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案

幼儿园大班等量代换(幼儿园大班等量代换教案)

幼儿园大班等量代换(幼儿园大班等量代换教案)

学前班等量代换教案给孩子怎样的教学方法容易接受

一、设计背景:

学前儿童已经能够区分物体的大小,初步进行重量比较,但对重量相近物体还不能分清轻重,必须教会他们借助工具确定物体轻重的必要性。

幼儿对比较轻重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到底可以用哪些方法比较轻重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任务在于让幼儿学会比较轻重的几种基本方法,初步理解重量的传递性。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借助工具确定物体轻重的必要性。

(2)能按物体的轻重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理解依项排列物体间的传递性和双重性,发展幼儿的判断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想办法,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能按重量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增强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让幼儿初步感知“轻”、“重”的含义,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幼儿懂得比较轻重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书本、石子、棉花、大象、小狗、小鸟、天平等)等。

五、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学会“看一看”的比较轻重的方法。

1.播放动物园里动物活动的录象,引出轻重的话题。

提问:哪一些动物重

哪一些动物轻

2.总结:以上方法为“看一看”比较轻重的方法。

3.提问:谁还能说出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

(1).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相关数学信息。

(2).出示一包棉花和一块石子。

(3).幼儿进一步感知通过物体外形感知轻重的方法。

(4).在无法从外形判断轻重时,但仍然用“看一看”的方法判断轻重,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的情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并且由动物世界回到现实生活,领会“轻重”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一)学会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轻重:

1.请认为棉花重的同学举手

请认为石子重的同学举手

大家判断的为什么不一样呢

有什么方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

请幼儿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2.教师小结:棉花和石子用眼睛看,不能精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可以比较出谁轻谁重。

板书:用“掂一掂”比较轻重

(二).学会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轻重:

1.出示重量接近的1个胡萝卜和1个马铃薯(土豆)。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

谁又能想出什么好方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一些方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胡萝卜和马铃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幼儿观察,现在你知道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6.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胡萝卜和马铃薯谁轻谁重时,我们发现要想精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方法。

7.出示文具盒和计算书。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

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计算书重;生2:计算书轻、文具盒重;生3:文具盒和计算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计算书重。

得出:课桌上文具盒比计算书轻。

幼儿实验,交流讨论,猜测结果。

汇报交流,充分听取同学想出的不同方法,给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行猜一猜,再掂一掂,最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从而懂得轻重是相对而言的。

(三).看一看:观察图片判断大象、小狗、小鸟谁最轻

谁最重?初步理解重量的传递性。

(四).想一想:请幼儿比较轮船和石块谁轻、谁重。

为什么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底呢

(五).排一排:请幼儿按由轻至重及由重至轻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正逆排序,巩固幼儿对轻重的感知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熟悉。

1.比一比,幼儿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说一说,先让幼儿独立完成,再引导幼儿说出谁最重

谁最轻

为什么

3.延伸,讲解故事《笨驴》,并升华知识点。

六、活动反思

1、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原理,通过“看一看”、“掂一掂”、

“称一称”的比较轻重的方法。

活动中自己得出了很多结论,领会到了探究的快乐,活动贯穿这节课的始终,让幼儿一直保持着参与的。

最后,《笨驴》的故事是耐人寻味的,让幼儿充分动脑,更是知识的升华。

2、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会“看一看”比较

的方法;在亲身经历中通过探究和协作活动学会“掂一掂”比较轻重的方法;在探究和推理中学会“称一称”比较轻重的方法。

教学中注意实物等从多感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会知识。

3、让幼儿个性化地学习数学。

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孩子们敢提问题、会提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决问题,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学生为自己的创造而开心,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

同时,我也注意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评价他们的表现,使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整个课堂活动中,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想其所想,说其所说,做其所做.我们要做到\"蹲下来看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且教学中要肯定幼儿的一切努力,赞扬幼儿的思考结论,激励幼儿的创造欲望。

最后,我也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有时没有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今后,我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三年级 等量代换一节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验证等活动,能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另一个量,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应用价值;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称、苹果贴图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讲故事《曹冲称象》的故事。

多聪明的曹冲啊

当时他只有7岁,之所以他能成功地称出大象的重量,受到官员们的称赞,就是因为他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板书)

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初步体会先是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初步运用代换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师:要想很好地落实目标,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天平。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它有什么作用

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回答。

师:这是天平,如果天平平衡了,说明两边的重量相等。

师:今天,“天平”将和我们一起学习“等量代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看书109页,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条件和问题。

师:在本例题中,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那么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呢

这节课,我们将和曹冲一样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请看自学提示:

(1)、认真观察,寻找其中等量的关系,思考:一个西瓜4千克,4个苹果1千克,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苹果的重量

(2)、带着自己的思考方法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说清楚思路,然后选代表汇报。

师强调:观察后,先自己思考,有方法后再与小组讨论。

生学习,师巡视。

3、学生汇报:

师引导学生说算理: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4千克砝码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呢

学生汇报: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即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所以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

师:用算式怎样计算呢

生汇报,师板书:4×4=16(个)

师:你认为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都重4千克,初步渗透要抓住一个中间量。

(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寻找中间量的过程。

板书:1个西瓜=4千克=16个苹果

4、举一反三:

完成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完成

反馈展示算理:要求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质量关系进行等量代换。

或者先将1头牛代换成羊,就可求出2头牛可换几只羊了。

总结:上面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生总结方法:

1、仔细观察,寻找中间量。

2、知道要求的量=几个中间量;一个中间量=几个其它量

师:好,我们就用得出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拓展应用:

1、师:八戒想用一本书换12支自动笔,他认为这样很划算,1个可以换12个。

看到这些信息,你认为八戒说得对吗

(课件出示)

引导说出理由。

师小结:是的,我们今天所学等量代换”中的“等量”,可以是同等质量,也可以是同等价钱、同等数量…

2、111页4题: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

3、111页3题。

四、总结拓展: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古代的等量代换

师:在没有货币的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运用等量代换的知识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了,课下同学们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了解我们中国商品社会的发展历程。

怎样教一个上大班的小孩子去学会等量代换

换成“童年的语言”,将你等量代换的东西改为生活常用的东西,特别是小孩子爱的东西,这样他心里会产生共鸣,提起兴趣。

幼儿园《找等量》教案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

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等量交换什么意思?

等量代换是义务教育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度例2的内容。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问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答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版a=b,b=c,那么a=c。

这个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权数学的基础。

等量代换的奥数问题

6袋大米重20*6=120

6+8=14袋面粉重:820-120=700,每袋面粉重700\/14=50千克

每袋大米重50+20=70千克

在证明角的时候,等式性质与等量代换有什么区别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性质有三: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若a=b

那么有a+c=b+c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相等的非零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若a=b

那么有a·c=b·c

或a÷c=b÷c(a,b≠0 或 a=b,c≠0)

性质3: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两边依然相等

若a=b

那么有a^c=b^c

或(c次根号a)=(c次根号b)

等量代换:

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这个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例如:

由∠A=∠B得到∠A+∠C=∠B+∠C

这是用的等式的性质

而由∠A=∠B,∠B=∠C得到∠A=∠C

这就是用的等量代换

江苏吴云超祝你学习进步

如何导入让课堂更有效

1、加强学习丰富理论。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课题的研究的需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全体教师广泛学习有关改革的文件、文章及各种材料形成一定的学习制度。

学校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学习,同时,还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订阅一本教育刊物,精读一本课改书籍,摘写一本读书笔记,交流一次学习心得体会。

课题组老师除了要求摘抄笔记外,还要求结合学习和教学撰写写教育故事、教学随笔和课后反思

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教研水平,我们还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带着课题(问题)、领着任务,走出校门参加培训学习。

通过学习、培训、教研,增强了教师课程改革的自觉性,丰富了“主体性发展课堂教学机制”的先进理论,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水平。

2、分析教材明确法则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

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课前导入要做到以下几点(1)、导入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一个“准”字。

(2)、导入要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突出一个“趣”字。

(3)、导入要有直观性,突出一个“形”字。

(4)、导入要有启发性,突出一个“奇”字。

(5)、导入要有艺术性,突出一个“巧”字。

(6)、导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个“精”字。

3、组内分析寻找问题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所有的课前导入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导入设计不好也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小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公开交流课,课题组教师根据听课情况总结出了小学数学课导入常见的几个问题:

(1)、谈话导入过于繁琐

有位老师执教《分苹果(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这样开始的: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夏天。

师:夏天有什么特点?生:热。

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生:喜欢。

师:喜欢吃什么水果?(由于前面的引导,许多学生说喜欢吃西瓜。

师:还有吗?(终于有个学生说喜欢吃苹果。

师:老师也喜欢吃苹果。

如果有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该怎样分?生:一人一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苹果”(板书课题)。

老师用了7个问题,将近5分钟的时间才引出了课题。

老实说,我们开始没听明白老师想问什么问题。

在小学课堂,一节课一共40分钟,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课堂前半段的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导入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会使重点内容的教学和练习时间紧张,而且像第一位老师那样繁琐的问话,离题远,问题多,对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干扰。

所以,谈话导入要力求简洁,指向明确,避免繁琐。

(2)、情境导入过于生硬

我们有位老师在讲《5的乘法口诀》时,使用教材上的情境导入,问:2008年要在北京举办哪个盛会?全班学生只有2名同学知道是奥运会,更别说那个五环旗了。

显然,这个导入的情境对这些学生来说显得太过陌生。

情境导入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现实的情境导入课题,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来说,教材上的情境都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出发,适当地改造情境,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现实的教学,而不是生搬硬套,闭门造车。

(3)、多媒体导入过于杂乱

信息技术普及以后,多媒体进入课堂,把枯燥的说教变成了有趣的动画,把抽象的公式进行了生动的演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但是凡事都要讲个度,工具手段都有个适用的范围,超越了这个度和范围,就会适得其反。

有位老师讲《等量代换》一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含义,想出了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创意,可是老师选用的动画是网上下载的QQ版,搞怪的形象和无厘头的情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滑稽的场景中而忽视了对现象的思考,预期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还浪费了时间。

所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要有所选择,突出主题,切不可虚图热闹,华而不实。

(4)、活动导入过于形式 学习本身就是活动,在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老师在用活动导入时要注意活动设计一定要合理,难度不宜过大,活动时间也要充分,不能徒有其表,为活动而活动,要与后续的教学活动建立有机的联系,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提炼出问题,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4、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学校每个实验阶段都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方法的交流、总结。

大家认为课堂导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方法。

作为教师应该灵活的根据各个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最恰当、最有针对性的导入方法。

下面就几个实例具体得谈一谈:

(1)、简介导入力求真实 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亿(用数码表示)。

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利用问题巧导新知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3)、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如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5和4×4两个图形(单位:分米)。

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

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

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

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

“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

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

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

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

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被如何“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这一问题牢牢吸引,积极动脑,自主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借助故事趣导新知

如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上课伊始,只见屏幕上正播映着歌曲《三个和尚》,正当大家听得正入神的时候,歌曲突然中断了,随之传来了一阵争吵声,是怎么回事呢

乍一看,原来是三个小和尚因分东西而争吵。

只见他们都抢着那3\/6的,不要1\/2和2\/4的。

接着教师伺机设置了疑念‘三个小和尚所抢的那份是否真的最大呢

大家能不能帮他们证明

由此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精彩的课堂开头,就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

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此导入使学生在故事里尽情畅游。

进入故事也就进入课堂,进入了课堂也就产生了迫切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自然学得津津有味。

(5)设置悬念诱导新知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

学生一时不能说出。

教师接着说,我们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6)、直观导入引导探究

如“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先出示“7.00元”,移动小数点,让分别读出所表示的实际钱数,使体会到小数点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再设问引入课题。

如何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一、课程选择和教学计划制定一定要结合实际

1.在本地域寻找有特点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课程应是民族的。

①做为有地域特点的自然和文化背景的课程,贴近幼儿生活,并且幼儿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像这样的课程应该是我们教师的首选材料。

2.在观察孩子活动中提取生成课程

瑞吉欧的“方案教学”②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它让我明白观察是老师了解和把握幼儿的基本方法,更是发现生成课程的好途径。

幼儿开展各种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不断的观察幼儿,并采用多种方式记录,然后进行整理、筛选,把有教育价值的因素提取出来,续而生成可实施的课程方案或者主题。

这样的课程生成以后,因为它产生于孩子们的活动和兴趣,所以,课程开展起来,孩子们投入度高,主动性强,自我学习的味道非常浓厚,“老师和孩子共同建构”的教育思想落实的也比较到位。

二、备课时一定要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准备、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思考

一个教学活动,从目标的制定、活动材料的准备到过程的实施,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仔细推敲。

一个活动,不经过千刀万刀地精雕细琢,是不会真正获得成功的。

1.站在幼儿的角度制定教学活动目标

一个活动的价值如何首先要看目标是什么。

目标是一个活动的根,也是一个活动的魂。

目标的定位直接影响着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及活动价值。

说白了,目标定位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生命价值。

怎样才能制定出好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目标的制定。

孩子们集体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什么状况,老师心里都要清清楚楚。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既考虑幼儿原有水平,又富有适宜挑战性的目标。

2.材料准备要科学、有效、充足

首先,所谓材料的科学有效,即材料本身既蕴含着一定的教育因素又适合幼儿的操作。

记得在听托班老师组织的数学活动“认识1和许多”时,老师拿着一个布娃娃,一上来老师就让孩子说这是几个布娃娃,接着又指着布娃娃的五官、手、脚等部位来提问分别是几个。

老师卖力的讲着,结果孩子还是被老师弄糊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是老师没有考虑到教学材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布娃娃只有1个,孩子是感知不到1个布娃娃和许多布娃娃的之间的关系的。

况且孩子们只听不做,作为运动直觉思维阶段的他们要想理解数理关系,更是难上加难。

如果老师把材料换成木质积木,给孩子人手一块,反复的请孩子在游戏和操作中学习,可能会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从而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感知和理解。

其次,材料的充足也是保证活动有效性的一个条件。

幼儿只有在充分地操作中才会更有利于自我发展和自我建构。

想让孩子自由快乐的发展,首先要先解放孩子的手;要想解放孩子的手,首先要有充分的材料提供给孩子。

一开始,我并没有如此重视材料的准备问题,上课的时候,虽然孩子们也认真听讲,但是,总是觉得缺了点什么。

经过反思之后,我认识到了材料的重要性。

每次活动开展前,我都在材料上下狠功夫,尽最大可能的给孩子们足够的操作材料和机会,结果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陡然浓厚起来,往往活动结束了,还意犹未尽。

我也往往趁热打铁把材料放进学习区里,让孩子们进一步在操作中巩固学习成果。

充分的材料选择和准备工作,让我一次又一次尝到成功的感觉。

现在,结合学习区的创设,我又在尝试在活动开展前把学习材料投放到学习区,让孩子先行自我探索学习,我在通过观察他们的学习情况,抽取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或者小组讨论。

这样,不但学习效率和时间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这样的课堂组织起来轻松愉快而游刃有余。

3.活动过程的游戏化及递进性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方式。

做为教学活动,我们更应学会活用游戏。

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既要充分游戏化又要呈现一种递进式节奏,让幼儿在环环相扣的快乐游戏中,不断对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有价值的思考。

4.教学活动前对幼儿的已有经验的把握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知道幼儿已经有哪些生活经验

活动中的哪几点适合本班幼儿最近发展区,哪几点是具有挑战性的

目标中的提升点怎样通过幼儿的已有经验来扩展和达成

这几个问题清楚与否,对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上面我已经提到了要“站在孩子角度制定目标”,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通过一个亲身的例子来说明了解孩子已有经验对活动的关键作用。

曾经我在两个班级开展过同一个科学活动“多样的天气”:

中一班的幼儿自今年在科学区就开展了“我是小小气象员”的观察记录活动,所以在初步的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他们都具备了开展“多样的天气”活动的经验基础。

在“说一说你了解哪些天气状况”和“看图片说天气”等几个环节都比较顺利,所以在进行“用肢体情况表现不同天气”时,我只是稍加引导孩子,孩子便能把不同的天气表现的很形象。

在“用符号表征天气”这个环节时,因为有一定的表征经验,所以孩子也能较好的完成对不同天气的表征。

并生成了“我喜欢的天气”“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等一系列活动。

中二班的幼儿因和中一班幼儿在年龄上相同,但缺少平时的观察引导,所以在活动的前两个环节就出现了孩子无法识别“多云”的天气图片,并且对天气的概念模糊等问题,一时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

这两次活动结果的差别,让我再一次从心底认识到,教学活动前对幼儿经验多一份了解和思考对活动开展和孩子的发展是多么至关重要

三、教学活动中的及时调整非常重要教学中的调整,实际上是考验教师智慧和把握课堂能力的体现。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准确地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并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引导。

1.教学中的调整要体现教育价值的更大化。

在幼儿忽然间提出一个让我们没有预料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考虑幼儿的问题与我们的计划相比哪个更有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照本宣科。

当然,这个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平时多用心积累和思考。

2.对教学计划的及时调整是我们更好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当幼儿对教师的提问不感兴趣,不知所云,答非所问,或幼儿总跳不出问题的圈子的时候,这时我们就应该即刻调整原来的计划。

如在小班上学期开展音乐教学时,有一个问题是“说一说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孩子很难理解“感受”这个词的含义,所以也很难回答老师的问题。

如果调整成“说一说你听了这段音乐后是高兴还是伤心”

这样一调整,在问题和孩子的水平之间搭了一个桥梁,孩子的回答自然很有效,学习也顺畅起来。

还记得在一次数学活动“水果超市”中,知识重点是掌握“等量代换”。

本来预设是让幼儿能根据商品的价格用相应的钱币来交换。

结果活动开展相当顺利,根本对孩子没有挑战性。

我及时使用海洋球来代替钱币,规定一个海洋球两元钱,这样活动又得到进一步开展。

四、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是提升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

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及时记录活动的成功点和不足是我们提升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也为后续的教学作准备。

教学后的反思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教师要能够分析出自己的成功点及不足的能力。

知道哪些环节是有效的,为什么有效

哪些环节效率偏低、不理想,为什么

第二方面,要反思哪些地方突破了预设,自己又是怎样及时生成拓展了教育的价值

现在,每次活动后我都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着重分析,自己觉得收益非浅。

因为在反思自己问题的同时,我感觉对幼儿思维发展动向把握的也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准确。

总之,要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必须从每一个教学活动做起,认真研究课程,把握幼儿年龄特点,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用心预设课堂并根据需要大胆、灵活调整计划。

只有做好教学活动中各阶段的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才会朝着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

这也是一个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

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同时需要学生自己不断进行内化。

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一般策略和特殊策略两类。

一、一般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学生只需依据生活经验或通过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过程就可以直接解决问题。

1.生活化。

生活化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新知时,关键要在问题解决后向学生点明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如学习《最大公因数》,先出示问题:老师最近买了一个车库,长40分米、宽32分米,想在车库的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

如果要使地砖的边长是整分米数,在铺地砖时又不用切割,地砖有几种选择

如果要使买的块数最少,应该买哪一种

因为学生对此类问题比较熟悉,所以普遍认为:地砖的边长应该是40和32公有的因数,公有因数最大时买的块数最少,解决这两个问题应先找出40和32的因数。

然后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点明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数学化。

数学化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时,关键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运用什么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如学习《长方形周长》,当学生已经知道长方形周长=(长+宽)×2后出示:小明沿着一个长方形游泳池走了一圈,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首先让学生明确“求一共走了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周长”,再思考“长方形周长怎么求”、“求长方形周长应知道什么”,最后出示信息“长50米、宽20米”,学生就能自主解决问题。

3.纯数学。

纯数学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分析、利用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常运用于学习与旧知有密切联系的新知时,关键要在需解决的数学问题和已有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桥梁。

如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先出示旧问题:水泥厂二月份生产水泥8400吨,三月份比二月份增加25%,三月份生产水泥几吨

学生认为:因为增加几吨=二月份几吨×25%,所以三月份几吨=二月份几吨×(1+25%)=8400×(1+25%)。

再出示新问题:水泥厂二月份生产水泥8400吨,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25%,三月份生产水泥几吨

让学生说说两类问题有什么异同,因为这两类问题有着本质的联系,所以教师只需在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桥梁,学生就能用迁移的方法自主解决新问题,他们认为:因为减少几吨=二月份几吨×25%,所以三月份几吨=二月份几吨×(1-25%)=8400×(1-25%)。

二、特殊策略

有些问题的数量关系较复杂,常需要一些特殊的解题策略来突破难点,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并顺利解决问题。

小学生常用的也易接受的特殊策略主要有以下七种:

1.列表的策略。

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信息资料复杂难明、信息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它是“把信息中的资料用表列出来,观察和理顺问题的条件、发现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

如在学习人教版第7册《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时,为了研究烙饼个数与烙饼时间的关系就可采用列表策略,如右图。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带领学生经历填表过程;(2)引导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3)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感受函数关系。

2.画图的策略。

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较抽象而又可以图像化”的问题,它是“用简单的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关系,从中发现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方法”的一种策略。

如在学习人教版第5册《搭配问题》时,为了能更直观、有条理地解决问题就可采用画图策略,如右图。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让学生在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学会方法;(2)画图前要理请数量关系;(3)画图要与数量关系相统一。

3.枚举的策略。

这种策略适用于解决“用列式解答比较困难”的问题,它是“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进行有序思考、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答案”的一种策略。

如在学习人教版第3册《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时,为了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可采用枚举策略,如右图。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在枚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设计的教学活动应包括“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3)要在反思中积累列举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与交流。

4.替换的策略。

这种策略较适用于解决“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方法可解”的问题,它是“用一种相等的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去替代变换另一种数值、数量、关系、方法、思路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如学习人教版第6册《等量代换》时,为了能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就可采用替换策略,如右图。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把握替换的思路,提出假设并进行替换、分析替换后的数量关系;(2)掌握替换的方法,在题目中寻找可以进行替换的依据、表示替换的过程;(3)抓住替换的关键,明确什么替换什么、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

5.转化的策略。

这种策略主要适用于解决“能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问题,它是“通过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新颖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策略。

如学习人教版第11册《按比例分配》时,为了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新问题就可采用转化策略,如右图。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突出转化策略的实用价值,精心选择数学问题;(2)突破运用转化策略的关键,把新问题、非常规问题分别转化成熟悉的、常规的且能够解决的问题;(3)在丰富的题材里灵活应用转化策略,提高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6.假设的策略。

这种策略主要运用于解决“一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的问题,它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策略。

如学习人教版第11册《鸡兔同笼》时,为了能使隐蔽复杂的数量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就可采用假设策略,如右图。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合理的假设;(2)要弄清楚由于假设而引起的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并作适当调整;(3)根据一个单位相差多少与总数共差多少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7.逆推的策略。

这种策略主要运用于解决“已知‘最后的结果、到达最终结果时每一步的具体过程或做法、未知的是最初的数量’这三个条件”的问题,它是“从题目的问题或结果出发、根据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地进行逆向推理,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如解决右图中的类似问题时,为了能更充分地利用条件、更好地解决问题就可以运用逆推策略。

运用此策略时要注意:(1)在铺垫式叙述时不要有任何暗示,不到最后不要得出结论;(2)在每一处的叙述中都要能为最后的结论服务;(3)在向前推理的过程中,每一步运算都是原来运算的逆运算;(4)这类问题还可以用画线段图和列表的方法来解决。

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如何分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常用策略的本质、把握每种策略的运用范围和要点,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