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傅雷家书第一封信原文(傅雷家书第二封信原文)

傅雷家书第一封信原文(傅雷家书第二封信原文)

傅聪给父亲傅雷写的第一封知信讲的是他现在正处于迷茫困境之中,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傅雷回了第一封家书,安慰他,教他如何走出困境;而给傅雷的第道二封信则是说他现在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感谢父亲的教导,版于是傅雷回了第二封家书,提醒他不要骄傲自负,告诫他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被名权利冲昏了头脑。

大致就是这样的。

从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中选择一封,一傅聪的身份给父母回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从我离开家起,我一直期待着您的来信.然而今天,我收到的信封里,并不仅是一封书信,而是我一直期待的您对我的爱的絮语.

昨天夜里上床后,我很快进入了梦乡.然而,我却是晕晕忽忽地在半醒半梦见度过了一夜.我不停地听到了妈妈轻声的啜泣,和柔和的呼唤.像童年的回忆一样.\"阿聪,阿聪\"的呼唤声像水一样,浸湿了我那像纸一样的梦境.有几次,我都感到眼眶热热的,不知道是在梦中的泪水,还是真实的眼泪.

从前几天离家后,我想着您当时送我的情景,不由又回忆到您日日渐增的白发,心里不免有一丝心酸与愧疚.想起我曾对您严厉管教的买员,真实不应该.此时此刻的我好想再见您和妈妈一面,好想好想再一次拥抱您,我曾经避雨的港湾.傅聪

给傅聪的一封信傅雷先生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恩,是正直 清廉的父亲

傅雷家书第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跪求!

第1封信:父亲在儿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开导他,让他坚强,教儿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第2封信:父亲在儿子取得成功的时候,教育儿子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作品简介: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

人民教育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收录2则“1954年10月2日”“1955年1月26日”2则。

作品简介:傅雷,字怒安,号怒庵,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

给傅聪的一封信 傅雷

快乐是因为傅聪长大了,有出息了。

父母感到欣慰,所以快乐。

惆怅是因为十分想念孩子,所以很伤感。

另一方面,母亲看儿子长大,有想起他小时候,总算把儿子拉扯大了。

所以悲喜交集。

写给傅雷的一封信

给傅雷的一封信

读《傅雷家书》有感

敬爱的傅雷先生:

您好,虽然我知道您一定收不到这封信,但还是忍不住在这儿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在你的家书中,我看到了您作为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看到了您作为一个丈夫的无微不至,始终如一,也看到了您那“可贵的理智之光”和刚直不阿的品格,以及在文学艺术天地中对人生对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

您身在中国,心系远方爱子,您的第一封家书与最后一封家书前后相隔八年之久,您对傅聪的殷殷关切,舐犊情深,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您的好多家书都是在于傅聪谈论音乐钢琴,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侯学琴的感受。

记得那时的我天天要练4,5个小时,每天被母亲逼着坐在琴边,看到别人在玩儿,我练得心神不定,便免不了要受一顿训,常常边哭边揉眼看谱子,手指弹得通红,手背被打得通红。

我嚷着告诉母亲我恨弹琴,可是,她永远不理会我。

呵,倒奇怪了,几年下来,我也习惯了,喜欢上了钢琴。

渐渐地长大了,自己也从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便渐渐地明白了母亲那时的苦心。

我想,傅聪能有现在的成就,您一定花了无数的心血吧

您给予他的帮助与支持一定是无价之宝。

记得您有一封家书是这么说的:“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这是做人的基本风格,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您的话是如此的宝贵与真诚,让我也是收益菲浅,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我的眼前也浮现出了这样一幅场景。

那时已经将近晚上十二点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听到楼下有自来水的声音。

我便下楼去看,居然发现妈妈在那儿洗红枣,洗得专心致志,一个一个地仔细地挑拣着,洗刷着,居然没注意到我走到了她身后。

那一刻,我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原来我每天早上喝的红枣汤是妈妈这样熬出来的。

怪不得我从来没吃到过一个变质的红枣,个个都香甜无比,每次当我垮妈妈红枣买的好时,她总是微微一笑。

那是欣慰的笑容,蕴涵着无限的深意。

母亲一直对我无私地奉献着,她用行动表达了对我深深的爱与关怀。

这正如您所说的“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您的每一篇家书都令人回味,就先说这么多吧

敬佩您的读者

2006-3-5

这样可以么

在1958年9月18日的书信中傅雷提醒傅聪几件要紧的事是什么

傅聪给父亲傅雷写的第一封信讲的是他现在正处于迷茫困境之中,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傅雷回了第一封家书,安慰他,教他如何走出困境;而给傅雷的第二封信则是说他现在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感谢父亲的教导,于是傅雷回了第二封家书,提醒他不要骄傲自负,告诫他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被名利冲昏了头脑。

大致就是这样的。

给傅聪的一封信 原文

原文:

亲爱的孩子:

你好

8月20日报告的喜讯使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

你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踏上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负起新的责任来,我们要祝贺你,祝福你,鼓励你。

希望你拿出像对待音乐艺术一样的毅力、信心、虔诚,来学习人生艺术中最高深的一课。

但愿你将来在这一门艺术中得到像你在音乐艺术中一样的成功

发生什么疑难或苦闷,随时向一两个正直而有经验的中、老年人讨教,(你在伦敦已有1年8个月,也该有这样的老成的朋友吧

深思熟虑,然后决定,切勿单凭一时冲动: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我们也就放心了。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

事情总有正反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

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

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

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

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

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

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

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

做艺术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难;你要不预先明白这一点,即使你知道“责人太严,责己太宽”,也不容易学会明哲、体贴、容忍。

只要能代你解决生活琐事,同时对你的事业感到兴趣就行,对学问的钻研等等暂时不必期望过奢,还得看你们婚后的生活如何。

眼前双方先学习相互的尊重、谅解、宽容。

对方把你作为她整个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

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提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

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两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

像雅格丽纳那样只知道Love,Love,Love!的人只是童话中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会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

这样狭窄的天地哪象一个天地

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

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

为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

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

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

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位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

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领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痛苦。

你是以艺术为生命的人,也是把真理、正义、人格等等看做高于一切的人,也是以工作为乐生的人;我用不着唠叨,想你早已把这些信念表白过,而且竭力灌输给对方的了。

我只想提醒你两点:第一,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7613137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

二,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的时候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

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可以减轻几分;你受过的痛苦不再施之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

总的来说,尽管指点别人,可不要给人“好为人师”的感觉。

奥诺丽纳(你还记得巴尔扎克那个中篇吗

的不幸一大半是咎由自取,一小部分也因为丈夫教育她的态度伤了她的自尊心。

凡是童年不快乐的人都特别脆弱(也有训练得格外坚强的,但只是少数),特别敏感,你回想一下自己,就会知道对付你的恋人要如何delicate,如何discreet了。

我相信你对爱情问题看得比以前更郑重更严肃了;就在这考验时期,希望你用更加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尤其要对婚后的责任先培养一种忠诚、庄严、虔敬的心情

祝你学习进步

《给傅聪一封信》:作者傅雷傅聪的父亲),文章讲述的就是父亲傅雷和儿子傅聪通信中的话语,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读出父亲非常的爱孩子,也从而体现出父子情深,两人之间的亲情就和普通朋友之间友情一样的亲密,这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父子之情。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汉族,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现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人,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傅雷家书》片段写作:以傅聪的名义写给傅雷一封信 150字左右。

http:\/\/zhidao.baidu\/link?url=fc3A_JxCqXVA1hLw0BQkpZFRGJgtmIBElRSgObpAvn0IBvLe9_NOt8k32oBnRF6ftrbiwndUj9dcMNXFOa5IrK

为什么傅雷后来写给傅聪的信少了?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

1966年,傅雷夫妇含冤与世诀别,家产尽数被抄。

傅聪身在国外,留存了父母写给他的信,他的回信则在“”中遗失了。

直到十几年后的一天,上海音乐学院通知作家叶永烈,他们在一间装扫帚等杂物的小屋里发现了傅雷的遗物,包括照片和文件,里面竟有遗失多年的傅聪回信。

所以傅雷给傅聪的信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