来的,“就像饺子里混合着四种材料和鲜味不一样的馅。如果把各种馅,各自分开来吃,或者把饺子皮和馅分开来吃,就不是饺子了。只有当人们连皮带馅吃下饺子时,才能领略整个饺子那丰厚的滋味。”妙哉斯言!用中国人个个能懂的生活体验来传递独一无二的读诗感受,真是既通俗又贴切,让人拍案叫绝。

唐人也有“写作参考书”

其实,《唐诗三百年》既可看作黄天骥先生一个人的唐诗选本,也可当成漫步唐诗园地的导读之书。读者诸君如对书中某位诗人的诗歌情有独钟,比如对杜甫的诗产生兴趣,可再去找一本莫砺锋教授的《杜甫十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由此登堂入室,一窥堂奥。不过,这都可视为学者眼中的唐诗,如果换一个视角,看看当代诗人眼中的唐诗,又将是别一番风景,比如诗人西川的这本《唐诗的读法》(北京出版社出版)。

全书开篇首句就引用了南宋词人辛弃疾《西江月·遣兴》中的句子:“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表达了对古代文学的一种阅读态度:不必把古人供起来读,应当努力把自己当成古人的同时代人来读。作为现代诗的写作者,西川坦言,他最希望从唐代诗人那里获得的东西,是“创造的秘密”。比如,唐人怎样写诗?是否如我们写现代诗这样寻觅灵感?为什么好诗人集中出现在唐代?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连串的问题牵引他进入唐诗的世界,一探究竟。

纵观《全唐诗》,我们不难发现,唐朝文化人赴宴时要写诗,送别时要写诗,游览时要写诗,升官或是贬谪时都会写诗,写诗几乎就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他们的灵感从何而来?在无法做到灵感召之即来的情况下,诗人怎么写下第一句?

谜底并不复杂,很快就在查考文献中揭晓。曾在大唐访学的日本学问僧、日本佛教真言宗开山祖师弘法大师(又称空海法师),在《文镜秘府论·南卷》中的“论文意”篇记载:“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原来唐人写诗自有其“作文秘籍”,西川称之为“写作参考书”,彼时唤作“随身卷子”。书中还列举了一种名为《九意》的随身卷子,“一春意;二夏意;三秋意;四冬意;五山意;六水意;七雪意;八雨意;九风意。”“春意”条目下有120句,如“云生似盖,雾起似烟,垂松万岁,卧柏千年,罗云出岫,绮雾张天,红桃绣苑……”此外,已知的随身卷子还有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黄韬《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王起《文场秀句》一卷等。看来,唐人为了写诗也是蛮拼的,多少日积月累,几多晨读暮诵,才成就锦心绣口,舌绽莲花。据此,西川认为:“诗歌写作在唐朝,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从题材到意蕴都是类型化的,与今天的、现代的、个性化的写作极其不同。”进而笑言:“唐代资质平平的诗人们要是活在今天,可能于以现代汉语写作抒怀只能干瞪眼。不仅今人到古代难混,古人在今天也难混。”

发掘诗歌在唐代的物质生命

随身卷子也罢,天赋灵感也罢,都是中国诗人写诗之良方。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从来不是孤芳自赏、自我陶醉,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总是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研究和传播中发展壮大。唐朝时就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遣唐使来华学习互鉴,今天更是有许许多多对中华文化抱有好感的汉学家,不啻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又一扇品读唐诗的窗口。曾荣获列文森图书奖的《有诗自唐来:唐代诗歌及其有形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海外中国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佳作,是美国大学中国古代诗歌课程的必读书。

该书作者倪健教授,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博士,师从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先生,专攻唐代文学。在他看来,中国古诗研究的一个惯常做法,是根据个别字词的使用来衡量作品的成就。但唐诗不只是吟风弄月或观海听涛,文学属性之外,也是“具备特别物理特性的物体”,有时体现为纸上的墨迹,有时呈现为稍纵即逝的声音,他的目标就是要发掘诗歌在唐代的物质生命,包括口头吟诵或书面表达在内的漫长曲折的传播路径。通俗一点说,无论是一首写在寺庙墙壁上的诗,或是在酒馆听人吟唱一首诗,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尤其是当这一类文本不同于我们捧读的现代通行版本时,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发现一些以往被人们忽视的东西。

20世纪初,敦煌写本的出现,无异于天赐良机。这些在敦煌藏经洞中沉睡千年的古本,不受后世编辑、印刷过程的干扰,最接近唐代诗歌的本真样貌。倪健的研究犹如在分析一件重要的物证,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韦庄《秦妇吟》这八份敦煌写本之上。从抄写者的用笔习惯、涂改情况甚至墨迹的浓淡,到手卷所用纸张的尺寸大小、便携程度以及构成材质,详细对比了不同写本之间的差异和变动,并据此提炼出11种不同类型的诗歌变体,反复推测并验证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尽可能还原出一首唐诗如何在作者、抄写者和读者之间传播的完整过程。

诗的传播过程重要吗?答案是非常重要。因为它常常牵连着诗人的生命轨迹,映照出历史的真相,其意义不容小觑。比如,口头创作一首诗在唐代十分普遍,据统计,《全唐诗》中有81首诗明确标示为“口号”或“口占”,这样的诗作甚至还挽救过大诗人王维的命运。安禄山攻占长安后,王维被俘,他曾尝试服毒并假装失声,万般无奈之下被迫屈服于叛乱。安史之乱结束,他遭遇到叛国投敌的指控。但据说,在他被安禄山囚禁于菩提寺期间,友人裴迪来探望,告诉他外面发生的一桩大事,安禄山强迫梨园弟子在凝碧池为他演奏,乐人们潸然泪下并当众摔毁乐器以示反抗。王维听闻此事感慨良多,当即作诗一首,并大声念给裴迪听,诗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中传递出对圣上的赤诚和对叛军的嘲讽,凭借此诗,足以证明王维曾身陷叛军囹圄而且忠心可鉴。倪健评价这首诗“再现了王维在从裴迪那里听到关于梨园弟子凝碧池故事时自发的道德回应,而他的大声口诵进一步强调了这首诗是他忠诚的证据。王维不仅为安禄山叛乱下帝国的衰败感到悲哀,还愿意在被囚禁时宣告这种情感”。皇帝知道这一情况后,感念旧情,将他无罪释放。试想,假若当时裴迪来看望王维时,他没有“口号”这首诗,那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诚如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所言:“唐诗中间有丰富的历史,历史也常常借诗歌显现。”唐诗历经千年仍旧熠熠生辉,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活力。读唐诗,就是在读中华文化的历史,这是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一段历史。(周洋)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