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案

艾格尼丝格雷(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丝格雷)

艾格尼丝格雷(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丝格雷)

读艾格尼丝格雷有感200字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

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

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

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

他选择了反抗。

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

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

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

艾米莉·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

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

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

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

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

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

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

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

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

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艾格尼丝·格雷》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

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

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复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

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嚎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秘和恐怖的气氛之中。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

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

他选择了反抗。

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

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

造成这个爱情悲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

艾米莉·勃朗特刻画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慨;有惋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

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

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

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

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

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

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

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

《呼啸山庄》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

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

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简爱 呼啸山庄 艾格尼斯格雷主要内容各100字

《阿格尼斯·格雷》(AgnesGrey),安妮·勃朗特作品,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写的是家教的故事,可以说是安妮本人的一部自传。

讲述的是一个自幼受人宠爱的娇弱英国少女格雷因家道中落被迫外出,担任富商布罗姆菲尔德(Bloomfields)的家庭教师,自私的主人和调皮的学生使她尝尽人间辛酸。

最后因言词的冲突被解雇。

她后来到富绅默里(Murrays)去担任家教,教导大小姐罗莎莉。

罗莎莉一心只想当爵士夫人。

结婚后,丈夫**、酗酒,一点都不幸福。

呼啸山庄内容简介一个被人从街头捡回来的孤儿希斯克里夫,从小备受,唯独主人家的千金小姐凯瑟琳却欣赏他的身上的那份野性。

长成少年的希斯克里夫对凯瑟琳产生了强烈的爱情。

可是世俗的的等级观毁灭了他的爱。

凯瑟琳嫁给了画眉庄园的林顿。

希斯克里夫那份强烈的爱变成了对外界社会强烈的恨,并进而变成了一个残酷无情的报仇阴谋。

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最后都化成呼啸的狂风,掠过孤寂的坟头,吹过荒凉的原野……

阅读 是我们离美最近的时刻

Part 01

高学历跑去当野人?太浪费了吧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位“野人”火了。

本科就读于香港大学教育系,并拥有香港浸会大学硕士学位的莫皓光自称“野人”,他和妻子在乡下居住,过了十几年穿二手衣服、吃素、每月2000块生活费(相当于大陆4、500块)的环保生活。

家具是捡来的,他们从来不用洗发水,自己制作天然酵素……不止日常如此,就连在举办婚礼时,二人的戒指也是用草编成,进行交换仪式后,他们将草戒指埋在土里,让它们回归大自然。

|Photo by Andrik Langfield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北大学生送外卖”的见闻层出不穷,出身知名学府却甘心投身“乡野”,似乎已经成了高学历人群间一种流行的活法,面对这种另类的选择,很多人发出质疑的声音。

“上这个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读了那么好的大学,真浪费。”

“是梁静茹给你们的勇气”……

那么莫皓光这种高学历者究竟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追求高学历究竟有多必要?如何利用高学历才不算浪费?

|Photo by Jan Antonin Kolar

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人用一本极其古怪的书写下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这本书,在当时饱受诟病,在百年之后才焕发出它的光彩。

于是,在今天,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它是超前的。

Part 02

这闷骚的三姐妹,就嫁出去一个

19世纪40年代,英国出版商陆续接到了贝尔三兄弟的三份稿件,他们为这三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到惊喜,但却不知这三份稿件背后隐藏着的惊人秘密。

这三份稿件,分别是后来的《简爱》、《呼啸山庄》,还有一本是《艾格尼斯·格雷》。

很久以后,贝尔三兄弟才找到出版商透露自己的女性身份,原来贝尔三兄弟就是后来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

|勃朗特三姐妹

类似的行为其实在当时屡见不鲜,19世纪的英国,女人的职业选择无非两种,仆人,或者家庭教师。

所以固有的社会偏见,令女性在做一些不被普遍认同的职业时,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身份。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发表小说,一开始也用“BY A LADY”这样的署名避免麻烦。

小妹安妮到今天都太冷门,艾米莉至今在大众中间还是争议颇多,不过已经基本被文学评论界评为三姐妹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则一直都是公认的足够成熟的佳作。

有趣的是,在婚恋方面,夏洛蒂·勃朗特也是三人中最有“成就”的,因为三姐妹中只有她一个人嫁出去了,其余两位都在很年轻的时候病逝,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恋爱经历被记载下来。

当年胡兰成看了张爱玲的文字,写信说:

你这名字脂粉气很重,也不像笔名,我想着不知道是不是男人化名。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

|Photo by Yoann Boyer

你看,文人之间总还能通过文字来透视对方的灵魂进而产生爱情,那么纵观三姐妹的文字,便可知各位的感情状况了。

小妹安妮·勃朗特总写男人家暴、酗酒,“厌男感”估计令很多男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大姐夏洛蒂·勃朗特就讨喜多了,她笔下尽是爱与尊严,积极而正确的价值观……

而艾米莉·勃朗特则是三人中最特殊的一个,在《呼啸山庄》里面你很难感觉到作者本人的真实性格,因为里面的角色都像野兽一样疯狂,同时这部小说充斥着复仇,施虐,互相伤害的情节……尤其是前半部分,令人看了多有不适。

|《呼啸山庄》(2009)

也许正因为文字太过古怪且拒人于千里之外,从来没有人能走进艾米莉那个神秘而苍凉的内心世界。

然而情感上的孤独,换来的是艾米莉天才式的对世情的洞悉,这本书适合每一个迷茫的,走在寻找幸福生活路上的人。

Part 03

最体面的人,最自卑的灵魂

《呼啸山庄》讲了一个和艾米莉气质相符的苍凉故事:孤儿希刺克厉夫被呼啸山庄的庄主领养,并和庄主的女儿凯瑟琳·恩萧相爱了,凯瑟琳是一个野孩子,她吵吵闹闹,完全没有淑女的样子,那时候他们总是每天在清早跑到旷野,然后在那儿彼此陪伴,待上一整天。

但自从发生了一件事情,一切都改变了。

凯瑟琳意外闯入了画眉山庄,那是一个和她的呼啸山庄截然不同的地方,精致、优雅、体面。

|Photo by Patrick Fore

在那里待了几天她接受了恩萧夫人“文明”的教育,几乎变成了一个端庄的淑女。

同时她对希刺克厉夫的情感也产生了变化,她向从小照看自己的女仆倾诉:因为听到他人对希刺克厉夫的贬低,她现在感觉“嫁给希刺克厉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

却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希刺克厉夫听到了。

|《呼啸山庄》(2009)

自那之后,希刺克厉夫消失了,回来之时已是三年之后,凯瑟琳已经嫁给画眉山庄的埃德加·林惇。

希刺克厉夫带着体面的外在和一颗复仇之心归来,为了报复这一切,希刺克厉夫带着自己并不爱的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私奔。

没过多久,凯瑟琳患病而死。

凯瑟琳的死不止是肉体上的,她的灵魂也跟着死了。

婚后,她并不幸福,因为她嫁给埃德加完全违背了自我本性,这种痛苦和悔恨反噬了她,令她含恨而终。

|《呼啸山庄》(2009)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听从外界声音作出的决定,往往是一个糟糕透顶的决定。

凯瑟琳太过在意他人的价值标准以至于放弃了真爱,又屈服于社会中所传言的所谓真理,嫁给了一份体面的空壳婚姻。

由此可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学会拥有并坚守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轻易为他人左右,是每个人一生中多么重要的必修课。

莫皓光接受最高程度的文化教育,最终却选择做个野人,多么疯狂的决定!

但是这恰恰是高学历带给莫皓光的东西。

学历的确能够帮我们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好的物质生活,但远远不止这些。

获得学历的过程其实是挖掘你自己思想深度的过程,是你探索自己生命更多可能性的过程。

你所在的环境,接触的文化,接触的人,都会给你人生的广度和深度带来极大的影响。

学历给你最宝贵的财富,其实是让你拥有更多可能性和更多选择。

Part 04

我们很会考试,但是不会生活

艾米莉笔下的凯瑟琳的悲剧几乎是所有现代人的悲剧,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接受这个文明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观,那些制定社会规则的人告诉我们拥有权利、财富、地位才是高等的,我们便活在了他们的价值判断中。

现代人拼命追求表面的体面,以为那就是在追求幸福,却没有发现体面和幸福并没有直接关系。

莫皓光预见了这一点,并想避免这一点,他给孩子取名叫莫期,是因为希望他长大后不要活在别人的期望里,能拥有自己的主见,找到自己的快乐。

并且他的教育理念中最重点的是培养孩子有兼容性的价值判断:“我想父母要做的,不是要给到小孩最丰富的物质,让他在和别人比较时更有优势,而是要教育小孩如何去面对每个人的不同。”

|Photo by Ammar Rizwan

在《呼啸山庄》这本书里有两个重要的象征。

呼啸山庄代表的是我们身上原始的本性,在我们降临人世之初,就像庄园主的千金会亲近一个孤儿一样,在我们的眼中,人与人之间没有阶层的分别,我们不会因为任何外在的东西喜爱或鄙视彼此,我们无论爱的、恨的,统统是双方的灵魂。

画眉山庄代表的是一个理性却冰冷、复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爱情已经沾染了偏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外在的体面成了一个人有魅力的原因,人们喜欢的不再是人,而是他身上那些附加品:体面的外表,优渥的家世……

|《呼啸山庄》(2009)

我们和故事里的凯瑟琳一样在呼啸山庄出生,在画眉山庄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所谓的高等教育,让我们获得知识,却没有教给我们重要的价值判断。

除了对念书,考试能力的培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一种对于价值判断标准的教育,价值判断影响的不仅是我们怎么看别人,还影响着我们怎么选择自己未来的生活。

这些价值判断包括对善恶、是非、幸福与痛苦的判断……

|Photo by Benjamin Combs

记得早在几年前鲍鹏山老师有一篇演讲,这篇演讲提出,我们培养了太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太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高学历的人,近年来的确有些“令人失望”。

从前几年的医学生投毒,到女博士打人,男博士高铁霸座,前段时间又有顶尖艺术类院校出来的博士生涉嫌学术不端……

有趣的是,只要把高学历和那些不堪的行为结合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一种反差感。

因为我们似乎总是觉得,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理应具备更健全的人格,更高的素质。

但是其实所有的事情和学历高低没有关系,因为知识教育仅仅是教育极小的一部分。

|Photo by Jaron Mobley

但是这一点,人们往往总要走到某一个人生关卡前才发现,自己在学校学了那么多年所谓的知识,如今却还是迷茫而无所适从。

所以年纪大一点之后,我越来越不喜欢那些看上去特别光鲜亮丽,游走名利场的角色,而更喜欢那些在文明中浸泡多年却仍选择“野蛮”生活的人。

学历给他们的是更广阔的视野,更兼容的价值判断。

他们同样有能力去给自己那样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满足感并不来自于那份可怜的体面。

“野人”莫皓光,也许他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惨”的,但是唯有这样的人身上,偏偏才有《呼啸山庄》给我的那种感觉。

初读满目荒凉,再读却发现那一片荒原之间,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愿我们都能在呼啸山庄间,挥洒永恒纯粹的,无拘无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