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

家校共育感想100字(家校共育感想100字幼儿园)

家校共育感想100字(家校共育感想100字幼儿园)

通过朗诵诗歌,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通过朗诵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让人感受到诗歌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思维可以跳跃,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还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

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有意境,最能抒情的。

它对于语言的淬炼、运用,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能够融入国民的血液中,成为精神传统。

犹如《离骚》、《诗经》之于中国人的影响一样,《荷马史诗》对于欧洲文化的影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诗歌无疑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审美境界,深知使一个人能感受得到灵魂深处的悸动。

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透过语言,除了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共鸣。

诗能够自成一格,也能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

“诗”根源于简洁、有力地想像觉察,或与经验、想法、情绪反应作联想,将意义、意识和潜意识的表现、象征化、正式或非正式的式样、声音和韵律等以某种规则加以重组安排。

这种文学类型包含叙述性、戏剧性、讽刺性、训诫式、和个人形式。

求参加朗诵比赛作文后的感想作文。

500字~~急急急~~

参加诗歌朗诵后的感想我们学校参加了福田区诗歌朗诵队比赛,我幸运地被选中了。

令我受益的是,我提高了朗诵的水平。

比以前的表达能力好了很多,也令我提高了胆量。

散文吧原创虽说,我们训练时很辛苦,但是,我们这次诗歌朗诵拿了全福田区第一,我当然也非常开心,这也离不开刘老师的教育与教导。

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培养到我们拿到第一。

我们训练时是多么的劳累啊,从下午2点半一直练到5点。

我们也相当耐心地听着老师地指导,没有一个人嫌累,大家都齐心协力,都想拿第一,为学校争光。

当我们获奖时,我们在训练时的那种辛苦与劳累,早以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不过,老师教我们的朗读的知识我们将深深地记在脑海中,就是这种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让我们嬴了这次比赛;也是因为老师地认真指导,令我们胜利。

正如我们朗诵的诗一样,“老师啊,您是天空,天空却挂不下您伯乐的慧眼;老师啊,您是大海,大海却盛不下您慈爱的清泉。

”我们念的这首诗正好送给我们的老师。

(诗歌 shige.sanwen8)今天能获奖,全靠老师的功劳。

当时,当念到“黄埔小学”的获奖时,那种高兴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我们高呼:“黄埔小学万岁。

”等话语。

总之今天能获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想象不到的事情,无论对每个人,都受到了一定的启发,都受到了一定的帮助。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黄埔小学一定会越办越好,在理想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帮家人干活心得体会,100-200字

我喜欢妈妈的手,她有一双勤劳又美丽的手。

妈妈的手像字典。

每次我遇到字不知道偏旁时,妈妈就从我的书包里拿出字典帮我查。

妈妈的手像手机。

每一次我把语文书忘在了学校,妈妈知道了,就拿出手机来帮我找,让我跟手机上朗读几遍再背诵。

妈妈的手像摇篮。

小时候我每次哭时,妈妈就会把我抱在怀里,慢慢地摇着我,嘴巴里还唱着摇篮曲,直到我不哭了或睡着为止。

我觉得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我最亲爱的妈妈。

中国梦教育梦我的梦立德树人家校共育讲座听后有何感想

1、聆听本次讲座您有那些收获

①深入学习了党的精神,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领会中国梦的内涵;②切实体会到实现中国梦,希望在少年,重任在教育;③我们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真知、学说真话、学做真人,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您认为孩子学习,能给孩子带来哪些改变

①朗读可以使孩子们在韵律中感受国学文化,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②经典故事让孩子们通过互动学会积累应用,提升了孩子们的兴趣技能;③博采众家,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孩子的精神,挖掘自身潜能,重新认知自我,增强自信。

3、接下来,您将如何配合学校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真正的做到“家校共育”

①营造良好的,不要和孩子争吵,给孩子一席思考的空间②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兴趣开发导向③经常和孩子们交流,疏通引导孩子④鼓励互动讨论教学立德树人 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听后感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也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爱动、喜欢打闹、等等。

听了老师“立德树人 家校共育”大型教育演讲之后,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还是一位家长,都应该关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精神上的喂养,注重环境的熏陶教育。

目前儿童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儿童读物的内容令人堪忧,暴力,充斥其中,与儿童的纯净的心灵相悖,与我国宣扬的优秀传统观念相悖。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些高尚的教育,应当深入挖掘我国的经典国学,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用优秀的精神主食熏陶和影响孩子,当孩子喜欢国学和的时候,孩子就会远离低俗和肤浅了。

学习16字方针——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熟,终身受益,对我的触动很大,当老师问“是先理解再背诵,还是先背诵再理解”时,我还很坚定地认为是前者对。

经过吴老师的提点,我才意识到我错了。

其实我们是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真理的,只有我们掌握了真理,才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

我们应当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熟悉,让孩子们茁壮地成长。

在此我真诚地向老师以及为本次讲座付出努力的工作人员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真心希望这样好的经典教育方法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近行诵读经典的意义

经典诵读的 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的瑰宝,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中的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

我们日日诵读浸润,人生的启迪,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生命才能掏溶出 深度和高度,正是厚德载物的大基础。

所有的聪明智慧唯有建立在这个平台上才 能尽其用。

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

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 的体现。

学生通过学习(当然是自由的阅读,自觉的学习,主动的体验),了解 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

而经过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

我们以诵读经典为主渗透常规语文朗读,来促进现代文的学习。

这二者的相 辅相成对孩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实现了不一样的课堂与教学效果,对此,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诵读课文,记忆力明显增强 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水结晶试验表明,诵经典正是利用上 善治水的重要方法,调用能量之法,运用自己的声波音能,承载丰富美善智能量 的经典语言,文字信息,反馈给自己的体内之水,从而改善整个身心气质,达到和 谐身心、开智益慧的目的。

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在使无声的书面 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

语言正是在 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 诵读对学习力的强力影响正是建立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的, 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

具有开智的意义。

我们一年级的孩子读经典能达到倒背如流。

他们每次背诵常规语文的时候也 用背经典的方法熟读成诵,背得很快,这正是诵读经典带来的极强记忆的神力。

美国医学博士杨定一医师在台湾进行儿童读经典所经历的身心变化的科学 试验再次证明读经典的儿童其记忆力更强。

二、有助发展孩子的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 甚至熟读成诵, 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 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 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感情, 从而发展语言。

叶老说,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重视并加强经典与现代文的阅读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诵读需恭恭敬敬,一心一意,不急不徐, 字字清楚轻松愉悦。

经典,乃悠扬自得的雅正中和之音,我们每天坚持不懈,读 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定在之中,慧在之中。

现代文阅读更需声 情并貌,在读经典的影响下恭敬认真地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

熟读而后能悟,悟 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放在自家 智慧库里,随用随取。

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

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大师他们青少年学习的也是文言文,为他们深厚的 文学功底的建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我们的孩子每天读经典,耳濡目染被文化的韵味而感染,陶冶情操,丰富语 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

三、诵读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深度。

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观照教材,我们的教育便会指向人的终极关怀: 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实 现自我。

经典的核心是以德育人, 常规语文的核心也是将语文联系生活对人进行思想 教育。

其每一篇文章都往往蕴含着一个人文的思想,让我们理解课文思想更有广 度与深度。

让学生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意义是深远的,请让我们一起 与经典同行。

朗诵社的心得体会800字

告诉你们,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

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

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

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

这句让我收益非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

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

”你见过高山吧

它是那样雄伟绵延

你见过大海吧

它是那样壮丽无边

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

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

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

在这个57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徐嘉远;唱歌能手周知奕;小书法家沈楠杰;管理专家王亲云……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

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

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

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

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

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

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

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羊皮卷激励的一段话,第一句是: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求完整全段

因为如果现在有一大堆文学作品让你用一小时时间全部读完,那你选择精读肯定不对,就只能选择略读。

如果现在有一本文学作品给你读,你选择略读的话,就不能收获到知识。

所以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速读,作为一种现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

我国古代,《北齐书》曾记载王孝瑜“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看杂志,往往是“几页几页地翻”。

经科学地速读训练,其读速更大得惊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训练的速读能手长江美子,最快可达每分钟读20万字。

我国北京铁路二中程 汉杰老师,台北师专附小谭达士校长训练的学生其阅读效率也是成倍、成数倍地增长。

本模式实验表明:学生 阅读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达到1500字\\\/分。

大量经验表明,速读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样:通过训练,才能提 高;通过有效的训练,就能迅速地提高。

精读与略读历来是学问家读书的焦孟之法,从来没有哪个人一生只靠博览群书而最终学有所成的,更没有哪位大哲先贤平生只读一本书而成名成家的。

晋人陶渊明自述好读书不求甚解,可谓博览群书的典范,可是任谁都能想到他也曾有过学有专攻的少年时代;宋人赵普曾自谦说自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是一千年来没有哪个呆子真会相信他一辈子只读过论语,而且还是半部。

略读带来高效率,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我们汲取大量信息,很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

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注意学生略读速读能力的培养,因而他们的孩子思维灵活、视野开阔、知识面丰富,这一现象已经引起我国教育界的注意和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略读能力和阅读量日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儿童的阅读状况一定会得到整体改观。

而与此同时,精读却由于费时费力,越来越为人们所不取,这其实是一件很不明智的做法。

因为无数学问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精读的作用不可替代。

它不但能在最大限度上最全面地吸收书本所蕴含的信息,而且能起到锻炼思维、引人深思、启发智慧的作用,所得远甚于走马观花的略读。

目前无论家长还是老师,甚或整个社会,大都以提高学生阅读量为己任,老师教研或家长聚会听到的大都是最近孩子有读了几本小说、看了几本童话,数目越多便显得成绩越大。

这本没有错,家长老师社会重视阅读是件好事,我在《可怕的差距》一文中也曾针对加拿大小学生年平均阅读量过千万字的现状发出提高我国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量的呼吁。

然而如果片面注重略读而忽视了精读,那么就丢掉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优秀读书传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领悟和研究,更不利于学生。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就是精读的高手和忠实实践者。

一天,有位朋友去看苏东坡,发现他正在抄《汉书》。

朋友感到很不理解。

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上3遍了。

第一遍每段抄3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

”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

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它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

苏轼称它为“迂钝之法”。

然而正是这迂钝之法成就了一代大家。

苏东坡的抄书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精读。

现代著名散文家秦牧主张读书要学会“牛嚼”和“鲸吞”。

鲸吞当然无异指大量的略读,牛嚼自然是精读了。

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

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

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

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

”由此可见,略读精读的确哪个也偏废不得,只有二者结合使用才是真正的读书良法。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我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不但鼓励他们博览群书、广吸海纳,号召他们每人每年至少250万字的阅读量,更注重知道他们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精读,试验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将操作方法做一简单总结。

我一直主张每个学生甚至每个老师都要做到一年精读一本书。

通过精读一本书,不但可以学到语法修辞、写作方法,还能训练语感、积累语言,甚至能起到端正思想、优化思维、安身立命的巨大作用。

一本书成就一番事业、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故事绝非天方夜谭。

既然精读的意义这么深远,既然一年只读一本书,那么挑选什么书作为精读对象就显得至关重要。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教师引领在前、学生自由选择的办法,指导学生精心挑选所读数目,总的原则是首选古今中外各类名著,难度略高于学生水平,写作风格以明白晓畅为佳,如《上下五千年》、《二十五史故事》、《郑渊洁系列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杨红缨系列小说》、《红楼梦》等都是学生喜爱的好书。

提到精读难道就是读得慢一点,一个字一个字崩吗?当然不是的。

我说过,我们的做法是一年精读一本书,因此无论读书的时间安排还是读的具体方法我们都有特别的讲究,绝非抗日持久的磨洋工。

具体说来说,我们一般将整个读书过程分作六步,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第一步,快速浏览。

要求是以平时浏览报纸的速度快速浏览全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准查字典,不准问别人,只求流畅顺利而又认真地将全部内容读完。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周时间,结束后全班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每位同学自由说出自己对全书主要内容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这一读书方式最接近我们日常读书学习的实际做法,对提高学生语感、锻炼他们快速把握和理解海量信息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二步,逐句精读。

这一步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每次精读必须准备好笔和字典,遇到不会的字马上查出来,在书上注音释义。

读到精彩之处要用合适的符号圈画出来,并写上自己的感想。

遇到自己不明白或反对的地方,要特别做上记号,事后向别人请教或提交全班讨论。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到两个月。

精读期间每周举办一次小组内交流活动,各位同学将自己的疑惑或心得拿到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这一步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学习海量知识、挖掘文字内涵,同时起到锻炼学生总结提炼和分析感悟的能力。

第三步,放声朗读。

这一步要求学生将书的正文一字不差地放声朗读出来,要求字正腔圆,发音准确,声情并茂。

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朗诵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一步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

在此期间,每周举办一次全班范围的美文朗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并检验朗读效果。

第四步,全书抄写。

指导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流畅的字体、最准确地将全书一字不差抄写下来。

要求每次看书至少要在心里记忆半句,然后一气呵成,坚决杜绝学生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的现象发生。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

每三天教师收缴一次,进行全班书法之星、快笔之星的评比。

第五步,精彩段落背诵。

这一步的做法和意义不言自明,在此不再赘述。

这一过程我们一般在一个月时间完成。

第六步,升华提高,其目的是锻炼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针对所读书籍至少写出10篇以上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对主人公性格为人的理解,可以是对写作方法的感悟,可以是对疑难问题的研究,还可以是对其中精彩段落的分析等等。

这一步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事实证明,在鼓励学生广泛略读的同时,激励学生进行有步骤有目的的精读,对学生语感、思维、口头表达、学习习惯、生活态度、性格气质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只要教师认真引导、步步抓实,其效果非泛泛而读所能比拟。

望采纳谢谢

如何破解“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难题?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个人认为‘双减’政策下时间应该花在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上面。而更基础,具有基石性的素养就是阅读素养。阅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是从小学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朗读,则是培养孩子阅读素养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晨诵暮读·小学语文分级朗读》(共12册),正是一套专注分级朗读,致力于用朗读带动阅读的精品丛书。

解决“读什么”的难题

《晨诵暮读·小学语文分级朗读》由30余位名师精心编创,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王崧舟老师担任主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著名朗诵艺术家雅坤与全国“教师好声音”比赛特等奖得主柏玉萍担任副主编。更有30多位高级语文教师倾情参与,内容丰富,编排科学,注重细节。

在一二年级上下册读本中,采取了全册注音的方式,以对话的形式配有精炼有趣的朗读指导,帮助孩子逐字拼写朗读,实现自主阅读。三年级及以上,则采取部分注音的方式,另增加了导读与助读部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根据孩子成长规律,《晨诵暮读·小学语文分级朗读》在每册内容选篇上实现了不同难度、不同重点的分级。

解决“不会读”的难题

央广名家配套音频,王崧舟老师在谈及该“怎么读”的问题时,推荐了“三级朗读法”。第一级是“听我读”,第二级是“一起读”,第三级是“听儿童读”,逐级递增。“听我读”作为朗读的开端,需要对孩子起到引导与启发作用。《晨诵暮读·小学语文分级朗读》所配套的音频,恰好满足了家长和孩子对领读的需求。

学习字正腔圆的标准发音,将孩子带入到朗读情境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爱上阅读。孩子掌握标准发音后,再来让孩子捧着书本自由练习,或者亲子共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决“无兴趣”的难题

《晨诵暮读·小学语文分级朗读》的书中,漂亮的彩色插画,童真有趣的画风给朗读带来了不少欢乐。图文并茂,在小学阶段的朗读中,图片及色彩是十分吸引孩子的因素。排版舒朗,设计精良,字号、行间距符合《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经典印刷纸张,不反光,进一步保护孩子视力。

此外,书中的每一篇均配有助读与导读部分,从情感、基调、断句、停连、字词读音等多方面指导孩子理解文意,规范发音,抒感,让孩子掌握朗读要点,能够自然、流利地朗读。

作者:张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