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案

埃德加斯诺的简介(埃德加斯诺的简介100字)

埃德加斯诺的简介(埃德加斯诺的简介100字)

斯诺先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任妻子是海伦·斯诺,两人于1932年结婚,1949年5月分手,两人之间没有子女,之后海伦一直沿用斯诺的姓氏(海伦·福斯特·斯诺)并住在斯诺购置的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麦迪逊镇一栋建于1752年的农舍里,而且没有再婚。

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她于1972年末和1978年两次再访中国。

80年代两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1996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海伦“人民友好使者”的荣誉证书和证章。

1997年1月,海伦去世。

斯诺与海伦离婚后,与美国女演员洛伊斯·惠勒结婚,婚后生有一对儿女克里斯托弗和茜安·斯诺。

埃德加·斯诺简介

1、人物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2、和我国友谊

①1941年,斯诺回到美国后,仍然向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

②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他和路易·艾黎等人在宋庆龄的支持下,发起了工业合作运动。

③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出乎意外的被邀请访问北京,中美关系解冻,美国《生活》杂志抓住时机发表了斯诺的一篇文章。

埃德加斯诺的资料

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

(1905—1972年)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

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http:\/\/www.jsdj\/luyou\/HKTK\/mjxz14.htm

《红星照耀》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当时国内外的局势如何

1、写作背景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2、当时国内外的局势

(1)国内:

红军长征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西安事变。

(2)国外: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新总统。

向左转|向右转扩展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

1936年6月,一位风华正茂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并在旧中国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外国记者,数次去医院注射了天花、伤寒、鼠疫等一连串预防针后,带上一封用隐色墨水所写给的介绍信,外加“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的帮助与安排,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充满风险与传奇的陕北保安之行。

在红区安塞他惊喜地遇到“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却是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英语和他对话交流的周恩来。

他听从周为其细致设计的92天旅程安排,在陕甘宁红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特别是他用“激将法”成功记录了毛主席亲自口述自己的历史,又采访了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高级将领,详细记录了长征中许许多多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四个月后,他依依不舍地惜别红都保安,满载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十几个记录本和大量摄影图片,凯旋而归。

这位英俊潇洒、第一个冒险访问陕北,并向世界全景式客观报道“红色中国”真相与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的年轻人,就是中国人民最真挚的朋友、著名记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他的这部魅力四射的经典之作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参考资料:人民网-《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传播 你不知道的背后故事

西行漫记600字梗概

剧情梗概:

故事要从1928年的中国讲起,这是一个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黑暗时期,当时有着数十万人因为是、通共人员的罪名被抓被杀。

此时,美国有志青年埃德加·斯诺正通过旅行来到了中国,为了在中国谋求生计,他选择了当一名记者,要求是必须写一些赞扬当时中国统治者的文章。

然而,出生牛犊不怕虎,斯诺拒绝了这一要求。

期间,他对中国现状和革命进步人士的一些如实报道,赢得了许多革命者的友谊同时也激怒了当时的统治者。

斯诺自此成为了统治阶层的眼中钉肉中刺,受到大大小小的政治迫害。

后来斯诺进一步被革命思想影响,他萌生出采访革命领导人的想法,为此他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成为第一位到达革命苏区采访领袖的记者。

期间,他通过采访内容撰写了著名的采访语录《红星照耀中国》。

1941年,因为由于揭露了在皖南事变中的阴谋,斯诺被驱逐出境,回到美国。

时间来到了1971年,新中国已经成立,斯诺则再次成为了中美两国的信使,他来到中国访问并且再次见到了等多位国家领导人。

在中美建交前不久,斯诺登去世。

扩展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他面对面采访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

斯诺准确地把握到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

没有人比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

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主要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主要内容:

作者斯诺怀着冒险的心情,打了几针预防针,只身带着一封给苏维埃e69da5e887aa7a6431333366303039政府主席的介绍信和一些笔记本、两架照相机、二十四卷胶片等新闻记者必备的装备就出发了,准备深入红区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等秘密。

扩展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

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

读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埃德加斯诺笔录) 后,写一篇感想,题目为青少年带给我的启示 急

在1925年,中国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在湖南农动的领导者,把广州主持全国农动讲习所,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未来是一样的明亮。

因此,尽管他已经32岁,青年时期,没有虚幻的感情爆发,但他的骨子里仍然流淌着血的诗人,是不是很难想象他的心,当他离开之前重新审视橘子洲长沙到广州,喜悦和高昂的。

通过80年的很长一段时间,似乎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个消瘦的巨头,在略有寒意的秋天下午,湖南像唱歌一样具有强大的音。

他是一个人,我们知道从一开始的“独立寒秋,至于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虽然这个问题涉及的诗歌的背景,但对我们来说尚诗似乎不是很重要。

“”诗人的创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习惯了这首诗分为独立寒秋“图,”翔江求精“的身影,”力量“和”中流溅入水“,分析了显着的爱情词”国王“悲秋的音乐的秋季Gaomai境界的生动表达。

事实上,这段?文字的话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尤其是距离杨附随的Perspective中变换和鲜艳的色彩对比很好地展示了诗人的心胸开阔,拓展内容领域的秋季学期。

但是,当我们进入诗人的心,你会发现“”,通过完整的单词。

我们可以拿出几个关键的动词字“站”看“到”Q“,”秋之回忆“,”领字“捅破了这个词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些动词”独立报“,他是一个强烈的感觉寒意,感冒不心寒,相反,他的心是高音调的,因为“”,他“看”精,慢慢的浏览体验细节的风景,静静地看着鹰巨大的内河船和高旷蓝色的天空,才可以看到水下的鱼看到在明亮的秋天的颜色,单独问,他会拥抱景兴怀孕,直接表达了诗人,喷发内心的喜悦和高昂的,最后,由于“”“记忆“,是一个来,他将带回的老朋友,过去的回忆,并期待未来。

可以说是表现最好的怀抱一个”独“字。

我们想象是诗人和他的朋友在一起,那么会发生什么呢

他的一个朋友,他应该是心灵的一部分,因为他的离开,它必须与朋友,对话,辩论,祝福,他也不会如此专注的神情风景,想过去,头发沉思,然后,他可能会记录下一个场景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读另外一个版本的“沁园春长沙。

具体写作的场景会影响写作的心理和创作风格的创作,分析文章认为,试图找出什么就写写字姿势,书写习惯,写的气氛,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从这里我们也许可以窥见一斑写作之谜。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

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的秘密。

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

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

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领导人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谈到了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

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一个员的由来本章讲述了领导人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长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

着生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红星在西北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去前线的路上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章同红军在一起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

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

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

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

讲述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回到保安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

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红星照耀中国的好句加赏析

1、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赏析:160多年前,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撞开了古老中国沉重的大门,我国财富任人掠夺、文化任

人摧残,人民任人宰割,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2、只内战,不抗日,难道这是爱国?赏析:张学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搞国家,原则面前不让步,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地生活。

3、一边是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

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赏析:红军远征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饿得不行就啃树皮,煮皮鞋,嚼石子…脚上惨不忍睹的

血泡和老茧,路上倒下的红军越来越多。

可是,红军战士却以乐观、坚定的态度精神面对,他们相

互扶持,互相帮助,至死不愿拖累战友,正是这样,长征才得继续和成功

4、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

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赏析: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畏不惧,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

征是当之无愧奇迹。

5、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

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

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

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赏析: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畏不惧,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红军们给我们留下

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扩展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

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

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去中亚和苏

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主席见面。

的小故事

1、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1942年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

他有个习惯,喜欢晚上办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

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还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块去参加劳动。

机要科的同志们见主席工作那么忙,休息时间却那样少,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

趁主席到地头去的当儿,他们几个机要员一合计,就抢着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他挖地。

主席慈祥地笑笑,望着他们这一帮十六七岁的小青年,摆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助,并说:“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地,并在地上浇了水,上了肥,种上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

绿油油的蔬菜、丰硕的果实缀在枝头上,把枣园的后山坡装点得更加美丽了。

2、有轿车不坐

一次,毛主席骑马去枣园开会,在回来的途中,马突然受惊,将主席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左手摔伤了,手腕肿起老高。

担任警卫员的辛克既着急,又害怕。

主席见他紧张,一边安慰他,一边把马缰绳递到他的手中,自己步行回到了延安。

出事以后,朱老总和“五老”都要把车让给毛主席坐,甚至把车都开到主席跟前来了,全让主席给“撵”了回去。

3、毛主席对毛岸英“约法三章”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

他发现这人有些面熟,在哪见过呢

寻思半天,可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

这里原来是个墓地,叫杨家坟。

中央机关搬到杨家岭后,就在这里种上花草、瓜菜,便成了个小花园。

这会儿,红茸茸的鸡冠花、紫幽幽的牵牛花、黄橙橙的南瓜连成一片,别有一番情趣。

田志芳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整风文件准备看上两页。

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

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

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

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

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啊,原来是这样。

4、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杨开智写信给,要求到北京工作。

至亲关系、为革命做过贡献、光荣烈属,又有专业技能,这样的条件,得到一点照顾,在北京安排一个岗位,似乎也不会有人非议。

但却不这么认为。

一个刚刚执掌全国的党,如果开了裙带之门,开了念旧谋利的先例,势必会损害党的威信,会动摇人民的信赖。

10月9日,给杨开智又回了一信:“希望你在湘听候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

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同时,还给当时的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写了一封信:“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

5、熟读活用《三国演义》

读了几遍《三国演义》,恐怕连他本人也记不清了。

他读《三国演义》,有时候是一本书一次看完,有时候是选择性地细看某一个故事章节。

每一次看《三国演义》都会有新的见解和收获,这也是他对《三国演义》百读不厌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革命最低谷时期,党内的少数左倾主义分子极力诋毁,说他是个书不离手的书呆子,说他是用旧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封建主义来指导革命。

当时贺子珍毫不客气地反驳说:“熟读古典文学,熟读《三国演义》,并且引用历史上的典故为今天所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践作法。

说得这些人哑口无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延安时期的三个小故事

人民网-的家风故事

人民网-的三国情结:从小就是“三国故事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