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十二时辰耳鸣预兆完全版(十二时辰耳鸣)

十二时辰耳鸣预兆完全版(十二时辰耳鸣)

12时辰养生全攻略,还不快收好!

中医认为,生命和大自然合一,阳气推动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运转,人体运行应该与自然界阳气的昼夜变化相一致,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则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人体只有正常作息,才可以保证身体健康。

因此,养生因天之序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在从早到晚的生命活动中,必须遵循天道的变换。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养生究竟有哪些学问和注意事项?

平旦人气生

晨练悠着点,早晨少吃点

“平旦人气生”,平旦是指清晨3~5点,人的阳气在五更天开始生长,我们可以在早晨5点以后起床,开始一天的新生活,很多人在这个时刻觉得没睡醒,不愿意起床,他们大都是因为阳气不足,所以精神不佳。

有些老年人习惯早起晨练,这其实很不安全,因为我们经过一夜的睡眠,气血流动速度很慢,起床后气血还不那么充足,心脏跳动的力量也没那么强,晨练对于年纪大的人还是尽量悠着点,打打太极,做做操或一些轻松点的运动比较妥当。

比起清晨,最佳的锻炼时间是上午。此刻太阳高升,人体的阳气最旺盛,锻炼时可以由慢到快。老年人不适合做剧烈运动,年轻人做剧烈运动前要先做热身,因为此刻人体都没完全舒展,全身的气血和它所带动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没有完全运行起来,热身可以避免身体各部位的应激损伤。

对于体弱的人来说,早晨气血根本不够用,用什么来消化丰盛的早餐呢?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消化食物不光需要脾胃,还需要全身的气血来配合,需要五脏六腑来运作。气血不够的情况下,吃过多的食物会给身体增加负担。早餐最好喝一碗小米粥加点小咸菜丝、吃个鸡蛋、吃片面包就够了,不要吃油条、包子等太多油腻的东西。

“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论是晨练还是早餐,都要格外注意,如果不遵循天道,不考虑人体的气血运行,一天的健康状况都会受到影响。

日中而阳气隆

吃顿好午餐,睡个短午觉

“日中而阳气隆”。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午时分阳气最旺盛。人体的气跟自然界之气协调统一,在这个人体气血最旺盛的时候,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可以吃得相对丰盛一些,当然也不能吃太饱,以吃好为宜,千万不能凑合。郭志红介绍,很多人一天都在办公室工作,吃七分饱比较合适,尽量少吃大鱼大肉,因为会给肠胃带来一定负担,菜中可以配点炒鸡蛋、瘦肉类或豆制品等,再喝碗汤,当然还是要以主食(米饭、馒头等)为主,不能光吃菜。由于在办公室工作消耗不大,自然要给肠胃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这样气血也会运行得比较好。

午饭后要稍事歇息,最好能睡个午觉,但午睡时间不可过长,一般在30~40分钟比较合适,如果睡得过久也不是好习惯,易损伤身体的阳气,因为在阳气正盛的时候身体也要与之相应,不要睡得太多,否则也会造成气血的不和谐。如果没有时间睡午觉,在午饭后可以闭着眼睛安静坐会儿,也是很好的养生方式。有些上班族会利用午休时间做运动,切记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后再进行运动健身,而且只能做轻中度运动。如果要做激烈运动,一定要等食物消化得更彻底时才可进行,一般要在饭后1~2小时比较好。

在下午,人们的精力会非常旺盛,这个时间段适合工作、参加活动和进行锻炼。但是注意不可在强烈阳光下活动,一则可引起皮肤晒伤,二则对气血也不利。

日西而阳气已虚

晚上别运动,五更有规律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太阳下山,气门关闭,这是时辰叫日入。日入指的是17~19点的酉时,又叫日落、日沉、傍晚。《黄帝内经》载:“气门乃闭,是故暮则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句话的意思是,气门闭了后,阳气已经内收了,就不要活动筋骨了,也不要在有雾的时候去活动。

很多人在晚上做运动是为了消化晚餐,晚上的运动实际上是不合理的。阳气都闭住了,根本没有气血去消化食物,运动还要消耗气血,这实际上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晚上是安静休息的时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也就是五更,一更等于两个小时。

一更天

一更天指的是晚上7~9点的戌时,又叫日夕、日暮、日晚。此时太阳落山,天将黑未黑,万物都已入静,这个时候不宜做运动,可以在家里休息一下,做些轻松的活动。

二更天

二更天指的是晚上9~11点的亥时,叫人定,又叫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都已停止活动,进入安静睡眠。老年人和身体弱的人在晚上9点钟就应该准备上床睡觉了。

三更天

三更天指的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子时,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这个时候万籁俱寂,如果11点还不睡或者11点才睡,对身体的损伤会很大,因为子时是最养气血的时辰,子时的睡眠对全身气血的修复十分关键。天长日久晚睡的话,会发现身体老得快,头发白得早,掉得多,甚至牙齿不坚固、耳鸣头晕等,这些都是气血亏损所致。

四更天

四更天指的是凌晨1~3点的丑时,也叫鸡鸣、荒鸡。子时和丑时都应该进入深睡眠,把这两个时辰的觉睡足了,比吃任何食物,用任何保健品都管用。

五更天

五更天指的是凌晨3~5点的寅时,也称平旦。平旦就是黎明、早晨,也叫日旦。它是夜与日的交替时辰,鸡开始打鸣,人们也逐渐从梦中清醒迎接新的一天,所以说“平旦人气生”。

老是夜里2、3点醒?多半是这条经堵了,教你一招,睡到大天亮

老是夜里2、3点醒?多半是这条经堵了,教你一招,睡到大天亮。大家好,我是崔医生。有粉丝问崔医生啊,我夜里睡觉总是2、3点这会醒,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呢,崔医生就给大家讲一下睡眠这个问题。

我们五脏中跟睡眠关系最密切的是心,人的睡眠是由心神控制的,如果心神不安,睡眠质量就会下降,但是失眠的病因不是那么单一的,除了心之外呢,其他脏腑的功能失常,也会影响到睡眠。我们来看一下夜里2、3点这个时间点啊,在我们的十二时辰里啊,属于丑时,中医讲究人与自然相应,一天有十二个时辰,而人体呢有十二条正经,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当值经络,这就是“子午流注”学说。丑时刚好的肝经当值,这个时候呢,肝经经气旺盛,这个时候总是醒,多半是肝出了问题。

那肝的问题引起的睡眠问题有两种情况啊,第一种呢一般是长时间的情绪不好,肝气不舒,郁而化火,肝火旺盛,向上蒸腾,打扰到了心神,导致1-3点这个醒。这种人呢,夜里睡觉梦比较多,醒了以后呢,可能就再也睡不着了,平时容易急躁发脾气,总是头晕脑胀、耳鸣,眼睛还容易上火发炎,嘴里干苦,不想吃饭,大便干、小便黄。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质是红的,舌苔是黄的。那这种情况呢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参考一个中成药啊,也是比较常用的一个药物,就是龙胆泄肝丸,它是清肝胆的常用药物,既可以泄肝胆实火,又能清下焦实火。

第二种情况是什么呢,是肝血虚了,肝藏血,肝舍魂,肝血虚了就会魂不守舍,心神不安,同时还会导致肝经虚火上炎,扰动心神。一到了肝经值班的时候,就容易醒。这种人呢,平时心情容易抑郁,皮肤比较干燥,眼睛容易干涩,还总是掉头发,这些都是肝血不足的外在表现。崔医生再给你推荐一个中成药,叫做归芍地黄丸,这个药物可以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

那如果你说,崔医生我不想吃药,或者是我总是记不住吃药怎么办呢?崔医生再给你分享一个穴位,就是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很重要的一个穴位,位置也很好找啊,在我们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缝隙里,叫做赤白肉际处,它对于肝经不通引起的失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每天按揉个5分钟,有很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崔医生教你的改善睡眠的小绝招,坚持就会看到效果,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