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诗句

儿童天真可爱的古诗(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古诗)

儿童天真可爱的古诗

杨万里写童趣的诗

杨万里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杨万里写童趣的诗,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杨万里写童趣的诗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写童趣的诗二

清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杨万里写童趣的诗赏析:

1、语言浅近,平淡自然

诗歌进入到苏黄,诗似乎就已经由典雅的艺术殿堂走向日常化了。黄庭坚就明确提出“以俗为雅”,并让大俗大雅的审美理想变为一种实践。但是,他的实践,仍然脱离不了江西师派的桎梏,而以杨万里为代表的一些诗人,却真正将诗材转向广阔的现实生活,不再刻意注重推敲锤炼,处处用典,追求那种奇崛瘦劲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雕琢感,而是走向了生活化,自然化。可以说,他们的实践,是更为彻底的。杨万里的童趣诗,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平凡生活中最为琐碎、平常的画面:儿童戏蝶、稚子弄冰、牧童骑牛、幼儿观蚁、顽童玩雪……。他的诗,如流淌的小溪,如飘浮的云朵,语言自然平实,明白如话。

如“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他的诗还喜欢夹杂一些口语,如“三月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的“留些”,“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中的“怪生”,读来不仅不觉得突兀,反而令人倍觉亲切自然,田园意味也更加浓厚了。

2、细腻深秀,内容谐趣

虽然诗人选材都是农家生活中一些极为琐碎的画面,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每一个画面,都是诗人精心选择的,而且每一首,都可见诗人用心之细之深的。在三十多首童趣诗中,他的每一首都是七言诗。包括七绝和七律。那么,杨万里为什么要选择七言而不是五言呢?关于七言与五言,刘熙载这样说“七言以浩歌,五言以穆诵”,《艺概.诗概》又说“五言质,七言文。”相比之下,七言诗能将事物刻画得细腻、生动而且具体,这样也更有利于作者淋漓尽致地发挥。杨万里的童趣诗,就具备了七言诗的特点,他充分运用直接和间接描写,将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情都刻画得活灵活现。仍看其《舟过仁安》: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人路过仁安之时,见叶渔船中有两个小孩,只见他们将竹杆和船桨收起来,打着伞坐在船中,“怪生”二字充分说明了前一刻诗人心中的疑惑和这一刻的了悟:原来,他们是想学大人张伞作帆,让船随风而动啊!多么有意思的想法啊,读到这里,我们不禁会去想两小童当时的神情和动作:只见他们满怀希望地撑着伞,期盼着船能够自然前进,可是,等了好久船却纹丝不动,他们一边感到疑惑,一边又不肯死心,就那么别扭地忙乱着。诗人看到这里,应该会忍不住会心一笑吧!简简单单四句,既将整件事情写得清清楚楚,同时留有余地,让我们可以仅从某些字句,就能清晰地看到两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由此,可见诗人笔触之细腻深秀。

除了诗人用心之细,我们还可以发现,诗人笔下的儿童,都是非常天真可爱的,他们的言行想法,往往令人看了忍俊不禁。就像上面所说的那两个意图张伞使风的小渔童,还有下面这首《送客归,至郡圃,残雪销尽》:

三日东风入万家,草间残雪不留些。

儿童道是雪犹在,笑指梅儿作雪花。

“道是”说出了孩子的心理,“笑”说明了孩子的神情,一个“指”字,说清了孩子的动作,直接刻画出了孩子生动活泼的形象。东风吹来春天到,孩子们才不在意什么“梅须逊雪三分白”,他们看到那仍开得洁白的梅花,以为雪还没有融尽呢!对于自己的发现,他们得意地笑了。

3、以小见大,动静成趣

对于杨万里的诗,钱钟书曾做过非常生动的描述:

放翁如画图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未及其逝,转瞬即改而未及其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谈艺录》)

这段话中,强调了这样两点:一是杨万里的诗充满着动态美,二是他的诗善于抓拍一个个最为精彩的片断,一些稍纵即逝的瞬间,通过这样一些小片断的描写和瞬间的把握,来达到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的确,诗人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摄影师,不仅有着极高的审美情趣,并且能够敏锐地把握生活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将那一刻的美丽定格。那一幅幅最为平常的儿童生活场景,在他的'手中,都变成了世上最美的风景。且来欣赏其《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的开头将镜头投向了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沿着小路的深处向前,是一个篱落疏疏的菜园。菜园里开满了金黄的菜花。已是春末夏初之际,小路两旁的树上,花儿早已落尽。一片片碧绿的叶子如新生的婴儿般刚刚张开它们的脸,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突然,一只黄蝶翩翩飞来,打破了这片宁静。它轻轻地拍打着翅膀,落在了篱笆上。紧接着,一个孩童闯入了这个画面。只见他轻手轻脚地来到篱笆旁,伸出手想要抓住那只蝴蝶,不料,它却轻轻跃起,飞走了。孩童扑了个空,骨些恼怒,急忙朝蝴蝶追去。只见他们一个追,一个逃,好不热闹!蝴蝶飞了一阵,突然钻入了菜花丛中,满头大汗的孩子站住了:满眼的金黄,让他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菜花了。孩童最后到底有没有抓住蝴蝶呢?诗人没有说,美丽在这一刻定格,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幅画面就像是一段最精彩的录相,情与景相结合,动与静相映衬,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美与童真的美。诗人这一特点也同样体现在他的《桑茶坑道中》:

睛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过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同样以景入诗,一句“草满花堤水过溪”写出了乡间雨后的景色。暑气褪尽,芳草鲜艳,空气清新,怎么不令人心情舒畅呢?偏偏有一个人却不解风情,居然在柳树底下睡着了。连身边的牛儿走远了也不知道。清新凉爽的夏日雨后,酣然入梦的孩子,悠然吃草的牛儿,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营造了一份恬淡闲适的氛围,让人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杨万里的为官为学及其童趣诗,让我们看到一个内心真实、丰富的杨万里。这样的杨万里,无疑是最可爱的。虽然我并不认为他的童趣诗代表着其创作的最高水平,但是,我以为,这些童趣诗是最能表现杨万里的。因为,唯有在他的童趣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情流露的、最为本真的杨万里。而其在诗中所表现的以朴实自然为本,以灵动透脱为审美特征,以童心为最终归依的审美意境将一直感动我们,吸引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