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说说

三年级估算估大估小原则(三年级上册估算估大估小原则)

三年级估算估大估小原则(三年级上册估算估大估小原则)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应该怎样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估算主要涉及计算估算及质量的估算

当计算时,是很简单的,把乘数或补除数看成和它相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就可以了。

如29乘3约等于90;304除以3约等于 100等。

质量其实就是填一条鱼约重500克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丰富多彩的节目时我们手按鼠标在计算机的世界里畅游时;当我们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津津有味地吃着西瓜时…我们可曾想过: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么多的变化

是科学

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改变了整个世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的面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奶奶说:人的寿命变长了

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饥饿和疾病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大敌,无数的人被疾病和饥饿无情地夺去宝贵的生命。

我国在新中国建立以前,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

怪不得姐奶奶以前老念叨着“人生七十古来稀”唉声叹气。

而现在,奶奶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到医院买些药打几针就好啦。

所以,奶奶整天乐呵呵地自夸身体好,还说什么“人活百岁不稀奇”呢

小学三年级估算应该怎样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3616234法,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估算方法:

1、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2、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

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

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3、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4、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扩展资料:

相关例题:

一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50*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50*110

方法三:49×104≈5250(元)50*105

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10 等于 5500,肯定大于 49×104 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05 等于 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估算

三年级估算的原则

估算的原则主要包括7个。

1、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zhidao,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进一法。

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3、四舍五入法。

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4、凑十法。

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5、部分求整体,几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一是利用计数单位进行估计,二是利用计量单位进行估计,三是以某一物体为参照物进行估计。

7、凑整法,把数量看成整式,整百整千在计算,是版最常用的估算方法。

扩展资料:

估算在学习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情境确定数的大致范围,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并参透提议,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

老师应该加强对估算教学的重视,突出对估算意识的培养权,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让学生自由表达。

在估算学习中,教师和家长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估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应该怎样及答案

13,20小学数学三年级找规律,7,13,20,(),53,7,()

6:6,(33),53

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采用什么方法

除法举例。

409÷6约等于

想:6×几十接近409,得到70。

所以,

409÷6约等于70。

三年级数学上的加减法估算怎么做

应该把它估成整十数,455-345=(),应把455估成460或450,把345估成340或350,这样得数就是100,与105很接近。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应该怎样及答案

因题干条件不完整,缺必要条件,不能正常作答

小学三年级估算应该怎样教

除法的估算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6除法的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目标确定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加减法估算”“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但它与“加、减、乘法估算”又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都运用“四舍五入”(学生有所感悟)法取出近似数再计算,而除法的估算要根据除数来选择被除数的近似数,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轻松地算,合理地算。

教学目标:

① 经历估算的过程,估算的一般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估算

② 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 ③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策略选择

设计意图:估算教学的意图简而言之不外乎两个方面:学会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本课中,我创设了“走进校园”的情景串,让学生围绕校园里发生的人、事等问题展开有层次的讨论,在估算方法得到拓展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估算意识的积累发展。

教学策略:

① 从已知中学。

虽然除法的估算方法与已学的加、减乘法有些不同,但教学中,我没有另立门户,而把它放入估算大系统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探索、感悟除法估算的方法。

② 在生活中学。

创设体现需要估算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体验价值,感悟方法,提高能力。

③ 在思考、讨论、反省中学。

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分析、反思、比较各种算法,使学生能为每个问题提供最适宜的解决方案。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了解起点,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估算”

提问:对于估算,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回答:“求出大概数”“要用四舍五入”“是近似的”…

3、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走走,看有什么需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

4、我校是个半寄宿制学校,有住校生289人,走读生251人,请同学们估一估我们学校大概共有学生多少人

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学生汇报各种计算方法,教师课件显示这些方法。

呈现材料,提出问题。

(图片播放走读生午餐的餐厅和学生公寓)251人分6排就餐,289人分住20个寝室,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索比较,归纳方法。

探索解决“每排大约坐几人

(围绕下列建议进行)

建议:

① 先安静地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记下来。

②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③选出组内最好的方法,准备汇报。

2、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预计):

① 252≈300 ③ 252≈250 6≈5

300÷6=50 250÷5=50

每排大约坐50人。

每排大约坐50人。

② 252≈240 ④252≈250

240÷6=40 250÷6=41…4

每排大约坐40人。

[备选]如果学生提出 260÷6等方法,要组织讨论,以明确其与250÷6思想方法相同而不必板书。

3、比较:以上几种方法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学生提出喜欢第一种,第二种都予以肯定

[备选]若学生以最接近实际结果为由提出第四种方法最好,可以通过“你们觉得他的想法怎样

组织讨论。

4、总结:估算时不仅要好算,还要尽可能接近准确数。

三、联系实际,合理估算。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每个寝室大约住几人

2、学生汇报(预计有两种方法):

① 289≈300 ② 289≈280

300÷20=15 280÷20=14

每个寝室大约住15人。

每个寝室大约住14人。

3、引发思考:两种估算的方法都合理,为什么结果有差别

小结:估算时有时会估大,有时会估小。

4、(1)改题:规定每个寝室住20人,289人要安排几个寝室

(2)组织讨论:用280÷20=14估算为什么不可取

(3)小结: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估大更合理,有时也会出现估小更合理的情况,这就要求同学们解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估算。

三、巩固知识,灵活应用。

比一比,谁算得更快

①2004年12月31日全校师生去距离学校2750米的瑞安广场冬游,同学们每分钟步行90米,从学校出发后,约()分钟到达。

② 教师口述:在冬游现场,每个同学发到了这样一张倡议书(课件显示倡议书)他告诉大家我们的结对学校湖岭镇三小孩子们窘困的生活情况,估一估这张倡议书共有()个字。

在学生提出“首先得知道每行多少字、有几行”以后,出示“每行32字,23行”学生估算。

③在倡议书的倡议下,2005年2月26日我校12个班共捐资11362元,平均每班大约捐资()元。

比一比,谁算得更合理

信息①2005年2月28日,政教处王老师带了40张佰元币准备给湖岭镇三小的孩子们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先买运动鞋,批发价每双9元4角,买110双要付出()张佰元币。

信息 ② 2月29日,王老师把剩下的7533元分装在11个红包内,准备送给11个特别贫困的孩子,每个红包最多放()张佰元币。

信息 ③ 2月30日,4位老师带着学生代表70人前往湖岭镇三小。

至少要租()辆面包车

(课件中面包车上写有“限载20人”字样。

[备选]如果出现每辆车多坐5人租3辆的答案,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

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学生代表看了同龄人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后,回来向全校同学号召: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勤俭节约,尽一切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课件出示)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即找准了建构本课知识所需的学习起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建立了一个根基。

加法估算起到引入情景与复习的双重作用。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展解读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

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引领学生在交流中加强各种算法的比较,减少重复,沟通各算法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方法背后的方法”,达到“闻一知百”的效果。

既尊重学生的想法,又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从而学会“倾听”、“比较”、“完善”“创造”。

既巩固方法,又引出新问题。

这样从同一学习材料中,提炼出两个不同的需用估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他们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说法的理解。

呈现学生经历过的手拉手活动图片,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这些需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切身地体验了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而且现实背景中的具体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结合情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学习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使课堂绽放异彩。

教学片段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法估算》根据什么定目标

教学内容:教材60页例5及对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创设情境:秋天是旅游的好季节,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但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大家一起解决。

出示: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准备多少钱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

学生想办法,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

列式:49×104

[设计意图]由秋游这样的学生喜欢的和数学的活动直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2、导入新课:同学们用竖式或用计算器都能计算出具体的钱数,你能不用计算,而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估算3、提出学习目标:对于乘法估算,你认为要研究哪些问题呢

先由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乘法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2)在具体的问题中要选用什么估算方法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按要求独立自学课本60页例5和做一做,师巡视指导,收集学习信息。

(2)让学生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在这过程中要互相帮助、质疑问难。

2、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估算方法。

(1)例5算法展示

方法一:把49估成50,104估成100,50×100=5000

方法二:把49估成50,104估成110,50×110=5500

(2)、讨论: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方法。

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买票要多准备一些钱,否则就不够了,所以在估算的时候,要多估,而不能少估。

在今后的估算中,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有时候要多估,有时候要少估。

想一想: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这种估算

还有哪些特殊的估算方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

3)做一做的算法展示

一月份卖出720桶矿泉水,估算全年可卖出多少桶水

(720×12≈)

A、展示算法

方法一:把720估成700,12估成10,700×10=7000

方法二:把720估成700,700×12=8400

方法三:把12估成10,720×10=7200

方法四:把720估成800,12估成10,800×10=8000

B、选择合适的方法

质疑:哪个估算结果最适合本题

(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结论:由于“全年可卖出多少桶”这个问题既可多估,也可少估,因此越接近实际结果的估算得数是越好的估算结果。

所以本题应选方法二或方法四。

三、激发知识冲突

1、让学生自由质疑部难。

2、师质疑:为什么“做一做”用方法四估算结果能较接近实际结果

(让学生理解在乘法估算中大数往大的整十、整百靠近,小数往小的整十、整百靠近会较接近精确得数的算理)

四、巩固拓展

1、基本练习。

练习十第一题。

2、小组探究,实际应用:

(1)给你一篇文章,能估计出它的字数吗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估算出一篇文章的字数。

(2)怎样估计出一本书的字数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交流学习收获,进行学习评价

2、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