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xia

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知乎)

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胡适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知乎)

胡适,为什么说:“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是“国家民族之罪人”。

胡适曾指出:中国形成一个领袖不容易,如果蒋中正出现不幸,中国将倒退20年,并明确定性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是“国家民族之罪人”。

胡适曾经说:“没有西安事变,很快就可以消灭了…西安事变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评价

胡适的文学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有着开创性的作用。

关于文学内容、社会作用的重视与提倡,所持的“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对控制当时文坛的陈腐的封建旧文学,形成了很大冲击。

特别是白话文学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了语言的现代化变迁。

但主张多为形式上的点滴改良,且有较大的妥协性。

②陈独秀的文学主张从彻底的反封建的主义立场出发,不仅反对旧文学的语言形式,更反对旧文学的思想内容,从而鲜明地举起了文学革命大旗。

主张文学革命的态度较之胡适,也要坚决和激进的多。

但在否定了封建旧文学后,建立什么样的新文学,回答却欠具体。

从西方汲取来的文学观念,本身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混乱。

简单答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同样是的左膀右臂,何应钦和陈诚有什么区别

何应钦经济方面不如陈诚,但很有政治敏锐,工作勤勉,待人随和,有标准军人风范。

陈诚是有勇有谋的一个军人,陈诚在大陆情势逆转的关键时刻,整编来台部队、改革币制、稳定金融、推行土地改革、规画地方自治;是蒋中正以外的第二号人物,对台湾社会与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

陈诚对知识界人物颇为礼遇,向与胡适、蒋梦麟、梅贻琦、傅斯年、王世杰友善,并敢于重用不亲近蒋中正或蒋不喜欢的人物。

何应钦简介: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陈诚简介:陈诚,字辞修,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人,中华陆军一级上将。

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华行政院长,中华副总统等职。

如何评价这个人物

对中华民族的七大贡献

1,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

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

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

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毛 泽 东,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承继的\"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

毛、周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

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 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

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 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

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

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李 登 辉以及其他派系所不愿面对的史实。

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

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法币制度是中 日战 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3,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

尤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 日 战 争 爆发以后,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学校和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帮助面临日 寇侵 略城市的学校南迁。

在日寇轰炸重庆时,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学师生。

早年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 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

4,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 央政 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

当时的东北内外 蒙古新疆西藏,均有外国背景。

加强对蒙古西藏地方的治理,国 民政 府于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务。

1938年9月24日,颁布喇\/嘛转世办法计13条,明确规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木尊丹\/巴呼图\/克图暨各处向来转世之呼图\/克图、诺\/门汗、班\/第达等圆寂后,应报由该管地方最高 行 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备案;转世灵\/童访获后,报由该管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转报蒙藏委员会查核分别掣签等等。

1928年国民政府把四川的西部和西藏东面的康部,建立为一新省,名西康省。

1928年9月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决议,9月17日发布命令,将宁夏、青海分别建为行省。

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以西宁为省会。

其中尤以青海建省意义最大,向南配合西康省影响西藏局势,向西可前进新疆。

苏德战争爆发后,派军入疆,架空盛世才,新疆终于重回中国怀抱。

5,以中华民族领 袖的身份领导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并派四十余万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为缅甸独 立解 放及世界反法 西 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 日 争我就不多说了,曾对向他传达与日和谈的孔祥熙这样批示:说以后如果再有人利用“汪 逆 伪组织”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怎么办

前面五个字,以汉 奸论罪。

下面还有更厉害的三个字,杀无赦!毛 泽 东在1938年的CPC六 届 六 中全会上有个讲话,毛说:“假如没有国 民 党政策的转变,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他说,蒋是“民族领袖”,“最高统帅”,说前后有两个伟大的领袖,第一个是,第二个呢

就是。

只是后来国共斗争,这些就没人提了。

本人在此再次重申,领导的国民政府军才是抗战的主要力量,牵制日军70%的兵力,消灭了大量的日军。

这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出兵缅甸,在维护中国利益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为我国在二战后的大国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废除了晚清所签署的一系列的不 平 等条 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 西 斯四大领袖国之一,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中国成了五常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

开罗宣言这一收回主权和领土的协议就是政府在国际社会极力斡旋的成果。

7,一生都坚定地维护中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后来虽然是退守台湾,但他始终把台湾当成中国的一部分,尽管要把台湾作为大陆的基地,但与李 登 辉、陈 水 扁卖 国 贼,欺宗忘祖之流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越南印度侵害中国主权时,还拍岸而起,大喝一声:“娘希匹,大陆不出兵我出兵”,可见他骨子里的爱国主义。

也正是由于的坚定的认为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整体,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台湾更好的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长久以来都未改变对自身是中国一部分的认识。

这样也利于今后祖国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

坏处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这里简单提下

1.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使得中国沦丧大量国土

2.杀害人士

3.任人为亲,导致国家败坏

4.准许英美舰队在中国江河上游弋

5.挑起二次国共内战(这可以说是最受诟病的)

6.虽然不是他的错,但是富四大家族而贫天下也和他有关.(参考蒋经国上海打老虎一事)

7.军事才能弱,但是却喜欢指手画脚.

大概也就这么多吧

毁誉参半的人物.

如何评价这个人物

还原一个真实的(上)

注:1937年的今天,爆发了七七芦沟桥事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

立宪无能,不在其位,不能象那时的热血英雄一样为国尽忠,唯有追思先辈热血英雄的足迹,献上一束诚敬的鲜花而已

我们的教科书都称消极抗日,与历史真实相距过远

早在留学日本时就对日本国民性有认识,认为中日必战。

一次日本教官在上生物课,指着桌上的一块泥说里面有3万万寄生虫就象中国人一样多,当时激怒了正年轻气盛的老蒋,蒋随即走上讲台将那块泥分成若干,并只着最小一块说,这里面的寄生虫就象日本人一多…留学日本22岁时所做一首诗表达了他当时的雄心壮志:“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曾在日记中表示他不喜欢政治,他写道:“政治使人过狗一般的生活…道德何在

友谊何在

但他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不得不参与政治,并成为高手。

1927年秋,赴日时曾回答记者说,他最佩服的历史人物是岳飞、文天祥,最崇拜的伟大人物是。

上台就已经着手准备对日战争。

西方评价是远东地区骨头最硬的领导人。

其实,早在“九一八”发生不久,就在1931年10月7日的日记中这样写:“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与夫国家人格之存亡也。

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

默察熟虑,无可恃也。

而余所恃者在我一己之良心与人格,以及革命精神与主义而已。

是故余志已决,如果倭寇逼我政府至于绝境,迫我民族至无独立生存之余地,则成败利钝自不暇顾,只有挺然奋起,与之决一死战,恃我一己之牺牲,以表示我国家之人格,以发扬民族之精神。

抗战之前这段日记自然是不可能公布的,世人包括身边接近的人都无法洞察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从他的日记看来,之所以忍辱负重,不抵抗,完全是出于现实的考虑,他深知仓促应战,只有自取败亡。

其内心的痛苦在日记中多有流露,在他授意把兄弟王郛签定屈辱的《塘沽协议》后,1933年6月3日曾在日记中表明心迹:“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屈。

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但求于中国有益,于心无愧而已。

不过,客观而言这个协议确实将日本全面侵华的计划延缓、推迟了四年,为中国赢得了一定的准备时间。

在当时背景下,包括胡适在内的许多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也是赞成委曲求全、争取时间的。

当时“深知两方的实力,如即此仓卒应战,只有自取败亡。

因此蒋的策略是,尽量避免全面抗日的爆发,以争取时间组建更多师团,建造兵工企业,构筑能够对日作战的国家能力。

1934年,就把为抗日而建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直属蒋直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在湖南、四川、湖北等大后方创建军工厂和重工业。

西安事变时落到张学良手里的日记中对这些国防设计有详细描述。

陈诚是西安事变当事人,随蒋同时被张扣留。

陈诚曾说过,张学良在扣下的蒋先生的日记,蒋在日记中表达了与日本势不两立的决心,并有一个长期计划-准备通过德国的易货贸易,德当时急需我国的钨矿,装备80个德械师,一旦时机成熟,发兵收复东北!张学良看到蒋先生是主张坚决抗战到底的,张非常后悔大感愧疚,因此有负荆请罪之举…并主动提出护送蒋先生走。

西安事变后对元老张钫说:“安内才能攘外,他们不明白我的意思,而出此下策。

我的日记里有计划,风声透漏出去,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就要升级了。

你看目下这个烂摊子,怎样对外

张杨掀起这样的风波,真是坏了我的大事!日本对华侵略蓄谋已久,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早晚总是要爆发的。

对此蒋之所以一再试图拖延全面战争爆发的时间,就是希望能准备得充分一些。

1936年9月26日他日记中说:“三年之内,倭寇不能灭亡中国,则我何患其强迫,但此时尚不可不隐忍耳。

这一点他在三年前,即1933年7月14日的日记中说得更明白:“以和日掩护外交,以交通掩护军事,以实业掩护经济,以教育掩护国防,韬光养晦乃为国家唯一自处之道乎。

实际上,在1937年前的5年间,抗战准备的成效确实也是显著的,比如:

1、任用德国顾问,修订公布了陆军典范令;2、任用俞大维,将步兵兵器标准化;3、设立军用化学工厂,使最基本的军械能自足;4、空军扩充到飞机600架(尽管能实际对日作战的只有220架);5、在各省督促修建公路,完成了浙赣、粤汉铁路;6、币制改革,法币用纸,白银公有;7、公布兵役法,开始征兵;8、派宋子文、孔祥熙、蒋廷黻等分头游说美、英、苏等大国,争取外交主动,等等。

蒋氏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廿九日日记云:“若为对倭计,以剿匪为掩护抗日之原则言之,避免内战,使倭无隙可乘,并可得众同情,乃仍以亲剿川黔残匪以为经营西南根据地之张本,亦未始非策也

蒋氏企图在追剿红军的掩护下大力建设西南,以之作为日后抗战的根据地。

早在三十年代初就一再指示参谋本部次长贺耀祖加快国防建设,至全面抗战爆发前的一九三七年二月,全国各地已筑成机关枪掩体,小炮掩体,观察所,掩蔽部等各类工事三三七四个,“这一切说明,在认真地准备对日抗战”。

一九三四年在四届四中全会上,他指示国民经济中心逐渐西移,建设不受海上敌国封锁的出入口,还陆续下令建筑武汉、青岛、济南等地的要塞工程;同年将航空署改为航空委员会,提出“航空救国”口号,购买飞机、兴建飞机制造厂,建设机场、实施防空训练;一九三六年六月蒋公对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曰:“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在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一切表明蒋以勾践卧薪尝胆精神激励自己,进行抗战的准备…同时建设西南基地,对外广交朋友联络盟国。

这些,都为后来的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承继的“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

毛、周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外债。

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混战”之中。

即便如此,中国的“综合国力”在这短短十年中仍出现长足的进步,对中日冲突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经济上,抗战前夕的桐油、茶叶、蚕丝等总产量记录直到五十年代后期甚至六十年代方被超过。

金融方面成就更堪回顾:自1935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

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

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以及其他派系所不愿面对的史实。

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

法币是中日战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南沿海的基本建设也极为可观:“京杭国道”的开通,浙皖公路和闽浙公路等公路网的建设,在抗战前夕抢建苏(州)-嘉(兴)铁路、钱塘江大桥和浙赣铁路(未完成)等等。

可以说直到七十年代,江浙一带的交通网基本是“十年建国”的底子,期间修建杭-湖(州)铁路,基本按照当年“京杭铁路”的勘探设计,甚至利用部份完成的路基。

史学家许倬云曾对此评论说,“当时中国在选择抗日的时机上还是太急了一点,假如能再延迟五年,情况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位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所以提出“延迟五年”就是因为1941年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之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基本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援,实在是孤军血战,牺牲太大,八年抗战中人阵亡300万,平民丧生1,000万.连张学良本人看了蒋的日记也明白了,不仅要抗日,而且有详尽的战略计划。

因此西安事变并不存在促使抗日这回事,而只是把原来计划的争取时间、积蓄力量的战略部署破坏了;把全面抗日的时间表提前了。

这除了对日本人有利,对中国人则是巨大的灾难—抗战的惨烈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中国从各方面都准备不足。

战事刚开始即发现伤兵无医无药,全国为抗日必须要动员兵力300万至500万,可是全军只有步枪100万支,兵工厂所生产平均每兵每月只分得子弹4发。

史迪威为驻华陆军武官时,曾亲见1938年江西德安之役有一个王团,全团只有轻机枪4挺(应有100挺),每挺配子弹200发(可在十几分钟完)。

但仍向日军攻击,激战五昼夜之后全团1500人只有400人余存,死伤之1100人内有600名阵亡。

日本投降后,看日方文件,一般在列举他们自己伤亡人数外,动称军队“遗弃尸体”在他们阵亡数20倍以上,使阅及的人至今心伤。

日军的一个师团通常有12000人至14000人,特种兵团可能多至20000人,而我们一个师团通常只有6000人,并且行军时埋锅,造饭,煮水,挑柴全系农村习惯。

李宗仁叙述他在徐州时,由他指挥的四川部队所用兵器全系土造。

作战方始半年,所能亲自控制之德式装备三十个师即已损失殆尽。

以后即无法补充。

战事即开之后,中国即感到航空汽油及润滑油亦待从外输入,空投炸弹亦不能自制的窘迫,甚至一架飞机缺乏适合的轮胎即不能起飞。

至被驱入内地,全国产钢量始终只有每年约一万吨(今日中国产钢早已超过每年一亿吨)。

即步机之原料每月三百吨亦赖美机空运输入。

制成之子弹平均每兵每月只分得四发(包括轻重机枪所用),一般各部队缺员自百分之三十至半。

不仅缺乏炮兵及交通工具,而且缺乏医药绷带。

当汪精卫出走投降之日即蒋之意志亦受损折,载在蒋日记。

从日方资料看来,作战期间,日军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彻底解决中国,均因国际关系及全球战略剧变而作罢。

迟至1943年蒋尚在其日记中提出,彼已可能无法完成“上帝所赋予之使命”。

即直至1944年犹在自身嘱勉,切勿存“一死报国之念”,可见得此念已涌上彼之心头。

毫无疑问,在抗战之前十年中,日本的实力始终强于中国,然而关键是中国实力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日本。

还原历史一个真实的(下)

中日全面战争迟早要打,但越晚打越对中国有利。

因为中国正在高速崛起,而日本却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甚至出现国力下划趋势。

可以大胆说,如果中日全面战争晚打5年,中国的损失会减少一半。

如果在晚开战10年,中日可能打个平手。

如果在晚开战15年,那中国就有可能击败日本。

正是中国这只沉睡百年的雄师已经觉醒,使日本人恐慌,他们害怕中国的强大。

抗日战争前七七事变的中日形式是,日本国力强大,而中国国力弱小。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927年-1937年)这黄金十年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超过改革开放后的十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正是这中国黄金十年为抗日打下了基础,国民政府用GDP的40%用于军事事业,准备对日战争。

蒋并非不抗日或被迫抗日,只是时机选择而已。

最大的遗憾,是\"西安事变\"打乱了蒋的部署,否则的话,牺牲更少,战果更大。

时间越长,双方的实力对比对日本越不利。

法国学者Je an Escarra 断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对日本来说,已经晚了两年,对中国而言,却早了两年。

故此旷日持久,僵持不下,真是一针见血的精辟之论。

唐德刚说:“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同日本的抗战,可能拖两年。

中国抗战再拖两年不打,欧战爆发,日本人在中国与苏联之间,它是不是选择中国

或它是直接打苏联

若苏联被德日两国夹攻打垮了,那这世界大不同了。

丘吉尔讲,世界历史常常是偶然的事件,如西安事变就是很偶然的事。

这个偶然事件,影响世界必然的发展。

我同张学良讲过多少次,张学良老喜引我的话,唐德刚说的,唐德刚说的。

没有西安事变,中国历史不是现在这样。

世界历史也改变了。

1932年在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通电全国“同胞惨遭蹂躏,国亡即在目前,凡有血气,宁能再忍?我十九路军将士即起为忠勇之自卫,我全军革命将士处此国亡种灭,患迫燃眉之时,皆应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求生存,为革命尽责任,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决心,以与此破坏和平,蔑弃信心之暴日相

中正与诸同志久共患难,今日虽在野,犹愿与诸将士誓同生死,尽我天职。

在蒋的感召下第十九军、第五军(第五军是后来暗中派遣的,参战也是打的十九路军旗号)将士与上海民众同仇敌忾、奋勇抵抗、浴血奋战迫使日军在30多天的攻势中屡战屡败,迫使东京四易其帅,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

1932年3月3日在国联的紧急要求下,中日双方同意停战。

“一•二八”抗战,是中国自战争以后,中国第一次与世界强国打成了平手,震动了日本。

1937年7月7日,日军...

胡适的人物生平

时间事件公元1891年 12月17日未时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

公元1893年随母亲冯顺弟前往台湾其父胡传任所。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随母亲离开台湾返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上庄村,进家塾读书。

其父胡传病逝于厦门。

公元1904年与江冬秀订婚,从三兄到上海,入梅溪学堂。

公元1905年进澄衷学堂。

公元1906年考取中国公学。

公元1908年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公元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

公元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约翰·杜威。

公元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同年,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公元1919年接办《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

公元1920年离开《新青年》,在南京大学暑期学校讲学。

公元1921年作《杜威先生与中国》。

公元1922年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代理文科学长,创办《努力周报》。

在其第二期(1922年5月14日)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

公元1924年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

公元1925年2月参加北京善后会议,并参与起草部分会议文件。

公元1926年与其师郭秉文等人在美国发起成立华美协进社。

游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诸国。

公元1927年正式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与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

在上海与宋美龄婚礼上结识。

公元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任中国公学校长。

公元1929年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与约法》一文,标志运动的开始,随后发表《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对于建国大纲的疑问》、《知难,行亦不易—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新文化运动与》。

1930年1月胡适、罗隆基、梁实秋三人有关问题的文章结集为《论集》交新月书店出版,后被中华国民政府查禁。

1930年4月10日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

公元1930年胡适、罗隆基、梁实秋三人有关问题的文章结集为《论集》交新月书店出版,后被政府查禁。

4月10日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

公元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并邀蒋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灏创办《独立评论》,胡适先后共为其撰写了1309篇文章。

公元1935年1月4日抵达香港,逗留五天,主要接受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多次要求出任驻日本大使未果。

公元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于1937年8月19日要求胡适即日前往美国争取美方对中国的支持。

公元1938年任中华驻美国大使。

公元1942年 9月8日辞去驻美大使一职,旅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

公元1943年应聘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

公元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学讲学。

公元1945年 出任中华国民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以中华政府代表团首席代表的身份,在伦敦出席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会议,制订该组织的宪章。

公元1946年 7月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学校长。

11月28日,向国民代表大会提出《中华宪法草案》,并郑重致词,说明其要点,由大会主席团主席胡适接受。

12月25日,国民大会正式三读通过宪法草案,国民大会闭幕,由代表国民政府接受胡适递交宪法。

公元1947年1月24日想请胡适出任中华考试院长和国府委员,但胡适坚持不肯加入国民政府而力辞。

4月,王耀武托季羡林给胡适捎去信,致以敬意与问候,并邀请胡适在方便的时候莅临济南作学术演讲。

旋即得到回信,胡适答应相机来济南与教育界同行们共同研究山东的教育。

公元1948年4月3日认为中华宪法为内阁制,实权在内阁,中华大总统应为虚位,请公正人士较佳,所以想叫中国支持无党籍的胡适出马竞选行宪后第一任总统,等胡适当上总统后再任命蒋中正为中华行政院长,胡适同意,但后来因中执会还是支持选总统而变卦。

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用电台广播呼吁胡适留下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不为所动,毅然决定离开北平。

12月北平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邀请胡适在怀仁堂商讨是战是和,胡适送了八个字和比战难,坚持待变。

12月13日朱家骅、傅斯年、俞大维、陈雪屏四个人在南京设法派飞机去接胡适南下。

本坚持不肯丢下北京大学不管。

12月14日在南京方面的劝说下离开。

12月15日下午4点,傅作义派了部队护送胡适到北京南苑国际机场上了飞机。

夜里十时到达南京明故宫机场。

公元1949年3月9日派蒋经国赴上海访胡适。

4月6日胡适应中华政府要求,从上海搭威尔逊轮前往美国当说客,为和平解决国共内战问题寻求美国政府的介入。

4月21日船抵旧金山,得知1949年4月19日政府拒绝24项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渡江,此时局势已定,胡适在美处处碰壁,而发表《统治下决没有自由》,旅美时,与张爱玲相识,结下友谊。

《自由中国》创刊,胡适任名义上的发行人。

6月7日新任中华行政院长阎锡山发表胡适为外交部长,但胡适拒绝上任。

公元1950年3月初,胡适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

应聘为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亚图书馆馆长。

6月23日主管亚太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约见胡适﹐试图说服胡适出面领导流亡海外及台湾的的人士﹐以取代的,胡适对此表示全无兴趣。

公元1952年胡适和蒋廷黻在纽约有意联合组织反对党以在台湾推行政治,但在胡适返台与讨论后,遭到的反对,以致组党失败。

公元1954年2月至3月,六十四岁的胡适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

公元1955年中国大陆掀起批判胡适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胡适住在美国搜集了这八本书,认真作了批注。

而批判胡适运动的起因,根据耿云志的说法是:这句话我想是他一生里,讲的最有失绅士风度的一句话,胡适说按照当时的水平他考北大是考不上的,非常决断地发动一场全国规模的彻底批判胡适的运动。

公元1957年11月任中华中央研究院院长。

公元1958年4月返回台湾定居就任。

自此,胡适多时往返台、美两地。

期间因为经济关系,将《胡适文选》及《胡适自述》等所有着作,以买断方式卖与出版公司。

公元1959年兼任台湾长期科学发展委员会主席。

公元1960年雷震与台、港党外人士共同连署反对蒋中正违背中华宪法三连任总统,胡适为连署人之一。

之后,雷震筹备组党事宜,胡适虽未参与,但多所鼓励。

1960年9月,雷震因“共谍”案被捕,史称雷震事件,而此事件,一般认为是蒋中正为阻止雷震筹组而策划。

当时仍为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胡适虽未受到此案株连,也参与营救雷震,不过并没有成功。

对此胡适曾留下三千字的日记说明始末。

公元1961年2月胡适参加台湾大学校长钱思亮的宴会,刚抵达时感到身体不适,送至医院脉搏跳至135次,痰中带血,医生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此次住院2月,后回家自养,但身体已日渐衰弱。

11月病情恶化,至台湾大学医学院疗养。

公元1962年 1月从台大医院出院。

2月24日在中央研究院开酒会时心脏病猝发病逝于台湾省台北市南港区,胡适去世获得哀荣。

3月1日前往祭吊,并亲书挽联一副,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

然后蒋在胡适去世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闻胡适心脏病暴卒,对革命事业确实去除了一个障碍。

人不分男女老幼 地不分南北西东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是谁说的

这句话是说的。

出自:[1937年7月17日]《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原句:总之,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

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达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待的。

扩展资料:

事件背景

1937年7月7日22时,日军在距北平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并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发动进攻,是为全面侵华战争开端;驻守的中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抵抗,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

至此,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严正声明,指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庐山抗战讲话发表

7月31日中午,夫妇邀请胡适、梅贻琦、张伯苓、陶希圣、陈布雷一起吃饭。

告知决定作战。

说可支持六个月。

张伯苓附和。

胡适心存忧虑,未作表态。

据《胡适的日记》记载,临别时,胡适对说:“外交路线不可断,外交事应寻高宗武一谈,此人能负责任,并有见识。

胡适忧郁写道:“我们此时要做的事等于造一件奇迹,其难无比,虽未必能成,略尽心力而已。

高宗武,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后牵线汪精卫,一起投降了日本,任伪南京政府外交部长。

高宗武、胡适、陶希圣、梅思平等人当时都属于低调俱乐部,常在高宗武家中举行活动,他们的论调是投降主义,认为中日正式开战,打不了三个月中国就要垮。

内部也有人坚决反对他们,孙科听到低调俱乐部的活动很冲动,说可以把他们抓起来。

但不少人不同意说,“孙先生,不能这样做,像世界有名的胡适,抓起来是不好的。

这些情况胡适蒙在鼓里。

7月31日,他从蒋宅归来给好友中国驻苏大使蒋廷黻写了一封信,谈对时局的看法。

说“苏俄预备了这么久,还不能不以避战为外交方针,何况我们这个国家呢

但事势虽如此,其中有一点重要区别:苏俄可以有避战的资格,而我们没有避战的资格。

苏俄所以能避战,第一因为对外有抵抗力量,第二因为对内能有控制的力量,我们这两件都没有。

胡适的思想引起高层的多方关注。

钱昌照特向外交部建议胡适去欧美解释我国的抗日政策,他不可能在外国人面前讲投降。

得到了的同意。

7月31日晚,公开发表《告抗战全军将士书》,称:“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

宣布了7月17日庐山谈话会的基本思想。

直至7月31日,才最终决定放弃谈判全力对日作战。

不久,约见胡适对他说,“你是懂得政策的,无须我多讲。

胡适欣然同意以特使身份出国,钱端升和周鲠生随行。

胡适到了美国,负起的使命,只得放弃他的低调,和高宗武、汪精卫等分道扬镳。

1937年7月庐山抗日座谈会,梁寒操寓仙岩饭店,偶集联句:一叶荣枯视天下,此山不语看中原。

妙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庐山抗战声明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

代表人物有、袁世凯、段祺瑞、、等,事件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等。

一、代表人物

1、

(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和中国的缔造者,三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反清事业,自诩“洪秀全第二”。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

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国父”。

2、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

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

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临时大总统。

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3、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

中华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

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临时执政。

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的三·一八惨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号称“六不总理”,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

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

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

4、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

浙江奉化人。

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特级上将。

中国总裁、三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总统等职。

蒋中正受赏识而崛起于政坛,在孙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达半世纪;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总统长达27年。

但其政治手腕与统治亦遭受批评。

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5、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思想。

因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二、历史事件

1、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

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就职中华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

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

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3、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主义革命和新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4、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联合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谭平山领导。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

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5、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胡适是怎样的人?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评价

胡适既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又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

他还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蒋中正的挽联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的“极左”时期的中国大陆是个受到官方批判的人物,尤其是“极左”的斯大林主义学者的攻击对象,其时的中国大陆的教材曾一度否定他的政治思想;50年代初,曾对胡适展开大规模的批判运动。

“”结束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都倾向于肯定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并且,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也被选入大陆全日制语文教育初中课本;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中,亦屡见有追念胡适先生精神的文章。

鲁迅曾发表过《“好政府主义”》等文,实则抨击胡适的盟友梁实秋,却也含蓄地批评胡适“软弱”革命立场。

胡适晚年期的思想,与他中少年期的思想没有什么出入,所以正如唐德刚先生所说,读过胡适《四十自述》的人,在这一本口述(《胡适口述自传》)中很难看到新东西。

但是唐德刚先生在《胡适杂忆》提到:“所以吾人要了解晚年的胡适思想,只可在胡氏心到口到之际,于私人朋友谈笑之间求之。

胡先生没有梁任公那样憨直。

对自己思想挑战的文章,在胡氏著作里是找不到的。

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称:“对于这样一个启蒙式的人物,我们既不能用中国传统‘经师’的标准去衡量他,也不能用西方近代专业哲学家的水平去测度他。

《〈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史学革命》也说:“他没有深入西学固是事实,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没有灭顶在西学的大海之中。

在《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又称:“他在西方哲学和哲学史两方面都具有基本训练则是不可否认的。

这一点训练终于使他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中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人…我们也不能过分低估他的哲学知识,他在美国最后三四年所受到的哲学训练已达到了当时的一般水平,足够他研究中国哲学史之用了。

唐德刚先生在《胡适杂忆》书中给他相当高的评价:“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

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

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实事求是,表率群伦,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

熟读近百年中国文化史,群贤互比,我还是觉得胡老师是当代第一人

不畏权贵的人生

胡适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更是人们眼中的自由主义斗士。

即使是对被软禁的封建帝王,也能报以人文关怀。

胡适对已经退位十年有余的溥仪不卑不亢,与皇帝之间相敬如宾,“他称我为先生,我叫他皇上”。

即使卷入舆论的漩涡,他也能风骨犹存,为了自己的自由,甚至不惜以身试险去劝说袁世凯、吴佩孚、段祺瑞等多名军阀。

在人们狂热的打倒一切的革命旋风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理性思维,并提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的一生是不卑不亢,不向权贵低头的一生,正如他的老师,哲学家杜威一样,是一个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权威低头的斗士。

尤其是在1960年,准备再次当选总统之时,胡适挺身谏言,劝说放弃权利,不要参加选举;并提议用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出新的总统。

当然这些话语,却不为所接受。

然而胡适就是胡适,永远笑呵呵地向人们阐述他的、自由,和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评价:

中国有“盖棺论定”之说。

人死之后,其历史地位基本就确定了。

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盖棺”而不能“定论”,即为一例,在他过世之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

他过世30多年了,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

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不是大者,他缺乏作者的工具。

他也不可能成为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

(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评价)。

人物简介:

(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

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

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特级上将、中国总裁、三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总统等职。

蒋中正受赏识而崛起于政坛,在孙去世后长期领导中国达半世纪;其于国民政府时代一直居于军政核心,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次大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总统长达27年,但其政治手腕与统治亦遭受批评。

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

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

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