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备注不是山谷是什么意思(不是山谷是什么意思)

备注不是山谷是什么意思(不是山谷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里这句话,居然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文末附视频讲解)

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里出土了汉代的帛书版《道德经》。

当学者仔细研究了这一版《道德经》后,惊讶地发现,这与后世流传的通行本存在着不少出入,很有可能被人故意篡改过。

后世为何要篡改《道德经》呢?

现代学者推测很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古代帝王为了独尊儒术,故而篡改了《道德经》。

而另一方面,则是《道德经》所表达的内涵,超出了后世学者的认知范围,他们看不明白,便自作聪明给改了。

近些年来,不少西方学者也开始研读这本深奥的《道德经》,他们干嘛要看这部中华古籍呢?

兔年新春之即,万象更新,咱们也从科学的角度,来聊聊《道德经》中有关于“初始”这个话题。

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你知道吗?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竟然揭示了宇宙起源和运行的奥秘,而且,与西方科学家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01“道生一”揭示宇宙起源

英国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被科学界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论著《宇宙简史》中写道:“哈勃的观测表明,曾经存在一个称之为大爆炸的时刻,那时宇宙为无限小,因而其密度必为无穷大。”

霍金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而且,正在不断膨胀,但终会归于沉寂。

但是,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却发现,宇宙的确始于一场大爆炸,但是,它不会消亡,而是在不断循环,它会不断重生。

他俩的对立点在于“黑洞”上,在霍金看来,“黑洞”就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它将一切吞噬,同时,存在着蒸发现象。

黑洞蒸发过程留下的痕迹,被科学界称为“霍金点”。

彭罗斯声称自己观测到了“霍金点”,但是,他认为“霍金点”不应该是证明宇宙会“死”,而是在证明宇宙在不断循环。

而早在3000年前,老子就已经在《道德经》中揭示了宇宙起源的全过程,只是我们看不明白。

许多人将它视为一部修道之书,其中所描述的宇宙玄妙,被认为是中国古人凭肉眼观测想象出来的宇宙观。

实际上,这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的正是宇宙的奥秘。

何谓道?许多书籍解释为宇宙万物生长的规律,这个解释当然没错。

只不过如果这样解释的话,就让人没办法理解:规律为什么只生了一?万事万物不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吗?不应该都是由规律生出来的吗?

当我们结合霍金和彭罗斯的观点一起来解读“道生一”时,就不难发现:“道”指的是宇宙之中蕴藏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不断汇聚,从而产生了“一”。

“一”又是什么呢?许慎的《说文》中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

意思是说,“一”代表的“惟、初、太、始”,因为有“道”,所以产生了“一”。

有些书中说“一”是“指事字”,但我认为,它就是个“象形字”,它指的可不是数字,而是“裂痕”。

就像鸡蛋里的小鸡孵化到一定程度,蛋壳就裂开了,“一”代表的就是宇宙初始时产生的第一道“裂痕”。

当力量从内向外打破时,便诞生了“生命”。

“宇宙”出生之时,什么都没有,所以,“一”同时具有惟一、初始之意。

有没有感觉到,《道德经》所描绘的宇宙起源,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都是一个意思?

霍金在《宇宙简史》中写道:“人们可以说时间有一个起点,即大爆炸瞬刻......在一个无变化的宇宙中,时间上的起点必然是由来自宇宙之外、某种不为人知的外因所赋予的。”

关于这个描述,老子也说了类似的话,《道德经》中说:“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也不知道“道”是怎么产生的,它比“上帝”出现得还要早。

“上帝”这个概念早在《周易·上经》中就已经出现,意指“造物主”,后来,才被学者引用于翻译西方人称为“GOD”的“上帝”。

02“一生二”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1927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发现光粒子既带有波动性,同时还具有粒子性。这种物体同时拥有两种形态的理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爱因斯坦反应最为强烈,他们在第5届索尔维会议上大吵了起来。

当时,参与这场盛会的都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大家各执自己见,可谓是“华山论剑”。

他们为什么而争执呢?因为光粒子指的就是光,光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又是一种由光粒子组成的粒子流。

光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玻尔的理论可理解为,任何物体都有波粒二象性的表现潜能,即为既有A的状态,又有B的状态。

对于当时科学的认知来说,要么是黑,要么是白,怎么能够接受宇宙中存在着既黑又白的情况呢?

不过,不接受不代表不存在,在玻尔理论的推动下,诞生了现代量子物理学。

那么,这和《道德经》有什么关系呢?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道生一”可以理解为“宇宙起源”,那么,“一生二”则可理解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两面性”,它们同时存在,且相生相克。

这,就是宇宙的规律。

任何事物里都蕴藏着正反两种能量的观点,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起源于伏羲创造的八卦。

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清楚地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也掌握了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即“正反两种能量同时存在于一个物体之中”。

是不是很神奇?科学界近百年才发现的物理现象,咱们的祖先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了解。

我们将“道生一,一生二”连在一起,便可看到一个完整的“宇宙生发”过程,这个过程与“盘古开天辟地”一模一样。

宇宙诞生之前,世界一片混沌,“盘古”睡醒了,便用力打破了混沌,使清气上浮成为天,浊气下沉成为地。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是不是很像是咱们的中华始祖给普通人讲解“宇宙起源”时打的一个比方呢?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盘古”是咱们的始祖表达“宇宙爆发时那股能量”的专用术语。

03“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宇宙不断循环

在《三五历纪》中是这样写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故而,“二”的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着地,当天与地都成形之后,中间便存在着“虚无”,从这个“虚无”中便生出了“万物”。

这就是“无中生有”的由来。

有,是由无生出来的,但是这个无不代表什么都没有,而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虚无”,“虚无”里有“气”,有“磁场”等看不见的物质。

同时,这也是“二生三”的整个过程,“三”中的那一横,既代表着“无”,也代表着“有”,于是,“三”便生出了万物。

霍金推测出了宇宙诞生于一点,“大爆炸”只是假设有一股很大的力。但是,大家没发现吗?“大爆炸”的力是四面发散的,是散开无规律的。

而“一生二”的力量是一上一下,两股相生相克的力量形成了宇宙。这个理论不是与世界实际存在的状态更为一致吗?

而诺贝尔新主彭罗斯声称,他找到了6个霍金点,它们的表面温度相当高,直径是月球直径的8倍。

因此,他认为,黑洞蒸发即为宇宙不断循环的证据。

神奇的是,《道德经》中竟然有类似于黑洞的描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间,是谓天地根。”

有些书籍对这句话如此解释说:“谷代表的是山谷,而老子用玄牝比喻道,意思是做人要像深邃的山谷一样,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

而我个人认为,老子说的“玄牝”指的就是宇宙间的“黑洞”,这个解读有些大胆,欢迎拍砖。

在黑洞的照片没有被传送回来之前,相信大多数人读到这句话时,都会有些奇怪,老子说天说地说万物,怎么忽然提起了雌性的生Z器?这也太污了吧?

是咱们想歪了,“牝”不是指雌性的生Z器,而是子宫。

而“牝”,指的是孕育宇宙的地方,“玄”在古时有黑色之意,也有神秘之感。

“玄牝”即可理解为“黑色的子宫”,而“谷”说的也不是山谷,就是咱们吃的稻谷,在这里指“种子”的意思。

“谷神”即为:使宇宙产生时的能量汇聚点。这么大颗“种子”,故而,只能称为“谷神”。(其实“神”还有更深刻的解读,咱们以后再细说)

整句话联系宇宙起源,就不难理解了,意思是:“宇宙的种子一直存在,可以称它为‘黑色的子宫’,也可以说,这里便是天地之根。”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

“三”的上面一横代表着“清气”(天),下面一横代表着“浊气”(大地),而中间那一横则代表着“元气”(虚无),三气即为万物之“谷”(形成生发之气)。

正是因为天地之间充盈着“道”,所以,万事万物都是由三股气汇聚形成,它们都有着同样的规律。

故而,《道德经》不仅揭示了宇宙起源的过程,还解释了宇宙产生的根源,以及万事万物的规律为何会相生相克、不断循环。

04 结语

《道德经》里仅用一句话,就解释了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见咱们中国的祖先具有多么玄妙的智慧,且掌握了现代科学都无法逾越的宇宙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科学知识。

如果,中国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宇宙是如何诞生的,这证明了什么呢?

《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发展规律需要两股相反的力量相互制约,方能产生“和”,故而,我的观点无论对错,能够引发大家对中华文化的探索兴趣就很有意义。

毕竟,宇宙很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接近真相。

历史还有许多空白,值得我们慢慢去探索。欢迎关注留言,共同交流。

下面是本期的全部视频内容,可以点击观看,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视频1、道生一揭示了宇宙起源

视频2、一生二揭示了宇宙规律

视频3、三生万物揭示了宇宙不断循环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道德经》里这句话,居然揭示了宇宙的奥秘?(文末附视频讲解)

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里出土了汉代的帛书版《道德经》。

当学者仔细研究了这一版《道德经》后,惊讶地发现,这与后世流传的通行本存在着不少出入,很有可能被人故意篡改过。

后世为何要篡改《道德经》呢?

现代学者推测很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古代帝王为了独尊儒术,故而篡改了《道德经》。

而另一方面,则是《道德经》所表达的内涵,超出了后世学者的认知范围,他们看不明白,便自作聪明给改了。

近些年来,不少西方学者也开始研读这本深奥的《道德经》,他们干嘛要看这部中华古籍呢?

兔年新春之即,万象更新,咱们也从科学的角度,来聊聊《道德经》中有关于“初始”这个话题。

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你知道吗?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竟然揭示了宇宙起源和运行的奥秘,而且,与西方科学家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01“道生一”揭示宇宙起源

英国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被科学界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论著《宇宙简史》中写道:“哈勃的观测表明,曾经存在一个称之为大爆炸的时刻,那时宇宙为无限小,因而其密度必为无穷大。”

霍金认为,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而且,正在不断膨胀,但终会归于沉寂。

但是,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却发现,宇宙的确始于一场大爆炸,但是,它不会消亡,而是在不断循环,它会不断重生。

他俩的对立点在于“黑洞”上,在霍金看来,“黑洞”就是一个可怕的“无底洞”,它将一切吞噬,同时,存在着蒸发现象。

黑洞蒸发过程留下的痕迹,被科学界称为“霍金点”。

彭罗斯声称自己观测到了“霍金点”,但是,他认为“霍金点”不应该是证明宇宙会“死”,而是在证明宇宙在不断循环。

而早在3000年前,老子就已经在《道德经》中揭示了宇宙起源的全过程,只是我们看不明白。

许多人将它视为一部修道之书,其中所描述的宇宙玄妙,被认为是中国古人凭肉眼观测想象出来的宇宙观。

实际上,这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的正是宇宙的奥秘。

何谓道?许多书籍解释为宇宙万物生长的规律,这个解释当然没错。

只不过如果这样解释的话,就让人没办法理解:规律为什么只生了一?万事万物不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吗?不应该都是由规律生出来的吗?

当我们结合霍金和彭罗斯的观点一起来解读“道生一”时,就不难发现:“道”指的是宇宙之中蕴藏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不断汇聚,从而产生了“一”。

“一”又是什么呢?许慎的《说文》中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

意思是说,“一”代表的“惟、初、太、始”,因为有“道”,所以产生了“一”。

有些书中说“一”是“指事字”,但我认为,它就是个“象形字”,它指的可不是数字,而是“裂痕”。

就像鸡蛋里的小鸡孵化到一定程度,蛋壳就裂开了,“一”代表的就是宇宙初始时产生的第一道“裂痕”。

当力量从内向外打破时,便诞生了“生命”。

“宇宙”出生之时,什么都没有,所以,“一”同时具有惟一、初始之意。

有没有感觉到,《道德经》所描绘的宇宙起源,与“宇宙起源于大爆炸”都是一个意思?

霍金在《宇宙简史》中写道:“人们可以说时间有一个起点,即大爆炸瞬刻......在一个无变化的宇宙中,时间上的起点必然是由来自宇宙之外、某种不为人知的外因所赋予的。”

关于这个描述,老子也说了类似的话,《道德经》中说:“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的意思是说,我也不知道“道”是怎么产生的,它比“上帝”出现得还要早。

“上帝”这个概念早在《周易·上经》中就已经出现,意指“造物主”,后来,才被学者引用于翻译西方人称为“GOD”的“上帝”。

02“一生二”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1927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发现光粒子既带有波动性,同时还具有粒子性。这种物体同时拥有两种形态的理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中,爱因斯坦反应最为强烈,他们在第5届索尔维会议上大吵了起来。

当时,参与这场盛会的都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大家各执自己见,可谓是“华山论剑”。

他们为什么而争执呢?因为光粒子指的就是光,光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又是一种由光粒子组成的粒子流。

光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玻尔的理论可理解为,任何物体都有波粒二象性的表现潜能,即为既有A的状态,又有B的状态。

对于当时科学的认知来说,要么是黑,要么是白,怎么能够接受宇宙中存在着既黑又白的情况呢?

不过,不接受不代表不存在,在玻尔理论的推动下,诞生了现代量子物理学。

那么,这和《道德经》有什么关系呢?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道生一”可以理解为“宇宙起源”,那么,“一生二”则可理解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两面性”,它们同时存在,且相生相克。

这,就是宇宙的规律。

任何事物里都蕴藏着正反两种能量的观点,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它起源于伏羲创造的八卦。

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清楚地知道宇宙是如何诞生的,也掌握了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即“正反两种能量同时存在于一个物体之中”。

是不是很神奇?科学界近百年才发现的物理现象,咱们的祖先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了解。

我们将“道生一,一生二”连在一起,便可看到一个完整的“宇宙生发”过程,这个过程与“盘古开天辟地”一模一样。

宇宙诞生之前,世界一片混沌,“盘古”睡醒了,便用力打破了混沌,使清气上浮成为天,浊气下沉成为地。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是不是很像是咱们的中华始祖给普通人讲解“宇宙起源”时打的一个比方呢?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盘古”是咱们的始祖表达“宇宙爆发时那股能量”的专用术语。

03“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宇宙不断循环

在《三五历纪》中是这样写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故而,“二”的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着地,当天与地都成形之后,中间便存在着“虚无”,从这个“虚无”中便生出了“万物”。

这就是“无中生有”的由来。

有,是由无生出来的,但是这个无不代表什么都没有,而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虚无”,“虚无”里有“气”,有“磁场”等看不见的物质。

同时,这也是“二生三”的整个过程,“三”中的那一横,既代表着“无”,也代表着“有”,于是,“三”便生出了万物。

霍金推测出了宇宙诞生于一点,“大爆炸”只是假设有一股很大的力。但是,大家没发现吗?“大爆炸”的力是四面发散的,是散开无规律的。

而“一生二”的力量是一上一下,两股相生相克的力量形成了宇宙。这个理论不是与世界实际存在的状态更为一致吗?

而诺贝尔新主彭罗斯声称,他找到了6个霍金点,它们的表面温度相当高,直径是月球直径的8倍。

因此,他认为,黑洞蒸发即为宇宙不断循环的证据。

神奇的是,《道德经》中竟然有类似于黑洞的描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间,是谓天地根。”

有些书籍对这句话如此解释说:“谷代表的是山谷,而老子用玄牝比喻道,意思是做人要像深邃的山谷一样,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

而我个人认为,老子说的“玄牝”指的就是宇宙间的“黑洞”,这个解读有些大胆,欢迎拍砖。

在黑洞的照片没有被传送回来之前,相信大多数人读到这句话时,都会有些奇怪,老子说天说地说万物,怎么忽然提起了雌性的生Z器?这也太污了吧?

是咱们想歪了,“牝”不是指雌性的生Z器,而是子宫。

而“牝”,指的是孕育宇宙的地方,“玄”在古时有黑色之意,也有神秘之感。

“玄牝”即可理解为“黑色的子宫”,而“谷”说的也不是山谷,就是咱们吃的稻谷,在这里指“种子”的意思。

“谷神”即为:使宇宙产生时的能量汇聚点。这么大颗“种子”,故而,只能称为“谷神”。(其实“神”还有更深刻的解读,咱们以后再细说)

整句话联系宇宙起源,就不难理解了,意思是:“宇宙的种子一直存在,可以称它为‘黑色的子宫’,也可以说,这里便是天地之根。”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

“三”的上面一横代表着“清气”(天),下面一横代表着“浊气”(大地),而中间那一横则代表着“元气”(虚无),三气即为万物之“谷”(形成生发之气)。

正是因为天地之间充盈着“道”,所以,万事万物都是由三股气汇聚形成,它们都有着同样的规律。

故而,《道德经》不仅揭示了宇宙起源的过程,还解释了宇宙产生的根源,以及万事万物的规律为何会相生相克、不断循环。

04 结语

《道德经》里仅用一句话,就解释了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见咱们中国的祖先具有多么玄妙的智慧,且掌握了现代科学都无法逾越的宇宙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科学知识。

如果,中国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宇宙是如何诞生的,这证明了什么呢?

《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发展规律需要两股相反的力量相互制约,方能产生“和”,故而,我的观点无论对错,能够引发大家对中华文化的探索兴趣就很有意义。

毕竟,宇宙很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更接近真相。

历史还有许多空白,值得我们慢慢去探索。欢迎关注留言,共同交流。

下面是本期的全部视频内容,可以点击观看,欢迎评论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视频1、道生一揭示了宇宙起源

视频2、一生二揭示了宇宙规律

视频3、三生万物揭示了宇宙不断循环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感情最让人失望的 不是后来的分手

为什么现在好多人明明一个人过得空虚寂寞冷,但还是选择对异性抛出的橄榄枝视而不见呢?我的朋友告诉我原因,是因为对感情太失望了。

避开生活中那些猛烈的惊喜,自然就不会有巨大的悲痛来袭。为了避免失望的感觉侵蚀自己,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不去开始。

我曾问她,对感情失望的原因是因为最后会分手吗,因为结果还是没能走在一起,所以失望吗?

小姐姐说,不是的,感情里最让人失望的,从来都不是最后的分手。

而是付出得不到回应。

太多人都能释怀分手的结局,不能释怀的是,他怎么能那么对自己?

正如歌中所唱“以为自己要的是曾经,却发现爱一定要有回应”。

原来感情中最令人失望的,不是最后的分手,而是那些没有回应的热情和被辜负的心意。

有一句话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事实上在感情里,这并不成立,爱情是没有天道酬勤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童话,真的只能说说而已。

能泡到妞的男人,从来都是妞想泡的。能撩到小哥哥的小姐姐,也一定是因为男孩子本身就是愿意接受的。

所以爱情里面是不能讲回报率的,很多时候你付出了并没有回应,才是常态。所以失望会慢慢累积,热情会慢慢冷却。

朋友四喜和她男朋友的关系早就亮起了红灯,出来吃个饭她眼睛快掉在手机屏上了,然而并没盼来她小哥哥的消息。她手机安静到,我都怀疑她没连上这家店的无线网。

后来四喜给她男朋友发消息,分手吧。难得秒回说,行。

四喜他俩曾经很甜是真的,结果是分手也是真的。

以前俩人给彼此的备注是乖乖、宝宝这种叠词,后来冷战,甜蜜不再,四喜每天抱着手机诚惶诚恐。我无意看到四喜给她男朋友备注“不是山谷”。我问什么意思。

她说,不是山谷,没有回响。

欲望形形,失望如出一辙。以为求有所得,是爱情它带你来骗我说我渴望的可能有希望,结果都是失望。

其实一个人和你萍水相逢,从情愫暗生到你侬我侬,从山盟海誓到分崩离析,很多年之后想想也都是难得的经历。

即使最后没能在一起,还是很庆幸,诗酒年华曾经有幸相遇,结局真的是不重要的。但过程重要。

分手的理由千千万,我觉得“不合适”、“脾气不和”、“三观不符”其实都不那么悲伤,最令人难过的分手理由就是“太失望”,积攒失望是个过程。

感情里的失望意味着你曾经一身孤勇,最后遍体凌伤;意味着你曾经拼命去爱全力去给,但是没有回应。

但其实爱情世界里,有很多类似的遭遇。

比如说,明明不能宣称是单身狗却还是孤独,没享受到正常情侣的待遇和照顾。

比如说,你计划好的旅行,机票都买好了,他觉得没意思,不想去。

比如说,发信息的时候你是秒回的,他是轮回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轮到你。

介意的不是最后分手,失望的不是没能走在一起,而是怎么我们就这样了呢?怎么你就要这样子对我呢?

张嘉佳说,开始总是这样,恰逢其会,猝不及防;结束也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分道扬镳的结局屡见不鲜,令人难以释怀的是这过程中你是否被善待。

感情里最让人失望的不是争吵之后的冷漠,不是被清空的聊天记录,不是屏蔽也不是互删。

是那些我们说好要一起去做的事,你忽然一点也不在意了。

是那些越来越随意的态度,越来越冰冷的沉默,以及那些只有你一个人拼命尝试挽回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的无助。

有个电影《原谅他77次》,女孩子被男生伤害77次之后终于幡然醒悟,有些人踏月而来是他,但让你遍体鳞伤也是他,沉溺于他的冷漠不如另找寄托。

陪一个男孩子长大,他的温柔也并不一定就得被你收割。

女人独有的天真和温柔的天份,你不如留给值得的人。

日子够艰难了,别再在错误的人身上积攒失望了。

作者: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