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二月二是什么日子呀(二月二是什么日子)

二月二是什么日子呀(二月二是什么日子)

行律千年丨“二月二”为啥叫“龙抬头”?

视频加载中...

东风送春归,鸿运正当头。农历二月初二,我们迎来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龙抬头”。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盼万物生发,风调雨顺,稻谷满仓。二月二为何与龙有关?它和古代星宿文化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一天又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戳视频,一起来看看吧!

监制:唐心怡

编辑:常颖

校对:王云霞

“二月二,龙抬头”,几点抬?

二月二日新雨晴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十字津头一字行

今天,农历二月初二

是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

这天起,万物复苏

春天真的来了!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

今年的“龙抬头”

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

“二月二,龙抬头”

它是中国民间

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

吃龙鳞饼、理发……

一系列习俗

令这个身处春天的节日

暖意融融

“龙抬头”的说法源自哪里?

从节气上说

农历二月初

正处在“雨水”“惊蛰”

和“春分”之间

气温回升,大地解冻

很多地方特别是北方地区

开始降雨

为不失农时

“二月二,龙抬头,

大家小户使耕牛。”

在春耕将始之时

敬龙祈雨

目的是盼望五谷丰登

古人称二月为“如月”

这里,“如”有跟随的意思

寓意万物相随而出

形象地说明

春天不断焕发的勃勃生机

“二月二”,吃什么?

为取吉利

到了二月二这一天

有吃龙食的传统习俗

吃春饼叫“吃龙鳞”

吃水饺叫“吃龙耳”

吃米饭叫“吃龙子”

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面条叫“扶龙须”

吃油炸糕为“吃龙胆”

吃麻花为“啃龙骨”

“二月二”习俗

剃头

“二月二,龙抬头”。乡间又有“剃龙头”之俗。老百姓在过大年前,都要剃头,所谓“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正月里,一般不剃头。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人们都要理发剃头,大约也是为讨个吉利,沾一些龙的吉祥喜气。“二月二剃龙头”,可能还有“期望成龙”,希望状元及第,有一个美好前程的寓意。

熏虫儿

从明朝起,民间就流行“熏虫儿”的习俗。“二月二”这一天,人们把元旦祭祖所用的饼或新做的馅饼用油炸来吃,用炸油的气味来熏床或炕,把将要复苏的“虫儿”熏死,来祛除病灾,保障健康。一般人家在这天还要清扫房屋。俗谚说:“二月二日扫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

引龙

在晋西北,“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

接“姑娘”

在苏北,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踏青

宋朝时“二月二”叫“花朝节”,把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又有“踏青节”之称,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此蓬叶(一种地上生长的花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有“迎富”之意。

“龙抬头”,好兆头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里

许下美好的愿望吧

提振自己的精神头

让好运,从这头直到那头

愿我们每个人

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二月习俗再来一遍

本报记者 罗子泓 实习生 孟庆昊

农历癸卯兔年的二月刚结束,翻开日历,又一个二月开始了。只不过,这个二月带个“闰”字,是闰二月。厦门的闰二月是否有特定习俗?今天是闰二月初一,本报联系民俗专家,为您解读。

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民俗专家卢志明介绍,古人通行两种历法:阴历和阳历,阳历年和阴历年相差11天左右。古人采取每19年增设7个闰月来补齐差距。二十一世纪共有4次闰二月。分别发生在2004年(甲申年)、2023年(癸卯年)、2042年(壬戌年)和2099年(己未年)。

闰二月有何特殊习俗?卢志明回忆,2009年,即农历己丑年(牛年)出现闰五月时,大家就过了两次端午节、吃了两次粽子。同样,闰二月的习俗,也是照着农历二月的来。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人们有剪头发的习俗,那么,闰二月初二,大家的头发就得剪第二次了。此外,敬土地公、祭拜神农等仪式也会更受重视。

厦门市民俗学会秘书长李志勇介绍说,由于闰二月比较少见,早年间,城隍庙还会请城隍爷夜巡逐疫,以此庇佑地区百姓,帮助他们驱逐不吉祥的东西。

在福建部分地区,还有父母或兄弟请出嫁的女儿或姐妹回家吃“闰月饭”的习俗。在台湾,每逢闰月,则有嫁出去的女儿需要买猪脚和面线给娘家母亲的传统习俗。古时候,人们认为“父母逢闰年而减寿”,而猪脚面线象征着吉祥、长寿、平安。

此外,农历癸卯兔年有两个立春,被称为“双春年”。民间流传着“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的俗语,对此,卢志明表示,这一说法并不科学。古人为顺应农时,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总结了一系列农谚、图鉴等。但随着技术进步,气象预测和农业生产已有了更科学的方法。

来源: 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