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文殊菩萨八字真言正确读音(文殊菩萨八字真言)

文殊菩萨八字真言正确读音(文殊菩萨八字真言)

报恩之心,是学海的风帆

#致敬平凡的你#

报恩之心,是学海的风帆

小柯

明天,度完假的孩子们又要上学了。很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日子。

学海无涯苦作舟,心欢愉悦乐佳节。寒窗苦读勤为径,他人蟾宫折桂展宏图。

小赖

明天是文殊菩萨圣诞。

佛家的四大菩萨之首,是骑着青色狮子的文殊菩萨。世尊赞叹为曼殊室利童子。

如今有好多人都会诵持文殊心咒。

但愿,不仅明天,我们能一起,学习佛家赞叹的文殊菩萨的大威德事例。

是的。文殊心咒八字大威德真言,功德力威猛,不可思议。

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其增长智慧的咒语,又称文殊菩萨心咒。有五字真言、六字真言、八字真言,还有一字大明轮咒。

陈泓帆 画

欲增长智慧,应时时忆佛行善,福慧双修,且常常念诵文殊心咒,是可以增长福德、智慧,还可增强记忆力,辩才无碍的。

不过,想急来报佛脚,一蹴而就,效果不怎么样。只有深入了经藏,进一步了解如来真实义,那么,咏诵文殊菩萨咒,更可以消除愚痴,福慧双增。

文殊心咒是这样的: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发音:ōng ā rā,bā zhā nà dǐ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此咒,最为信众常诵。

明天是文殊菩萨圣诞。

文殊菩萨被视为智慧的象征,

五月石榴花

孩子们要在学海遨游,学习文殊菩萨,长养报恩之心,增强自信之心,自信心,是学海乘风破浪的风帆。

谨以此文,祝福莘莘学子们,学业进步,天天向上。

有花才有果

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 ,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人。他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系多罗聚落婆罗门种姓,父亲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长者。

文殊菩萨是智慧与善良的化身,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其形象多变,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

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

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后世众多信徒,尤其是复习应考的学生,考前参拜文殊师利菩萨,也是因为其是无上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手中执持宝剑和经函而宣讲佛法,利益无边众生并赐与无漏的安乐。礼拜供养文殊菩萨可获得无上的功德利益。可以说,人们拜文殊菩萨,除了祈福考试顺利,更是对无上般若智慧的礼敬和追求。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大宝积经卷文殊师利授记会》中记载:“若诸众生见彼佛者,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诵文殊菩萨心咒:“嗡阿喇巴札那谛”可消灭罪障,消除违缘,文思敏捷,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令众生智慧成就。

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根据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之子,后来经过了仙人的指导,出家求法,五千四百年后,文殊菩萨来到了雪山,向一些仙人传播十二部经,后在尼拘楼陀树下盘坐,从身体处散发金色的光芒大火,自成金身,修炼成佛。

四大菩萨之中,其中智慧第一的就属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乘佛教中,所谓的悲智愿行的四大菩萨也有其深刻的涵义: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大行普贤菩萨。

说到文殊菩萨,就不得不说说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

五台山从前叫五峰山,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炎热难挡。据传说,一日,文殊菩萨乘祥云路经五峰山,按正云头,细加观看,见这里五峰擎天,万山簪拥,实乃风水宝地,只可惜炎热难挡,众生受难,于是,她便选五峰山为道场,要凭自己的智慧,借东海龙王之水来浇灭五峰之炎热,好让方圆几百里之内的芸芸众生有一个清净舒适的生存环境。

她正这么想的时候,不料东海龙王正好前来请她去龙宫讲经。于是她暂入龙宫,在讲经数日之后,想方设法向东海龙王借来一块歇龙石,一下子,五峰山炎热顿消,气候变得清凉宜人了,五峰山遂取名为清凉山。为保清凉永存、百姓安居乐业,文殊菩萨便将这块歇龙石安放在了现在中台顶后面的清凉寺中。她原以为东海龙王宝贝多的是,少了这一宝如失九牛一毛,实在也算不了什么损失。

不想,五位龙子布雨归来,不见了供他们休息的歇龙石,一怒之下腾云而来,只用龙尾一扫,就把离高的五峰山的五座山顶扫成了五座平台,清凉山也从此更名为五台山。东海龙王的第五龙子受文殊菩萨的教化,说服了几位兄长,不仅没取走那块歇龙石,而且从此皈依佛门,协助文殊菩萨护卫这方佛国净土,成了受人分外尊重的龙王菩萨。那些龙石改名为清凉石,一直保留至今。

从此,文殊菩萨就长住于五台山,自然这里也就成了她的道场。

(完)

专注边境战争战史解密,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王铭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