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语录

归心似箭是什么修辞手法(归心似箭是什么修辞手法还有什么)

归心似箭是什么修辞手法(归心似箭是什么修辞手法还有什么)

木兰诗中最能体现木兰聪明机智的句子是

最现血战疆场的句子(将战死,壮士十年归。

)最能体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策勋转,赏赐百千强。

)最能体现木兰归心似箭的句子(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最能体现木兰聪明机智的句子(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中描写持久激烈紧张的诗句是什么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又是什么

中描写持久激烈紧张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从木兰战功显赫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附赠赏析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却是长篇叙事诗。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

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

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出征前。

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

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

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一开始即写木兰在织布,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者自己发问,然后答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诗既是用顺叙手法,开始的几句该是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但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接下来本该说明为什么内心不平静,但作者不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可还是没有从正面解答问题。

但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这四句诗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这样一问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是征兵的文书,可汗是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言卷数之多,“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

至此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

父亲显然年老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

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

面对困难,木兰打算怎么办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到底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她下了决心要替父从军。

这一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平铺直叙地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接下来写木兰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乘马用具。

骏马、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马的嚼子、笼头、缰绳)和长鞭要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同时这四句诗和上面“问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样正是民歌的特点。

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

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

“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

这里用了重复句式,将木兰从军的征途分作两段来写,句式虽同,但其中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

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他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子,“不闻爷娘唤女声”正符合木兰当时的处境和她的身份。

明代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

”“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个性。

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去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

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

这里“戎机”指战争,“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是军中用来做饭和打更的铜器。

这几句诗句用律工整。

因此后人常常据此怀疑此诗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测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唐人的加工修改。

但这些说法并无足够的证据。

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已接近唐人的近体诗,当时有些诗已经有了很严整的律句。

可见这首诗中出现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们出自唐人之手。

陈胤倩就说:“‘朔气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

以此知其真古词也。

”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

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来竭力铺写。

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上接见了她。

策勋是记功劳,转是勋位的等级,十二转也是说多,并非实指。

这里的十二转和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

并不能证明此诗出于唐人之手或经过唐人修改。

“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得多。

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

明驼指能行千里的骆驼。

木兰不要做官,不要巨额赏赐,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赶回家去,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

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

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

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然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

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

谢榛说:“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确实如此。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

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

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

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了。

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

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

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

其次是作者重视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对后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举报 61.51.90.* 2008-12-17 下午07:30:40家中房中0 0木兰诗》赏析北方民歌和六朝乐府民歌一样体制大都短小,但这首《木兰诗》却是长篇叙事诗。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它有着重要的地位。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

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堪称北方民歌中的杰出作品。

《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

作品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出征前。

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

第三部分是立功归来。

作者在这三个部分中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详有略,重点在第一和第三部分。

诗一开始即写木兰在织布,但“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就使读者产生了疑问,不知木兰为何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作者自己发问,然后答曰“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诗既是用顺叙手法,开始的几句该是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但作者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以木兰没有心思织布起头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

接下来本该说明为什么内心不平静,但作者不立刻写出,而是用了两个意思相同的问句,随后又是两个意思相同的答句,可还是没有从正面解答问题。

但这四句并非多余,除了具有民歌的风味外,这四句诗对后面说出的原因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

这样一问一答,作者才折入正题,“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帖是征兵的文书,可汗是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十二卷言卷数之多,“卷卷有爷名”显属夸张。

至此读者才明白,木兰没有心思织布是因为可汗大征兵,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

父亲显然年老无法应征,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就不能不使木兰犯愁了。

诗一开始就把木兰放在这样一个矛盾面前来表现。

面对困难,木兰打算怎么办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到底是个不平凡的女子,她下了决心要替父从军。

这一段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没有平铺直叙地述说,而是从木兰的心理活动入手写,在叙事的同时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画,使读者看到了一个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果断勇敢的妇女形象。

接下来写木兰准备出征,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内容无非是买战马及乘马用具。

骏马、鞍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马的嚼子、笼头、缰绳)和长鞭要分别从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几个地方买齐,看似不合情理,但却渲染了战争气氛和离家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紧张,同时这四句诗和上面“问女何所思”以下四句一样正是民歌的特点。

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

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

”诗歌第二部分写木兰踏上了征途。

“旦辞爷娘去”以下八句是写木兰离别了父母奔赴战场。

这里用了重复句式,将木兰从军的征途分作两段来写,句式虽同,但其中地名却在变换,显出战事紧迫、木兰马不停蹄地赶去参战。

但作者并没有忘记他所着力刻画的英雄人物是个女扮男装、初次远离父母的女子,“不闻爷娘唤女声”正符合木兰当时的处境和她的身份。

明代评论这句说:“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

”“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富有个性。

木兰能毅然替父从军,去经受严酷战争的考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的女子,但她毕竟还是个女子,对家乡、对父母毕竟是有依恋之情的。

这样突出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没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从军举动更富有传奇性,更引人入胜。

随后写木兰在军中的征战生活,但这部分内容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关山度若飞”以下六句,可谓简而又简。

这里“戎机”指战争,“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是军中用来做饭和打更的铜器。

这几句诗句用律工整。

因此后人常常据此怀疑此诗是唐人所作,也有的研究者推测此诗可能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唐人的加工修改。

但这些说法并无足够的证据。

南北朝时期有不少作品在体制声律方面已接近唐人的近体诗,当时有些诗已经有了很严整的律句。

可见这首诗中出现几句声调谐和、对偶工致的律句并不能证明它们出自唐人之手。

陈胤倩就说:“‘朔气传金柝’数语固类唐人,然齐梁人每为唐语,惟唐人必不能为汉魏语。

以此知其真古词也。

”这一段写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东西写的,但作者寥寥数语就将这段经历概括了出来,可见作者的兴趣不在于表现战争,而在于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戏剧性事件上。

第三部分是写木兰立功归来后的情景。

作者又用了不小的篇幅来竭力铺写。

先写木兰立功回来后见天子,天子坐在厅堂上接见了她。

策勋是记功劳,转是勋位的等级,十二转也是说多,并非实指。

这里的十二转和的一致也是偶然巧合。

并不能证明此诗出于唐人之手或经过唐人修改。

“百千强”即百千有余,是形容赏赐得多。

可是木兰并不在乎官位和赏赐,她只是想尽快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

明驼指能行千里的骆驼。

木兰不要做官,不要巨额赏赐,只要借一匹能行千里的骆驼赶回家去,可见其归心似箭,同时也显示了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爱功名富贵的优良品德。

经过长期艰苦的战争,木兰终于回到了故乡。

诗歌细致刻画了木兰全家闻讯后的喜悦。

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这种重复排比的句式烘托了欢快喜庆的气氛。

随后写了木兰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东阁门,坐西阁床,充分表现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换装、打扮后恢复了女子的本来面目,然后出门看伙伴,伙伴大吃一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情节颇富喜剧意味。

用伙伴的吃惊反衬出木兰的无比自豪与得意,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就在充满喜剧色彩的高潮中结束了,但作者似乎意犹未尽,结尾又写了四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奇特,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

谢榛说:“此结最着题,又出奇语,若缺此四句,使六朝诸公补之,未必能道此。

”确实如此。

此诗艺术形式上值得注意的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

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

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

第一部分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了。

第二部分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

第三部分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

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

其次是作者重视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第三是全诗用了不少重复排比的句式,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体现了民歌中常用的手法,最后是全诗的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正如明人所说:“此歌中,古质有逼汉魏处。

”总之,《木兰诗》是北方民歌的杰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对后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举报 124.237.236.* 2008-12-17 下午07:31:2424baoding0 0-- [转帖]《木兰诗》赏析木兰诗\\\/北朝民歌阅读提示《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

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

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

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

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胡骑 戎机 朔气· ·· · · · · · ·金柝 红妆 著我旧时裳 傍地走· ·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选自宋朝(qià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唧唧〕虫叫声。

一说叹息声。

〔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机杼(zhù)〕指织布机。

杼,织布梭子。

〔惟〕只。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

〔忆〕思念。

〔军帖〕军中的文告。

〔可汗(kè hán)大点兵〕皇上大规模的征兵。

可汗,古代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军书,征兵的名册。

十二,表示多数,非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情形相同。

〔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为此(指替父出征)。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旦〕早晨。

〔溅溅(jiān jiān)〕水流声。

〔黑山〕和下文的燕(yān)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戎机,军机、军事。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过。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铁衣〕铠(kǎi)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策勋十二转〕记功很多次。

策勋,记功。

转,次的意思。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很多的财物。

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兰)要求什么。

〔不用〕不愿作。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尚书省是当时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郭〕外城。

〔扶将〕扶持。

〔红妆(zhuāng)〕古代称女子的装饰为红妆。

〔霍霍〕磨刀的声音。

〔著(zhuó)〕穿。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花黄〕帖,同“贴”。

花黄,当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

〔火伴〕同伍的士兵。

当时规定若干士兵用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火,同“伙”。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

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傍地走,贴着地面跑。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各个精神的句子有哪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黄河流水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女儿情怀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体现了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 甘过普通百姓生活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渲染归家及回复女儿身的喜悦,突出女儿情怀.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机智、谨慎

木兰诗中最能体现木兰归心似箭的句子

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赞颂木兰的2句诗句是什么

绝对对,我们老师讲过: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是描写木兰矫健身姿的。

2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这是赞扬木兰淡泊名利的句子。

采纳一下吧

关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简短些,内容完整些

古道上空传来阵阵战马的嘶鸣。

最前方依稀看见一位身着盔甲、英姿飒爽的女将军。

她正用劲挥舞着马鞭,奔跑在这崎岖的古道上。

这位归心似箭的女将军就是远近闻名的花木兰。

话说十几年前,木兰家中接到可汗征兵作战的军贴。

善良、孝顺的木兰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承受征战之苦。

木兰——一纤弱的女子,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在战斗中,她奋勇拼杀,战功赫赫地凯旋归来。

面对诱人的功名利禄,木兰不为所动,义无返顾地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

木兰衣锦还乡的消息传到了她所在村庄,整个村子就沸腾了。

村民们脸上都流露出从未有过的喜庆,木兰的家人更是喜上眉梢。

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木兰的双亲互相挽扶着去迎接闺女的到来,村民也簇拥着去迎接远到而来的军队,凛冽的寒风呼啸着,而两位老人和村民们的心却比什么时候都烫。

一阵马啼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顿时,道路飞扬起漫天尘埃。

突然,这片迷茫中飞出一匹矫健的烈马,花木兰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扑进母亲的怀抱里。

动情地呼唤着:“娘,兰儿回来了,您的兰儿回来了

”母亲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爱女的面颊,片言未吐,却已泣不成声。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

在场的人,无一不被这一场景所感动。

小小村庄到处彩灯高悬,爆竹声声。

木兰的姐姐妆扮一新地迎出来,望着眼前的这位威武的将军,真是又惊又喜。

“小妹

”“姐姐

”久别的姐妹紧紧地握住双手。

“姐,怎么不见小弟

”“他呀,在忙着呢

”姐姐神秘地指指后院。

木兰听到了霍霍的磨刀声,来到后院。

阔别10余载,往日的小淘气已长成一个英俊强壮的大小伙子。

为了给姐姐洗尘,他正在杀猪宰羊:“报告花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木兰望着小弟,脸上笑开了花。

堂屋而砂时传来大伙开怀畅饮的笑谈声。

木兰却来到了她少女时代的闺房。

屋里的摆设一切如往昔,角落里那台织布机仿佛在述说以往的故事。

木兰脱下战袍,换上了美丽的红装,满怀柔情地端坐在镜前,细心地梳妆打扮起来…… 梳理完毕,木兰轻移莲步,娇羞地来到堂屋。

一刹那,大伙儿都被这位妩媚的佳人惊呆了。

一位旧时的伙伴惊喜地对木兰的父亲说:“老爹,没想到您还有一位如此俊俏的闺女

”木兰的父亲爽朗地笑了,对众人道:“你们好好看看,她就是木兰呀

”“什么

”大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与他们同甘共苦十余年的花木兰竟是一个妙龄女郎

木兰见状,挥起宝剑,自如地舞起来,令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

惊叹之余,众人无不感慨:木兰

木兰啊

真乃一个盖世奇女子也

从此,木兰代父出征的故事便传为佳话,流芳百世

木兰诗 ,写一段话,描绘一下木兰回到家中的场面

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往家中赶,身边的泥土都扬了起来。

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到家。

父母们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屋外,目不转睛地盯着城门,眼巴巴地望着、望着……“爹、娘———”花木兰的父母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马上,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

花木兰的父母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又蹒跚的走过去。

花木兰将马一拉,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

娘摸摸花木兰的脸说:“兰儿,瘦了,瘦好多了,但越来越漂亮了

”“走吧,天色已经晚了,兰儿回家就好

”父亲边说边牵着马,拍拍木兰母亲的肩说道。

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美好。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

”弟弟欢呼着,紧接着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回到厨房里杀猪宰羊,忙着为姐姐煮点好吃的。

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阁门,坐在西阁床上,脱下战袍,穿上了旧时的衣裙,看着房间的旧物,她感到亲切而温馨。

坐下来,她对着镜子在额上贴上了花黄,梳理着两鬓那乌黑的头发。

“吱—”门推开了,花木兰笑吟吟地走出来:“让大家久等了。

”边说边坐了下来。

“啊

”战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目瞪口呆:“十几年的战场生活,却不知你原是女儿身

”“哈哈哈……”从花木兰家中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修辞手法属不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与艺术手法是平行,修辞手法不属于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

包含成分编辑比喻1、定义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⑴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

例如:老王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

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⑶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⑷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4、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5、构成条件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⑴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⑵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⑶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6、常用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7、举例恩重如山冷若冰霜胸有成竹呆若木鸡风烛残年挥汗如雨浩如烟海门庭若市虚怀若谷轻如鸿毛震耳欲聋声名狼藉易如反掌切肤之痛亲如手足人面兽心如虎添翼如胶似漆丧家之犬对答如流刀山火海a.明喻虚怀若谷门庭若市如火如荼如饥似渴味同嚼蜡寿比南山归心似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冷若冰霜b.暗喻车水马龙有口皆碑唇枪舌战草木皆兵冰清玉洁明珠暗投人老珠黄犬牙交错血海深仇犬马之劳c.借喻望穿秋水破镜重圆风平浪静班门弄斧铜墙铁壁豺狼当道掌上明珠画龙点睛柳暗花明夸张1.定义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⑴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⑵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⑶超前夸张。

用一件事物将来的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来形容这种事物现在的状态,或把一件事物将来的状态提到现在的状态之前的夸张手法。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雪芹《红楼梦》)3.用法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4.运用时注意问题⑴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⑵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

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⑶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

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5、举例日理万机日月如梭三头六臂怒发冲冠一日千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胆大包天寸步难行一步登天一日千里一毛不拔一尘不染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增强语势,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⒈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⒉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举例登峰造极星移斗转提纲挈领审时度势情真意切罪魁祸首丰功伟绩心灰意冷真凭实据一心一意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1] 举例地大物博感恩戴德山穷水尽谦受益,满招损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披星戴月口诛笔伐口蜜腹剑山珍海味山重水复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强烈情感。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举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

(茅盾《现代化的话》)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最后一次讲演》借喻与借代辨析第一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 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只要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旌旗” 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

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

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

“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

“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

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

“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第二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如果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

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

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

第三,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

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

借喻是以此喻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

请看下面两例。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借喻)〔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

(借代)〔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

(借喻)〔B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

(借代)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

A1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吃尽”“血肉”。

由“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是通顺的可知,“毒蛇猛兽”与“吃尽”“血肉”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

A2中客体也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应的动宾词是“榨尽”“血汗”。

由“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不通顺可知,其“毒蛇猛兽”与“榨尽”“血汗”不是一个和谐的主谓宾关系。

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和谐表明不与本体相关,是比喻;客体所在的语境主谓宾不和谐表明与本体才能相关,是借代。

第二组更明确。

“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非常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是一个整体,而在主体做主语的句子中未必是一个整体。

“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其中客体“大白熊”与后面词语不和谐,表明在客体做主语的句子中不是一个整体;只有换上本体――那个称为“大白熊”的人――与后面词语才和谐,才能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

“巾帼不让须眉”,单单用客体“巾帼”“须眉”表达为“头巾、发饰不让眉毛、胡须” 肯定不通;“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单用客体表达为“她希望长大后当社会上白衣服的天使之神”也不通。

“买一瓶洋河”“大金牙也在看《史记》”“红领巾们越干越欢”也是如此。

用这种方法来解释“杨二嫂”“圆规”那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再清楚不过的。

“圆规又讲话了”“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

”后一个“圆规”与“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极不和谐,分明是借代。

举例目不识丁披坚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来的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藤野先生》)联想也同想象. 作用:使事物生动化 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例如:河中的水流动着,城中的爱也流动着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举例风雨同舟藕断丝连立地成佛乐在其中1、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晴,内含感情的“情”。

顶针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

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举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

例如:⑴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⑵ 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

(《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⑶ 齐魏徭戍,荆韩召募。

(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⑷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 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

”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⑸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 好坏而欢欣悲伤。

”回环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例如: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举例人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 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④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⑤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苏轼《水调歌头》)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 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

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 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 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

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

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 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

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

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

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 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 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

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拈连拈连(niān lián),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顺拈”。

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

【例句】例子⑴: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例子⑵: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例子⑶: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并不聋啊

......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A.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B.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D、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拟物)E、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 (拟物)3、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4、比拟的作用①感彩鲜明;②描绘形象生动;⑧表意更加丰富。

并提并提是为了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古人又常用并提法以行文。

所谓“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

如“夫钟、蠡无一罪,身死亡”。

(《史记.韩信庐绾列传》)这句话的意思是:“夫钟无一罪,身死;夫蠡无一罪,身亡。

(出走,逃亡)”。

如果我们把这里的“死亡”当作一个词来理解就错了。

因为按之史实,自杀而死的是大夫钟,亡命逃亡的是范蠡。

了解并提式的句子一般应着重从文意方面分析句子的搭配关系。

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亭午”“夜分”是两个不并存的时间,“ 曦”“ 月”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合起来是讲不通的.这里用的是并提修辞法,应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素湍”“绿潭“也是两个不相同的地点,这里用的是并提修辞法,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后汉书。

华佗传》“耳目聪明”,它是由“耳聪”“目明”两个主谓结构组成的。

“发皇耳目”(枚乘《七发》),是由两个使动结构组成的句子,即“发耳”“皇目”,如果说“发目”还能说得通,而“皇耳”是无论如何说不通的,所以必须当作并提式看待,这个句子才能说得通。

“脭醲肥厚”(枚乘《七发》),“脭”指肥肉,“醲”指酒。

肉可以说“肥”,而不说“厚”(现代汉语可以说);酒可以说“厚”,而不说“肥”。

这个句子是并提式,应理解为“脭肥浓厚”。

错综大意有二:1.纵横交叉;错综复杂 2. 交错配合;综合也可指一种使文句错落有致的修辞手法。

1. 交错综合。

《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孔颖达疏:“错谓交错,综谓总聚,交错总聚,其阴阳之数也。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然儒生学士,咸欲错综以 三代 之礼。

礼弘致远,不应时务。

”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至若错综乖所,分布失宜,则彩绚虽多,巧妙不足者矣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益知天下事经纬错综,决非印板所能印定。

”草明《乘风破浪》三:“他不能全面地掌握头绪纷纭、关系错综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规律性。

”2. 指故意颠倒词序以避免形成对偶的一种修辞手法。

宋陈善《扪虱新话·楚词春秋罗池碑错综成文》:“《楚词》以‘日吉’对‘良辰’,以‘蕙肴蒸’对‘奠桂酒’。

沉存中 云:此是古人欲错综其语,以为矫健故耳。

”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错综成文例》:“古人之文,有错综其辞以见文法之变者。

如《论语》‘迅雷风烈’,《楚辞》‘吉日兮辰良’,《夏小正》‘剥枣栗零’皆是也。

”移用移用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把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词语移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

例 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用形容音乐的“和谐”来修饰“建筑”)


老知青

(读木兰诗,深为动心,虽不能熟背成诵,但可合书抚案复现女英雄木兰英姿,记之)

吱吱又吱吱

木兰坐织机

机止不复响

唯听女叹息

木兰何所想

木兰何所急

莫非为胭脂

莫非为新衣

女非为红妆

女非为新衣

近日军情急

大汗大扩军

军令十二册

册册有爹名

父老年迈衰

弓马力不支

乃父无大子

木兰无长兄

弟幼育和教

处处依老父

所余青壮二

皆是女儿身

君令不可违

社稷力当倾

木兰性如虎

挺身替父名

东市买鞍马

西市购鞭缨

南集选钩刀

北镇试缰蹬

朝辞故乡树

夜临黄河东

不闻父母唤乳名

但听黄河流水潺鸣鸣

旦披星月驰

暮在千里岭

不闻姐弟呼左右

但闻胡马嘶声声

刀枪耀星月

关山渡若飞

兄弟百战死

假男十年归

班师回朝堂

天子坐高垒

战功比日月

朝廷大赏封

木兰不慕膘骑校尉郎

只牵年迈父母与故乡

绵衣急还家

归心似箭簧

驰马腾尘去

不复阙楼望

故村人如沸

一如贺新郎

阿姐闻妹回

回房换新装

阿弟知姐归

撸袖含刀向猪羊

回我女儿房

换我往日裳

对镜梳云鬓

当窗插花黄

岀门访战友

一片口瞪目呆无声响

相依为命十二载

不知木兰女身着征装

添酒过三巡

木兰笑语朗

不见野兔走

白腹脊背黄

同是四肢奔

同是耳朵长

哪儿能辩雄是白

如何敢说雌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