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九九节气表2023(九九节气表)

九九节气表2023(九九节气表)

数九气温日历告诉你今冬有啥特点 出九之后还会冷吗?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数九结束,寒尽春归。昨天(3月11日)是“九九”的最后一天,回顾今冬“数九”,除二九三九气温低于常年之外,其余整体都是偏暖的,且今年冷得早也暖得早。中国天气网推出“数九”气温日历,快来看看今冬数九都有哪些特点。

今冬极端冷暖事件频发 二九冷过常年三九四九

晴与冷相伴,数九过寒冬。今冬数九以来,极端冷暖事件频发,气温起伏也十分显著,除二九三九气温低于常年之外,其余整体都是偏暖的。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分析称,通常最冷在三九四九,而今年一九尾声和二九就很冷,二九冷过常年三九四九,随后四九便开始提前暖,并持续偏暖。

制图:徐晓

一九温暖开场。冬至当天,全国大部地区以晴朗升温为主,气温较常年同期略高。整个一九,大部分地区、大部分时间是偏暖的,仅在一九的尾声有寒潮来袭。

二九冷过常年三九四九。今冬二九,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平均气温为-6.9℃,比常年同期偏低2℃,也低于常年最冷的三九四九(平均为-5.2℃)。

三九气温总体略偏低。三九期间,全国的平均气温为-5.4℃,比常年偏低0.2℃。气温偏低最明显的地方为华南等地,尤其是海南气温偏低4.9℃,而气温偏高最明显的地方为西藏,气温偏高4.1℃。

四九以后持续偏暖。四九以后,全国总体偏暖,其中五九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为-3.3℃,较常年偏高1℃;而六九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为0.7℃,较常年偏高3.2℃。

七九后三天暖到破纪录。七九的最后三天,暖得极度异常,大约有1/4站点创下或追平2月气温最高纪录。

八九为史上第五暖。八九期间,全国平均气温2.7℃,较常年偏高2.8℃,为第五暖的八九。从空间分布看,黑龙江偏冷,其他省区市基本都是偏暖,西藏为当地最暖八九,青海为同期第二暖,浙江和上海为第三暖的八九。从时间分布看,八九开场异常暖,之后冷空气活跃,气温震荡下滑,趋于正常。

九九气温起伏大。九九期间,北方大多平均下来偏暖,但气温多起伏,忽冷忽暖,南方因为阴雨较多,贵州、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气温略偏低。

数九结束后冷空气频繁 打乱全国入春步伐

数九结束后,我国冷空气依旧频繁引来气温波动,入春进程缓慢。尤其是南方,由于阴雨耐力十足,部分地区气温或略有偏低,像是四川、贵州部分地区,原本已入春,但由于冷空气频繁降温明显,又被“打回”冬季。同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也依然处于冬季。

3月是春天脚步迈得最大的一个月,常年南岭到华北南部都在3月进入春天。从今年情况来看,2月气温异常偏高,黄淮、江淮、江南不少地区提早入春。目前春天的步伐已迈到长江中下游一线,而夏天已率先到了海南,并悄悄钻进了云南元江谷地和台湾南部。

展望3月中下旬,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开始转暖,但气温起伏仍较大,不排除倒春寒来袭的可能性。不过“九尽桃花开”,春暖花开近在眼前,让我们一起期待春天的到来吧。(文/刘珺 设计/陈玉洁 数据支持/胡啸 邵鹏 石妍)

来源: 央视网

2023年雨水多不多?今日进九九,天气特点能预兆,看农谚咋说

导读:“纯金交九九,双春闰二月,春秋难见天”,今日进九九,啥说法?

今天是阳历3月4号,雨水节气的倒数第二天,说明雨水节即将结束,而迎接的是惊蛰节。这个时候应该是打雷天气要登场了,这也预示着暖湿气流开始活动起来,天气要开始暖和了。

并且今天还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大家知道数九寒天吧,可能大家都知道“冷在三九”,这就是说明一年当中在三九时节天气寒冷。而三九只是数九寒天当中的一个九,而数九一共有九个九,从冬至一九开始到九九结束,一共经历八十一天。这样的一个过程是经历严寒再到慢慢升温暖和起来。

不过,有些年景的春季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渐渐暖和起来,而是出现了不一般的天气。并且老祖宗还根据干支五行,双春年、闰月的一些特征来预兆年景情况。这些总结也是农耕经验的积累,是对农业生产的一个指导吧。

今年的进九九日子可不一般,并且今年恰逢双春年和闰月,这样的年景有句老话说“纯金交九九,双春闰二月,春秋难见天”,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纯金交九九”

这里说的“交九九”指的是进入九九的头一天,也就是第一天。像今天3月4号,就是说的九九头的日子。这里说的“纯金”其实是与五行当中的金有关。与干支历法就与五行有关系。我们知道,今日3月4号,干支日是辛酉日。而“辛”和“酉”都是同属金的,所以今天辛酉日进九九头,就是说的“纯金”。对于纯金头的日子。金生水,且金又克木,所以,这样的年景多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影响。

“双春闰二月”

这里说的“双春”指的是在一个农历年期间之内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这与阳历年当中有很大区别的。阳历年每年立春只有一个,并且日期比较固定,都是在2月4号前后。但是农历年有12个月和13个月之分,所以可能会经历两头立春节气。农历2023年会经历两个立春节气。第一个立春在农历正月十四,还有一个在腊月二十五。

当然,能够出现两个立春节气的那肯定会是有闰月的情况。今年就是闰二月。而闰二月的话说明春天的冷还是比较长的,说明了今年会是出现倒春寒天气的。

“春秋难见天”

这里说的“春秋”指的是春季和秋季,这是两个季节。“难见天”指的是比较难出现晴好天气,说明了在春季和秋季将会是阴雨连绵的天气,这样的天气在春季和秋季比较湿冷,并且过多雨水对春季农作物生长有影响。而秋季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应该以晴天比较好,雨水多不利于收成。

由此可见,今年是局地多雨的年景。欢迎大家留言分享看法。

2019年极简版二十四节气日历

【原创】文/摄影/日历制作:孙成岗

【按】依靠软件生成的日历,要么缺少农历,信息不全,要么土节洋节一起上,让人眼花缭乱。因此,本人手工制作了一份极简日历,农历上的信息上只有二十四节气,简单易查,所配照片均为本人在2018年所摄。另外,文中附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介绍。

1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元旦开启了2019年的序章,然而农历还停留在冬月,正好是十五月圆之时。小寒将在5日到来,次日进入腊月,20日迎来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中国北方开始出现严寒,“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2月是阳历中最短的一个月,只有28天。2月4日迎来立春,这是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在古代是颇受重视的一个节日,天子要率领百官去东郊迎春,祈求风调雨顺,仪式结束回宫后还要赏赐群臣。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有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今年的立春也是除夕,家家户户开始辞旧迎新,5日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虽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每个过春节的日子却不尽相同。正月初一过春节是袁世凯于1913年批准定下的,1914年的春节是近代首次在正月初一过的节日。

2月19日是“雨水”,古代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雨水节气之后,冰雪消融,气温回升,万物开始萌动,中原地区迎春花开始开放。

3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这个月的节气有惊蛰和春分。惊蛰过后,天气转暖,偶尔能听到春雷的轰鸣,农家开始进入春耕季节。春分时,古代妇女小孩把自己的愿望写在风筝上,放到高空,希望天神能够看到。春分之后,开始昼长夜短。

3月是中原地区最美的季节,百花开始盛开。红叶李、美人梅、紫荆、樱花、海棠竟相开放,令人目不暇接。

4月的节气有清明和谷雨。清明是纪念先祖的日子,中原地区通常会阴雨绵绵。所以杜牧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寒潮时期的基本结束和气温回升的加快。

4月是牡丹盛开的时节。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文化节就在这个月份举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市内大大小小的公园喜迎四面八方赏花客,这一阶段是古都最热闹的时节。

5月将迎来立夏和小满。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农作物开始灌浆饱满,虽未达到成熟大满的程度,但已近小满。

大院内,随着牡丹红妆的卸去,5月初便是芍药的世界。各种颜色的芍药,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摇曳生姿,婀娜妩媚,风情万种。

6月是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6月的节气有芒种和夏至。芒种是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麦类等有芒作物迎来了收获的时节,谷黍类植物开始播种。农家迎来了忙碌的田间生活,谓之“大忙”。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天之后,北半球的白天将逐渐缩短。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让人无法捉摸。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但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没有诗中的浪漫,常常伴随着灾害。

7月是下半年的第一个月份。这个月的节气有小暑和大暑。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天气未达到最热的程度,尚处于“小热”阶段。此时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的时期。大暑通常出现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农作物在这一个阶段生长最快。

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天气非常炎热。鸟类都懒得飞翔,躲在阴凉的树荫下。张着大嘴,直喘粗气。

8月中的节气有立秋和处暑。立秋是孟秋时节的开始。从这天开始,梧桐树渐渐开始落叶。然而,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并未到来,天气依旧炎热。处暑就是“出暑”的意思,在北方开始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气温开始缓慢下降。

中原地区,石榴开始挂果。木瓜海棠也开始飘出清香。

9月的节气有白露和秋分。到了白露,天气开始转凉,清晨草叶上和树叶上能看到晶莹的露珠。秋分是太阳直射点的拐点。这天之后,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黄河中下游流域,牵牛花多了起来,丝兰绽放出白色的花朵。性急的翠菊也开始开放。

10月中的节气有寒露和霜降。寒露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露气寒冷,开始凝结。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初霜开始出现,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

10月份,北方红叶如火,黄叶似金,是观赏秋叶的最好时节。

11月中的节气,有立冬和小雪。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日照时间继续缩短。北方地区开始封冻。小雪之后,阴冷的西北风开始呼号,局部地方开始落雪,但雪量不大。

中原地区此时天气变化很大。月初还是阳光和煦,月末也许就会大雪纷飞。

12月中的节气有大雪和冬至。大雪是仲冬的开始,降雪的概率开始增大。冬至当天,北半球得到太阳的辐射最少。冬至之后,白天开始变长。冬至到大寒是最冷的季节,身体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防病。在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吃汤圆的习惯。

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民间歌谣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耕牛遍地走。”

大地一片萧瑟,但凌寒怒放的蜡梅是萧瑟中耀眼的亮丽。

网上有不少记忆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但我感到,那些顺口溜要么太短,要么太长。为便于记忆,本人也编了一个,算是抛砖引玉。

【原创】文/摄影/日历制作:孙成岗

2019年1月20日于河雒古镇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