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

西吴尔王国(西吴尔王国遗址在哪里)

西吴尔王国(西吴尔王国遗址在哪里)

0143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达拉特旗

0161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

0162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鄂托克前旗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东胜区

0171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准格尔旗

0172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伊金霍洛旗

0173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乌审旗

017400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杭锦旗

有没有知道黑塔坦国王白厮波和西夏历史的,详细点,十分感谢

夏皇建二年(公元1211年),黑塔坦酋长白厮波发兵进攻西夏的河州(甘肃临夏县西南),安全领兵仓促应战,遭到惨败,以致将公主都丢失在战场上。

最后只得向黑塔坦称臣,以妥协屈辱求得黑塔坦的退兵。

西夏这时国力衰落已经不能抵御一个弱小民族的进攻,更不可能抗御蒙古军队的强大攻势了!

西夏王国是什么时候彻底灭亡的

公元1227年,西夏彻底灭亡。

公元1203年克烈部被铁木真并吞,其领袖王汗之子桑昆逃奔西夏。

两年后,铁木真率军入侵西夏,掠夺西夏边界城市而去。

夏桓宗认为击退外患,改兴庆府名为中兴府,取夏国中兴之意,实际上西夏反而垄罩在蒙古的威胁之下。

公元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即成吉思汗,后被尊称元太祖。

成吉思汗为了要攻灭敌国金朝,势必要切断金夏联盟,所以西夏成为他的目标之一。

隔年夏襄宗夺位不久,成吉思汗率大军攻破西夏要塞斡罗孩城(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因各路夏军奋力抵抗而击退之。

公元1209年蒙古降服高昌回鹘,河西地区也暴露在蒙古威胁之下。

蒙古第三次征夏即自河西入侵,出黑水城,围攻斡罗孩关口。

夏襄宗派其子李承祯率军抵抗失败,夏将高逸被俘而死。

蒙军又攻陷西壁讹答守备的斡罗孩城,直逼中兴府的最后防线克夷门。

夏将嵬名令公率军伏击蒙军,最后仍被蒙军击溃。

中兴府被蒙军围困,夏襄宗派使向金朝金帝完颜永济求救,但是金帝拒绝,还以邻国遭攻打为乐而坐视不救。

最后夏襄宗纳女请和,贡献大量物资,并且附蒙伐金。

夏襄宗附蒙伐金后,对金朝进行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很大。

国内方面,西夏百姓十分贫困,经济生产受到破坏,军队衰弱,政治。

夏襄宗本身也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

公元1211年齐王李遵顼发动宫庭,废夏襄宗自立为帝,即夏神宗,史书称为状元皇帝。

夏神宗不顾国内大臣反对,仍然坚持附蒙抗金,金宣宗也多次反击之。

此时西夏国内社会经济凋蔽,民变不断。

公元1216年因为西夏因不肯帮助成吉思汗西征,次年成吉思汗率军第四次进攻西夏。

夏神宗以太子李德旺守中兴府,自己逃至西京灵州。

最后李德旺派使向蒙古和谈才终战。

公元1223年由于夏神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即夏献宗。

此时夏廷已经认清蒙古将会灭亡西夏,夏献宗决定采取联金抗蒙的策略,趁成吉思汗西征时派使联合漠北诸部落抗蒙,以便巩固西夏北疆。

当时总管汉地的蒙将孛鲁(木华黎之子)察觉西夏的意图,于公元1224年率军从东面攻入西夏,攻陷银州,夏将塔海被俘。

隔年成吉思汗得胜返国,同时率军攻打沙洲。

最后夏献宗同意蒙军条件投降,蒙古撤军。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以夏献宗没有履约为由,兵分东西向西夏夹攻,此即蒙古灭西夏之战。

成吉思汗率主力部队至兀剌孩城(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西进攻陷黑水城,又迂回进军贺兰山(宁夏银川西北),击溃夏将阿沙敢不,最后屯军浑垂山(甘肃酒泉北)。

西路军由阿答赤率领,与忽都铁穆儿、西夏降将昔里铃部、察罕等人借道西州回鹘,陆续攻陷沙州、肃州与甘州。

但在围攻甘州时遭到守将和典也怯律顽强抵抗,最后成吉思汗亲自攻陷,并且降服凉州守将斡扎篑投降。

至此河西走廊全数沦陷。

夏献宗忧患而死,由其侄南平王李睍继位,即夏末帝。

同年八月,成吉思汗率军穿越沙陀,进军黄河九渡,攻占应理(宁夏中卫)。

而后分兵攻陷夏州,主力包围灵州。

夏末帝派嵬名令公率军救援,双方于冻结的黄河决战。

而后嵬名令公与守将废太子李德任会合,最后城陷被杀。

蒙军包围中兴府,并且分兵南下攻陷积石州(青海循化)、西宁(青海西宁)等西夏领地,并驻夏六盘山。

西夏只剩中兴府,公元1227年夏末帝在中兴府被围半年后投降蒙古,西夏亡。

成吉思汗此时已病死六盘山,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拖雷按照成吉思汗遗嘱杀李睍。

蒙军攻陷中兴府后展开,宫室、陵园付之一炬,后经察罕劝谏而止,但城中人口已经不多。

公元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西夏终于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以至于从明朝开始历朝均未在西夏王陵附近获得过多少有价值的物品。

成吉思汗去世后,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

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西夏灭亡。

战国时7国所管辖的地域都有哪里

赵国主要在河北省,首都是河北邯郸,战国初期燕国也很弱小

回答者:zcmkang-举人 四级 5-31 17:08

每个山西人,都因自己是山西人而自豪。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炎帝、黄帝、尧、舜、禹等上古帝王都在山西生活或活动过。

然而,山西(晋)是如何形成,它的地域究竟有多大,许多人却不甚了解。

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及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大体有了一个认识。

现撰鄙文,以飨读者。

晋国的产生与称霸

晋国产生于武王伐纣后(现代学者研究,武王伐纣的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武王克殷后,第二年去世,子成王即位。

即位时成王年少,周公摄政,唐国作乱,周公灭之。

唐国在现在的山西省翼城西,是一个方圆百里的小诸侯国。

成王把唐分给其弟叔虞,故称唐叔虞。

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旁,故改国号为晋。

公元前745年,唐叔虞十世孙昭侯封其叔成师于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成师之孙)灭晋侯缗,并晋,建都曲沃。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建都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

从公元前805年起,晋便开始陆续攻灭周围的小诸侯国,如条(今山西省运城市中条山地区)、千亩(今山西省介休市南)、霍(今山西省霍县西南)、魏(今山西省芮城北)、耿(今山西省河津县南)等国。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发兵灭虞(今山西省平陆县北)、虢(今河南省陕县东南),伐翟(即狄,活动在今山西省临汾、长治一带)。

当时的晋已从原来的方圆百里的小诸侯国,扩张为西部和南部边境越过黄河,北至介休,东至河内(今河南省获嘉县)的一个春秋大国。

公元前656年至公元前636年的20年间,晋国先后经历了骊姬、里克之乱。

公元前636年,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后,在秦军护送下返晋,为晋文公。

晋文公整顿吏治,施惠百姓,富国强兵,使晋国走向强大。

他救周襄王难,解宋成公急。

战楚军于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确立了晋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

六卿强大与三家分晋

公元前588年,晋景公设立了六卿制度。

此后,六卿逐渐强大,为灭晋埋下伏笔。

到公元前562年,晋已“九合诸侯”,成为中原大国和强国。

晋先后与楚进行了鄢陵之战,与齐进行了临淄之战,势力范围扩张到今天的陕西省东北部、山西省大部、河南省北中部、河北省西部等大片地区。

然而,在此之前,晋厉公杀却至等三大臣,引起国乱。

栾书、中行偃囚杀晋厉公,立晋悼公。

从此,晋公室日衰,六卿强大。

公元前490年,六卿之间发生冲突,赵、魏、韩三家灭范氏和中行氏。

公元前458年,智伯与赵、魏、韩共分范氏和中行氏地,攻晋出公,晋出公奔齐,死在路上。

公元前453年,智伯专权,欲灭赵。

赵、魏、韩共杀智伯,尽并其地。

此时的晋公室已极度衰败,只能管辖绛和曲沃两地,其余土地皆属赵、魏、韩了。

公元前359年,赵、魏、韩灭晋,迁晋桓公于端氏(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

公元前349年,赵夺端氏,迁晋君于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

晋国由此终止,而以三晋的面貌继续延续其历史。

三晋的发展及其地域范围

赵初建都耿(今山西省河津县南)。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赵专权于晋。

从公元前491年起,赵先后攻灭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柏人(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和代(今河北省蔚县地区),使赵国的地域大大扩张。

公元前423年,赵献侯迁都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西)。

公元前403年,迁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改革,胡服骑射,使国势强大。

灭中山(今河北省正定东北),囊北地(今北京市西南),略地西至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旗东北)、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设云中郡(包括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内蒙古大青山以南地区),使赵国的地域又一次大大扩张。

然而,正当赵国雄心勃勃向外扩张时,赵国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使赵国的事业大受挫折。

公元前295年,原太子赵章作乱,杀相国肥义,并欲杀赵惠文王(赵章之弟),大臣赵成、李兑召兵平乱,杀赵章。

在混乱中,赵武灵王被困沙丘宫(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境内)而饿死。

赵国内部争斗,大大削弱了赵国的力量。

35年后,又发生了一件震惊华夏的大事,即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降卒40余万人,使赵国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作者:晋丰 2006-9-5 14:15 回复此发言

2 战国时期三晋地域考证

最初,晋献公把魏地分给毕万,毕万以魏为国号。

魏悼子时,徙霍(今山西省霍县西南)。

魏绛时,徙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后,魏开始向外扩张。

迅速拥有陕西省东北部、中部,山西省南部,河南省北中部大片土地。

公元前361年,魏筑长城,从郑(今陕西省华县东)至上郡(今陕西省北部)。

公元前341年,魏伐赵,赵告急于齐,齐用孙膑计,“围魏救赵”,打败魏军于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使魏国损失惨重。

公元前339年,秦地东至黄河,魏徙都至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

公元前313年前后,秦夺魏上郡之地和河西之地,黄河以西之地尽属秦,魏国已开始走下坡路。

韩初封于韩原(今陕西省韩城西南),韩贞子时徙居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公元前453年,与赵、魏三分智伯之地。

公元前403年,建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县)。

之后又伐宋、灭郑,地域扩大。

公元前375年,迁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

大体占有现在的山西省东南角、河南省中部大片土地。

赵、魏、韩分晋后,各自对本国的领土进行扩张。

到战国中期,三晋的地域已包括今山西省全省、河北省西南部、河南省北中部、陕西省北部和中东部、内蒙古中南部的广大地域。

笔者对这一地域进行了大概估计相当于现在的四个山西省的面积。

如果描绘一下这块地域的话,那就顺时针划一个圆圈,圆圈以内均为三晋的地域(为方便读者查阅,以下全都用现在的地名):从河北省蔚县划起,依次为易县、新城、任丘、饶阳、武邑,山东省武城、东阿、黄河(一段)、山东省定陶、河南省民权、睢县、淮阳、商水、舞阳、邓州、伏牛山山脉、灵宝,陕西省潼关、华阴、蒲城、白水、黄陵、洛川、富县、志丹、吴旗、定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五原、包头、土默特、呼和浩特、卓资、集宁,河北省怀安、蔚县。

战国七雄,赵、魏、韩占了七分之三;领土约占了当时全国的四分之一,不可谓不强大。

但三家分晋后,赵、魏、韩三家便“自立门户”,互相之间开展了无休止的争斗。

然而,秦国就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各个击破。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5年和公元前222年,韩、魏、赵先后被秦所灭。

通过本文的考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三晋在古代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现在的山西省。

我们的老祖先和周边省、区的人民,一起创造了三晋文化和三晋文明。

(二)赵、魏、韩三国之间,国界并不是分的很清的,所占有的土地,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说,陕西省的东北部整个是属于魏国的,但是赵国的肤施(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夹在中间。

(《史记》载,“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

当时,肤施应属赵国)。

又比如说,山西省的南部(现在常说的“晋南”),基本上是属于魏国的,但韩国的平阳、武遂(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却夹在其中间。

再比如说,韩国的上党地区(相当于现在的榆社、和顺以南,沁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高平、陵川以北地区。

比现在概念的“晋东南地区”要小),是处于赵国和魏国的“包围”之中。

如此等等。

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赵、魏、韩几次对三晋土地的瓜分(先分祁氏、羊舌氏;又分范氏、中行氏;再分智氏),由于原先被灭的各家土地的分散,最后造成赵、魏、韩三家土地的分散。

其次是战国期间各国互相对土地的争夺。

(三)从晋国建立,到秦统一中国,三晋经历了822年的漫长岁月。

这800多年的历史,充满着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描绘出了古老中国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我们了解这段历史,可以从中有所沉思,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

其实,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

人们以“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

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

春秋时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

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等郡。

自汉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总管;唐代始称河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明、清诸代,因首都设于北京,河北为京畿重地,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置直隶省。

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

回答者:guolpyy-参将 九级 12-20 19:01

燕赵两国的疆域范围,大致是北起阴山南麓,西至太行山,南抵古黄河,东临大海。

在这样一个大的范围内,包括今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和山西省北部地区。

回答者:jllssjx-试用期 一级 12-20 19:05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

其实,古代的

“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京、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

人们以“燕赵”称这块土地,乃为表示其悠久的历史。

据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载,“燕赵”在古时属冀州之地。

春秋时

为燕、晋诸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以及魏、齐等国。

秦置上谷、渔阳、右北平、

代、巨鹿、邯郸、广阳、恒山等郡。

自汉始,正式命名为幽、冀等州;隋置幽州

总管;唐代始称河北道,宋分河北为东、西两路;元、明、清诸代,因首都设于北京,

河北为京畿重地,元属中书省,明为北直隶,清置直隶省。

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自然、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古老的燕赵文化,朴实豪放的民风,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燕赵侠风。

《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句名言“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亦曾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图书者往往而是”。

的确,在这块古老神

奇的土地上,自古豪杰英雄辈出—有“千场纵赙家仍富,几处报仇身不死”的邯郸

游侠;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有“当阳桥头一声吼,

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涿郡猛张飞;有英勇抗击蒙古瓦刺族入侵,写下“粉骨碎身全

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壮烈诗篇的于谦;有戊戌变法失败,慷慨赴死的“戊戌六君

子”;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主义斗士李大钊;有英勇抗击日寇,血

染沙场的狼牙山五壮士…古往今来,唱出了一曲又一曲激烈、高亢的浩浩燕赵歌。

辽宁省,简称\"辽。

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始由奉天省改称辽字省,取辽河水域永远安宁之意。

现辽宁省的建制是根据一九五四年六月中央人民政府的决定,由辽东、辽西二省合并,取历史上旧称于同年八月设置的。

辽宁历史悠久。

根据营口金牛山、本溪庙后山等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证明在原始社会的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辽宁地区繁衍生息。

沈阳新乐文化遗址的发现,反映出早在六、七万年前,辽宁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据文献记载,最早生活在这里的有华夏、肃慎、东胡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武王伐纣,肃慎曾遣使入贺。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郡、县的行政区划建置。

燕国开拓辽河流域,即置辽东、辽西郡,并筑长城至辽东,这时出现了襄平(今辽阳)这样初具规模的古老城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全面设置郡县,辽宁因袭辽东、辽西郡。

西汉时起设置幽州刺史部,直至三国,辽宁地区均属幽州。

西汉在辽东、辽西、右北平郡的管辖下,置二十九个县邑。

东汉时属玄菟郡、昌黎郡,并增设辽东属国分领县邑,三国(魏)时废辽东属国,仍置玄菟、昌黎二郡。

西晋析幽州在辽宁境置平州,分领郡县不变。

魏晋之际曾一度出现以襄平为据点的公孙氏割据势力。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前秦、后燕先后割据辽东,均置平州统领郡县。

北燕建都龙城(今朝阳),这时高句丽割据辽河以东。

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改平州为营州,统领辽东、昌黎、建德、营丘诸郡。

隋时期在辽河以西置柳城、辽东、燕郡。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年)平定高丽后,置安东都护府,辖新城、辽东城、建安诸都督府,西部置营州,均属河北道。

辽代属东京、中京道;金代属东京、成平、北京路。

在辽、金时辽阳均为“五京\"之一的东京。

元代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辖辽阳、沈阳、广宁府路和咸平府。

明代属

成吉思汗的墓在哪里

元太祖成吉思汗,名铁木真 12世纪80年代至13世纪初,他东征西杀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并定都大都 今北京 1218年,成吉思汗灭掉今伊犁河以西的西辽,1220年灭掉花剌子模,1226年又亲率大军进攻西夏,原因是在他率军西征时,西夏曾企图把漠北未被蒙古征服的部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蒙古,当年2月,蒙古大将忽都铁木儿致书召谕西夏沙州守将归降,对方见兵力悬殊,便假意诈降,并备下牛 酒犒赏三军 蒙军主帅前来受降,忽见伏兵四起 忽都铁木儿才知中计,赶忙上马突围,不料马被绊倒 西夏兵正要上前捉拿他,多亏手下 员战将将自己的马交给忽都铁木儿,他才趁乱逃脱,成吉思汗闻报大怒,立即增兵急攻,直至城破

此后,蒙古铁骑攻打灵州时,又遭对方顽强抵抗 蒙军损失惨重,成吉思汗对西夏的拼死抵抗十分恼怒,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区清水县西江身染重病,临终时在军中立下遗嘱:死后秘不发丧,直到灭掉西夏为止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带着强烈的复仇心理,把前来乞降的西夏末主李目见断然处死,接着,铁骑横扫西夏全境

成吉思汗陵并非真墓

据文献记载: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丁亥,秋七月壬午,不预,崩于萨里川合老徒之行宫,寿六十六 蒙古汗的安葬有着独特的习俗和保密传统,据说葬后必驱马奔行,踏平浮土,以泯其迹,不使人知其葬地 所以成吉思汗身葬何处就不得而知 直到现在,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处从未在中国任何史料中出现,元朝的真正帝陵,也从未在考古中得到准确发现

现在的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联镇东南15公里处,为1954年所建 但这座陵园只是后人祭祀的地方,并非成吉思汗的真正安息地 据有关专家说,700多年前,赫赫一世的成吉思汗率兵西征时路过鄂尔多斯草原,被这里迷人的景色陶醉,情不自禁地丢下马鞭,坐在马背上沉思良久,赞叹这里是:衰亡之朝复兴之地,太平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长之所,白发老翁安息之乡 并随口说:这个地方很美,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 正是由于上述背景,后人才把成吉思汗陵建在了这里,蒙古人把这个地方叫 伊金霍洛,意思是 主人的陵园 这里虽不是真正的帝陵,但却有成吉思汗的 苏鲁锭 长矛,及他两个胞弟的灵柩 在蒙古人心目中,苏鲁锭 象征战神,所以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七,人们都要从四面八方赶来,献上哈达 炼烛 焚香,把本民族最圣洁的祭品摆上供桌,祭祀这位英雄

欲揭谜底,尚需时日

那么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 近来,新疆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在北疆阿勒泰地区意外发现了一座经过人工改造的神秘 大山 助理研究员张晖介绍说:此山面南背北,左右各有一湖,湖间有人工河相连,山体的 半明显被人工改造过,许多从土中裸露的石头与山岩基本走向不符 在这里还发现了凿有圆孔的大型动物肩胛骨,这种骨头被用作占卜的器具,且多为随葬之物

尽管目前尚未进行考古发掘,但张晖推测:这其中将引发一个重大的发现据 马可 波罗游记 记载,成吉思汗的遗体就奉安在阿勒泰山上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他著的 马可 波罗游圮 中说: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者 中国史书中的记载也语焉不详,或说 起辇谷,或说 不儿罕山

张晖认为,起辇谷 就在阿勒泰山脉的青和县三道海,而这里也同样是成吉思汗的故乡 史载,成吉思汗曾六次跨越阿勒泰山脉,青和是蒙古西征大军的必经之路 在三道海附近,有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时开辟的四个车道的栈道,有他当年驻扎的军帐遗迹,还有他父亲也速该的拴马桩

在这个人工改造过的大山以西400米,有一处高20米 底座直径78米的锥形石堆墓 张晖介绍:黄毅,杨光萍等专家认为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贵由汗的陵墓

但是,1997年国务院的通知中就已明确规定,在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对帝王陵墓能不挖就不挖 发掘一般只是一些中小型陵墓,而且都是发现盗掘或基建受到损坏的,属于抢救性发掘 因为对大的墓葬进行发掘,我们尚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其中最大的困难是人员和资金的不足 所以,从保护角度来看,把它们留在没有开掘过的墓葬里更好,墓内稳定的状态更适合文物长时间保存,至少目前的人工环境是远远赶不上墓室自然环境的

有关专家说,目前尽管有各种理由认定,阿勒泰山脉上的这座 大山 就是成吉思汗陵,但真要 验明正身 尚需时日

介绍一下西夏

http:\/\/baike.baidu\/view\/15569.html

漠南蒙古的历史沿革

参见:元朝、北元、鞑靼、瓦剌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明朝建立,元朝残余势力退至长城以北,史称北元。

北元后成许多部落。

察哈尔部为漠南蒙古中一支显赫的部落,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即在此。

元亡后,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

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即元代的斡亦剌部)和东部蒙古本部(明朝人称为鞑靼)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与明朝建立了臣属关系。

1409年,明朝封瓦剌部三个封建主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1413年又封东部蒙古本部封建主阿鲁台为和宁王。

后来达延汗曾一度统一东部蒙古本部各部势力,并调整了其封建秩序,在整顿大小领地的基础上,重新划分了六个万户,分左﹑右两翼各三万户。

参见:察哈尔部、林丹汗

17世纪初,建州女真兴起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控制了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为了与明王朝相抗衡,免遭明蒙联盟的打击,并进而推翻明王朝,必须充分利用地处后金和明王朝之间广大地区的蒙古各部力量。

在后金与明王朝争夺对全国统治权的斗争中,蒙古各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明王朝和后金的统治者,均对蒙古各部实行笼络政策,以图利用蒙古族的力量抵御或推翻对方。

大体上,明王朝拉拢地处漠南中心的察哈尔部,而努尔哈赤则极力笼络与其相邻的嫩江流域以南的科尔沁等部及其以北的内喀尔喀等部。

察哈尔蒙古在漠南蒙古各部中势力为最强,其领袖林丹汗拥有8大营、24部,其势力东起辽西,西至洮河,士马强盛,威震河套以西,横行于漠南,成为挟持和威胁各部的宗主。

诸部不堪其苦,故漠南各部的封建主与林丹汗长期存在着较深的矛盾。

他们希图借后金力量抑制林丹汗,摆脱其统治,而后金则利用此种矛盾,通过威胁利诱和联姻、联盟政策,积极拉拢蒙古各部,并利用他们的军事力量,采取扶此抑彼各个击破的策略,征服与之相抗衡或不愿归附于他的蒙古部落。

并进而利用蒙古诸部与察哈尔蒙古的矛盾,集中在其统率下的后金和蒙古诸部的联合军事力量来对付察哈尔部,多次打败了林丹汗的攻袭。

与此同时,明王朝为抵御后金的进攻和骚扰,削弱、打击后金的反明势力,也积极支持林丹汗与后金的争战。

在明王朝庇护下,林丹汗不仅独占明朝给蒙古各部的岁赐,每年可得到明朝赐银八万多两,并通过控制与明朝的贸易通道,坐收渔人之利。

明王朝企图通过收买政策,来达到与林丹汗联合抗击后金的目的,但并未能奏效。

后金在与明朝争夺蒙古诸部势力的斗争中,占有明显优势。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蒙古地区的一些部落就与后金遣使通好,往来不绝,漠南科尔沁等部与漠北喀尔喀等部,皆向女真强主,年年往朝,并进贡驼马,受到努尔哈赤嘉奖。

努尔哈赤为抑制蒙古各部势力,并驾驭他们,不时采取军事威摄和怀柔相结合的政策:对于一些不听命于他或不顺从他的部落,进行军事攻占;对于一些归顺的部落,则采取封官授爵和联姻的政策,与他们盟誓修好,一致对明。

科尔沁蒙古和札噜特蒙古,曾多次嫁女给努尔哈赤及其子,结为姻亲。

努尔哈赤称帝,建立后金后,即调遣归附于他的蒙古各部兵力,四出征战,威震蒙古各部,其矛头首先集中指向在漠南有举足轻重和强大实力地位的察哈尔蒙古。

他利用察哈尔部和科尔沁等部落之间的矛盾,拉拢科尔沁部,与之结成“联盟”,互相支援,对付察哈尔。

在努尔哈赤及其子侄诸贝勒的声援下,科尔沁部曾多次打退察哈尔部的进攻,使林丹汗部众遗弃大量盔甲和驼马,狼狈逃窜。

努尔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极即位后,为继承其父统一蒙古未竟之业,继续实行对蒙古各部威胁利诱和分化瓦解及拉拢的基本国策,削弱蒙古各部,使各部皆听命于他,大大增强了实力,借以征服察哈尔蒙古,统一漠南,实现推翻明朝的目的。

参见:后金统一漠南蒙古

科尔沁部部长明安和喀尔喀部的锡伯、卦勒察两部曾参加反建州的九部联军,失败后科尔沁部嗣部长奥巴首先服于后金。

林丹汗率部逾兴安岭攻奥巴,被后金军败于赵城(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内)。

喀尔喀五部中的锡伯、卦勒察两部也先后为后金和林丹汗攻灭,其余巴林、翁牛特、扎鲁特三部亦相继臣服于后金。

后金还诱使作为察哈尔东部前锋的土默特、敖汉、奈曼、喀喇沁四部离林丹汗而附已,林丹汗势力日削。

1628年(明崇祯元年),后金兵大破林丹汗于锡尔哈、锡伯图、英汤图一带(今内蒙古林西至克什克腾旗一线),林丹汗势力被逐出西辽河流域。

1632年(崇祯五年),后金主皇太极会同归附的蒙古各部大举进攻林丹汗。

后金军冒雨西进,越兴安岭至达勒鄂漠(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若尔)。

林丹汗不意敌军突至,渡上都河西奔,部众沿途散走十之七八。

林丹汗逃至喀喇莽乃(今内蒙古商都),闻追军将至,仓猝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又西渡黄河而南。

后金军在追击中飞骑散发布告,瓦解察哈尔部众。

皇太极进归化城后,兵骑四出,俘获甚众,土默特余部亦降于后金。

1634年(明崇祯七年),林丹汗在青海去世。

次年,后金军继续进攻察哈尔余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奉母献传国玺归降。

鄂尔多斯部也为后金所并。

至此,漠南蒙古全部统一于后金。

从此,明朝失去北方屏障,边事越发不可收拾—“明未亡,而插先毙,诸部皆折入建州;国计愈困,边事愈棘,朝议愈纷,明亦遂不可为矣。

1635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皇太极俘林丹汗妻子,察哈尔部被征服。

其属喀喇沁、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亦尽皆归附,漠南蒙古为后金所统一。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漠南蒙古16部49个封建主,承认皇太极为可汗,共奉之为“博克达彻辰汗”尊号。

参见:清朝蒙古

漠南蒙古降顺后,向建州进“九白之贡”(白马八匹、白骆驼一头),表示臣服。

从此,努尔哈赤安定了后方,打通了从西北进入中原的通路,拥有更为雄厚的兵源,占有更为广阔的地域,在战场上取得了更为优势地位。

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

同时,沙俄的侵略魔爪伸进了我国新疆厄鲁特蒙古地区,并收买和策动厄鲁特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等对青海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发动侵袭,清朝经过多次用兵,终于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尔少数贵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蒙古族地区。

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地“兀鲁斯”﹑“鄂托克”的基础上,清政府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

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蒙古族地区和全国一样,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时,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蒙古族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也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着。

在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列强中,沙俄最先伸出侵略魔掌,随后日本势力逐渐渗透到蒙古地区。

17世纪初,沙俄利用多种方式侵略蒙古地区。

战争后,沙俄不仅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还攫取了各种特权,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修筑铁路、掠夺资源,控制蒙古地区的经济命脉。

辛亥革命时期,沙俄趁机勾结和支持少数封建上层和喇嘛活佛-哲布尊丹巴等在蒙古地区策动所谓“独立”﹑“自治”,煽动民族败类发动叛乱,妄图借机吞并蒙古地区。

参见: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乌兰夫

辛亥革命时期,蒙古族人民展开了以保护牧场和反夺地为中心的反抗北洋军阀的斗争。

锡尼喇嘛(乌勒吉吉尔格勒)领导的乌审旗“独贵龙”运动,成为当时伊盟(鄂尔多斯市)革命斗争的中心。

1912年和1914年先后在后套地区和达拉特旗爆发了反对王公出卖旗地、苛捐杂税和官差徭役的斗争。

这年冬天,朝阳、绥东、建平等地的蒙、汉各族人民也掀起了抗捐抗税斗争。

辛亥革命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东北和东蒙古地区。

20世纪30年代初,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他们网罗蒙、汉奸头目,如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李守信、王英等,拼凑伪军,建立傀儡,对沦陷区蒙、汉各族人民进行残暴统治,掠夺和搜刮财富。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内蒙古蒙、汉各族人民在伊克昭盟和大青山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蒙奸补英等在锡林郭勒盟西苏尼特旗成立了所谓“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

乌兰夫等同志对这种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

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解散了“临时政府”,1945年11月在张家口召开了内蒙古各盟旗代表会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

1946年4月3日在承德召开了自治运动统一会议,撤销“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和兴安省人民政府。

1947年5月1日,正式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

解放战争中,从1947年5月至1950年8月,内蒙古骑兵参加大小战斗600多次,歼灭敌军2万多人,缴获战马2万多匹﹑各种1万多件。

他们为民族自身的解放以及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实现了对蒙古民族社会制度的重大改变。

1947年,设立内蒙古自治区。

党项族的历史

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

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

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习惯上称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

对党项语言的研究证实,就分类而言,操党项语的人可以归为藏缅民族的古代成员。

而就其文化来说,党项人则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许多特点。

古代羌族是一个大系,有很多的分支,有因地域划分的,如:白兰羌、宕昌羌等等;也有因族群划分的,如:党项羌、吐谷浑羌等等。

南北朝末期(6世纪后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

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

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墙。

也就是说早期的党项人不事农业,衣、食、住皆仰赖畜牧,无文字历法,以草木枯荣计算岁月,崇拜天神,死后火葬。

党项人尚武而勇猛。

同氏族的人须互相帮助,当受到外族人伤害时,必须复仇,未复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类,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

此外。

党项人还特别崇尚白色,故自称“大白上国”。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有千余家党项羌人归属隋国。

次年,党项族领导人拓跋宁丛等,各率部落到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隋朝授拓跋宁丛为大将军。

开皇十六年(596年)党项首领进攻会州(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兵败纷纷降附,并遣子弟入朝谢罪,向隋朝贡。

唐初武德年间(618—626年)党项相率归属唐朝。

党项羌中著名的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个部落,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

其中拓拔部落最为强大。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朝南会州都督郑元踌招谕党项归附,党项首领之一细封步赖率所部归唐,唐朝在其地设轨州(今四川松潘县西),授细封步赖为刺史。

其他党项部落,亦纷纷响应,又设崌、奉、岩、远四州,并以原来各部酋长分别担任各州刺史。

贞观九年(635年),唐下诏遣使开河曲地为16州,党项内附者34万口。

当时曾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结为姻亲的党项拓跋部酋长拓跋赤辞,也在与唐作战兵败、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归附唐朝。

唐就其地分设懿、嵯、麟、可等32州,任命归附的部落首领作刺史,以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受松州都督府节制,封为平西公。

唐初崛兴于西藏高原上的吐蕃国,日益向外扩张,北上并灭了吐谷浑,并侵袭威逼党项羌。

散居在今甘肃南部和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南迁,唐移静边州都督府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县),辖下的25个党项州,也随着一道迁徙。

党项族原住地为吐蕃占领,留下来的党项居民为吐蕃贵族所役属,吐蕃称这些人为弭药。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吐蕃人取代早先吐谷浑在青海湖地区的地位,迫使众多的党项人逃离故土。

唐广德二年(764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恃平定安史之乱有大功,对唐朝所给的待遇不满,起兵反叛,并煽动党项、吐谷浑等族叛唐作乱。

朔方(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节度使郭子仪为了防范党项等族受其煽动,建议唐王朝将居住在静边等六府的党项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以东一带居住;另将居住在宁朔州(今陕西榆林县境)的吐谷浑迁移到夏州以西。

唐朝宗采纳了郭子仪的建议,召党项族大首领、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拓跋乞梅等五人人朝,亲自接见,并厚加赏赐,让他们返回各自部落,安抚部众。

从此拓跋乞梅居庆州,号东山部;拓跋朝光居银、夏,号平夏部。

唐德宗即位以后,担心党项族进一步强大,会危害到唐王朝的安全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39666665,于是下令禁止商人以牛、马、军器等物资和党项族进行贸易。

贞元十五年(799年),永安城镇将阿史那思昧向党项族索取驼、马等物,并经常对银、夏一带的党项族进行骚掠,党项不堪忍受,举部渡黄河躲避。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唐复设宥州(今陕西靖边县西),以保护党项,党项得以迁回。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命太子中允李寮为宣抚党项使。

自此以后,党项部落再度繁盛,远近的商人都带着货物到该地与党项族人民交换羊、马等牲畜。

唐文宗太和、开成(827—840年)年间,该地藩镇的一些统治者放任当地豪强、商人肆意掠夺党项族居民的羊、马财产,引起党项居民的极度不满,纷纷举行起义。

其中以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一带的规模最大,断绝了交通,给唐朝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

唐武宗为了平息党项部民的反抗,多次下令安抚,并以侍御史崔君会、李鄂和郑贺分别为灵、延(今陕西延安市)、麟(今陕西神木县北)等地的安抚使。

党项族的起义逐渐平息。

唐末宋初以来,拓拔部和被称为平夏部的夏州部落首领,接受唐、宋封授的官职,并且入居州衙通过贡赐的方式,接受了汉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

他们以这种特殊的地位,在对外作战时召集各部落形成暂时的联合。

宋朝皇室也通过他们来控制党项各部落的对外掳掠。

宋朝初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即附宋,并助兵对北汉作战。

宋朝亦对夏州李氏羁縻统治。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传至李继捧,发生了党项贵族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献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

宋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留居京城,党项族内部由此引起了急剧的。

继捧弟李继迁采纳部下张浦的建策,率领贵族逃入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抗宋自立。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北宋惟恐党项人“居城自雄”,下诏毁了“统万城”,将20万党项人迁到绥、银等州,也就是现在的横山、米脂、绥德一带。

从此,党项族便居于银、夏、绥、宥、静五州(一说是四州,没有静州)。

至此,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统万城”渐渐沉寂在毛乌素沙漠之中。

西夏建国 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拓跋李氏的不满。

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李德明时,依附宋朝,转而对回鹘、吐蕃部落展开大规模的攻掠,极大地加强了党项奴隶主贵族的力量,扩展了统治的领域。

党项割据经李继迁之子李德明一代的休养生息,已经具备了立国的基础。

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

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

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

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

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

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仿汉字创制西夏文,并汇编字书十二卷,定为“国书”。

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西夏建国后,党项族的势力不断发展,其疆域方圆二万余里,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

今内蒙古阿拉善戈壁与鄂尔多斯草原及西部的巴盟、包头一带,皆属西夏所辖。

著名的西夏遗址有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百眼窑石窟寺、阿盟额济纳旗西夏黑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城塔古城及巴盟临河高油房古城等。

李元昊死后,他不满2岁的儿子李谅祚成为皇帝,由其母没藏氏。

辽攻西夏,夏大败,向辽称臣。

李谅祚子李秉常即位后被其母梁太后幽禁。

西夏拱化元年(1063年)吐蕃禹藏花麻归夏。

梁氏又发动与宋的战争。

失败后被迫让权于李秉常。

李秉常死后他三岁的儿子李乾顺即位,梁氏再揽大权。

重新发动与宋和辽的战争。

李乾顺亲政后采取依附辽,于宋修和的策略。

战争逐年减少,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西夏雍宁二年(1115年)金朝立国,开始发动对辽的进攻。

西夏元德五年(1123年)辽天祚皇帝兵败逃到西夏。

同时金使到西夏劝李乾顺将辽帝擒拿送往金,以保障西夏不被金攻击。

李乾顺看到辽灭已不可挽回,答应了金的条件。

从此西夏归服金。

金侵北宋时西夏随其尾迹而入,获得了数千里的土地。

李乾顺死后其子李仁孝即位,西夏境内发生了强大的饥荒和地震,民不聊生,以此发生了巨大的人民起义。

李仁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从桓宗到神宗 李仁孝死后,其子李纯佑即位,政治,国势日益衰落。

西夏应天元年(1206年),他的堂兄李安全篡位,杀李纯佑。

李安全改变了与朝贡金朝的政策,开始朝贡此时不断强大起来的蒙古族。

他发动了与金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使两个国家被削弱,而且,他统治时期,西夏百姓十分贫困,军队非常衰弱,政治到极点,而李安全自己却十分,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四处怨声载道。

再说李安全附蒙抗金的策略并没有给他带来蒙古的友好。

早在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年)大蒙古国就开始进攻西夏。

至西夏应天四年(1209年)蒙古三次出征西夏。

夏无以抵挡。

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西夏内部发生宫廷,李遵顼篡位,李遵顼仍然保持着襄宗(李安全)的作风,西夏政治更加。

西夏光定六年(1216年)西夏因不肯派兵帮助成吉思汗西征,触怒了蒙古汗国,次年大蒙古国第四次进攻西夏。

西夏光定十三年(1223年),由于李遵顼声称自己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

西夏的灭亡 西夏在襄宗、神宗一再的下,终于病入膏肓,无可救药,虽然夏献宗李德旺是治国之才,仍然挽不回西夏覆灭命运。

李德旺打算趁大蒙古国成吉思汗西征之际抗击蒙古国。

不料机密泄露,西夏乾定二年(1224年)蒙古攻克兴庆(银川)。

李德旺向蒙古投降,送人质,才得免灭国。

西夏乾定三年(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后又开始对西夏的进攻。

西夏乾定四年(1226年)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推为皇帝。

西夏保义二年(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此时已死,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

李睍投降后,窝阔台大汗按照成吉思汗遗嘱将其杀掉,西夏皇族乃至党项全族也被灭族。

西夏灭亡。

西夏亡国之后,夏国的拓拔贵族带领部分民众迁徙到了现在西藏甘孜一带的藏区木雅,重新建立了西吴王国。

这个历史上的西吴王国,有专家考证出就是西夏王国的延续。

至今,西藏甘孜地区来流传着西吴王的传说。

西夏的都城在

兴庆 5

西夏国算一个独立国家吗 不算的话 为什麽 算的话 建国多少年后被灭亡

是独立的国家

西夏存国190年(公元1038~1227年)