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梦到住院输液是什么意思(梦到住院)

梦到住院输液是什么意思(梦到住院)

实现独立行医之梦——住院医师和他们身后的力量

第一次独立管床和值班,第一次独立收治患者;在医院的各个科室轮转,夜班、急诊随叫随到;反复沟通、询问病史,整理大量病历资料,书写病程记录,申请多科会诊资料……从菜鸟小白到诊疗熟手,住院医师日夜奔忙在病房与手术室,谦虚谨慎,精勤不倦。有人说,住院医师就是住在医院里的医生,只有经过规范化培训,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才能尽快成长起来。

“每当看到患者好转出院,就是一种幸福。”这是很多住院医师的共同感受。

“会看病,看好病,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医生。”也是千千万万住院医师的初心。

01

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我到现在还没吃饭呢。”7月12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贺淼匆匆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告诉记者,“今年是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第二年。”

对于住院医师培训期间的临床实践培训,贺淼的感受是:很锻炼人。

“之前的见习、实习,主要以看为主,动手机会较少。但是当住院医师,就要学会全面收集临床信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根据临床诊疗规范制订方案,而且要在带教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手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先自己思考,再向带教老师请教,既锻炼了临床思维,又提升了自己的手术技能。我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诊疗全过程中。”贺淼说。

自19世纪末,威廉·奥斯勒博士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以突出临床能力训练为核心,确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美国整体临床医疗水平由此得到了迅速提升。随后,这一制度在多国陆续推行,被认为是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

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始于20世纪2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实行了具有自身特色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和总住院医师制度”。国内部分医院也相继开展住院医师培训。林巧稚、张孝骞、裘法祖等医学大家,均得益于严格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

在国内长期探索实践并充分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年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从点到面”渐次推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训能够安全有效、独立规范地处理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临床医师为目标,特别强调训练医师的独立行医能力。可以说,这一制度是国内外医学教育百年探索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是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海澄介绍。

2020年,中国医师协会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问巻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培训的住院医师临床能力有了明显提高。82%的已结业住院医师和85%的用人单位认为,培训后的住院医师具备独立值班的能力。73%的用人单位认为,本单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后临床诊疗能力有显著提高或较大提高,通过结业考核的住院医师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和患者的认可。93%的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认为,医学生毕业后参加住培非常必要或者有必要,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把住培合格作为临床医师招聘的重要条件。

02

逐步缩小东西部及城乡差距

时间回溯至2012年年底,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为261万,其中54.6%为本科以下学历。“当时,我国的卫生领域专业人才在总量、结构、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区域之间和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水平差距明显。”张海澄说,“在我国建立并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全面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逐步缩小我国东西部间、城乡间、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临床水平差距,有力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半年时间,我已经做了1111例B超检查,未出任何差错。”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鲁巧经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回到原单位的临床工作,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赞赏。鲁巧的同事,普外科医生陈瑞祥也表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能够独立抢救气道阻塞等重症患者。”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符之魏认为,经过3年严格规范的临床能力训练的住院医师,他们的诊疗水平相当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六七年达到的水平。据悉,海口市近3年培训合格的17名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大多已成为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其中苏玉花已走上琼中县湾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副院长岗位。

“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边远地区医师队伍的临床能力建设得到了加强。”中国医师协会综合考评部主任吴振龙介绍,从2014年至今,国家已累计为800多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培训住院医师40000多名,其中支持“三区三州”地区近4000人。此外,东中部15个省市,共为新疆、西藏、贵州、云南等地代培住院医师1600余名,有力提升了西部地区年轻医师队伍的起点水平。

不仅如此,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还有效改善了医师队伍结构。吴振龙介绍,2014年以来,我国已累计招收培训住院医师71万人,其中,全科专业6.9万人、儿科(含儿外科)3.7万人、精神科0.8万人、妇产科4万、麻醉科3万人,这些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较制度实施之前显著增加,医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以来,已有31万余名住培合格的住院医师(已占全国现有注册医师总量的近10%),充实到医疗卫生机构一线,有效缓解了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匮乏的矛盾,逐步缩小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差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近20万名住院医师正常开展临床实践训练,5万余名住院医师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疫情防控。其中,湖北省有近千名住院医师坚守在防控一线,湖北省外有200多名住院医师参加医疗队驰援一线,为护佑百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03

协同配合,齐心协力“练好内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培训高质量临床医师的摇篮。自2014年起,国家根据培训需求、医疗资源分布等因素,统一规划各地培训基地遴选建设工作。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遴选培训基地1118家。目前,在培住院医师达30多万人,拥有近40万名带教师资队伍,培训规模居世界首位。

面对如此体量的培训工作,抓好培训质量是关键。自2014年起,中国医师协会受国家委托,负责培训工作日常管理和业务技术标准建设等工作。协会组织各专业领域专家成立了29个专业委员会和8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在推进政策研究、标准建设、基地评估监测、过程考核、信息化建设、师资培训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基地管理和质量提升。

“我们以质量建设为主线,推行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加大过程质量监测,强化第三方评估抽查,推动各地、各培训基地落实国家制度。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管理人员及教学主任轮训班,组织各类师资培训,累计培训师资20余万名。”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介绍,“同时,逐步推行全国统一的结业考核,严格出口标准,将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作为对基地评估及评优树先的重要指标。”

这些年来,各个培训基地在落实国家培训制度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更好更高效的培训模式:北京协和医院为代表的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借鉴美国ACGME的“六大核心能力”,提出了中国住院医师培训核心胜任力模型;武汉市第四医院与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合作,实施中美全科医师培训试点项目,开创了全科医生培养的新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专业基地,提出了“三层九级、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培训模式,为基地培训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值得欣喜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得到广泛支持,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中央财政按年人均3万元标准建立了经常性补助机制,立项支持开展师资培训,对基地能力建设给予专项支持,6年累计投入310多亿元。各地普遍建立省级财政补助机制,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城市建立了市级财政补助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提供的资金支持,为制度顺利推行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医院运行机制等相关领域的密切衔接和有力支持。”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我们制定了培训管理办法、培训内容与标准、培训基地标准、招收和考核实施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加强培训基地能力建设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严格培训全过程管理,强化第三方评估,持续提升培训质量,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紧缺专业为重点,建标准、重培训、强过程、抓评估、严考核,推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质量发展。”

文:健康报记者 王潇雨

编辑:杨真宇

审核:闫龑 徐秉楠

24小时内完成住院、手术、出院!重医附二院推出胆囊切除日间手术

“太高效啦!别人预计花费一周的时间,我一天就能搞定!”3月16日,住院不到24小时就办理出院手续的谭女士(化名)由衷地夸赞了日间手术的高效率。

对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丁雄表示,继科室成功开展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再次推出“胆囊切除日间手术”,单纯性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患者,均可到院就诊、咨询,预约日间手术。此外,在门诊产生的与手术相关的检查费用,均可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患者不用担心费用上的问题。

当日入院 次日出院 高效率的胆囊切除术

从住院、手术到出院,只要一天?是的,你没有看错,日前52岁的谭女士就体验到了这种快速且微创的日间手术。原来,几天前谭女士在吃了油腻食物后,突发右上腹疼痛,被家人紧急送往重医附二院肝胆外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结合其病情,经过严格审核各项指标后,李生伟教授决定为谭女士实施胆囊切除日间手术。

3月15日上午9:00,在完善病史采集等相关手续后,谭女士入住重医附二院肝胆外科病房,并在11:20开始手术,11:40顺利完成手术,全程耗时仅20分钟。术后她生命体征平稳,于12:00返回病房,当天下午即可下床活动,无任何不适。次日一早,经手术组评估后,谭女士符合出院标准,最终她的总住院时长不到24小时,“太便捷、太快速了!简直不敢相信我做完了一个手术!”

据悉,谭女士接受的手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这种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切口小、恢复快,是目前肝胆外科常见手术之一,也是最适合开展的日间手术。”丁雄主任解释说,日间手术是选择有合适适应症的患者,将术前各项检查和评估在门诊完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仅需一个工作日就能完成的一种新医疗模式,近年来随着工作节奏越来越快,这种手术理念逐渐被大家认可。“重医附二院肝胆外科和麻醉科手术室具备成熟的医疗资源,因此也正式对合适的病种开展日间手术,我们在当日已完成3例日间胆囊切除手术,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而且还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严格审核 层层把关,保证日间手术成功开展

从入院到出院不超过24小时,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功不可没。不过,有的患者可能也有疑虑:“医生,我做完手术后这么快就出院,回家了万一出现什么并发症咋办?”

针对这一问题,丁雄表示:“这完全不用担心!我们会通过肝胆外科门诊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日间手术标准,只有病情较轻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才会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日间手术。”具体来说,须达到以下指标: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标准Ⅰ~Ⅱ级,无严重心肺疾病;术前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血小板>90×109/L,血红蛋白>100g/L;术前未发现明确的胆管结石及胆管炎征象;胆囊良性疾病,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近1个月无急性胆囊炎发作;未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既往无上腹部手术史。

当然,为了让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后得到更专业的医疗指导,重医附二院肝胆外科还建立了周密的术后随访制度,要求主管医师按照相应病种对患者进行咨询。“术后第1日,询问患者血压、心率、体温情况,饮水、进食情况,术后是否有尿黄、眼睛发黄、严重疼痛等不适;术后第7日门诊复诊,复查血常规及生化,追查病理结果;1月后门诊复查腹部B超。”丁雄主任介绍,“全方位为患者的安全、快速康复而保驾护航。”

重庆市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以实力领先西南地区

据悉,自1960年建科以来,经过60余年的不断发展,目前重医附二院肝胆外科编制床位184张,是重庆市属医院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也是本市首家按肝脾及胆胰疾病亚转业收治病人的单位。现有医生34人,护理人员59人,年门诊患者达20000余人次,收治病人7000余人,开展手术5000余台。

作为重庆市肝病治疗研究中心的支柱科室之一,科室还形成了以肝、胆、脾脏、胰腺外科及肝移植临床及病理生理相关问题研究为特色的西南地区大型肝胆胰脾外科治疗研究中心,以解决复杂、疑难重症肝胆胰脾疾病能力强而著称,肝胆微创外科治疗技术更是处于西南地区领先地位。

“在我国,肝胆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与此同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肝胆疾病的诊疗新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涌现,其中微创技术作为现代外科的一种成熟技术,目前已在肝胆外科广泛开展。而日间手术,则是将微创和快速康复理念结合,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快速、更满意的就诊体验,它是重医附二院战略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国家医保大力提倡的手术方式。”丁雄表示,未来科室将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创新日间手术模式,向着更安全、高效、便捷的目标迈进!

*关注“洁净园”,获取更多价值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