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国画作品(国画作品欣赏图片大全)

国画作品(国画作品欣赏图片大全)

如何评价(赏析)国画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一下几项是否精美。

画工

画家作品,可表现出作者成就。

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书法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

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

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

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印章

画面上常见印章有各方面使用:

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

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

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框中国画装裱独具一格,常见有纸裱、绫裱两大类。

纸裱较粗,绫裱较精。

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

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

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功力。

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表现,这就是功力。

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

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

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诗句

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

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明代画家张宏所作的《村径柴门图》,画家自题:“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

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高大葱郁的苍松分为两组,如同两把打开的折扇,掩护着山坳中的村落。

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正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的词意。

印文

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

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

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

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态,或当时的环境。

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如何欣赏和评价国画?

欣赏和评价以齐白石的“六法”为准。

国画的优劣的标准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归纳的“六法”,这是千百年来被绘画界和书法界所公认的。

哪六法呢:“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采、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

及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小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这些中国画欣赏和评价的语义,理解了你就能理解国画的精髓。

如何评价国画

欣赏和评价以齐白石的“六法”为准。

国画的优劣的标准是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归纳的“六法”,这是千百年来被绘画界和书法界所公认的。

哪六法呢:“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采、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

及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小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这些中国画欣赏和评价的语义,理解了你就能理解国画的精髓。

评价一幅画,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1第一感受

2表达的思想

3画面整体感觉

4画面处理与表达思想的结合方式

5突出的特点

6细节刻画

7与其他同类型的作品的对比结果

8对艺术感知深度

9对一个派系的影响

如何评价一幅画好坏

其实看一副画就是看一个人!作者是怎样的人画就是怎样的画,俗话说:“画如其人”

看画首先要从远处(大概在10米)先观其全,后观其细。

因为出众的作品会在远处呈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及吸引力,让人不自然复的走向它。

只要你第一感觉它在你眼里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它便是你所想的作品了。

其次观其细,如何观其细呢。

在常人认为会去观制察它的笔触、构图、造型等。

这些都没错,但是如果是根据个人而言就着重予自己需要的是那方面去观察,比如你很需要学习作者的用笔,就可以细看他用比的走向、力度、方式等。

其实细者易糊,因专入时会让周围美好的东西溜走,而百让你错失更好的学习机会。

这并不是不让你专,而是要专其精而求其全。

这样你会对一副作品多少产生些感情,从而让你喜欢上它。

choco_zmf 其实你已经拥有了对怎样欣赏一副画的能力,就是你知道自己不知道怎么去欣赏。

这是值得高兴的。

扬长避短,修其短发其扬。

这就是你值得骄傲的地方。

顺便给你点最直观的建议,就是多去欣赏大师作品

多去看画展,这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谈谈中国画的意象美

意象这个概念在中华大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们祖先对自然万象审视精神和思维方法的总结,同时它也赋予我国审美、艺术构思和绘画表现的特色。

意象,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融合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中华美学大辞典》中这样解释道:“意象,美学范畴。

⑴指文艺家构思的意趣和物象的契合。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⑵指艺术形象。

⑶指饶有意味、饱含情思、充满理趣的形象。

‘言征实则寡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

(《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

①而西方人则认为“具象和抽象为两极,意象置于其中。

根据物体表象特征减少和主观因素增多的趋势,由两极的具象和抽象确定一个尺度,中间部分就是意象范畴”。

②概括来讲,意象是指客观事物反映到画家的主观意识里面,并经过一番处理的影象,是画家主观的意念、情感、创作手法和客观的事物包括一切人景物等形象的统一体,也就是“象”和“意”的融合。

这样看来,中国画艺术确实最具“意象”特征。

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意象性”。

虽然在传统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写实的表现形式,但终究没有形成主流,意象形态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观念同西洋传统绘画观念本质上的差异。

中国画重在表意,强调主体的特征,与西方绘画重在摹仿,强调客体,显然有别。

追根求源,我们就不得不从中国先哲的思想谈起,因为中国画的精神、画理、思维方法以至表现手法无不受其影响,它可谓是中国画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根基。

自古以来有关的绘画理论虽然说法不同而宗旨都一样,中国画一直是主张意象创作的。

在中国先哲的思想中对中国画产生巨大影响的首推道家思想,意象之说中的所谓的“象”就是来自于中国道家的太极思想,中国画的艺术理论正是受到太极阴阳关系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人的主观意识,才产生了中国画对“象”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周易》中也强调“圣人立象以尽意”,法家代表著作《韩非子》中云“人稀见生象也,而得生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皆谓之像也”,从中我们已能体会到“意象”指的是人们对客观物象的主观意念和想象。

到梁刘勰终于首次提出“意象”概念,指明了绘画创作中“物我感应”的关系。

而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关于“迁想妙得”的艺术创作主张,可以说是对中国画“意象性”的最贴切的诠释了。

“一幅画既然不仅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神情,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对象形象内部去,这就叫‘迁想’;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把握了对象的真正神情,是为‘妙得’。

颊上三毛,可以说是‘迁想妙得’了—也就是把客观对象真正特征,把客观对象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了。

③这种经过画家主观创造、反映物象内在精神的画面自然是具备意象趣味的。

随后南齐谢赫提出了“六法”论几乎涉及了绘画的所有问题,中国画的“意象性”不言而喻。

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是把画家胸中意象的产生描绘得精辟而独到。

北宋苏东坡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家旨在以有限的形表达无限的神,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象妙境。

后来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黄宾虹的“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和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均指此意。

虽然中国先哲思想的宗旨和对绘画影响的方向性是一致的,但“意象”这一特质在中国画中的不同画种中的反映却是不尽相同的。

其中的水墨画本身就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这样的写意性自然就体现了意象趣味,而工笔画这一画种的特点是以其严谨的方式来表现对象、抒发性情,所以它主要是以其独特的装饰性来呈现其特殊的意趣,舍此便难以展现。

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中,用笔用墨、构图中的留白、取景造型等等都是讲究意象性的。

画家一笔画下去可称之为树干,再加上几笔即可成枝,点上一些墨点即可成叶。

这完全是在“意”与“象”之间产生的一种艺术形象,中国水墨画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的完全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同时有没有脱离客观物体的基本形状,即为“写意性”。

所谓“墨分五色”、“水墨为上”完全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意象色彩观,水墨画不仅把物象繁杂的明暗关系主观化,而且还把丰富绚丽的色彩转换为“随类赋彩”的意象黑白。

中国水墨画自古以来就讲究“惜墨如金”、“计白当黑”,构图常常讲究留白,为了突出主体,省略其它东西,留出大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画家的独到意象创作手法,以达到“意到笔不到”的妙境。

如南宋的马远、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他们在章法上大胆取舍,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给人以丰富的遐想。

中国画家的独到匠心不仅仅局限于章法上,画内景物的取材也往往不顾四季,仅凭兴致所为,可谓水墨山水的创始人之一的王维画花便时常不问四时,将桃杏芙蓉莲花等开放季节不同的花卉安排在同一副画面中。

他还曾在《袁安卧雪图》中把皑皑白雪和翠绿芭蕉并置,后人所言的“雪里芭蕉”也正是源自于此。

“‘雪里芭蕉’是画家的慧眼已不局限于具体的自然对象,而是经过自己的慧心重新感悟理解过的自然。

⑤其超乎寻常、别拘一格的创造性意象思维在这种“写意性”中得到了完全的外化。

中国工笔画的意象性则主要体现为它的装饰趣味,而装饰趣味又呈现在其绘画形式表现的各个方面:精练、富于韵律感的线条,平面化的构图处理,主观性的色彩和抽象化的造型。

线条本身就具有主观意象性,是人们为了达到造型、传神的目的按照自身的主观意愿对物象进行的概括提炼。

中国工笔画在线描运用方面,以线条的细密精到、连绵不断、悠缓自然表现客观物象的形神,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富有很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和意象趣味。

平面化的构图是工笔画装饰性意象的主要表现方法。

“天人合一”、“心物统一”的传统哲学和美学思想,使得中国绘画在视觉上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工笔画的构图追求画面整体的气韵贯通、均衡饱满,不完全依照客观对象的现实状态来表现。

它注重的不是如何去真实的再现客观现实,而是如何使客观现实来满足画面整体的需要,进而达到主观的意趣,由此便增强了画面的装饰趣味,也拓展了画面的意境。

无论是以不同的时空关系构成画面的散点透视法,还是以主人公为中心来组织画面的构图,亦或是无视现实空间物象的大小关系的图式,无一不是主观意识的产物,这就体现了“以意立象”的原则。

中国工笔画的色彩处理自由灵活,讲究主观化、单纯化的装饰性。

中国画虽然是‘随类赋彩’,表现对象的固有色,但不是纯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描绘,为了强调对象的特征,或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主题思想的表现,在适当的场合可以进行变色。

⑥这就表面传统的工笔画不象西洋绘画那样强调在光源的照射下色彩所呈现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而是根据画家的需要,结合描绘对象,自由的进行色彩组合,目的不在写真,而是为了起到一种装饰美化的作用,其用色主观的成分远远多于客观的成分,色彩效果上的装饰性就显得特别强。

工笔重彩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呈现出浓郁的民族个性的装饰趣味,工笔淡彩则呈现出清新、素雅、恬静的装饰趣味。

在造型方面,中国工笔画不完全受对象的约束,其中包含主观性的因素较多,对自然形象作出取舍和强化的,把意象性因素与特定的自然形象融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化的意象造型。

这种经常趋于程式化的把主观情愫与自然形象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就更概括、巧妙的体现了工笔画的装饰性。

比如由于明代仍然主张“士女宜富秀色婑媠之态”,唐寅笔下都是丹凤眼、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嘴的美人,清代两位著名的人物画家改琦和费丹旭所作的仕女画也是唐伯虎类型的美人,只不过更加单薄瘦弱,很具装饰性。

当然,无论是在人物画创作中,还是在山水花鸟画中,形象的程式化除了有很强的意象趣味性外也存在一些弊端,也即画家笔下的人物山峰花草树木个个雷同,缺少个性刻画。

这也是我们在继承中需要加以改善的地方。

但其对于类似形象的高度概括和提炼的优势仍然是我们要首肯并认真研究学习的。

中国画意象形态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其独特的审美与表现方式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无论是工笔画还是水墨画从本质上讲都是意象性绘画,都与中国的哲学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画意象特质的认知和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中国画的独特性和内在性,并从更完善的文化高度来全面认识中国画,体味中国画的精深博大,继而寻找具有时代新意的外部样式的切入点,最终促进当代中国画的健康发展。

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意存笔九,画尽意在\"一语,出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他赞扬顾恺之的人物画所作的评语说明画者的意图,包括着主题的构思,形象的刻划,笔墨的运用,在动笔之光,已经都考虑成熟,这样在落笔时才可以脱颖而出,画作完了,画者精密而深透的意图在画上也永存下来了。

这句话还说明构思一经成熟,下笔后才能“意在笔先”,“不滞于手,不凝户心一”,\"画尽意在,象应神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躁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

《历代名画记》记载说:“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副县长秃笔,或以手摸绢素,因问躁所受。

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毕宏于是阁笔。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

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

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

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统一了的东西。

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

张躁一句话扼要地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乃至传诵至今,历万古而犹新。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出艺术家必须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方能有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美妙感受,才能领悟艺术的真谛与精髓。

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说,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却更为重要。

“画”这个词是一个概念,一是意识的抽象理解,一是具体形象的理解,某种具体艺术可以创作、改造、或毁掉,如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作为艺术这个抽象概念则不能改造、毁掉。

艺术存在是永久的,它属文化层。

老子说:“颓然吴名,充遍万物”,“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还说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三者不可致诘,实又存在。

具体的画是一种心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迁想妙得”。

画家落笔则有,放笔则无,瞬间即成,瞬间即逝。

从“画”这个角度看,成又非真成,逝又非真逝。

它无完形,永远逝胎儿;它无定数,永远是一。

又出于无,无存在有,画无画,于画者其所欲也,由画家自觉产生,自由把握。

画者其所欲也,心师造化二演万物,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万境由心造”。

由心造,有一个物质的转化过程,还受理事的、时代环境的、文化层次的、人的个性的约束,物质与精神两者的促进。

自古以来,中国画重临池、重游历、重学养、重继承。

所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种画外功的重要可以说成于斯,败于斯。

历史在变化,事物在变化,知识要变化,人的思想要变化,形式和内容都在变化重,今人与古人对照显然有区别。

画没有固定不变的形象,画风无论时代、或一个具体的画家都有区别。

这种变化结果,虽然可以设想,单不可以断言。

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画有始有终,生生不息。

构成中国画的道,只要宇宙还存在它就同在,是不会消失的。

纵观美术史,远在张僧所画凹凸画、曹不兴画佛像到郎世宁时代,那时代不但情况产生了交流,而且有了一批知名的画家。

艾启蒙以中西画法融合,受影响的有冷枚、唐岱、陈枚、罗福昱等。

吴历晚年信奉耶稣教,有人说他的画参用西法,他反对如此说,他还有鄙视西画的意思。

他说:“我之画不求形似,不落窠臼,谓之神逸;彼全以阴阳向背窠臼上用功夫—用笔亦不相同”。

郎世宁虽然尽量吸收中国画写意,中国人不成人,外国人说背弃本源,使之进退维谷。

那时中西画没有合二为一,那种画法现在也没有确立传统继承,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事实。

反思中

怎么样评论中国画,什么样的中国画才是好的

简单地说:

1.笔墨技法:干湿浓淡的变化丰富否,中锋侧锋散锋逆锋运用灵活得当,墨色(焦浓重淡清)变化丰富且运用得当,能表现出物象的质感和情趣。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意境表达:意境,就是透过画面你感受到的感情,可以是作者表达的,也可以是观者独特的感受。

3.作者背景:创作背景和作者也影响中国画的价值。

名人之作就比普通人的更容易别人接受。

当然,水平高的自然会被大众接受的,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其实,古代就有评价国画的书论,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六”及“画分六品”就是最著名的。

我在这现眼啦。

怎么评价一个平面设计作品的好坏

如何评价一个平面设计作品的好坏

从以下几点来简单回答:

第一、形式美。

美的东西总是讨好视觉的,而美的外在形式是有一定规律和原则的。

美的原则:连续、渐变、对称、比较、比例、平衡、调合、律动、统一、完整。

从文字字母,图案图形,版面布局几个方面审看,

画面符合以上十条原则之一的,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件作品达到了49分。

但是,形式美的作品,是不是就能上,这里还是个问号。

有一点,形式不美的一定不是好设计。

第二、实用美。

平面设计是应用美术,如果形式很美,却不实用,那所有的前期工作等于无。

为什么把实用排在第二而非第一位,因为光实用,却一点也不美观的作品,我们也不能称之谓好的平面设计作品

(虽然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作品不在少数,能上,却不一定美,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虽然简单粗暴直接也是一种美,但针对平面作品来说,我们不能说它很好。

实用美包括:

符合客户的品牌调性,

符合客户的市场定位需求,

符合此次宣传的传达要求,

关键一点,符合该客户领导的口味,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达到并超出市场预期效果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件作品是成功的,可以达到80分以上了。

第三、内容美。

形式是视觉人员要考虑的,内容则是要综合所有人员的创意和意见建议形成的,包括客户。

客户直接明确的要求,也是画面表达

清晰很重要的前提之一。

总监,美指,文案、策划,销售,还有公司的老板或者客户的老板,几方面合力形成最后的结果。

一套清晰的思路内容,又会成功过半。

可以再加30分.

内容的清晰也会弥补形式的不足。

内容美为什么要排在第三,

因为有时候形式美的画面,内容不一定很贴切主题。

譬如色彩感觉挺好,就是和主题文案不是很贴合;但是也上了,时间赶啊,费用紧啊。

内容美的画面,有时候形式方面会因其他因素而弱化,好的idea不能好好执行。

譬如主文案文字很大LOGO很大产品很大。

客户要求的大大大,你也不可以随意否定客户,除非时间费用沟通都很流畅。

所以,把内容委屈一下,放在小三的位置。

所有这些元素是否完美贴切主题:文字标题符号,色彩冷暖感觉,产品光线布置,模特细节刻画…最终由设计人员执行完成,执行水准也是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好的形式,贴切的内容,加上完美的实用市场表现,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好的平面设计作品

如何欣赏中国画

然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课程的安排没有强调中国古典哲学观念的教育,这使得欣赏中国画受到了一定的障碍,加之我现在的知识结构也还很欠缺,所以只能浅析历代的“画论”和各个时期的“评画标准”来作为的主要依据和基本理论。

第一章中国画的现状与文化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生活之余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因此,现在喜欢画的人多,真正懂画的人少,加上改革开放的今日,中西文化的碰撞加剧,无论是作画还是欣赏画,理论上都有一定的混乱和误导。

在生活中当面对一幅国画作品时,能否看懂作品并拿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呢

对于一般人来说,首先要看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画家所表现这种形象的意境是什么

如果都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反之,则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方法;但,相对来说,国画工笔的作品中因为是具体的、真实的,还是容易欣赏;而写意作品呢,笔墨奔放,意到笔不到,甚至于泼墨画作品就更难看懂了,因它形象不具体,加上手法夸张、抽象,一般从作品表面是很难读到画者的寓意。

当然,这种方法只能作为一般人的欣赏方式,因为画得好,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人们更多的联想,产生共鸣。

但我们必须明白,一幅中国画的好坏,却不是简单的以表面上的形象来衡量的。

回想自己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深深的体会到作为国画专业的学生,要欣赏好一幅中国画,首先要深入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文化背景、表现方法以及语言理念等。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以水作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锦帛为载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画种,它植根于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沃土中,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和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

中国画从内容上看,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及人物画三大类,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国画又可分为工笔、写意。

工笔画即精工绝伦、一丝不苟,十日画一水,五日绘一石,积年累月画成一幅图画。

而写意则笔画简略而又不拘小节,大笔一挥,笔收意在,顷刻而成。

如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因爱四川嘉凌江沿岸三百余里的风景,而要人在大同殿壁上把其画出来;李思训画了几个月方成,而吴道子只用了一天,便画好了。

唐玄宗给他们的评语是:“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五迹皆极其妙”。

今天看来,吴道子,李思训当年所作的壁画已经不存在了,但从画论上我们可以知道,吴道子以线条的雄浑流畅见长,下笔如疾风骤雨简略而迅速;李思训的风格以金碧辉煌的重色山水著名,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描绘才能完成,他们的绘画风格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之上所述,无论是花鸟画、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写意或工笔之类,只不过是其内容与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不同的画家有不同风格的表现,当我们面对着同一题材而不同风格,或是不同题材而同一风格的各种作品时,我们又如何去欣赏呢。

第二章 谢赫的评画标准等观者在欣赏一幅国画作品时,首先要碰到如何品评这件作品的优劣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标准。

最早提出绘画品评标准是五世纪末谢赫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①。

首先提出作品要“气韵生动”,是指人物画要有生动的艺术形象,把对象的神情风貌,性格特征,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谢赫等其他文艺批评家认为:艺术作品中活跃的生命力与整个宇宙中的生命力一样,是“气”遍布太空,是生命之“气息”,是一种动力,渗透、滋养、刺激着世间万物。

这里谢赫特别提到“气”:表现物体客观的“壮气”、“气候”或“气力”。

“气”,另一种说法就是作品中的出气孔或者透气的元素,一幅好的中国画,画面是不会使人感觉到“闷”和“烦”,这是因为画面中有着恰到好处的透气点,虽然作者在画面中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使观者受到了一定的感染,但是因为作品中有着透气点,就让你再纵观画面时就不再是“闷”和“烦”的感觉,大有通过透气点跳出画面。

而“韵”又是六朝时期文艺批评中常见的另一个字,这里面就包含艺术品完成的和谐之感及韵味,好的、感人的作品,必定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不尽的遐想,给观者以身临其境而又从中联想绵绵的高于其中。

当然,由于欣赏者的修养、水平不同,将会有更多、更丰富的理解。

谢赫等用“气韵生动”来表明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在“气”、和谐度、生动性及充满活力等方面皆生机盎然。

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画面上乘步辇的唐太宗威严而和睦,禄东赞精干而恭敬,礼官肃穆、宫女顾盼,气氛亲切融洽②;又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图》,画面人物之间的情思不是依靠面部表情来显露,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展现出来。

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之情③。

其二的“骨法用笔”,是指用笔上的动力,描绘形象要注意笔致变化,讲究线条的形式与动感之美。

可以说,线条的优美将会给作品带来锦上添花之功,也可以说气韵生动的最终体现是离不开骨法用笔。

比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中的线条:将净饭王的衣纹画得遒劲挺直,王后的衣纹则柔韧而圆转流畅,既表现出衣服的质感不同,也衬托出男女的性格各有差别。

前面伏地的鬼神,线条更为崩流豪放,大有“毛根出肉,力健有余”之感,夸张的造型表现出神怪的非凡力量,拂地的飘带,行笔飞舞,卷舒自如。

“骨法用笔”在传统的中国画绘画当中,它还融合了汉字的书法中的用笔规律,美学原则,体现出线条的力度、质地和美感等;通过不同的线条去体现出笔墨的动态、势向、韵律、节奏。

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图卷中的一系列动人的形象,非常注重用线条来造型,作品中以连绵不断、悠缓自然的线条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的力度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一样,具有疏密、长短的变化④。

中国画以点作画,易于零散、琐碎;以面作画易于模糊、平板;而用线作画易捕捉物体的形象及动感,是最适宜于发挥毛笔、水墨、宣纸、绢帛的特性;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家情有独钟的艺术语言,它是国画的灵魂,是作者在抒情达意中的宣泄和表诉。

所以,千百年来,中国画家伏案笔耕,利用不同的笔法书写着粗细、曲直、刚柔、毛涩、疾徐、虚实、顺逆、繁简等不同质地,不同感受的线条。

并以这些含情线条的渐变、排列、交搭、分割、呼应等,在画上构成了形态各异、情变万千的诸多造型来,表达着一份份爱国之情,表达着一幕幕悲欢离合,表达着一颗颗赤子之心。

诚然,我们在欣赏国画作品时还应注意到,用于表现中国画的线条要有生命力,它的抑扬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无不显现着画家的才思、功底。

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把绘画的点线用五个字概括:“平”、“圆”、“留”、“重”、“变”。

“平”,如锥划沙,笔锋与纸保持在一个水平上,运压力与提浮力相衡;“圆”,如折钗股,指用笔圆浑有力,浑厚、不露锋芒,富有弹性;“留”,如屋漏痕,笔在运行中感觉有阻力,在与纸摩擦的阻力中艰涩前行;“重”,如高山坠石,用笔要用劲,要有力度,使之大有力透纸背的感觉。

特别是打“点”,要象高山掉下的石块那样有分量;“变”,笔画形成多样性的对比,有变化,不雷同。

如他的《山中坐雨》、《青山红树》等作品就体现了其山水画用线的特点⑤。

无论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无论是奔放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高昂的,或是低沉的,都特别强调笔法的力与气韵的结合,有气为活笔无气为死笔;笔断意连,形断气连,迹断势连均有气接,因而作品才能气势逼人,情动理明。

所以我们在欣赏国画作品时,应注意作品中作者的运笔与气韵的结合,通过笔法来表现画面形象的神貌。

如南朝西善桥画像砖《竹林七贤图》中,衣褶行线以刚劲为主,刚中有柔,与顾恺之“春蚕吐丝”式的线描相近,生动的刻画出这些人的特征和颓废、空虚的精神面貌⑥。

其三的“经营位置”,是画家在作画时对物象的安排和组织。

如“经营”二字,内涵就十分丰富,它包含着思考、分析、研究、推敲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这里的“位置”不仅是画面上物象安置的处所,还包括整个画面的结构安排,格局布置,讲求“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等。

这就是说画家要完成一件作品,决非随随便便一挥而就,是要经过苦心孤诣地思考、探求,精心慎密地选择取舍、匠心独到地组织、安排,最终成功的作品才得问世。

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融汇了“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为构图方式,主峰采用“高远”法(从山脚往山顶望,称之“高远”),高耸而挺立中又略带向前倾斜,气势宏伟壮观,大有一种向你直面扑来之感,使你不觉间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同时显示了作者写山绘水之功是何等的高以及构图之妙;主峰两旁采用“深远”法(自前向后渐渐深远,称之“深远”),既衬托了主峰之气概,又能充分的表现群山连绵之意境,同时体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及认识之全面;前景以“平远”法(自近景而层层叠进到远景,称之“平远”),前景奇石异树,石之形貌变化无穷,树之品种繁多,造型各异,给人以无限的向往及惊叹作者对大自然之观察力、想象力及表现力。

可见中国画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十分注重构图的研究,他们总结了一系列的规律与法则。

比如早在东晋时代,顾恺之就提出了“置陈布势”的构图原理,其后历代画家不断的探索,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的中国画构图体系:“宾主”、“呼应”、“虚实”、“疏密”、“藏露”、“开合”、“取舍”等。

这些规律符合辨证法中的对立与统一;只有符合对立与统一规律的作品,才能经久耐看,才有吸引力。

反之,美的因素就会不同程度地大打折扣。

所以说构图的来源是生活,是眼界,是修养,是格调,是将生活的每一个很小的场面、片段、景象推向了高于生活的境界。

另外,构图还有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就如同生活中,家具的摆设,格调的布局,青绿淡雅,随之任之。

它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不求物体现象,只求构思和形象入“理”。

之上所述,欣赏国画作品的优劣主要是以六法中的“气韵”、“骨法”、“构图”为主要切入点,顺理便成章,无气便失势,无骨便失力,无虚实便失意趣,无呼应便失统一,无宾主便平铺散漫,无疏密便均齐刻板,有露无藏便失含蓄之雅,有开无合便失承接照应。

因此,可以说“六法”是一个评画整体,它的出现表明我国绘画理论已上升到一个有较完整体系的阶段,它是魏、晋、六朝画家艺术实践的总结;还有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也根据山水画的要求和创作实践提出,画有“六要”,来作为评画标准,即“气”、“韵”、“思”、“景”、“笔”、“墨”,他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

这两点仍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

“思”,是指剪裁取舍、立意构思;“景”,是要求画山水应根据不同的时令与具体的环境描绘,要“搜妙创真”才能为山水传神写照;“笔”与“墨”便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

到了宋代,刘道醇在《宋朝名画评》里,又提出了“六要”与“六长”。

他说:“识画之决,在乎明六要而审六长也。

所谓六要,即“气韵兼力”、“格制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泽”、“去来自然”、“师学舍短”;所谓六长,即“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巧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六”;其中“六长”是根据中国画形式美方面的对立统一法则,较有价值;“粗卤求笔”,意思是奔放粗旷之画,讲求笔墨技法;“僻涩求才”,创作中描绘一些生冷僻见的题材时也得讲求法度,不得糊写乱画;“细巧求力”,是指精工细匠的作品中,表现力量要强,不要纤弱柔软;“狂怪求理”,作品中如造型狂野怪异的,要合乎情理;“无墨求染”,其意与“计白当黑”相同,即空白处并非真的“空”,而是表现了丰富的含义。

综上述,是自己平时学习及欣赏中国画的一些粗浅体会、认识及看法,给一些爱好国画及在欣赏国画的同时,能基本上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及风格。

毕竟,中国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而又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观察认识,形象造型等。

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了“恶以诚世,善

关于画家徐悲鸿的评价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他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

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

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

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

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