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农历二月搬家黄道吉日2024年3月(农历二月搬家黄道吉日2024)

农历二月搬家黄道吉日2024年3月(农历二月搬家黄道吉日2024)

印尼为何将迁都至东加里曼丹省?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骆永昆

提要:8月26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正式宣布迁都计划。政府计划把首都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新首都将占地18万公顷,坐落在东加里曼丹省的三马林达市和巴厘巴板市附近,由北佩纳占巴塞和库泰卡塔内加拉两个地区组成。佐科在赢得大选后,突然宣布迁都,有何意图?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但印尼的政治环境极其复杂,迁都之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为何迁都?

印尼是荷兰殖民地。历史上,巴达维亚(雅加达的旧称)是荷兰统治印尼的政治中心。二战后,印尼独立。但由于后来荷兰殖民者重返印尼,印尼一直以中爪哇的日惹为临时首都。1950年,印尼共和国成立,首都才迁回雅加达。如果从1950年算起,雅加达作为印尼的首都已近70年。实际上,自苏加诺总统起,印尼政府就开始考虑迁都一事。只是到了佐科政府时期,迁都计划才真正有了眉目。佐科政府建议迁都,主要是有以下考虑:

首先,雅加达已经接近发展极限,倘若再不迁都,未来将面临重大问题。目前,雅加达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但雅加达的面积仅为661平方公里。而大雅加达地区(包括雅加达、茂物、德博、丹格朗、伯卡西)居住人口则超过3000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电短缺成为雅加达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堵车为例,雅加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铁、轻轨、公交系统并不发达,摩托车、汽车的数量较大。高峰时期,雅加达的交通拥堵让人难以忍受。时任印尼总统苏西洛几次在出席重要活动时都因为堵车不得不改乘摩托车或别的交通工具,穿梭于人群之中。印尼民众难以想象印尼的总统是坐在双轮摩托车的后座上赶往会场的。2010年,笔者在雅加达参加活动。当时虽有警察引导交通,但笔者乘坐的车队仍难以通过拥堵人群,不得不改变路线。除交通拥堵外,能源短缺也是雅加达较为严重的问题。印尼是东南亚的缺电大国,全国有2.6亿人口,用电普及率不到75%,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至今仍未用上电。首都雅加达也经常会停电。今年8月,雅加达及周边区域就曾因电力事故大规模停电12小时,3000多万人受影响,雅加达及周边城市部分交通信号灯失灵,拥堵严重,电车停运,乘客滞留,移动通信网络部分中断。此外,雅加达还面临地震、水灾、城市下沉等灾害威胁,迁都已迫在眉睫。

其次,迁都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的平衡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印尼的发展过度依赖爪哇岛。爪哇岛承载了全国一半的人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也都集中于此。相反,爪哇岛之外的其他岛屿,不论是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还是苏拉威西岛,亦或是马鲁古群岛发展都较为缓慢。尤其是主要岛屿之间的互联互通非常滞后,已经成为印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对中央政府的不满情绪上升,势力活跃,印尼国家的统一受到挑战。印尼号称东南亚的大国,也一直有大国梦想。印尼崛起最起码在十年前就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然而,印尼的崛起如果仅仅依赖爪哇岛的发展,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佐科此次迁都也是政府应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长期不平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印尼若是再不迁都,未来国家可能会出现全面的发展失衡,到时候所谓的崛起根本无从谈起。

从国内政治角度讲,雅加达和西爪哇一直是反对派领导人普拉博沃支持者比较活跃的地区。从此前雅加达特区首长选举和2019年全国大选看,雅加达已经成为普拉博沃和佐科斗争的核心。而在雅加达的政治斗争中,佐科支持者并不绝对占优。佐科选择迁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国内政治斗争焦点。如果不出意外,未来加里曼丹岛将取代雅加达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要地。相比之下,国会的最大政党斗争在加里曼丹岛占据较大优势,而普拉博沃的势力相对较弱,这恐怕是佐科政府乐见的。

迁都之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按照印尼政府的说法,2024年开始搬迁。实际上,佐科提议迁都仅仅只是一个提议而已。从法律程序上讲,佐科的迁都计划必须得到国会的同意,同时国会还要通过立法来全力保障迁都的相关工作,比如迁都所需的资金、征地拆迁工作等等。虽然佐科的支持者在国会占据多数席位,理论上讲国会通过迁都计划,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印尼的政治环境极其复杂,执政联盟内讧是司空见惯的事。换句话说,国会能否如佐科所愿地顺利通过迁都计划,并制定法律仍有变数。即使国会通过迁都计划,并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法律,政党之间的斗争恐怕会使法律的制定过程变得异常艰辛。法律制定后,相关部门如何执行?尤其是东加里曼丹省的地方政府如何落实中央决策?新首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究竟怎么搞?诸如此类,目前都不明朗。更令人头疼的是,现在已经有一些民间团体开始担忧迁都会引发环保问题,未来这些不满迁都的民间力量会不会被反对派利用?这些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印尼的迁都之路,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2023年闰二月,全年384天,闰二月在民间有哪些讲究和忌讳?

#头条创作挑战赛#

俗话说“十年难逢闰二月”,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却是很难见到。要知道上一个闰二月还是在2004年(甲申年),而要遇到下一个闰二月就得到2042年了(壬戌年)。也就是说一个闰二月间隔就是19年,而人一生又能遇见几个闰二月。

所谓闰二月是,是指在2023年有两个二月,而第二个二月就是我们闰二月。闰月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闰月和咱们的24节气有关。很的朋友都知道,24节气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一个月月初为节气,月中为中气。两者相间排列。

而如果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话就是不完整的,只能算是上一个月的附属月,因此这个月也被人们称之为闰月。而今年的闰二月就只有节气,那就是清明节,清明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和节气相结合的传统节日。那中气去哪了呢?大家可以翻出日历看看就会发现往常出现在二月的谷雨跑到3月去了。因此二月就成了闰月,也就是二月的附属月。

值得一提是2023年因为闰二月,所以多出来了一个月,而二月份是29天,属于小月,再加上正常的一年365天,也就是说2023年是有384天的。那么在这19年一遇的闰二月里,在民间有哪些究竟和忌讳呢?要知道今年的闰二月可是有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根据民间传说,闰二月因为不完整,老祖宗们认为这个月不是一个好月份,有不祥的寓意在里头。所以在闰二月的这一个月,老一辈的人都不会办大事,例如结婚、搬家、建房、动土等等。有老祖宗留下俗话“清明逢闰月,扫墓要提前”、“闰月年,不下葬”、“闰月不上坟,上坟祸上门”、“闰月不搬家、不结婚、不上坟祭祖”等等。

所以我们会发现,今年的清明节农村已经有不少的人开始提起扫墓了。就是因为农村老一辈的人认为清明节当天不宜扫墓,需要提前在闰二月到来之前扫完。

不过也有人认为闰二月是个吉祥月,因为二月是龙抬头的日子。而润二月有两次龙抬头,因此不少人认为润二月是一个吉祥而且好事成双的大日子。例如给父母送闰月鞋,闰月穿,寓意健康长寿。还有的地方流行喝闰月茶、闰月饭。

所谓闰月饭是指在闰月的时候,出嫁的女方会被娘家人请回娘家团聚,称之为是闰月饭。而闰月茶是指在闰二月当天喝茶,而且闰月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喝闰月茶均为女性,男性是不参与这种活动的。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女性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照顾家,现在好不容易一年多出来了一个月,所以各家女性同胞忙里偷闲休息一下。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在这十年难遇的闰二月当中,大家当地还有哪些习俗或者忌讳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来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