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话太多是什么心理疾病(不停唠叨的人有焦虑症)

话太多是什么心理疾病(不停唠叨的人有焦虑症)

喋喋不休、爱发脾气、爱唠叨......妈妈的焦虑,正在毁掉孩子

1.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刚成为小学生的圆圆,座位被安排在最后一排的角落,班上25个学生23个是班干部,圆圆没有入选。身为985毕业的父母,圆圆妈妈说这让她很崩溃。通过和老师沟通,圆圆也成了班干部,妈妈这才放心。从孕期到幼儿再到青少年升学,每个阶段家长都有或多或少的焦虑。细到孩子坐不坐在前排,班级里那么多孩子,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的关注度高不高,都成为父母忧心的点。

家长为孩子的教育焦虑

在央视纪录片《零零后》里,萌萌的爸爸觉得人一生中最好的事就是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孩子学游泳,练舞蹈。但是当面临小升初的压力时,爸爸选择压着萌萌去学奥数。一边想保护孩子的天性,一边又要适应应试教育制度,父母宛如走在一根钢丝绳上。

面对家庭教育的选择,家长非常焦虑。9月16日,智课教育和新浪教育联合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报告》中,2018年中国家长焦虑指数为67,整体处于比较焦虑的状态。

2.从孩子的健康,到孩子的生活行为,到学校表现,成绩好坏,家长的焦虑,无处不在。

Hulu全球副总裁,两个孩子的母亲,诸葛越,从三个维度总结了现在家长的三大焦虑。

第一个是时间,从眼前的焦虑到未来的焦虑。孩子现在上学,怎么取得好成绩?要不要再报个作文英语学习班,奥数班?以后能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短期来看,家长投入了时间与金钱,但是未来怎么样,这些与孩子的未来是否真的有联系,家长也不清楚。

2018年纪律片《起跑线》里,7岁的北京女孩汤笑嫣,她的周六在妈妈的催促声中,在一节又一节的辅导班中度过。上午7点起床,9点到10点到老师家里学习尤克里里弹奏课;11点到12点,到声乐老师家练习发声;下午1点到3点,去青少年宫学舞蹈;最后去学习西班牙课,直到下午5点下课,一天的学习终于结束。妈妈带着汤笑嫣不停地奔跑,赶车,赶课。妈妈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挂在嘴边,但是孩子的感受呢?家长在跟风和攀比中,自掏腰包,给孩子报的一节节辅导班兴趣班,像是在给自己买安慰。

第二个是技能,从学数理化的培养,到培养领导力的焦虑。学校教的一般是基础技能,父母常因为孩子不会写某道题目,不会默写课文而特别上火。这些基础技能并不是孩子未来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大部分技能,家长应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比如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自信心,同理心,适应变化的能力等。

第三个是教育制度,择校焦虑困扰着很多家长。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出台了很多限令,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的焦虑。不少家长追求完美,想要传统教育的扎实,又想要差异化教育的个性。父母做了选择之后,总看到失去的那部分。北京世青国际学校、升学指导教师李锰说,传统教育学生管理办法以班级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这象征我们十几个人一起走,我们有强大的集体。而国际化的教育以尊重个体为前提,就像一个人在走。教育价值观不一样,并不代表谁更优越。

3.焦虑带来的影响

遗传

家里有个焦虑的妈妈,可能是因为有个焦虑的姥姥。书中《让孩子远离焦虑》说,焦虑是遗传基因、气质、经历的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没有那个单独因素可以解释一切。遗传、大脑防御系统、行为抑制、应激事件,家庭教养方式等都和焦虑有关。

台湾著名脑科学家,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洪兰说:焦虑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增加自己的精神负担,让孩子也急躁不安。

就像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里的汤婆婆,担心外面世界有霉菌伤害到宝宝,把孩子一直关在屋子里,这种过度的保护和爱,让宝宝从未得到精神自立,无法独立成长,尽管身体已经长得很大了,但是一直保持着婴儿的样子,脾气还特别差。如果你的内心不接受孩子的行为,那你不接受的背后:焦虑,会被孩子吸纳,转嫁为孩子的焦虑。孩子都是在磕磕绊绊、不断尝试和受挫中才学会了调整自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父母减轻焦虑的方式

1.无条件接纳孩子。孩子自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尊重包含理解、平等、信任、真诚,意味这无条件接纳。既接纳孩子阳光正面的一面,也接纳孩子消极负面的一面。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接纳孩子身上的缺点。有的孩子是左撇子,平时用左手时,妈妈总会立即阻止,粗暴地打他的左手,命令孩子用左手,没有安慰,没有解释。心理学家弗洛姆说:

只要是我爱的人,我就应该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我能把他当做使用的对象。

将孩子当做一座宝藏,去发现他自身的魅力,欣赏他的闪光点,不要用外界的眼光干扰和压制孩子。

2.放弃控制权。记录片《镜子》里,16岁的家明从小就在父母的想法中成长,无论做什么都要经过父母的同意,否定孩子的所有爱好,不断地告诉家明,离开父母他什么都做不好。导致佳明越来越叛逆,越来越想证明自己能做好,越来越想逃离这个家的“牢笼”,而这些方式也越来越远离父母的期望。一旦孩子的行为和父母的判断预期不一致,父母就会跳出来干预,对孩子思想和行为控制。父母是不希望孩子承担风险,害怕他们受伤,但是人生轨迹不一样,应当放手让孩子去尝试。遇到问题,以平等的关系,慢慢引导孩子,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命令。

来自孩子的控诉

3.作为妈妈,照顾好你自己。很多妈妈自打有了孩子就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眼中只有孩子,不再好好的保养自己,出去见朋友。书中《这样做父母就对了》提到:

乘坐飞机时,空姐都会告诉我们:在遇到危机情况时,要先给自己戴好氧气罩,再帮孩子戴氧气罩。因为,如果先给孩子戴,妈妈缺氧死了,孩子最后还是活不成。所以,妈妈要先照顾好自己,拥有自己的生活圈,兴趣爱好,爱的对象。从万千世界里汲取营养。妈妈的需要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内心就会拥有更多的爱,才有能力爱孩子。

4.作为爸爸,把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在《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中,65%的家长认为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丧偶式育儿”是不少家庭的常态,父亲的角色在家习惯性缺失。要么爸爸因为工作应酬,早出晚归,没有时间陪伴,要么是即使在家,还是躺在沙发玩手机,把孩子完全扔给妈妈,和孩子很少进行情感沟通。但是一个家庭如果缺少父亲的关注,那么家庭是不完整的。

父教和母教是不一样的,互相无法替代。芝加哥大学犯罪实验室在2012年总结的610起枪击案中,几乎所有相关的青少年读没有父亲。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社会阅读能力都比较差,而这些都应该从父亲身上学到。

带孩子方面,夫妻两要沟通好方法,不能一人专制,时间久了一人对孩子越来越强势,一人越来越被家庭边缘化,家庭会失衡。

5.不跟风,不攀比。 \"别的孩子学了,我的孩子也要学\",“别的孩子学得好了,我的孩子也不能差”,“我的孩子要更好,以后才能有竞争力”......“别人家的孩子”暴露出中国家庭攀比式的教育心态,显现内心怕孩子落后的焦虑。一方面望子成龙,一方面满足虚荣心。父母拥有怎样的人生观,就会期许孩子怎样的人生。做独立思考的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为孩子提供充满爱的环境,让孩子自然成长。

6.运动起来。书中《运动改造大脑》里讲道:

在生理上,运动会降低肌肉的静息张力,并增加血清素和一直神经冲动的γ-氨基丁酸的释放,由此中能够中断传向大脑的焦虑循环。

焦虑的背后是因为恐惧的存在。 在节目《超级育儿师》中,孩子早上刚起床妈妈就准备好各种营养品让他喝;吃完饭带孩子出去放风,把孩子裹得很严实,不让孩子乱跑,怕孩子生病;漱口用生理盐水,刷牙亲手细细地帮孩子刷,担心孩子把水喝到肚子里,用的都是凉白开;刷完牙嘴里要含一枚草莓片,对孩子的上呼吸道好......在节目里,妈妈总是不断强调孩子以前得过急性肠胃炎,特别害怕孩子生病。以前孩子生病的经历,那种恐惧感深藏在妈妈的记忆中。想要扑灭焦虑,就要重新建立记忆,并且不断强化,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把触发器和典型的反应断开。科学家把这个过程称作重新归因。

而运动就是重新归因的最简单的方法。运动会引发类似于焦虑的生理性症状,当你把它和由自己发起的这种可控行为关联起来,新的记忆就会重新形成,取代恐惧记忆。

7.正念冥想。经常冥想的人会更平和,更快乐。练习冥想可以提升大脑功能,对人有积极作用。所有的冥想都有放空、静心的需求,当人走神或者有了情绪,你只要看着你的情绪,之后情绪便会慢慢消失。

首先,在家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下载辅助性APP,或者关注冥想的公众号。

接着,找一个椅子坐好背坐直,身体放松。

最后,采用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是把气吸到腹部去。你可以把手放在腹部上,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把气慢慢吐出。在一呼一吸间,焦虑的情绪就被缓解了。

家长在家放轻松,与孩子自在地互动,当家长没有那么焦虑时,才能设身处地观察到孩子的需求。

Reference:

1.《这样做父母就对了》

3.《运动改造大脑》【美】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

4.《让孩子远离焦虑》【美】塔玛,琼斯基

5.《关于择校所有的焦虑,都是因为家长没想清这个问题!》来自 <http://wwwhu/a/294221812_100256954>

6.公众号,幸福有道惠州

7.公众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8.《应对焦虑》【美】埃德蒙.伯恩

我是静夜思,坚持阅读和写作,终生学习者,在育儿学习中成长。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父母总是唠叨我该怎么办?难道只能忍耐?用七日法改变现状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我对外人脾气很好,对父母就容易发火?

为什么我总是想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父母不停的唠叨,我还是忍不住发火?

我们先来做一个计算题:

我以30岁为例,中国的平均寿命为77岁,那我们还能陪伴父母的时间还有47年。

如果我们每天只有2小时的陪伴时间,那我们还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大约有34310小时。

如果我们按照化成年的话,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大概只有4年。

如果你一年只回家一次,那可能连30天都不到……

为什么陪伴父母的时间这么少,我们却还在不停地与他们争吵。

我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你,一定是十分想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我们为什么会经常对父母发脾气?主要是因为家人能够足够的包容自己,而外人却不能无限包容我们。

某一天,你因外界因素心情不好,父母本想安慰一下你,你可能会十分烦躁的对他们大吼。

如果外人来安慰你,你可能就会忍住自己的脾气,依然微笑的面对他们。或许,你还会对他们的印象加分。

因为我们觉得,父母是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

哪怕我们再怎么伤害父母,父母都会在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保护我们。

那么,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七日法是我从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2》一书中学会的方法,并将它延伸使用。

作者的初衷是为了培养读者优秀的品德,但我发现,这个方法也适用于情绪管理,以至于我现在都一直在使用这个方法。

其实,这个方法可以用在许多领域,我们可以对它再次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制作七日卡片(就像你背英语单词用的卡片一样),一日一张卡片,并在每日卡片上写出对应的以下内容(○的内容写需要写):

周一卡:友好亲和

○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希望我的父母能够生活的美好而幸福。

○我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我绝不说出伤害父母的话。

○我要尊重父母,我要倾听父母说的每一句话,我并不是永远正确的。

友好的力量往往比争执更有力。

我们与父母产生争执产生时,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与父母争执只会没完没了,还会伤害双方情感。

如果我们不愿意再争执了,父母也会觉得没意思而放弃争吵。

我们要放下面子倾听他们的想法。即使他们说的不对。因为很多时候争执也起不了任何作用,我们只需要耐心听完不接受就好。

周二卡:勇于承担

○我能够抉择生活中的大小事物,我绝不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告诉父母。

○我不把责任推脱给父母,父母没有承担的义务。

○ 我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并绝不推托此义务。

我们可以只对父母说一些生活中开心的事。

因为我们不是小孩子,也只有小孩子才将烦恼和父母说,并渴望父母的疼惜。

前几天我的同事和我诉苦,说她的老公像是长不大的孩子,夫妻之间发生的任何事,她的老公都会和他父母讲。他的父母担心儿子肯定会对这个媳妇有意见,婆媳之间的矛盾有时就是这样产生的。

现在有些不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总是会因为赡养父母的问题互相推脱。推来推去伤害的都是父母的心。但父母可从不推托养育子女的义务。

父母能陪伴我们的时间不长,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悔恨当初没有好好陪伴他们身边。

周三卡:善待父母

○ 我要经常夸赞父母,如果确实没有内容可以夸赞,那就什么也不说。

○ 我不批评父母,如果父母真的有错,也要用温和的语气提议。

○我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父母优点上,时刻牢记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

年老的父母可能会性情大变。就像有一则广告中,有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他已经忘记了任何人和事。但是,他仍然记得把饺子藏进口袋,因为他记得他的儿子爱吃饺子。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永恒的,那我们对他们呢?

周四卡: 帮助给予

○我要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哪怕只是一件小事。

○ 我想送给父母一件礼物,因为我想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哪怕只是一个拥抱。

○ 我要耐心教父母一些现代化工具。

周五卡:感恩之心

○ 我总是心怀感恩,哪怕父母不停地唠叨。

○ 我对父母充满了感激之情,并享受与他们共度美好的时光。

○我想对父母表达我对他们的爱,我想对他们说“辛苦了”和“我爱你”。

我们要客观对待父母的唠叨,这个世界上没有父母是不唠叨的,但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我们的关爱。

比如天气寒冷时,他们希望我们多点穿衣服。他们会说:“冻死鬼投胎一样,叫你多穿你不穿……”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对待父母的关心,只不过他们的关爱方式可能有些不恰当罢了。

周六卡:勤学不辍

○我不能骄傲自满,我应该对父母保持谦恭好学的态度。

○我要尽可能多地向父母学习,因为他们对生活有着丰富的经验。

○我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而是尽我所能做到最好。我不会觉得自己对父母已经足够好了。

父母与我们出生在不同的年代,看待问题难免会有差别。

但在很多生活的问题上,姜确实是老的辣,我们也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

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并可以为父母创造更好的晚年生活。

父母已经尽力给了我们,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

周日卡:值得信赖

○我信守为父母作出的承诺。

○我一定会努力的提升自己,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条件。

○我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我能够比那些懒惰散漫的人获得更多的幸福。

我们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陪伴他们。

但是,如果可以,一定要抽出时间多多陪伴他们。

我们要努力工作、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了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不要总是只会向他们索取。

七日法则,其实不难操作。我们每天只需要在口袋里放置当日的卡片,经常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今天应该做些什么。

如果我们某一天没有完成卡片上的内容,不用焦虑。我们可以在纸上写出,对于整件事经过的分析,并且写出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

关于面对问题该如何分析的方法,我在离婚冷静期那篇文章中有提到过此方法,对此有需要的网友可以查看一下。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会尽量每日更新一篇文章。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耳熟能详的歌。

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

一生要强的爸爸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微不足道的关心 收下吧

谢谢你做的一切 双手撑起我们的家

总是竭尽所有 把最好的给我

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

——筷子兄弟《父亲》

#情感PK台##情感##新手加油站#

“大家都吐痰,我凭什么不吐”,来讨论他的心理

写出这句话,我真的心里五味杂陈。

我为什么每天低头走路,因为我怕踩到痰。

有太多话想说了。

第一句,我在马路上走两步就能看到中老年油腻男人滋啦一声,吐出一口痰。从来没有见过女性吐痰的。我自己作为一个男性,只能说感到惭愧。

第二句,稍微有点素质,这些人也请吐到草丛里可以吧,政府美化环境,修的人行道和彩色步道,结果全被糟蹋了。然后转过头便在手机上喷社会不公平,写在这里我真的,十几年的修身养性都绷不住了。

第三句,太恶心了,真的走公路边上都要比走人行道舒服。洗鞋的时候太糟糕了。

第四句,养宠物的,宠物狗经常进草丛,你们就没有想过吗,绿色叶子上和边边的土上,全是这些脏的。不敢往下说了。

吐痰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怎么能毫不犹豫的随便在人群中吐出来?

所以,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我们从自己开始改变,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开始讲文明,改变自己的不文明习惯,让城市的空气更加干净。

也希望我们都从小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讲文明,让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很多人表示家人的唠叨让自己很烦躁!怎么办?

多吃点,隔壁邻居家10岁的小儿子都比你吃得多,你再看看你,少吃零食没有营养,要多吃米饭,知道吗?平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有时间就自己做饭,别老点外卖,外面弄得不干净,油也不好,吃多了不健康!

平时在外面要注意安全,充电就不要玩手机,你看新闻上说,有人边充电边玩手机,后面直接爆炸,多危险!

...

生活中,我们时不时会听到有人在抱怨身边的人太过唠叨。但其实,他们唠叨的背后,是满满的爱意与深深的牵挂。

一个人对你不停的唠叨,不是闲得慌,而是你在他心里的位置太重要,所以忍不住把心里对你的在意,都在嘴上唠叨出来。这个世上,除了父母和家人,很少有人会对你“唠叨”

那些唠叨的刺耳,是因为爱的深刻。

但是,当我们处于现实生活中那个被唠叨的主角时,却又总是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面对家人一遍又一遍的唠叨,我们会抱怨、厌烦,甚至可能因此产生争执,造成家庭矛盾。

同样的话反反复复说,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

这也是我们那么讨厌被唠叨的原因。

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长时间唠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负面影响;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爱唠叨的习惯;以及当我们面对家人的唠叨时如何明智回应。

1

有一个小故事,是关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募捐。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并打算马上捐款。

可是,十分钟过去了,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少捐点,只捐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在滔滔不绝,马克·吐温觉得更心烦了,决定1分钱也不捐了。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气急败坏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反而从募捐箱里偷了2元。

心理学上,就把这种因为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唠叨,只会减弱话语的力量。试想一下,当有人在你耳边絮絮叨叨、长篇大论,中间还夹杂了很多批判性的情绪词,你烦不烦?心情烦躁的情况下,自然想着要去叛逆,而不是听话喽!

唠叨,会使自己失去倾听。在许多时候,我们看到对方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自己不停的说,指责对方,根本不给对方沟通和解释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本来一个小问题,几句话说清楚就好,但是因为被唠叨的不耐烦,哪怕对方有满腹的话,也不会愿意说出来,甚至脾气不好的人还会直接回怼,然后导致事态升级。

人有两个耳朵和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看、多听、少说,学会倾听!

唠叨,会使家庭中的亲子、夫妻关系出现断裂。孩子、爱人失去对家的眷恋,一想到回家就要面临一堆指责、抱怨和唠叨,没有人会喜欢。于是,本来应该成为避风港的家,在他们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避之不及。

这也是为什么,等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发生“叛逆”现象,为什么离婚率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沟通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唠叨,会使对方产生不自信。唠叨声出来后,首先治愈的其实是家长自身的焦躁。“唠叨”是最不走心的关心,对自己来说,这是没经过思考的下意识反应,对接收者来说,收到的多是“不信任”、“质疑”和“指责”。

唠叨,是我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比如,经常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学学某某家的孩子,成绩多好,乖巧懂事,哪像你呀”;对爱人说:“你看看别人家老公,逢年过节又是送礼又是出去玩,而你呢,我一天累死累活,连礼物的影子都没看到”。

长此以往,这种被贬低和不自信就会传递给对方,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开始怀疑自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

“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赏识。”

如果连最亲近的人都否定自己,自信从何而来?

2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想要改变别人,希望他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无疑难度极高。相反,倒不如试着改变自己。

比如,我们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很多问题说了很多遍一直没改。但是,我们是否反思过自己表达的方式存在问题呢?是否想过,怎么表达别人更容易接受呢?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问题的表面,而未发现影响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

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过度唠叨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那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控制自己呢?

1、学会闭嘴。

俗语说:

我们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学会闭嘴是一辈子的修行,生活中你说的越多,彼此的距离就越远,矛盾也就越多,因为你忽略了对方的感情和承受能力。

除开语言,还有文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工具,文字更能触达一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或许一个便利贴的效果比你一遍又一遍的唠叨会更好。

懂得适可而止,该闭嘴时就闭嘴,你会发现,这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融洽。

2、自己的情绪自己消化。

频繁的唠叨、提醒是我们自身过于焦虑的表现,心理学上有句话:谁的情绪谁负责,懂得自己消化负面情绪,才是最大的智慧。

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善于反躬自问。负面情绪自己慢慢消化,而不是无意识地通过抱怨、唠叨将它传播,影响到身边的人。

同样的话,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差的时候说出来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会通过你的神态和话语传播给对方,当你心情差的时候,你的话语也会带有攻击性。所以心情差就别说话,做点事情转移注意力。

3、尊重对方,学会换位思考

看过《爸爸去哪儿》的人都知道,村长李锐一直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仔细观察后才发现,村长每次在跟小朋友说话时,都会蹲下来,用眼睛看着对方,认真且平和的与对方说话。

别小看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它意味着你放下了大人的“优越感”,把孩子看成了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个体。而当你不再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孩子指手画脚时,孩子就会把你的话听进心里了。

“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懂得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同样一个数字,两个人面对面,你看到的是6还是9,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如果能学会换位思考,多点理解、尊重、将心比心,生活一定会多一点幸福、快乐。

3

明白了唠叨的负面影响,知道了如何学会控制自己不唠叨,但显然,因为有爱我们的父母和家人的存在,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被唠叨的情况。

这时,我们应该如何理智应对“唠叨”呢?

1、学会情绪稳定。情绪波动比较大的人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情绪稳定是成年人的必修课,无论是亲人之间还是工作之中,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往往都是一连串的情绪反应。

所以我们最先要学会的就是面对问题时,尽可能的管理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通过连续深呼吸的方法可以舒缓情绪,逐渐平静,尝试着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2、学会理解。唠叨是一种关心,也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如果没有爱的关系,绝少出现唠叨的。

聪明的人,对家人的唠叨往往是理解,尊重;而愚蠢的人,对家人的唠叨往往是厌烦、嫌弃,认为一天到晚,啰哩啰嗦,说的不停。

我们要学会理解,唠叨的背后,是希望我们不好的行为得到改变,是对我们满满的爱,我们可以将他们的唠叨,进行一下爱的翻译。比如:

“你不要整天一直看手机,玩游戏了”——他们担心我们的视力下降;“这么冷的天,你穿那么少,怎么不多穿一点”——他们担心我们感冒生病……

唠叨,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高阶的爱;而沉默,则是最可怕的冷漠。

3、学会回应和话题转移

我们总听到父母将一件事情,反反复复拿出来说。可是,没有人喜欢这么做,他们只是希望说出的话,得到回应以及正向的反馈。所以,不想她如此重复说,那你就去回应。

回应不是敷衍搪塞,而是需要用心倾听,耐心沟通。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彼此多些耐心,多些倾听,多些沟通,很多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如果面对家人的唠叨,我们做出了回应之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那我们应当立刻转移话题。

比如:当我们回应完老妈的唠叨之后,立马补充一句:“对了,妈,今天晚上你准备做什么好吃的?”自然而然的,话题就被转移到我们感兴趣的话题上去了。

4

写在最后

同样的人,同样的行为,不同的观察者,不同的角度,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听得仔细,那一声声唠叨,既是牢骚,也是偏爱。

我们都不喜欢被唠叨,但必须要知道那是幸福的叨扰唠叨里藏着关心和担心,唠叨你,就是爱你的最好证明,面对唠叨的爱,需要一颗温和的心。

2022年春节已经进入倒计时,无论离家多远,回家听听妈妈的唠叨,陪家人过个年!

如果对您有些许帮助,请点赞支持一下,给我一些鼓励!

想看到我更多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知识门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