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

家庭教育观后感200字(2022家庭教育观后感200字)

家庭教育观后感200字(2022家庭教育观后感200字)

家教读后后感

家教对人的一生很重要。

父母管教孩子,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好,做一个文明社会里的文明人。

那么,这不仅要求父母给孩子灌输的思想要文明,教育手段也应讲究文明,因为教育手段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

有的孩子好欺负人,动不动就打人,恐怕就是因为他在家里经常挨父母打骂所致。

父母打孩子,一般都是在气头上,实在是忍无可忍,一气之下而为之,因此,往往是不计后果,没轻没重,弄不好会在无意中失手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饮恨终生。

家教艺术读后感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9卷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是一本好书,这本书每页的页脚上都写着“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使我感受颇深。

以前,每每发现孩子的不好习惯,总认为孩子自己不听话,从没从自身检讨我们家长自身的不足之处。

其实,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生活基地,父母是家庭教育和影响孩子行为的先行者,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成绩是帮出来的,好沟通是听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只有扮演好家长这个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没有不懂教的父母,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需要我们先从自身做起,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习惯培养,能力培养。

良好的行为是孩子教育的重要一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世界观、道德观也逐步形成。

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将从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座,与同学团结关爱、尊重师长、爱护小动物,做错事坦然承认担当,碰到困难从自己做起,铸就孩子诚实坦荡、富有爱心、坚强自立的优良品格。

其实,孩子的许多习惯都受大人影响,所以我们家长本身约束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比如养成早睡早起,作息有规律的好习惯,爱劳动、讲礼貌、讲卫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儿子在这个暑假里在这方面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自己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来做,还帮妈妈洗碗、拖地,照顾妹妹。

暑假里有时我加班回来晚了,儿子还会把饭给我们做好。

今年升入初三,他更懂事了,基本不惹父母生气,平时周末值班时,儿子还会主动要求帮我洗衣服。

曾经是心里有些舍不得,男孩子总让他做家务活,但看到儿子的点滴进步,我感到非常欣慰。

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在家庭环境中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所以家庭教育要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读后感感怎么写

家长绝对不要做的十件事 导语:教育孩子,每个家庭都用属于自己的一个方法和原则,但是很多的中国家长都有共同的毛病,这些毛病是哪些,这些毛病要怎样改掉。

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家长必看:家长绝对不要做的十件事 中国的父母恐怕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龙的父母。

但是中国的家教又存在很对弊端。

看看这些普遍错误你有没有犯,它们对孩子究竟会造成什么伤害呢》在此中国教育在线为大家分享了以下十条: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

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块钱。

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

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

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

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咱该歇着啦;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儿去教育他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

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这个话题应该和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精彩,也会更加显示出中国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

试想,如果道德都被挂在嘴边上说事,我们所拥有和理解的道德是否已经沦陷?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

如果说孩子从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

第十、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

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

求两篇读后感

勤奋学习勤奋学习,就是在成绩面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更进一步的指示,扩展更广泛的课外积累,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

勤奋学习就是面对学习作业,能一丝不苟的完成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能积极找出困难的原因,勇于克服,不解决困难时不罢休。

说的对,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

是啊,如果你想成为有用的人,就一定要立起自己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间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个人只有心中有了目标,才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同学们一定知道刘天华吧

刘天华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知识份子家中。

刚进中学,他被学校军乐队的演出吸引,非常向往成为一名校军乐队队员。

他设法借了一把小号,拜能者为师,勤学苦练,不久就掌握了吹奏方法,被军乐队吸收为正式队员。

刘天华并没有满足,又进行了新的追求。

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先后学会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他向民间艺人学习艺术,向外籍教师学习作曲理论,向一切懂行的人学习各方面的音乐知识,终于成为我国乐坛上的著名教授。

成名之后,刘天华仍不停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音乐,又向更高的殿堂攀登。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民族音乐成为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正式课程。

我想:正是他这种顽强毅力和锲而不舍、勤学苦练的精神,音乐殿堂的大门才向他敞开。

这里还有一个事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中国现代数学家、,就是一位不甘落后,顽强拼搏的人。

他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辍学在家。

但他不安于现状,定下了自学的目标和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步。

他先后被邀请到读书,到国外研究,被聘为的教授,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

从初中毕业生到著名的数学家,的成功道路上不,布满荆棘,也深深留下了奋斗进取的足迹。

从以上两个事例中,我们可见,勤学不仅要有顽强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且还要积极向上,要有目标有计划。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现在我国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已经造成了就业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很多社会问题。

而我们却能比那些吃都吃不饱、想上学不能上的人幸福多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更应该勤奋学习,不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

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 妈妈为人善良,她从小就教导我做人要诚实,待人要宽厚,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从小就来培养我好的品德。

记得有件事我总是忘不了。

那是一个,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着大地。

我做在房间里,不停地扇着扇子,但汗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我对妈妈说:“妈

天气太热了,热得要命

我想吃冰棍。

”妈妈说:“走,我带你去买些冰棍。

”说着便拿起钱包。

到了买冰棍的地方,我挑选了冰棍,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妈妈从钱包里拿出了一张50元的整票递给买冰棍的叔叔,叔叔找完钱,我和妈妈便匆匆回家去了。

灰沉沉的苍穹下,漂浮着许多灰黄发暗的沙粒,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其中,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一声晴天霹雳划破了安静的长空,原来安静的教室开始沸腾-----有怒骂的,有胆怯的,有淡然的,当然也有做作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便是一种等待。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等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等待。

年轻的海伦·凯特在守候着三天的光明,唯美的海子在期待着“春暖花开”,在寂寞里等待着詹姆斯·拉斯特的琴声,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贝克特笔下的人们在等待着能带来好运的戈多……甚至,每一个人在出生之后便开始等待着那永远不会落空的生命的圆寂。

由此,我得到的结论是:AB型血的人是一种很有心计的又很镇定并且很多疑的人,A型血的人是一种经常耍小脾气又挑剔的人;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 A型血的人往往做不了大事,因为他们都不够镇定;O型血的人虽然很有正义感,但也因为不够镇定,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所以也属于一种做不了大事的人,而B型血的人虽然够镇定,但却正直过头(太过正直)所以经常会受骗(我就是这样的人)而且B型血的人还有一种不好的缺点,就是太胖和太懒,所以故事里才会特地说明“B型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一直吃一直吃”。

再看看我们自己,我所在的楼里面,每天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要抽几大塑料桶的水,结果却因为人的疏忽,水经常流的满地都是,如何能不痛心呢

园艺工人给草坪浇水,不知道什么原因,流的满地都是,白花花的地下淡水,就那么浪费了。

因为不珍惜,所以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变的麻木了,觉得无所谓,反正水不要钱,许多人到今天还是这种认识。

七年前的承诺,三十年前的热望,一百年前的梦想,在被奥运即将拉开帷幕的这个时刻,喜悦和期待涤荡着所有人的心。

今夜预计全球超过40亿人,都会将目光投向这座有着逾三千年建城史的古都、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这座快速国际化的年轻的大都市,我们梦源东方,同乐寰宇,祝福奥运、祝福北京、祝福中国

那一天下午,我只觉得外面阴森森的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只听见“轰隆隆”得一声,紧接着,一个炸雷劈开了云层,雨水“哗啦啦”地从天而降,天空中刚刚还是晴天万里,可一下子变成了滂沱大雨倾盆而下,我站在窗前,两手趴在台上,我回头一看太阳钟,“呀

现在都已经5-28分钟了

我应该去奶奶家里了。

”我来到11路站牌下等车,正巧,后面开来了一辆11路,抬头一看,11路车上人来人往,不时还有小婴儿的哭叫声……售票员阿姨看我年纪小,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便对大家说:“大家哪位为这个小朋友让个座位

”“喔,我为这个小朋友让个座位。

”旁边的叔叔说道。

“谢谢你,叔叔”。

校园里到处都是欢笑。

大家早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已准备好了课本,上课时,徐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在啃手指头,徐老师幽默地说:“鸡爪子不好吃,要不要让大家尝尝

”我们说:“不要,那有细菌。

”这时我们大家都笑了。

后来,徐老师看见又一位同学在左右摇晃,不认真听讲,好像在学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的动作,徐老师说:“你的武功真高,练得什么功啊

”引得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

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徐老师又看见有一位同学在舔嘴唇,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徐老师说:“早饭吃的是什么好东西,还在回味无穷吗

”教室里又是一阵欢乐的笑声。

当生命逝去的钟声即将响起,是否有人会记住曾经被给予的爱

18岁的黄舸患有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面对死亡的临近,他却与父亲踏上“感恩之旅”,亲自向帮助过他的人送上感激之情。

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他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

或许有一天,这位阳光少年会带着对人间的感激,缓缓地步入天堂之门。

然而,有关勤奋学习的作文当花开花落之际,我们却难以忘怀这段曾经消逝的“感恩之旅”。

消逝的是路途,不散的是感恩。

世界上没有笨的人,只有不勤奋的人”这句话是我们的语文董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口头禅,告诉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珍惜时间,要乐于助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天一大早,无论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董老师都早早地来到学校,为我们上早自习。

上课前,董老师总会让我们提前预习一下课文:先分好段,写好段意,把会的词先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然后写在书上,这样有助于更好的学习,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

上课时,董老师会叫我们先复述课文,然后我们把课文读一遍,仅接着董老师会把这课的中心思想让我们记下来,让我们来讨论一些问题,董老师还会帮我们解决书本后的问题,有时候,董老师会告诉我们一些书本外的知识,让我们能更加理解课文,更加了解书本里的人物。

课后,董老师帮助那些有疑难的同学解决问题。

每次, 我们都能很快上完课。

这就是我们的珍惜时间成果。

我们不仅珍惜时间,也很勤奋、乐于助人。

每当老师布置作业时,我们总会很快的做完,在课余和课间的时候,别人会看到我们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写家庭作业。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是遇到困难时,总会先自己想一想,要是自己实在想不出来的话,我们会问一问同学或老师,董老师教我们方法的时候,我们总会认真的听讲,要是还没听懂的话,董老师可以再教一遍,一直到弄懂为止,董老师才放心。

董老师是这样的爱我们,这样的关心我们,我们更要勤奋学习,要珍惜时间,要乐于助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期望

中考放榜了,考生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成绩了。

考的不好的学生,总是抱怨父母没有给他们一个聪明的脑袋。

但是,就算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就一定能考的好吗

不是的,在当今社会,可谓人人脑袋都差不多,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学习差呢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而我认为,才能来字勤奋学习。

当今社会,绝非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便能在社会上畅通无阻。

根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钱某,12岁就学会了微积分,被社会各界人士公认为是神童。

是神童不假,但是,即使你是神童,你不勤奋学习,不思进取的话,也将落在别人后背。

钱某进入安徽科技大学后,不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高中文化补习班,只身前往图书馆看他的微积分,并声称一个月就把微积分学完。

平日里,学生在课堂学习,他却在校园闲逛,无所事事,成绩一落千丈。

最后,落得个休学的下场。

休学后,他只能靠当油漆工来维持生活。

于是,曾一度闻名的神童之星陨落了。

神童钱某有个聪明的脑袋,但他最后还是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油漆工。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光有聪明的脑袋,却不勤奋学习,天才也将变蠢才。

懒惰让这个神童失去了天才的价值。

同学们,我们在埋怨父母没能给自己一个聪明的脑袋时,是不是该好好反省一下呢

同学们,好好把握自己,勤奋努力学习吧。

这么多随便挑

希望对你有帮助

选我最佳吧

美剧 英文观后感。

速求。

200字

非常感谢学校绿色读书漂流爱心”的活让我会用心地阅读并学习了这样一本好书输在家庭教育上》。

这是一本难得的家庭教育教程,内容涵盖了中外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亲子沟通艺术、学习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疏导、家教经典案例等各个方面,把包括了幼儿园入园教育到青春期的孩子成长特点及疑难问题解答都展示给家长。

可以说是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恰到好处,而且还是一本与时俱进的一本书,把当前的社会热点、教育难点也纳入其中,让我读来如醍醐灌顶,收益良多。

现在就我读书感受分享一下,希望和其他家长们一起在家庭教育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上不足之处,也请指正。

一、 让我不寒而栗的家庭教育状况读书进行中,最常有的一种感觉是不寒而栗。

因为在读书的进程中,越来越感觉“父母”这一职业的重要性,而在这一职业生涯中,我们却是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了。

我们在孩子出生的初期没有给与足够的陪伴,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交给了老人看管;孩子成长期间没有给与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多以父母的口吻对待孩子;在孩子学习的期间,没有跟孩子同步成长;在孩子的习惯养成方面,不算是一个优秀的榜样。

如果给自己打分的话,给自己及格就是高分了。

就是这样的刚刚在及格线上的家长,却希望孩子是个优秀的学生,说来,真的惭愧 。

做父母是一辈子的职业,我以后要放下家长的架子,虚心学习,既育儿,又育己。

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共同进步。

二、 家庭教育的核心,来源于父母孩子的素质,主要来源于父母,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人格养成,素质高低,更主要还是来源于家庭教育的熏陶,没有优良的家庭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所以,不能一味地把教育推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应该负起家长应负的责任。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人生榜样。

父母生活的态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言行举止真实地反映父母教养子女的态度,“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同样,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源于问题家长。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

家庭教育,源于家长的一言一行,所以家长自身教育好了,才能教育好的孩子,这是源头所在。

就我情况来说,孩子的好习惯之一是读书,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她读书,有时读长篇故事,每天就读几篇,慢慢的孩子也喜欢读书,经常在晚睡前,人手一本书,读完入睡。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重复地说了一句不太积极的话“这不可能

”,我感觉不是很好。

于是我就告诉她以后不要说了,她对我:“可是妈妈,为什么你可以说呢

”我才发现,原来那段时间里,我说的频次确实不少。

原来孩子是受我的影响。

我们最后约定一起改掉这句口头禅,说一些积极向上的话。

真的应了书中的那句话了:“改变孩子,先要改变父母”。

而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马上开始。

三、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让孩子成为孩子曾经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攀比,让孩子憎恶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希望孩子学这学那,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希望给孩子自己童年向往而没得到的一切……这是现在家长,包括我经常犯的毛病。

我们总是希望以一种“补”的心态对待孩子。

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揠苗助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年龄特点,给孩子合理的期望和要求,让孩子呆在童年里。

我们应该情绪平和地对待孩子,不让孩子弥补家长童年的缺失,让孩子度过属于自己的童年。

四、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我所想出的答案是:让他成长为有能力独立生活、并去追逐自己梦想的人。

写到这样,我想起了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话,说得既令人心酸又无奈,可是我们家庭的目的,不就如此吗

为了让他有能力、有勇气,独自上路,走向未来。

我们最后能做的,只能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

而在我们能够陪伴的日子里,则要竭尽全力,让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独立生存、学会热爱生活、学会敬畏自然、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融入社会、学会情绪处理、学会心理梳理、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我们所能想到的一切。

印象特别深的是本书每页的页脚都写着“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能抱怨孩子有问题,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系统地学习教育方法,并应用在家庭教育上。

只有掌握了现代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才能助孩子健康成长。

和孩子相伴而行的宝贵日子,我们既

▲图/视觉中国。

宁波华天小学王老师此前发布的一条学生作文的微博,近日引发广泛关注。

这篇作文是王老师布置的周记,主题自定。学生小邵起的题目是《沙漏》,文章主要是讲,他在观察沙漏流逝的过程中,思考时间的意义。微博发布的是文章的片段,里面这样写道:

“对人而言,沙粒不断坠落的过程就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但也不能单单认为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一位六年级的孩子,有如此缜密的逻辑和深刻的思考,很多网友直呼“要逆天”“我怎么读着有三体的即视感”,并自嘲不知道自己六年级的时候在干嘛。

从爆款图书《孩子们的诗》到王老师微博上屡次晒出的小邵们的作文,不少人感叹道,现在的孩子文章是写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深刻了。

我认为这首先是因为孩子们未经雕琢和教化、带着对世界对生活最新鲜的直觉和感悟,本就是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当他们将这些直觉和感悟体现在诗歌和作文中,成年人很容易有一种“震惊体验”,因为多数人的细腻触角早就被条条框框束缚死了。

不过孩子们写出好作品,并不仅仅是直觉和本能这么简单。无论是《孩子们的诗》还是新闻中的小邵,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小邵同学写的随笔《沙漏》。图/新京报

━━━━━

良好的家教给予的知识“触感”

在记者对王老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从一年级起,他就在父亲引领下读《道德经》,算是启蒙学习,由父亲给他讲解。四年级时,他就能把《道德经》全部背出来了。”

小邵从小热爱阅读和写作,尤其喜欢看历史和科幻题材的小说。他以前还写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读后感,点评过《万历十五年》等。而最近小邵在看的书,是王小波文集,以及科幻作家埃塞克艾西莫夫的书。

很显然,小邵来自良好的家庭。这并不是说这个家庭经济上多富有,而是说小邵拥有良好的家教:父亲从小带他读书,家中有不少经典藏书,家人鼓励他阅读和思考……

小邵从小就有一种“知识”的触感,他懂得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去理解世界,如何在知识的熏陶中形成更深刻的自我认知。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每天只有麻将声和吵架声的家庭,一个父母从来不阅读的家庭,一个没有任何藏书只有游戏和电视的家庭,一个除了如何挣钱没有其他“语言”的家庭,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孩子留守在农村的家庭……能够从小培养出孩子的知识触感。但小邵良好的家教给予他的知识触感,让他跑在许多同龄人前面。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中产阶层在子女教育上的高度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投入,从小能够获得知识触感的孩子们会越来越多,写出漂亮文字的小邵们也会越来越多。

▲小邵同学写的《第一次奋进》。图/新京报

━━━━━

对教育的重视提升了小学作文的写作水平

或许很少有国家的中产阶层像中国的这样,如此重视子女教育,在子女教育的投入上可以说是不惜一切。

虽然这让中产阶层不时在舆论中遭受种种嘲讽和揶揄,比如中产教育鄙视链、学区房焦虑和暑期培训热,但也应该承认,中产阶层对教育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家庭教育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国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深刻影响。美国学者安妮特·拉鲁正在《不平等的童年: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重要发现:在再生产的过程中,贫困家庭和中产家庭的差别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上,更重要的是教育子女的逻辑和方式。

中产家庭中的高学历父母,会花费更多时间陪伴和指导孩子学习,并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过着规律的、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课余生活。他们对语言的运用及交流方式,也会深刻影响着孩子们的沟通能力、表达方式、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也就是说,中产阶层愈发注意到举止、学识、人脉等文化资本的价值,相较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门槛更低一些,孩子可以从小就赶上,比如从小就让孩子博览群书。

长期的文化积累最终会反馈在孩子的学识和见解上,写诗的孩子和新闻中的小邵会越来越多,而孩子们越来越有文化,整个社会也就越来越有希望。

文 / 从易 编辑 新吾 实习生 范娜娜 校对 王心

值班编辑 吾彦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