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案

小班春分节气教案(幼儿园小班春分节气教案)

小班春分节气教案(幼儿园小班春分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歌详细内容和数九那顺口溜

1、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解析: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

从春分起十二个中气分别是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

2、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冻河开,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解析:

1、一九二九不出手:一九二九冬至后天气比较冷,手放在外面会太冷,难以承受,甚至会产生冻伤,所以忍不住在口袋里,这是\"不出手。

2、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河里有厚厚、坚固的冰,行人可以安然无恙地在河上行走。

3、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在最寒冷的时候,当五九六九天气开始逐渐升温,柳枝种植的河流开始发芽,一切逐渐恢复,以消除冬季的抑郁症,人们不禁看到柳树。

4、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七九当冰雪开始融化,冻结的河流将慢慢解冻,并听到水的杂音,到八九温暖的天气,燕子将从南方飞回筑巢,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和无休止的循环。

5、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天气转暖,渐渐有了春水,天气一直比较暖和,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到处都是牛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而且还预示着一个新的希望和一个新的开始。

扩展资料:

在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古人划分四季的方法,立,开始。

即春、夏、秋、冬开始的意思。

立春的日期为每年公历2月4日前后;立夏为每年公历5月6日前后;立秋为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立冬为每年公历11月7日前后。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

这两天昼夜时长相等,同时,春分和秋分又把春天和秋天分成两段。

春分为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秋分为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

夏至、冬至:是指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已经来到。

又因夏至日的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因此古人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夏至为每年公历6月22日前后;冬至为每年公历12月22日前后。

雨水:指干旱期已经过去,降雨开始逐渐增多。

雨水为每年公历2月19日前后。

惊蛰:动物冬眠叫入蛰,复苏后叫惊蛰,古人认为,是春天的雷声惊醒了冬眠的动物,故曰惊蛰。

惊蛰为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

清明:是指天气清明洁净,草木返青,春回大地的时令。

清明的日期为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

谷雨:古人言,“雨生百谷之意”。

此时雨水明显增多,促使谷物茁壮成长。

谷雨的日期为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

小满:指夏季的农作物开始结穗,但颗粒尚未饱满,正在成熟期。

小满为每年公历5月21日前后。

芒种:指有芒的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

小暑、大暑:都是表示炎热的意思。

小暑是刚开始热的时候;大暑是最热的时候。

小暑为每年公历7月7日前后;大暑为每年公历7月23日前后。

处暑:指天气转凉,炎热的夏季已经结束、隐藏起来。

处暑为每年公历8月23日前后。

白露、寒露:气温降低,夜间的雾气已经可以凝结成白色、晶莹的露珠了。

白露为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寒露为每年公历10月8日前后。

霜降:天气越来越冷了,水汽凝结成了颗粒状的白霜。

霜降为每年公历10月23日前后。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开始下雪,小雪、大雪表示落雪的程度。

天气越冷雪就越大。

小雪为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大雪为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

小寒、大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小寒指寒冷初期;大寒指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小寒为每年公历1月6日前后;大寒为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冬至是怎么来的

全国各地数九歌有什么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歌

根据二十四节气歌,说说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里面它反应的是气候的变化,物候的变化,同时把农事的活动也包含进去了。

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所以一直在我们国家传统农业当中,农事活动基本上是按照二十四节气要求、它的含义、变化进行指导生产的。

二十四节气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北方数九节气歌怎么计算

数九节气歌的\"九九\",具体来说就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

第一个九天叫“一九”…最后一个九天称“九九”,一共81天。

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古人凭着长期的经验,通过冬末、初春的物侯现象,让人们直观而生动地知道寒暖变化的趋势。

数到第九个九天,冬天走了,春天也就来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

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

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北方数九节气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幼儿园中班二十四节气春分教案

词句训练:意在巩固积累词语。

写字训练:在田字格里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既要正确又要匀称。

读背训练:熟读巧记《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言语交际训练:礼貌待客。

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和提示,把一段话补充完整。

教学要求】

1 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

会写一封简短的信。

2 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

3 熟记成语,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4、会文明礼貌的接待客人。

教学重难点】

1、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 她 他”。

会写一封简短的信

2、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各自读迈克的自我介绍

(2)同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动手帮他填写

(4)写一封回信

3、练习

(1)动手写一封简短的信

(2)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指导

二、教学第四题

(一)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义正辞严:道理正当,言辞严正。

大义凛然:形容坚持主义,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二)《二十四节气歌》

1、审题

2、指导

⑴自由读

⑵指名读

⑶教师范读

⑷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内容

3、练习

⑴自由读

⑵小组读

⑶练习背诵

4、反馈

⑴检查朗读

⑵指名背诵

24节气歌中的第一个节气是什么

24节气歌中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

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315度,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古时人们以立春为春节,在这一天举行迎春大典。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

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江淮地区盛行的主要天气。

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

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节气也是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

因此,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

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

立春节气要预防寒潮低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工作的影响,农村要抓紧对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中耕松土,追施返青肥,防冻保苗。

24节气的谚语

关于二十四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这都是经过数代耕作总结出来的农事安排的智慧,比如: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知了叫、割早稻、知了飞、堆草堆;山黄石头黑、套犁种早麦;小满前后、安瓜点豆;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雷打秋,冬半收;二八乱穿衣,春天后母面;正月冻死龟,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人,四月寒死新妇;清明谷雨寒死虎母,寒露麦,霜降豆;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雨水潺潺,米要割到无处置;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寒露霜降,胡豆麦子在坡上;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阴,花倒春;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还有各地方都有一些谚语,比如四川地区传唱的《节气百子歌》,则将四川的民间风俗和节气相结合,以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360度即0度)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两个节气点之间,相隔日数为15天多一点,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科学地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包括寒来暑往等季节变化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规律,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发生时刻。

对于以农耕为依赖的古老中国而言,农人对气象气候的准确把握有多少,意味着来年的收成能有多少,二十四节气便为农人预判、把握气象气候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其实践价值不言而喻。

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

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吃羊肉等习俗。

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凤凰网-“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小班二十四节气,立夏教案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九、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春天的聚会反思

春回大地教学反思《识字一》是由八个四字词语组成的小韵文。

晨读时带学生反复读,读熟练。

第一节课开始学习。

早已把韵文抄到黑板上。

师读:春回大地。

讲解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天过去,春天来到人间。

想一想我们怎么欢迎春天的到来

做个动作—拥抱春天。

对照黑板:万物复苏。

想一想:春天来了,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光,哪些景物在冬天的沉睡中醒来了

小手如林中,稚嫩的声音如春天的召唤:青蛙醒来了…松鼠醒来了…柳树醒来了…小草醒来了…花儿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这就叫万物复苏。

读: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景物

听到了什么声音

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描绘起来:绿的叶,红的花,各色各样的形态,鸟儿聚拢来赶一场春天的聚会,音乐奏鸣,声色俱备。

读出形象、读出颜色、读出味道。

带学生一起去山谷听听。

闭上眼睛,太阳暖融融的,冰雪伸个懒腰—“喀嚓”。

什么声音

冰雪化了变成了什么

是泉水在唱歌—丁冬,丁冬。

谁来唱一唱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声音如泉水浅吟低唱。

读最后一行: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闻闻、摸摸、听听。

一首韵文就在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中结束了。

上完本课反思课堂,感觉自己努力践行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一条应该始终坚持的语文之路。

只是课堂上的教学之道的简单恰恰需要老师的丰厚做铺垫。

反思二:《春回大地》是鲁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下册《识字1》的第一篇看图学词学句。

8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和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总写春天给人的感受,“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则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具体描绘出春天的美丽。

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

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赏心悦目的。

在教学这一课中有这样几点收获:一、抓好预习,学词学句 刚一开学,学生们都非常激动,特别是刚发下来新书,他们都非常喜欢看。

所以,在一开学我就抓住学生的预习,让学生根据拼音,自读自悟,自己给课后生字加拼音,自己读词语认词语。

实践证明,学习效果还不错,有了良好的预习铺垫,学生学起来还是比较轻松,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二、充分利用插图,理解词义,感受春天的美丽 词语读完了,我又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他们找到了两只张着小嘴的黄莺,还有忽闪着翅膀的小燕子。

我问:图上的这些鸟儿可以用什么词语描述呢

莺歌燕舞。

我又问:莺歌燕舞是什么意思呀

黄莺在唱歌,小燕子在跳舞。

学生很快通过看图弄懂了词义。

接下来,他们又找到了小河,看到了:冰雪融化,似乎听到了泉水叮咚地唱着歌。

在河岸边,他们又看到了绿绿的柳树,红红的花朵,这又理解了-柳绿花红。

就这样,孩子们在插图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感受到了词语的美丽。

中班自然教案二十四节气寒露

“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今日4时33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迎来寒露节气

自此,露抄气重而稠,白日渐渐变得幽晦,天寒夜长,风气袭萧索,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

我国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知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道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幼儿园小班教案 二十四节气(白露)怎么上课

你去桃李天下看看有没有相关课件,里面很多幼儿园课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