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摘抄

端午节的故事50字(端午节的故事50字简单)

买粽子了吗。

佳节来临,今年的端午节带着连放三天假期的礼物,满怀兴奋的向我们走来。

很多人都说这几年的每一次过节,没有了以前的烟火气,无论什么节日。

好像都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味道。

本文顺便说一说烟火气,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感到没有以前的烟火气呢?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鸭蛋你也买了吗?

端午历史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俗大节,最初是古代百越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上古时代就有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习俗。

而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有关端午的历史就是这些了,不过没有写之前我还不知道端午还有初五的意思。可能我之前没有注意过。

别忘记我的祝福

历史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挂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传说可以驱邪除菌,带来好运。(其实日常生活中艾叶也有较大的作用)

佩戴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一般有避邪避瘟之意,还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含有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制作成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夺目。佩香囊,聚香凝神、避邪驱瘟、襟头点缀。

喝雄黄酒

雄黄酒需在太阳下晒,有的从五月初一晒到初五。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画额头

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亦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

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各地特色粽子一览无遗。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各具特色的粽子。

那你今天吃粽子了吗?

现存已少见习俗

以下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见识和观点,如有出入,还请谅解

我是一名00后,大概只能从我这个年龄,稍微讲一下。

我记得应该是有吃鸭蛋这个项目的,不过最近几年也很难吃到那种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总是喜欢把那个流出来的油,搞到脸上画圈,我们画完圈还会比谁画的圆,那个时候是真的觉得很好玩,其实这个有点像用雄黄酒画王,不过用的东西不太一样罢了。

还有那个绑红绳的东西,小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就觉得小女孩才带这些东西,我一个虎虎生风的男子汉,还能带这种东西?早上起来给带上,估计上午吃过饭就不知道给扔到哪里去。而且还要手腕和脚上都要绑上,拆的时候,麻烦的很。现在,也没人催促我绑红绳,但又却觉得小时候绑上它,好像也没有什么,可能还多一丝女孩的影子,其实也挺棒哈。不过我却不知道绑这个红绳的习俗由来是什么?求科普

再说说赛龙舟,说真的这个项目,我除了在电视上见过,好像就没有了。希望有机会可以在现场看一下,话说回来,这几年关于赛龙舟这种项目。电视上也出现的不多,不过可能是我很少看电视的原因。我对于这个的印象确确实实只停留在大概零几年的电视上,而我在上初中以后,就很少看到。不知道各位看官的家乡,还会不会举行这种项目,如果还有的话。拍个视频,私信发我或者朋友圈什么的传播一下,总归是能看到的好,要不然等几年我可能都会真的忘记。

对了忘记总重要的了,香囊。这个倒是没有少见,不过和小时候比起来,确实是戴的人 少了很多。具体原因也不是太清楚是为什么,不过说起来香囊好像在近几年来的日常生 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了。就是用处不太一样。可能更多的是用来去异味。咱也不知 道这个东西去味好不好用,反正挺多人用的。

明朝端午浴芳兰

烟火气的那些事

写到这里,我花了大概三天时间。不说这个,我们接着聊一聊烟火气。烟火气,可能在我看来就是热热闹闹过节,邻里和睦,平时没事拉拉家常。虽然背后讨论别人不太好,但偶尔可以知道谁家的孩子最调皮捣蛋,那也是极好的。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傍晚,太阳即将落下山时,你从家里端着做好的饭,眼睛从出门那一刻开始便不断在寻觅着人群扎堆的地方。你寻找到了目标,走过去,自然而然的大家看到你时,会问:”妮,你今黑吃了啥啊“你一如既往的回答道”面条“。大家调侃着说笑着,你也不时的附和着,其乐融融,岂不快哉!

可能有人不太喜欢这种平静祥和的生活,可这在我看来,就是最具有烟火气的瞬间。

这种生活日常从原来小时候的农村城市都有,逐渐变成了农村中独有的一种特色。也会有城市中再小些年纪的孩子,不太清楚每天小区楼下这些人聚到一起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们看起来很快乐,很享受这种生活。便会向父母问,但父母也不曾参加这种前段时间中被知乎大众疯狂攻击的世俗活动。也便不知如何向孩子解释,逐渐下来,大家都越来越闭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好像通过互联网,便可万事大吉。可在从前,这种活动就是大家用来交流信息的活动。也是忙碌一天后仅有的娱乐时间。

互联网逐渐吞噬着生活中,那些剩余不多的时间。而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从前的日子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总是有人叫嚣着说,如果不是互联网,怎么会有如今这么便捷的生活,可它只一种工具,它的情感也是通过你屏幕对面的人表达出来的啊。而它的本身,也是为方便我们的生活而不断升级,而研究的。它从来都不是你用来减少实际生活中时间的借口。为什么你总是用着它的方便而忘记它是为了什么目的而产生的呢?

你在互联网中学习,省下的时间你用来干什么了呢?是打游戏,还是永无止境的抖音呢?方便生活而带来一些改变,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改变不应是从头到脚的,改头换面的,而是与过去的一种平衡和选择。

我换种说法,我们因为视频连线的产生,有多少次无形之中,一次又一次减少回家的次数,而你也总是一边又一边的安慰着自己,没事,视频就行了。你又有多少次因为QQ,微信的产生。没有勇气站到心爱的人面前,说一声,我爱你呢?你还有多少次因为微博,知乎等网站的诞生,无所顾忌的,近乎疯狂的攻击着,那些与你素未平生的陌生人呢?而你又在思考什么,才会让你选择这么做呢?

烟火气,从来都不难找到,而难的却是我们怎么融入与享受烟火气,而不是有着反感等情绪,还一边沉浸其中。那可能才是最难受的生活状态。

在我看来,如果想要回到从前的烟火气的氛围。可能我们要重新学会如何应用互联网。我们现在这种状态不叫使用,而叫做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